“佛教”简介
你认为佛教的本质是什么?烧香,拜佛,诵经,祈福...?
那么,用佛教的话来说,你已经“执着”了,就是执着于表面现象,偏离了事物的本质。
这里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只做一点探讨。
通过佛教我们能得到什么?——人生智慧。“我已经名牌大学毕业了,还是没有智慧?”学校学的东西充其量叫知识,达不到智慧的境界。高学历的人跌跌撞撞,撞破脑袋,甚至得抑郁症或者结束生命的例子并不少见,这就是知识代替不了智慧的典型例子。
这是什么智慧?几个字很难数清。大家都知道一个东西是“空”的。是空的吗?不要!并理解为无常无私,即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没有固定的存在状态;那么“我”也是一样的,不是固定的。假设我们每天都让这个“自我”消失,“我”的需求和感受变得不重要。生活会怎样?有没有升职加薪,有没有人抢我的功劳,有没有人误解我侮辱我,那些得失,名利,面子,恩怨,怨恨...这些以前很看重的东西突然变得不重要了,生活从此变得坦荡而轻松。
所以我们只是平躺因为我们什么都不在乎?当然不是,佛教的境界是对待一切众生,可以简单理解为帮助一切能帮助的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犹豫地为别人承担一切苦难的勇气,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被自己的伟大所感动,这样会违背“无我”,真的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
“善如水,水为万物之善而不争,为众人之恶而为道之善也”。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却从不争名夺利。还主动处于大众厌恶而又远离的位置,默默承受一切苦难,接近佛道双方共同寻求的大道境界。
佛教是负面的吗?如果你这样认为,你只是没有真正理解。在“无我”之下,一切杂念都被抛弃,人在面对任何事情或工作时都会更加专注,更加专注,更加高效。专心做事,不被情绪困扰;做完之后马上放下。人们往往只知道佛教教人放下。其实放下只是为了更好的拾起。当你有了放手的力量,你会更有勇气去拾起。有点像“无为”这个词。无为是否意味着无所事事,坐等收获?当然不是。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一切。所以不要简单的被字面意思所迷惑。
修行佛法有必要刻意避世吗?当然,你不需要在滚滚红尘中历练。烦恼是菩提。面对困难的事情和烦恼,能不能处理好,并不影响你的情绪,你依然可以随时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即使在逆境中,我也能不忘你的主动心态,努力工作,敢于奋斗,但同时,我对结果并不太执着,尤其是个人能从中获得的利益。佛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要在日常行动中践行。只有真正经历过困难,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智慧,增强内心的力量。
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当人总能做到利他、宁静、淡泊,人性、自然、社会的内在规律就会显现,事物的发展就能准确判断和把握时机,普通的人类视角就会退却,“上帝视角”就会立马出现,一切本来面目就会清晰展现,不需要发力就能谋划局势的推进。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的境界。
佛经浩如烟海,至少有几千万字以上,但佛祖说受不了字,从来不解释。这很有趣。道可以非凡。有些东西只能理解,却不能被理解。说出来是不对的。所以,看一看这篇娱乐的小文章还是不错的。那些真正造福于人的宝藏,只有自己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