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照简历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抽着烟,看着烟头白灰下的红光,微微露出暖气,心里的心情也会跟着蓝烟,一样的轻松自由。瞬间,烟雾变成了一缕一缕的细丝,慢慢的消失了,但那一刻,我心中的心情是压抑在世间的,所以我没有说当时的心情,只说当时的心情。我想再划一根火柴,把已经点了三四次的雪茄点着,但是因为白灰堆积太多,点不着。又是一声轻射,烟灰悄然落在铜炉上。它就像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国纸上一样无声无息,一点声音也没有。然后我又点着了,我一朵一朵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就像倚红又倚绿的暖香。于是我想到了烟,想到了它的温热,想到了房间里朦胧的薄雾,想到了秋天的意义。这时候我才想起来,诗歌里秋天的意义不是这样的。让人想起萧沙,苍凉,秋扇,红叶,荒林,荒草。但是,秋天确实有另一层含义,它没有春天那么蓬勃,没有夏天那么激烈,也没有冬天那么枯萎凋零。我喜欢邱琳的好天气。有些人用同样的方式骂人,这表明他们不了解邱琳古董的味道。四季中,我对秋天有偏爱,不妨说说。秋天代表成熟。春天的美,夏天的深,都是经历过的人,这也不奇怪。所以它的颜色是淡的,叶子是黄的,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不仅以葱郁的绿色赢得荣耀。这就是我所说的秋天。也许我爱的不是深秋,而是初秋,空气消失,月圆人圆,螃蟹肥美,桂花灿烂,不在萧瑟的状态,最是享受。那时候的温柔,就像我香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醇香。或者说,文人已经脱去了惊人的文笔,渐渐的精通而坚定,他们的文字读起来是有意义的。这就是庄子所谓的“秋来,万事必成”的固意。人生最享受的就是这种事。比如酒精比衰老好。烟也有和猛之分。雪茄比香烟好,因为它们味道更好。如果烧的合适,慢慢抽完一支,看着红光,有无限的意味。鸦片我不知道,但看到人们在烟灯上燃烧,听着微微的剥剥声,就觉得很有诗意。大概所有古老的,精致的,烟熏的,精致的东西都给我同样的快感。例如,当一口发黑的陶罐在炉子上用文火炖猪肉时,锅里徐夤的音调让我觉得像看着人们燃烧着巨大的烟雾一样有趣。或者像一本用了20年的字典,或者一张用了半个世纪的书桌,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个被熏黑的老式招牌,或者看到所有书法家苍劲有力的字迹,人们都有同样的幸福感。人生就像四年,你必须经历这个成熟期。如果女人发育好,遇到安顺,在徐娘也会有一段时间半老的魅力,这是二八美女望尘莫及的。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那句名句:“世人只歌唱春天和爱情,真不合理。需要注意的是,秋天的景色更加绚烂瑰丽,而秋天的快乐则是瑰丽、惊艳、美丽的一万倍。我可怜那些女人的不宽容,让她们错过了爱情之秋的盛大礼物。”如果邓肯是个男的,可以说是个有底蕴的。
常德的船
沈从文
常德是武陵,陶谦《搜神后记》和《桃花源记》中提到的渔父故里应该就在这个地方。德山在河的下游,离市区20多里,可以说是当地唯一的山了。公共汽车可能会停在德山站或县城河对面的另一个车站。汽车不一定要过河,但公交车上的人不妨过河,看看城市里的一切。地理书上告诉人们,这是湘西的一个大码头,是交换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的地方。桐油、木材、牛皮、猪肠猪鬃、烟草水银、五倍子、鸭片烟,从川东、黔东、湘西用各种船装上来,都要从这里再出口,再运到长沙、武汉。盐、纱、布、洋货、煤油、药、面粉、糖,以及各种日用消费品、轻工业必需品,也都是由峡江运来的,而且都要从这里改装,再由大小船只运到水原支流上游的大小码头卸货。城市里的村名有很多种。在这种情况下,坐在各种庄号上的人就像一个磨盘,一种机械,为了自己的岗位来回忙碌。在包裹邮局,这样的人进进出出最多。在长途电话营业厅,这种人是最大的客户。餐馆和妓女的生意就是由这样的人维持的。
除了这个繁荣的市场,还有一些居住在湖田的小地主,做过县令的年轻绅士,各县的男女中学生,还有从外省赶来参与这个繁荣市场的店主、伙计、龟龟。全市人口超过10万,街道延伸近十里。一个路人来到这个城市,就会明白湘西的咽喉,真如传言所说,不小。但我想不出这喉咙里除了吞货和原料还有什么。做这种呼吸工作责任重大,工作忙,性质混,又都是些什么人呢?没有他们,城市会不会突然变成河边的废墟?像往常一样,这种人可以看得很清楚,都能在水城遇到,但最容易被旅行者忽略。我想说的是,它真的控制着这个咽喉,统治着沅水流域的数万船工。
这个码头没有什么比船夫和他控制的水上工具更令人惊叹的了。想要了解湘西,首先得对他们有所了解。要领略湘西地方民族的特殊性,船夫是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
一个旅行者理想中的武陵应该有很多渔船。到了这里才知道,水里全是船,却不容易找到渔船。乍看之下,漂浮在长河两岸的大小船只,外行人只觉得大同小异。其实它们的形状复杂多样,各有个性,代表了每个地方的个性。让我们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可能会方便我们。
最引人注目的船是三桅大头船。这是一个从长江过来过湖的外地人。运盐是它的主要职责。大部分只是停在这里,不会游到沅水。普通人称之为“盐船”,名副其实。船夫称之为“大泥鳅鱼头”,岳飞在洞庭湖抓杨幺的故事在《金拓纳粹党编》中有上载,记载了这个名字。名字虽俗,出处却很古。这些船大部分都是黑色涂装,所以颜色多为黑色。这种船每个季节都要出航,因为只有在有强水流和强风的时候才能移动。杜甫诗中“无数舟,影如白虹”的描写,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水的东西。
比这种盐船略小,有两根桅杆或一根桅杆。它的船身极为精致,头尾突然收敛,让人感觉锋利无比。它全身黑色,被称为“乌江子”。它的特长是不怕风浪,跨湖运粮。它是洞庭湖上的竞走者。物理结构特点是桅杆高、帆大、舱深、头尖。覆盖着比船体小的天篷,因为船舷外面有防护板。船夫和船本身一样,看起来非常干净优雅。由于船是顺风航行,上下翻飞,船帆整齐,船上水手不多。只有水手会拉伞、划桨、拉竿,不会划桨。清空船的时候,女性也可以为他们掌舵。这种船有时会沿河溯流而上,数量很少,船体材质较薄,似乎不适合冒险。这种船也是沅水流域的外宾。
航行在沅水流域,气势磅礴、气象非凡、堪称巨无霸的船只,应该算“洪江油轮”。这种船头多尾高,颜色鲜艳,偶尔点缀一点金漆,尾部有舵房,可以用来安置家人。船上能装下三四千桶桐油,两千块棉花,或者一票盐。二十六到四十个人划手,三十到六七十个人划手。他们必须在泉水来了之后开车上下,路线是往返常德和洪江。每年水最多上下三五次,剩下的大部分都在休息,一排排都是河的主人。主人照常是麻阳,照常姓滕。他善于交际,举止优雅。我经常和大事务所的人结拜兄弟,爬亲戚家,开船时袖手旁观把檀香木舵把放在船后面,带着一点悠闲的尊严,嘴里叼着竹鞭和一根短烟斗,一边看水一边抽烟。当一位尊贵的客人乘船,喝下一杯酒,他会详细地告诉客人这艘油轮的历史,它运载了太多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士兵,富人,或者池源河谷的妓女。换句话说,就是这艘船和当地的“历史”有多大关系!这艘船上的一切都是巨大而坚固的。船主在船上的时候,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但是上岸的时候,他穿着一件长袍(膝盖以上三四寸),一件绿色的羽毛锦缎上衣,一顶软呢帽或者一顶小缎子帽,小牛皮撑着肚子,系着一条粗银链,里面装满了银元。穿生牛皮靴子,走路时脚步沉重。又高又瘦。有一双大手,满是黄毛青筋。他能喝酒打牌,为人豪爽大方。当他为了娱乐而吃华三时,他从怀里掏出许多银元钞票,一点也不吝啬。水兵强壮勇敢,目光锐利,擅长唱歌、游泳、打架、骂人。入水时像尾鱼,上岸时像小野猪接近女人。白天划船,晚上打牌也很有意思。船上虽然人多,但各有各的东西,从不乱。甲板总是干净如新。起锚之初,会敲锣打鼓,在船头烧纸烧香,煮白肉祭祀神灵,燃放成千上万的鞭炮,以示人神和谐,其乐融融,一路相扶,有福同享。在航海仪式和航海歌曲中,使人想起了两千年前南国之歌发生的原因,至今仍保存完好,历久弥新。
它比洪江油轮小,外形看起来也比较笨拙(一般船都是木板做的,但这种船是木柱做的)。它有一个平头和一个大尾巴,很明显船体很结实,有战斗机的气派。被称为“白河舰”。白河是酉水的别名。这种船从常德到水原沅陵,从沅陵到酉水保靖。在沙滩上流动是极其危险的,船将能够承受碰撞。船要装才能抑浪,所以尾部像臀,又大又圆。下去的时候,在船头绑一两个大木肩。木辐的用途是船下滩,转头时比舵更实用。俗话说“三桨不如一竿,三桨不如一肩。”阅读是一种技巧。水浅且急,桨不常用。所以船桨长得特别大,船桨又粗又短。遮阳篷是粽子叶做的,没有上过油。船主多为永顺保靖人,姓项为王,彭居多。酉水河床狭窄,滩流多。为了应对自然,船工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能力。开船的时候,我们经常互相咒骂,而不是一起唱歌,为了更受大自然的限制,脾气不好。酉水是传说中的古代收藏洞穴所在地,有许多洞穴高大宽敞,充满神秘色彩。从沅陵到酉阳,酉水流域沿线各县总有几个窑洞。但是,像犹大洞、沅陵尤尔洞、保靖狮子洞、酉阳龙洞,甚至这些洞里的书都已经烂了。到现在为止,这条河里的书最多的应该是宝卿纸客卖的《时隐本历书》,每艘船上照例都有一本《皇历》。船夫有很多禁忌,历书是他们行动的宝典。河道容易出事故,个人想减轻责任。所以一切似乎都是上天决定,上天处理,照章办事,让他们更安心,争议更少,船出事也有了借口。酉水河流域各郡的船只形态各异,但这些船只都离不开白河。常德能看到的白河油轮,外形几乎都一样。
白石灰和黑煤产于沅水中游的辰溪县。当地运送这两样东西的船叫“晨曦船”,也叫“光波子”。与上述两种船相比,它的特点是材料脆,缺乏个性。船体多为浅黑色,形似土布机上的梭子,风格不太灵动。下游充斥着一些不值钱的商品,上游往往因为没有退货而被清空。船体很脏,货物时间短,满载航行很危险,不欢迎乘客,所以造船的人不太在乎干净和时间。这艘船上的帐篷照例不全,布帆破破烂烂,给人的感觉就像破房子一样。船工因为闲而懒,精神大多萎靡不振。
东河(芦溪)发源于感城苗族乡的龙洞和凤凰苗族乡的吴超。两条小河在赣城县索力市汇合。向东,到了泸西县,和元河流在一起。这条河里的船叫“东河船”。河源的主流从苗族乡李林的两个山洞流出。河床多岩石,所以水特别清,水特别壮。船体必须在碰撞中挣扎。河小,船体比较轻。船舷低平,船头狭窄。在这条船上,我们可以找到苗族人手中的水。但是我们遇到他不会惊讶于他,他也不会惊讶于我们。这种人和水上的其他人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他的憨厚、老实、憨厚、直爽的气质——原始人的气质,因为住在山里,所以比城里人保存得更好。甘城人极其聪明优雅,手脚小,唱山歌时声音很悦耳。到了码头,他们可以特别沉默,特别安静。船太小,没有机会经常停靠在这个大码头。这种船在河上停泊的时候好像很害羞,就像水手们上街的时候很害羞一样。
干城把研究所作为县城吸进货物的水上码头。虽然地方不大,但小石镇整洁干净,近30年的历史上有几个名人。段时代的大将军傅就是在这个小县城长大的。东北军将军,号称中国现役军人中战术权威的杨安明将军,也是出自此地。
在江面上,它异常活跃,非常热闹,还有大量普通的中型“麻阳船”。这种弓尾高举,姿态优美,灵活多变。这种船的产地是麻阳河(辰溪)。每艘船上都可以看到妇女、儿童和童养媳。无论是商人委托的业务,还是上帝指派的工作,船夫都异常胜任。沅水流域的转运生意多以当地人为主,这是人口繁盛的结果,也因此有了常德城外的麻阳街。“一切成功都需要奋斗”,这个道理也可以作为麻阳街的解释。根据传说,这条街是由一个名叫腾·老九的水手开辟的。如果我们有兴趣专门去那条街看看,就可以知道,所有经营小店、理发店、船夫以及最古老的没有资本的职业的人,都是麻阳的乡亲,我们就会明白,在这场争斗中,人人有份。麻阳人的精力是无法比拟的,或者和当地的生产有关系。麻阳出产各种橙子和糯米,特别适合酿造甜酒。随着人口的增加,船只也越来越多,所以沅水江面上的世界有一半以上被麻阳人占据。船只停靠的地方,都有被称为乡亲的麻阳人,乡亲们得到了很多便利。普通外地人坐船都管麻阳人叫“乡亲”。村民们,尤其是机灵快乐的,能吃能做能喝能打能当水手。船主上岸时,必须打扮成小乡绅,穿着像开洪江油轮的大老板那样的长袍长袍,头戴生牛皮、长指甲、带皮封耳的毡帽或医生帽,手指上戴着沉甸甸的金戒指,肚子里装着许多大洋钱,短烟管上挂着一只虎爪,一头嵌着一块雕花银皮。见人就问仙香在哪,叫什么名字?我的大部分姓是滕,名是和一鬼。在过去的30年里,这个省的政治比任何地方的船主都更加熟悉和关注。我乐于谈论伦理道德,不隐藏任何人物,在谈论天道时善于引用经典格言和当地谚语作为篇章。赞美客人时,你必须从赞美中增加收入。当你被客人夸奖时,你会称客人为“知己”,并微笑着请客人喝一袋小米酒。船上的女人对航海的危害不是特别大,往往是个好帮手。女人强壮能干,奢侈,善于生育。
麻阳人也有一双值得称道的手,在湘西近百年无人能及。他们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家。它们是雕塑家张秋潭的手。小件艺术品多是在烟盘边的灯下用烟棒做的,个个栩栩如生,有的还留在湘西的私人手中。大件的是各县庙王观音之类的神。辛亥革命后,迷信被打破,许多迷信被摧毁。
在常德水上码头,船只都很小,像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数量大如鱼干,是专门给乘客使用的“桃源划艇”。木材商和卖烟的,上下搬运货物的商人,路过的公务员,休假的男女学生,都是这种船的顾客。船体轻巧,上下速度比其他船快一倍。下海滩的时候,可以从小急流的边缘走过去,什么都不会发生。在平潭,可以没日没夜的开车,不会被检查站堵。所以在没有高速公路之前,这种小船真的是沅水流域的交通利器。造船工人不需要紧张工作,费用少,收入多。他们满载着客人和富豪,桃源县的人特别随和(沅水河一到桃源就成了平潭,不会有烂滩和急流,自然会影响水上人家的气质),所以船工就马虎多了,很多都是瘾君子。他们白天造船,晚上靠灯光。有些家庭成员可能还留在县城,经营着不需要资本的职业,一起工作,没有闲着。并且可以当客串导游,带参观桃源洞的客人去他们想要的新奇的地方。
在沅水流域上下行驶、靠泊常德码头时,有几种船应该称为“客人”,有的来自枝江上游的黔东玉屏,有的来自麻阳上游的黔东铜仁,有的来自白河上游的川东龙潭。玉屏舰多是转口到洪江,下游不多。龙潭船多从沅陵交换货物,后代不多。铜仁船装油装碱,有的庄号在常德,所以经常直接放在常德。船只最引人注目的是颜色黄明,风格轻盈,如赛艇。艏艉窄上抬,舱底平浅,用料脆薄,视觉上给人以灵动之感和愉悦感,在造型上可谓无与伦比的美观典雅。船夫语言朴素,服装简单。有些水手还穿着及膝礼服,戴着白色头巾,举止整洁,与船体相称。船又小又重,所以下去的时候,船舷一定要绑上一簇簇的草来挡水。这种船停泊在河中,看似极其谦虚,一种客人应有的谦虚。但是,它比同等大小的船更整洁,一种客人不能不注意的整洁。
另外,常德河上还有一种船,数量很大,有的在不停地运动,有的则是长时间停泊。这些船都是方头、方尾、无桅、无舵的。用木板做舱壁,开小窗,用木板做屋顶。有的作为船主的金房子,有的作为逃亡者的洞穴。有招兵买马的当地妓女,也有卖香烟、糖果、小吃和猪蹄、面条的商人。另外,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都可以在这艘船上找到。这种浮居也方便船工过生日,结婚。所以,每逢黄道吉日,总有灯笼、铃铛、琴弦、鞭炮、拳头装点水面。
常德乡本身就像一条旱船。女作家丁玲、律师戴秀赞和中国学者余嘉锡都是在这艘干船上长大的。上游的河堤比城里的要高得多。涨水时,水会到达城市边缘,决堤时,城市会被水包围。常德沿江有上千家店铺,都和水手有直接关系。杂货铺专门卖船零件和小东西,可以说都是给水手准备的。要如油盐、纱线、牛皮、烟草等等,可以说水手们是为他们准备的。另外,比如经营最简单职业的茶馆、酒馆、会计,水手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水手。
常德城里有一条很长的街,店铺的门脸都很高(类似长沙店铺,近乎夸张),木头不值钱,和当地的建筑有很大关系。当地的湖滨,在河岸的另一边,地势平坦,出产鱼虾莲藕,所以鱼莲藕栈一直延伸了好几里。纯宗教多,所以牛肉特别肥,特别新鲜。
常德沿水原向上90英里到达桃源县,然后向上25英里到达桃源洞。千年前的武陵渔民是如何沿着小溪走到桃花源的?没有好的考古学家来说说这条路线。现在想逛桃园的“雅人们”大多要坐车去。在桃园县,不容易看到黄头发、自得其乐的老老少少。不过,还是因为历史传统的原因,当地人都很善良,保留着一点古风。还懂得迎客,杀鸡做小米,住酒店。虽然花了一点钱,但是数量不多。但是,一个旅行者应该知道,这些人送给游客的礼物,有时候会不自觉地重了一点。最好不要大意和好奇,更不要去回忆宋玉赋予的高唐女神和《六尘》中阮遇到的仙女,试图从经验中印证故事。还不如学个老江湖,少惹事!当地有很多神仙女神,但不是给外地学者和游客的。只有沅水流域的木筏、竹筏商人受欢迎。许多巨大的木筏和竹筏在抵达桃园后不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政治家宋和革命党人秦桧都是桃园县人。桃源县有一所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讲男女解放平等的时候,是这所学校的女学生最早要求男女同校并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