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商山书院陕西景点简介

商洛商山书院陕西景点简介

商洛老城区东门里东街东端北侧。商山书院因商州名山商山而得名。大云寺,位于城北金峰山下,由商洛道道台李创建。始建于朱厚熜嘉靖三年(1522-1566),位于明神宗朱翊钧(1585)。万历十八年(1590),苏军将书院迁回原址。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十月十五日(1643),明成祖李自成率元宗弟攻打商州,明朝地方政府军在城北以书院为据点,奋起反击,叛军将其焚毁。

清高宗李鸿乾隆元年(1736),周知王汝九在原址重建上善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罗上任,第二年捐银240两,买下临海东庄基地3亩2分,带去16间;另捐白银48两,为民间资本吉剑买旱地6亩;乾隆二十年(1755),捐银120两,于是买料动工,亲自监督修缮。位于城东门东大街东端,即商州市城关中学现址。

上善书院的门当户对:人才济济,天下治;当老师有很多好人。

大门内设一扇纱门,上书朱《白鹿原书院学规》全文;关于石刻,谭嗣同著有《象体说》和《Xi字音》。

第二门的门联是:云勇上善滕墨才;雪翻丹水做温岚。

第二门内,有一大殿,蒋介石为陕西巡抚陈鸿谋题写“有要事”一书;唐炼还是用明朝苏君的老句:天锡九域,神物兴于洛水;傅生五大宗教,人文独本尚善。

大堂的对联是:六经开悟;三席引儒简。金额:上善书院。罗公在商州度过了13年,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都用钱资助书院。他还劝富商捐钱给学院,并请时任洛南县知府的钟林树做学院负责人(也就是现在的校长、校长)。又请四川绵州府、河南府知府王学勋、户部尚书兼江南泗州知府陈退位。骆公非常重视书院和商州的教育,人们都很钦佩他。

罗,本名,字绵甫,四川合江人。乾隆三年(1738)在武武乡试中得了爵位,乾隆八年(1743)敕赐特别县令,先后担任陕西省白河县、商南县、蒲城县县令。乾隆十八年,由蒲城升为商朝。此外,还在商州的井泉山、铜佛祠(今称罗公斋)、龙驹寨(今丹凤县)建有罗公塑像,以纪念他的功绩。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尹昌龄被任命为商州周知。9月,朝廷改国子监为学堂,殷积极集资建房,并于次年2月宣布成立商州中学。他还带头捐钱,主张富商也捐钱助学,提取龙居村(当时未设丹凤县,也属商州原商县管辖)的钱,从湖北等地延聘该校总教务长(相当于今天的教务长),两次为该校购买图书8万余册,并劝士绅魏凤仪捐建城后街私宅收购贝林。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置立交桥连接学校南北两部分,并不断扩建184校舍。多公寺附中,设蒙学。学校内建有佛堂,共有3座,中间供奉孔子,左边供奉圣贤仓颉和商高;有65,438+00人,包括农村圣人王尚文。这些教育成果,上级都是知道的,于是今年六月,陕西巡抚下令各府、州、县嘉奖尹昌龄。仅仅过了两个月,尹生就被调到凤翔府当知府。离任前,商州士绅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并在学校门口竖起了纪念碑。尹昌龄为商州中学建校题词,记载了办学事迹和两个白银工程。殷离开商州的那一天,商州中学的师生、商州的士绅和百姓,夹道五里送别。

辛亥革命后,商州中学改名为商山中学。后来邵力子当了陕西省主席,大力支持和赞助该校,于是在1936,改为陕西省中学,校名几经变更,或商山,或商州,或商县,但省立中学格局不变。于右任、、刘壮武、王希贤、陈、周乐天等人,或任校长,或任教师,这所学校或学堂一直是商洛的最高学府,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从中走出了一批学者,享有三秦之誉,闻名海外。

商州书院里珍贵的文物,无非是商山书院的石碑,上面刻着“商山书院”四个大字,中间是“黄晴”二字。书名上刻着“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姬旦”;下一个题目是《关于商州直隶府的西蜀谭之思》。

此外,书院还立了一块牌位,上面用18的大字写着“县令罗公捐资,为一位先生立碑”。额头上刻着两个大字“黄晴”;题上“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印嘉平月上吉祥处”;左下碑文说:“公名司文,字,名绵夫,生于四川直隶合江,卒于午后。”这两块石碑至今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