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家即将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针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进展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国际经验也表明,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更具风险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层次中,作为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平台目前已覆盖近十亿人。作为第二层次,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目前覆盖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层次,个人养老金制度尚未出台。的确,第三层次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还是一个短板。
游钧表示,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思路。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税收支持,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全面展开。
焦点2
“我们可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去年,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国实施了降低企业社保费用的措施。对于这是否会影响养老金的发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做出了回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金安表示,去年减免社会保障费1.54万亿元,其中大头是养老保险,占1.33万亿元,对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养老保险也有一定影响,少数省份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
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支付,包括全面启动养老金省级征缴,加强中央基金调剂,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既保证了及时足额支付,又持续提高了养老金支付水平。
张金安给出了现实的五个方面来说明。当期可以平衡,预测今年当期收支平衡后会略有结余;历史是积累的。目前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有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持续增加,去年达到5800多亿元;保值增值有渠道,结余养老金投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保值增值;长期有储备,全国社保战略储备基金达到2.4万亿。随着国有资产的划拨等方式,基金不断充实和扩大。
他表示,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研究和实施,这将进一步提高养老金的抗风险能力。“请放心,我们能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张金安说。
焦点3
延迟退休的具体改革方案正在研究中。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话题随即引发热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日对此做出回应。
游钧表示,实施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国际上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大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这个规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平均寿命、工作条件、就业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应该说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退休年龄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例如,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与平均预期寿命不匹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约为40岁,到2019年已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更高,超过80岁。
同时也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到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18.1%。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由轻度老龄化转向中度老龄化。此外,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已不适应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游钧表示,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规划既要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和经验,又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研究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凝聚社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