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曾国藩(公元1811 ~ 1872)湖南湘乡白羊坪人。他早年热衷于追名逐利。1838入国子监。此后十余年,他潜心研究古诗词和佛学,成为正统的封建理学家,被誉为“第一流的儒生”、“一代儒生”。1853年初,太平军进军湖南,咸丰帝命吏部左侍郎曾国藩“协助同乡办理省内搜匪事务”。曾国藩放弃写作,成为一名武术家。从应永开始,他就筹集了陆军和海军,建立了湘军。1853年,曾国藩在湘潭发表反革命宣言《讨广东土匪》,东督办。4月初,太平军在越州击溃湘军师,随后在靖港重创曾国藩率领的水师。曾国藩义愤填膺地纵身跳入水中,被周围的人救起。恰逢湘潭战场湘军大将塔齐布胜利,太平军被迫撤出湖南,曾国藩的湘军转危为安。同年八月后,湘军相继攻占越州、武昌、汉阳,并在田家镇击败太平水师。曾国藩从此控制了长江上游。1855年2月,太平军反攻,湖南水师湖口大败。曾国藩又一次扑入水中,被左右救起,然后率领残部向南昌进发。次年秋,太平天国、天京陷入困境,重新集结兵力,发动反攻,再次占领武汉、九江、安庆。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控制浙、苏、赣、皖四省军务,兵分三路攻占浙江,支援上海,围攻天京。1864年7月,天京被俘,曾国藩被封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1865年调任钦差,抗击捻军。因为屡战屡败,他请假留在营地。后担任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1872逝世于南京,享年62岁。该系列丛书是曾宫全集。

曾国藩的一生活动可分为1811至1852两个时期,主要从事科举考试和研究学问;1853到1872这一时期是后期,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使他成为现代军事史上影响很大的人物。国防军著名将领蔡锷认为他的“论功行赏,堪比古今中外的名将”。可见曾国藩在近代事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研究和重视。

从1893到1872,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军起义近20年。他在世时被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清朝统治集团则给他“中兴第一大臣”的称号。这些完全不同的评价,一方面说明曾国藩残暴重债,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在军事谋略上确实优于其他清军将领。

曾国藩组织应永,创建湘军,就在太平天国建都金陵之际,太平军又回西征了。曾国藩的基本对策是:一、集中水陆兵力,消灭进入湖南的太平军;沿江北上,略取武汉,抓住上游形势,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后取九江、安庆,破天京屏障,断天京粮源,最后围攻天京。为了实现他的整套战略思想,曾国藩总是在关键时期抓住战略重点。这里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1853年,太平军西征军入鄂作战。20多天里,咸丰帝连下四封诏书,命令曾国藩率领湘军,迅速支援湖北清军。但曾国藩并没有马上开始仕途,而是打出了“暂缓赴鄂”组建水师的旗号。他明确指出,只有搞好海军,才能开始作战,否则“贼走水路,我追陆路,我们始终无法与他们相遇。我们该如何攻击和压制他们?”咸丰帝不得不批准创建水师的计划。后来,当曾国藩正埋头准备一个水师的时候,咸丰帝已经等不及了。他亲自要求曾国藩“启发良知”...缓助眉心”,但此时曾国藩水师尚未成立,于是以“缺兵饷”和“待张解楚,而...待用略”结果,曾国藩于三月底在湖南湘潭大败太平军,1854,迫使西征军撤出湖南。湘潭之战后,湘军从湖南出发,攻占武汉,控制长江上游,实现了曾国藩的第一个战略计划。

再比如1858年,翼王石达开率军入湘,与此同时,聂军渡过黄河淮河流域,欺凌直隶,清政府在用兵的关键点上手足无措。有人把石达开军作为进攻和镇压的重点,主张放弃。曾国藩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石达开军今非昔比。一旦脱离天京,就会“扰乱楚、粤、刘贼象”,成不了气候,也没必要跟着走。“安徽,河南麻花,股数众多,拆分不定,有贼一类”,这还不够。且“叛将洪秀全居金陵,陈玉成居安庆,盗号之贼也”,故提出“目前必先攻安庆,破其老巢”。一旦天京被攻占,大局将被动摇,其他“贼寇”也就不难确定了。曾国藩直奔天京的战略是高瞻远瞩的。不久,清政府接受了曾国藩的想法,命他代理两江总督,向江浙进军,直取金陵。

19世纪前后,现代科技的进步冲击着军事领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的军事变革。在中国,也不例外。正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将领率先推动了中国现代军事制度的改革。

1853年初,曾国藩吸收明朝戚继光办团练的经验,组织团练,组建湘军,改变了八旗绿营的陋习,开创了新的军事组织形式。曾国藩对清军军制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在兵源上,募兵制取代了世界兵制。传统上,八旗和绿营部队采取世界大战制,士兵下来世代相传,世代当兵。这固然保证了兵源,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懒惰自大的恶习。曾国藩为了不让湘军染上绿营的恶习,规定湘军士兵主要招收强壮朴实的农村农民,不仅不收兵,而且不能“油滑、市井、官僚”。而且官勇的数额是不确定的,都是招进来的,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不同的需要随时增减或取消。

原则上要注意定制。原来绿营的编制分四个基本单位:标、协、营、防。各基层单位没有统一的级别和人数,指挥系统不明确。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就有非常明确的编制。曾国藩作为禁卫,指挥指挥着所辖的师制。师制以下是湘军的基层单位营。每个营都有统一的级别和固定的人数。一营一样,千营也一样,两栖兵力也略有相同。这样的军队编制,便于平时训练,战时部署。

从任务和职能来说,绿营的部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守卫、军官、河工、运粮、守墓等。杂事太多,必然影响军队质量。为了避免这些弊端,曾国藩特意将项打造为单一职能的军队,即明确项的唯一任务就是打仗,避免任何地方杂事。另外,湘军一成立就作为机动部队,哪里有农民革命就往哪里冲。从这个意义上说,湘军类似于一个大规模的野战兵团,不像绿营的主力,只作为地方保安部队存在,这使得湘军的性质更接近军队。

在兵种构成上,改变了绿营单一的陆军构成和武器装备单一的局面,以陆军师为主力,海军师为独立军,步兵、水、马三个营,为战争中的协同作战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同时,编制内各兵种可以合理配备各种武器,充分发挥效能。比如在陆军师各营建立开山炮、步枪步枪、刀枪、小炮等队伍,增加了综合作战能力。这种混合兵种是现代军队的特点。

在进行军事改革的同时,曾国藩还成功地解决了湘军军饷的来源问题,使湘军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了发展,逐步使湘军从一个辅助武装成为一支自成体系的新军。

说起曾国藩,人们往往会想到军阀割据,认为他所创立的湘军体系是现代军阀体系的起点,认为他是现代军阀的鼻祖。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肯定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具有很大的个人属性。

第一,在思想控制上,曾国藩的方法之一就是搞“家训”,反复告诫士兵,在湘军就像在家里一样,只尊重和服从父母——太子的意志。很长一段时间,士兵们只想到大都督而没有皇帝,只想到湘军而没有朝廷。

第二,经济上,过去绿营等正规军由清朝中央政府支付,一切费用来自国库,军队自然服从朝廷。项不是朝廷的正规军,兵部也没有给项报销。曾国藩以自筹经费为主,以厘金、关税、捐款等收入来源供养军队。这种地方经济收入由个人控制,而不是由国家分配,对于维持一支高度私人化的军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曾国藩不惜重金收买湘军将士,和,每人每日赐银一元五角,比绿营士兵的俸禄高出三倍。这样,湘军将士领到军粮和赏赐后,深深感受到的是湘军将领的私恩,而不是“国恩”、“皇恩”。所以,名为清朝官军的湘军,实际上是将军的私产。

再次,组织上,由于曾国藩将世界兵制改为募兵制,各级士兵的招募由长官决定。这样就会出现私人关系转而吸引人,军官以个人好恶为由任免的局面,导致各级士兵帅而内敛,湘军成为完全掌握在私人手中的武装集团。更重要的是,曾国藩在整个湘军中有着严格的封建宗法制度:第一,湘军是一支以湖南人为主的军队。据统计,在83名副营职以上人员中,籍贯可考的有149人,其中湖南籍124人,占83%;第二,在军队中实行保甲连坐的方法;再次,在湘军内部,“营”是父系组织,营官可以称为长辈。哨兵可以叫小兄弟,士卒叫孩子。"这就是曾国藩说的:"以一族之父、一族之兄治一族之子,以一族之恩治一族之匪"。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湘军体系影响力的扩大,湘军的私人作用越来越突出,产生这些私人属性的湘军体系也被曾国藩的后人所接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曾国藩制定的湘军是现代军阀体系的起点或萌芽。

其次,还需要注意的是,导致后来军阀体系脱离中央体系,并不是曾国藩的本意。说曾国藩从湘军建立之初就有个人野心,向中央要求独立和权力,是不公平的。第一,曾国藩的思想体系在封建时代属于儒家思想,核心是维护封建“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统治。无论是从政治思想到治军思想,从湘军创建到最后去世,从理学到洋务派,曾国藩始终没有脱离儒学的核心,始终没有切断自己与儒学的思想联系。所以儒家忠君思想不允许曾国藩背离中央。其次,曾国藩所倚重的湘军核心力量是政治觉悟不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被称为“儒生领山农”。长期受封建正统思想训练的中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生以忠君为己任;中国的农民阶级在当时是一个被动阶级,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如“三纲五常”,宣传了几千年。因此,他们很容易与曾国藩的思想保持一致。第三,曾国藩为了挽救清朝的灭亡,创建湘军,改革军制。但由于湘军制度造成的私人性质,动摇了清朝的军事基础。对于这一严重后果,曾国藩完全迷上了当事人,直到去世也未能意识到。第四,曾国藩全副武装,确实有条件从中央独立出来,要求掌权。但实际上,曾国藩一直在接受清廷的命令和号令,他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违抗命令,因为清政府对曾国藩从来没有失去约束力,曾国藩的个人荣辱都掌握在清廷手中。比如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被迫斩断自己的羽翼,解散自己的军队。由此可见,曾国藩本人并没有削弱清廷统治权力的意图,但客观上,他的军事制度对近代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权更迭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近代史上的新旧军阀都尊称他为开山鼻祖。

太平天国革命前,清政府没有自己的海军,只有绿营海军。绿营海军分为两部分:近海和内江。他们只是隶属于军队,是为了抓贼抓罪犯而设计的,所以打不起来。相比之下,1852年底,太平军在湖南益阳、越州建立水师,粉碎了清朝“广西炮舰”、“江南水师”的抵抗,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当时的形势下,曾国藩很清楚,要攻克天京,首先要控制长江,而要控制长江,就必须有一支比太平军水师更强大的水师——长江李倩,“必须以战船为先”来对付太平军,“除非舟楫在舟,否则没有与之抗衡的可能。”于是曾国藩不惜重金组建内河海军,在技术装备上,大大超过了太平军。经过几年的激战,曾国藩不仅依靠湘军水师夺取了长江面的控制权,而且将湘军水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可以与陆军紧密配合,发挥特殊作用。如1863年6月,曾国藩围攻天京时,调遣鲍超率军攻占浦口,后又掩护水师攻占太平军坚固设防的九福州。项水师的这一成就,不仅突破了太平军的长江防线,而且彻底切断了天京与江北之间的唯一通道和物资补给线。关系真的不浅,可以说是天京之围的第一次关键胜利。因此,清政府重新占领金陵后,对其进行功勋奖励,称“论平口功勋,以国家与诸侯建立舟师为首。”

湘水师的建立晚于陆师,始于曾国藩迁衡州之后。但在湘军体系中,水师的技术装备远远优于陆师。曾国藩从建立之初,就以各种方式购买了大量洋枪洋炮装备海军,其炮舰并非用于“砸炮”;在湖南、江西等地正式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使造船厂能为湘军水师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革除绿营水师旧习,加强项水师训练。这样,项水师就建成了当时中国技术最先进的内河水师,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使用旧装备的地方军队。

曾国藩对湘水师发展的设想是深远的。他能正视海军和现代海军的区别。他说“于长龙和船的三板大小已经很不一样了,速度更差”。他深感海军不适合出海打仗,舰艇无法与西方舰艇相比。于是,曾国藩萌生了“取经造加工船”的想法,决心试制新船,建设现代化的海军。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不仅制造了外国的枪炮,还成功仿制了中国第一艘小轮船——“皇姑”号,中国近代造船业由此开始。曾国藩还派洪榕去美国购买机器,成立江南制造局,在船上生产一些军舰和大炮。他还建立了以江南制造局为中心的上海编译局,翻译了大量有关舰炮制造和海军技术的外国书籍,使中国对西方舰炮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了近代海军的发展。他和丁日昌一起提出建立三支海军,其中“浙江、江苏建在吴淞;山东、直隶建在天津;广东、福建建于南澳,各有10号船、20号船和洋面专用泊位。清朝以后,南洋、北洋、福建三大海军舰队的建立和布局,基本上没有偏离曾国藩最初的设想。可见曾国藩对近代海军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