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三生石”?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宋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袁泽和尚传》。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与苏东坡的年龄相差不远,人员和物件都有详细的记载,相信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原文是文言文,有故事风格,文章平实,不难理解。下面附上原文,加上自己的标点符号:
和尚袁泽传
罗林寺,故光禄庆第一。庐山困在东都,住在里面很安全。
年轻时是贵人游子的子渊,因为生活奢侈,善歌善死,在寺里住了五十多年。
庙里有和尚,有钱的都认识,还一起游泳,很亲近,人不可测度。
有一天,我们约好去青城峨眉山游玩。源欲从荆州夷夏来,泽欲取长安路。来源是不可能的。他说:“这不是人能阻止的。”于是从荆州上路。
第二次去南浦,看到裤裆里拎着骨灰盒的女人,她流着泪看着:“我不要这个,所以我是对的。”
袁诧异,泽曰:“此女姓王,我当是其子。我怀孕三年了!我不能喂奶,因为我不来。既然看到无路可逃,就应该用法术帮我快点活下去。我三天洗澡的时候,希望大众来找我,相信笑声。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柱寺外,与大众见面。”
悲悔之源,惟为沐浴更衣,至黄昏,泽死而女哺。儿子看了三天,见源而笑,好告王,发大财,葬于泽山脚下。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将会被治愈,如果你反对圣殿,并要求他的弟子!
在最后的十三年,我去罗师吴赴约。到了约会的时候,听说葛洪川岸边有个放羊娃,扣着喇叭唱道:“三生石上有老灵,不必赏月唱风;羞惭的恋人远游,虽然异性天长地久。”
喊:“宫泽是剑吗?”
答:“巩俐是一个真正的信徒。然风俗未尽,宜慎勿近,宜勤勿落,宜再相见。”另一首歌说:“眼前空无一物,欲说还休,伤心欲绝。”五岳山河自寻,却归烟去曲塘。"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三年,李德裕饰演忠臣之子,深感孝顺。和医生谈过了,不是吗?没想到死在庙里,享年八十岁。
一波谣言
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写的是朋友之间的真情实感,人性和生命的灵魂,历经两朝未变,读来令人动容。
其主旨是富家子弟伊桑因为父亲在事故中去世,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嫁人,不吃肉,捐家重修慧琳寺,住寺修行。
寺院住持袁泽禅师非常擅长管理寺院财产,对音乐也很了解。伊森和他成了好朋友,经常坐在一起聊上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
有一天,他们约好去四川青城山和峨眉山游玩。李渊想从湖北经水路沿河而上,但袁泽主张由陆路经长安斜谷入川。伊森不同意。袁泽只好顺从他,叹道:“一个人的命运真的不是他能决定的!”
于是我们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见一个穿着花缎睡衣的女人去河边打水。袁泽看着它,流下了眼泪,对伊桑说:“我不想走水路,因为我害怕看到她!”伊森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她姓王,我注定是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她怀孕三年了,还是生不出来。既然遇见了她,就不能逃避。现在,请用一个咒语帮助我快速转世。三天后我洗澡的时候,请到王家来见我。我会用微笑来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之夜,当你来到杭州天柱寺,我一定会遇见你。"
李对既痛心又后悔。一方面给他洗澡换衣服。黄昏时,袁泽死了,他在河边看到的那个女人生了孩子。
三天后,伊森去看孩子。当宝宝看到伊森真的笑了,伊森把一切都告诉了王,王家拿钱把埋在山脚下。
伊森再也没有心思去山里旅游了,于是他回到了慧琳寺。寺庙里的弟子没有说袁泽已经写了遗书。
十三年后,伊桑从洛阳来到杭州西湖的天柱寺,去袁泽约会。在庙外,他突然听到一个牧童拍着他的号角的歌声:
我是过去三代人的灵魂,
赏月唱风的往事早已过去;
我很惭愧你大老远来看我,
虽然我的身体改变了主意,但它还在。
伊森听了,知道是老了,忍不住问道:
“宫泽,你没事吧?”
牧童说:“巩俐真的遵守了他的诺言,但是很遗憾我不能再靠近你了。我们要好好修行,不要堕落,总有重逢的一天。”然后唱了一首歌:
你前面和后面的东西都很纤细,
想说原因又怕难过;
我走遍了五岳的山山水水。
再转弓去曲塘!
牧童转身就走,不知道去了哪里。
三年,大臣李德裕告诉皇帝,伊桑是忠臣之子,非常孝顺,请给他官职。于是皇帝封伊桑为谏大夫,但此时伊桑早已明白世事,不肯上任。后来死在庙里,活到了80岁。
真的有三生石吗?
禅师袁泽和伊桑的故事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杭州西湖天柱寺外,仍有一块大石头,据说是他们一生一次相遇的地方,名曰“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非常有名的石头,可以和补天女神留下的石头相提并论。后来,它发展成为中国人对生活和后代的信仰。不仅很多朋友把三生石作为彼此关爱的基础,更多的情侣把他们的誓言写在三生石上,“命中注定三生”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我之前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的,但不管是真是假,至少它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永恒和真理不朽的看法。通过这种“轮回”“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一种深刻的伦理观、人生观、哲学观,乃至整个宇宙观,这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的观察和智慧。
我们常说“第七对夫妻”,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说“十年渡舟,百年同眠”,说“我们注定永远相爱”...甚至在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咬牙切齿的说:“我死也不会放过你!”道歉的时候我脸红了,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你!”“当你失败灰心的时候,你会说:“你的前辈犯了什么罪!“看到别人夫妻不和,就会说:“真是前世冤家啊!" "
这种观念在中国很普遍。民间女子杀鸡鸭时,会念道:“无鸡鸭之时,愿你下辈子做财主之子。”就连死刑犯在快要死的时候也会对他大喊:“二十年后,他又是英雄了!”
所以应该有“三生石”。
其实轮回和轮回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认为有生命就有轮回,有色欲就有轮回,有业障就有业障,所以有可能永远是朋友,也有可能永远是恋人。当然,也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敌...但永远摆脱轮回是不可能的,只有放下一切,才能超越轮回的束缚。
《出曜经》中有一句诗,可以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砍树无止境,虽是复活;
爱不能穷尽,数数可以救活苦难。
就像自己做了一支箭,伤到了自己;
内箭也是如此,伤害众生。
在这里,爱情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之箭射中当然是受伤,被爱情之箭射中也是痛苦的。反复中箭会带来不断的伤害,一代又一代的转身。
此外,《觉远经》中还有两段关于轮回转世的话,说得比较透彻:
“一切众生,从一开始就有各种爱欲和贪欲,所以有轮回。若世间各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情欲而生。当你知道轮回,爱是根本。通过拥有欲望,它有助于促进爱,因此它可以使生死延续。欲望因爱而生,生命因欲而生,众生爱生命,也依赖欲望。爱是因,对生活的爱是果。”
“所有的世界,总是生老病死,无论是前还是后,聚散,互相思念,来来回回,各种选择,都是轮回。没有轮回,却有圆滚滚的感觉;他觉远,即同时流通;如果避开轮回,什么都不好。如动目可撼水,定目犹可转火,云帆月上,船行岸上。”
可见,不仅人是轮回的,整个世界都是轮回的。我们看不到云,不代表云消失了,而是因为云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到月亮,不代表没有月亮,只是跑到后面去了;同样的,只要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也会随之而动,世间万物都会如此。人的一生就像驾船。出发和上岸时,船(自然)不变,岸(身体)在变,风景(体验)不一样。
这个轮回的比喻真的很美。
你嘴里芹菜的味道
说完轮回,我再讲一个故事,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大诗人黄谷谷的亲身经历。皇姑是江西修水县人,这个故事出自修水县志。
黄谷成秀才后,被朝廷任命为黄州知府,上任时才26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睡时,他梦见他正走出办公室去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站在屋外的香案前,香案上放着一碗芹菜面,嘴里还念着一个人的名字。黄咕咕走上前去,看到那碗面热气腾腾,似乎很好吃。他下意识地捡起来吃了起来。吃完就回到衙门,醒来时嘴里有芹菜的味道。梦很清晰,但黄咕咕以为是梦,没在意。
第二天午睡的时候,我又梦见了同样的场景。我醒来的时候嘴里有芹菜的味道,所以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起身走出衙门,循着梦里的路,直奔老太太家门口,敲门。是我梦里看到的那个老太婆,我就问她是不是在门外摆了个脸,叫人吃面。
老妇人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叫她吃面。我每年都这样给她打电话。”
“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山谷以为她刚刚26岁,昨天是她的生日,于是问女儿的生活情况,家里还有谁。
老妇人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以前喜欢读书,是个佛教素食主义者,很孝顺,但她拒绝结婚。她26岁时,生病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告诉我,她会回来看我的。”
“她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一看吗?”黄山谷问。
老妇人指着一个房间说:“就是这里。你自己进去看看,我给你倒茶。”
山谷走进房间,只见房间里除了桌椅,还有一个靠墙上锁的大柜子。
山谷问:“里面是什么?”
“都是我女儿的书。”
“我能打开吗?”
“我不知道她把钥匙放哪了,所以打不开。”
山谷想了一下,想起了钥匙放的地方,叫老婆婆找出来,打开书柜,找到了很多手稿。仔细一看,他发现自己在试卷上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在里面,而且是逐字逐句。
黄山谷这才明白,他已经回到了从前的故乡,而那个老妇人就是他从前的母亲,把她一个人留在了故乡。于是皇姑跪在地上,表示自己是女儿的转世,认她为母亲。然后她回政府带人去见她妈,赡养她一辈子。
后来,黄山谷在官邸后花园种了一簇竹子,并建了一个名为“崔迪轩”的亭子,亭内有一个黄山谷的石碑雕像,他称赞的题目是:
似僧有发,似俗尘;
作为一个爱爱的人,你可以认识到外面的世界。
后来明代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写下了一句名句“今生读书已晚”,意思是像黄山谷这样的大作家,一个诗画三绝的人,这辈子并没有开始读书,而是在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
站在我自己的三生石上
黄谷悟出了轮回转世的道理。晚年,他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曾经写过一首停止杀生的诗:
我是肉肉的,名字不一样;
同性,但身体不同。
苦于他,我需要胖;
不教阎老段,你怎么看?
苏轼和黄姑的故事结束了。很神秘,不是吗?
没那么神秘。有时候我们走在巷子里,突然看到一家特别眼熟。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却有说不出的亲切;有时我做了一个遥远的梦,梦清晰如见;有时一首诗或一个古人,感觉像是一个长久的知己;甚至有时候我更喜欢一种颜色,一种花香,一种声音,但我根本说不出为什么...
人生不就是这样一场意外吗?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石头上,只是忘记了自己的旧灵魂。
台湾省林清玄1986年1月15日。
苏珊·斯莱德
禅师袁泽和伊桑的故事广为流传。杭州西湖天柱寺外的这块大石头,据说是他们当年相遇的地方,人称“三生石”。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宝黛之恋,始于三生石岸前生——“只因西灵河畔三生石岸上有绛珠仙草,有时赤瑕宫中有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非常有名的石头,可以和补天女神留下的石头相提并论。后来,它发展成为中国人对生活和后代的信仰。不仅很多朋友把三生石作为彼此关爱的基础,更多的情侣把他们的誓言写在三生石上,“命中注定三生”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