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抱怨,强者改变,智者不说话。

人生漫漫,总会遇到一些无奈,委屈,挫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发现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

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却不知道问题总是在你抱怨的时候变得更糟。

如果我们能做到不抱怨不纠结,我们就能改变:即使生活处处不平,我们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古人说:

抱怨只是弱者的遮羞布。

因为弱者没有改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想丢脸,所以会找各种借口和理由为自己开脱。

作家三毛说: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A和B经过一座小桥时,桥突然坍塌,下面的水早已干涸,两人都掉到了桥底。

一看受伤的腿,破口大骂:

“我真倒霉。我昨天上班迟到了。今天我过了一座桥,差点把命搭进去。

我刚刚结婚。我这样死了怎么办?

我的腿好像断了。这座桥太不牢固了。豆腐渣工程是谁建的?太无情了。"

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b也受伤了。他看了看自己的伤,自言自语道,幸好只是擦伤,并不严重。

他先叫了救护车,然后给老板打电话说明情况,向公司请了半天假。

救护车来了,和医护人员一起抬装甲。

B去医院处理伤口后,继续在公司上班。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两个人在出事后都做了什么:A除了抱怨什么都没做。

b在事发后没有选择投诉,而是着手解决问题。

塞内卡曾经说过:

当我们习惯了抱怨,就会产生全世界都在和我们作对的错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习惯抱怨的人,以后的日子会很坎坷。

因为抱怨只会消磨你的意志,让你越来越消极,最终一事无成。

因为不断的抱怨,好心情会变成坏心情,好心情会变成坏心情。

与其抱怨,不如坦然接受,多反省自己。

辛弃疾有云: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故意刁难,其实是生活中的常态。

只是有些人习惯了默默承受,不想说出来。

我们有我们的才能,他们有他们的秘密;当我们在挣扎的时候,他们也在咬牙。

心理学上有一个“归因理论”:如果出现了问题,你把它归因于别人,你会感到压抑,感到无能为力,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

相反,如果你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你会反思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让事情回到正轨,从而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

曾经有个人问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这么多年来,你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蔡崇信回答:“你问的是伤心事还是难以处理的事?好像没什么难过的,只是经历了一些艰难的事情。”

仔细想想这句话,很有意义:一路走来,你经历了艰难坎坷,你选择了一路迎着阳光。

曾经被认为是大事的事,现在看来不过是小菜一碟。

过去的就过去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活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自己。

丰子恺说:

与其抓着不愉快的事情不放,让自己心生怨恨,让生活烟雾缭绕,不如试着放下。

只有不沉湎于过去,我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下一个挑战。

心若阳光,生命便春暖花开。

古人有云:

威尔·鲍恩在《世界无怨》中说:

遇到问题的时候,努力改变目前的困境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做客《十三邀》时,分享了自己跑龙套的经历。

当时无数人跟他说:你根本拍不了电影,你没条件,没才华,没长相。

他拿着简历让导演试镜。导演看着他直接扔进垃圾桶说,你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还想当演员?

像这样近乎侮辱的对话,在王还是跑龙套的那些年一直在重复。

成名后,王回忆起那段经历没有多少怨恨,反而多了些理解:“你说他们错了吗?他们也是对的,人们只是说得很现实。”

每天面对嘲笑和质疑的王明白,自己不能抱怨,因为抱怨是没有用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

被人嘲笑不会说普通话,他开始疯狂练习普通话。

王在《十三邀》中说:

在剧组没找他演戏的时候,他主动申请做武打身双。别人造假,他却一本正经,拳拳到肉,只为一个逼真的镜头。

拍《士兵突击》的时候,突然在水里泡了三四个小时,手脚都变白了。后来,王浑身发软,径直走向洗手池。主任一看不对劲,就让工作人员围上来,把他捞上来保命。

后来拍《康熙王朝》需要一个小太监,因为最懂台词,第一个被推上去。

正如《淮南子》所说:

王的成功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突破自我的结果。

作家刘同说:

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是因为他能将抱怨的情绪转化为努力向上成长的力量。

人在逆境中,只有改变才能自救。

陆小曼在《与日俱进》中写道:

人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旅行。

不抱怨,接受一切,才能拥抱美好;

不解释,过去的就过去了,必须向前看;

要改变,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改变。

余生,向前看,不抱怨,不解释,不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