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双城简介?
甘肃临夏双城经济开发区(原名临夏县工贸经济示范园区)于2003年经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批准,命名为“甘肃省乡镇企业示范区”。2005年,国家级开发区清理审核后,甘肃省政府于2006年8月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更名为甘肃省临夏双城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05.7公顷,已开发面积9.19公顷,建成面积27.68公顷。开发区属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85℃,最低气温-24.8℃,最高气温29.7℃。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大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25313.4小时,最大冻土深度11 cm,无霜期约143天,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开发区位于临夏市西20公里,西20公里与青海省循化县接壤,西南65,438+00公里进入甘南和四川。是甘南牧区通往内地的第一站,也是甘南畜产品、木材资源、粮油水果等资源在青海循化交易的必经之路。商贸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兰朗路、何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兰州、临夏市到甘南、四川,被称为“黄金通道”,可通往西宁。浙双路和韩影路分别向南北延伸,形成园区对外交通网络的框架。近年来,投资539.3万元,对纬四路进行了拓宽硬化,开通了自来水,在主要街道上架设了路灯,修建了老鸦关河龙首山桥。通过义务植树,南北两山都得到了绿化,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完成,即将进行城市电网改造,完全可以满足园区生产生活需要。加上移动、联通、电信网络无缝覆盖,园区基本达到了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场地平整“五通一平”。
二、园区发展现状及产业重点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我们大力招商引资。2002年以来,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2.99亿元,到位资金21万元。截至2005年底,园区共有企业124家,个体工商户26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园区总产值20925万元,工业总产值15637万元,工业增加值441100万元,财政收入706万元,上缴税金。形成了小水电、清真肉类加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
一是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职工集资等多种融资形式,建成了土门关一、二、三级电站、尹姬电站、新集电站、崖头电站等20座已建和在建电站。
第二,园区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优势,建成了伊雪公司、淮河清真肉类公司等6家清真肉类冷藏加工企业,年加工销售牛羊肉4000多吨,促进了规模养殖户的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三江流域丰富的砂石资源优势,建设双城水泥公司、预制厂、砂石厂、砖厂等30多家企业。
第四,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农业走向产业化。投资1980万元建成的莲花湖食品公司,年加工销售蚕豆2500多吨,芸豆800多吨。今年投资3000多万元上马了6万吨豆类罐头生产线和豆类蛋白生产线。恒丰公司每年育肥600头牛和1000只羊。
五是建成了集技术指导、种子供应、收购为一体的中药材种植开发站。永恒保健品公司加工的冬虫夏草、鹿茸、人参果、雪莲等名贵中药材销往深圳、北京、上海、兰州等地。
三。开发区管理服务
园区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和办公室,领导职数一加二,工作人员15。行使规划、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等行政职能,全面负责本地区的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和日常管理。按照“创造性工作、高效性工作、争创一流水平”的工作要求,做好对外协调,对内提供良好服务,简化审批手续,规范收费行为,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行“对外一个窗口、定点一支笔、有效服务一枚印章”的运行新机制。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县关于园区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二)制定并实施园区发展规划;(三)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五)做好入驻园区企业的服务协调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按照有关程序和时限办理建设项目和入园企业所需的一切手续;(六)负责园区土地的统一征收、使用和管理;(七)负责园区的治安管理、收费、公共设施维护和企业评估检查;(八)负责以园区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配合公安等户籍管理部门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小城镇农村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九)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区内有信用社、农行双城营业所、县医院第三门诊部、邮电所、加油站、中学、小学、敬老院、文化馆、派出所等服务机构,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