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寨镇历史
清顺治二年(1646),石镇村挖掘墙基时,在墙基下1.8米处挖出了李状元的铭文。康熙至雍正六十年间(1662至1721),众多移民充斥四川,分散在四川的湖州、潼南、峨边、彭水、乐山一带。其他脉发源于广西、雷州、湛江和广州观音山。康熙三十一年的考生陈以赞,通过了举人职位的考试,开启了林宅养子入仕之路。嘉庆年间,移居广西林寨的学生陈季常中了三元一等奖。从此有了上郑村七岁进贡,夏征村九岁制衣的辉煌。清乾隆五十九年,一幅宋代名画【牡丹图】已从广西容县流入林宅;
基督教于1901年传入林宅;1916年,古云斋在修建学校时,在古李寨遗址中挖出了一块带有纹路的青砖墙基。1965年,陈振雄在临武山脚下挖掘墙基时,在古墓中挖出了一个洞穴。坟墓用青砖砌成。三、四号墓出土的器物有大小四耳罐、古脊、壶、罐、碗等,经博物馆鉴定为隋代遗物。1982,县博物考古人员在解珍南部大岭头采集到石制铸件、凿子、石镞及各种装饰性陶片和铜片,属于春秋战国至东周时期的文物。据考证,居住在林宅的28位居民都是明初从福建、赣南、梅州迁入的客家人。随着时代的变迁,陈姓的人迁回取代了林姓的人。
林宅因水而兴,因人而兴。自古以来,水运发达。林寨码头的商船沿漓江汇入东江,在龙、河、惠、万、穗之间往返,从山区运土特产,运咸鱼、纱进来,转运到粤北赣南。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林寨是大后方。那一年,镇上有20多艘货运大帆船,“大业”。人们很容易以为林宅是一片树木繁茂的土地,顾名思义,但实际上林宅并不是以郁郁葱葱的森林命名的,而是以南越王赵佗的一个林氏镇关首领的姓氏命名的。
秦末,南越王赵佗在龙川开郡。他发现林关是抵御北方来犯之敌的关隘,也是通往和平、等地的必经之路。为了防御北方入侵的敌人,积累粮草,赵佗派了一个名叫林的首领在林口建寨。首领在第二关所在的黑连窝坑口的营地建了一座房子,所以这个关隘就叫林屋坳。世界是无边无际的,随着语言的演变,人们逐渐把林村叫做关林寨。走在林宅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碉堡般的四角建筑。从这些古建筑中,似乎可以看出过去林宅的繁华。
建国前,林宅有很多富裕家庭。据当地老人说,林寨是一个因水而兴,因人而兴的古镇。因为漓江从北到南贯穿林寨,当地人在漓江岸边建了一个港口。自建成以来,这个港口一直是货物的中转站,也是当年和平时期的第二大水运港口。明清时期,船只常年如林,一排排鱼贯,泊位雁行,码头东侧南北大道过街。牛马车辆嘎嘎作响,独轮车吱吱扭扭,肩上的人哼着歌,一派繁荣景象。
绵长的漓江,繁华的码头,给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林寨带来了商机。然而,19年70年代以后,被林寨人称为“黄金水道”的漓江,由于水位下降,航运衰落,成为“死港”。浓郁的文化氛围
现在居住在林寨的村民祖先,大多是在和平县建县前后,从中原迁来这里定居的。他们注重积累知识,发展文化。所以林宅上正村有七个九岁贡品,夏征村有9700石天租金,夏征村有九冠和一批百万富翁。
当时的林寨人早就知道知识的重要性,非常重视教育,在当地掀起了一股“留学热”,很多大户人家都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这些出国留学的年轻人回来后,根据当地特点,在林宅修建了一座碉堡般的四角建筑。专家可以看出,这些四角建筑都是欧美风格。
由于林寨靠近漓江,每当洪水来临时,当地人都要去高处避难,商店里的货物难以保存。这些四角建筑的建成,既可以避开洪水,又可以有效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可以使当地经济不受影响。古镇的魅力吸引着游客
林寨有龟坡头、段石角、天元寺、流云岩、古云寨、榕树社、铜锣掌、万家寨等八个景点。
在这八个景点中,当地人谈论最多的是刘芸岩上的一座古老的刘芸寺庙。庙里的香火充满了生机,佛像里面有一种凉凉的感觉,像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仙井”里喷出的“仙水”。井水清凉无比,来这里的游客都会拿一坛子回去慢慢品尝。
由于林寨漓江水位下降,失去了船只的好处。现在林寨镇、区、村都修了公路,公路运输取代了水路运输。特别是京九铁路在林寨设立四级火车站后,林寨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发展近在咫尺。林宅正在走向未来,焕发着迷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