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求职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一、旧手机,换新手机的时候,很多人会转卖旧手机。虽然你把旧手机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甚至格式化,但是通过技术手段,专业人士还是可以把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全部恢复,甚至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都有可能恢复。边肖提示,换新手机时,尽量“喜新厌旧”。如果确实需要出售,也要提前做好清仓工作。
二是各种单据,比如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手机卡的业务单据、水电费等...这些文件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边肖提醒说,你的文件在不需要的时候一定要粉碎或删除,并小心处理。
三、公共WiFi,如果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WiFi。而WiFi的安全防护功能相对较弱,黑客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设备窃取WiFi上的任何用户名和密码。提示:上网很危险。你在访问网络时应该小心。尽量把手机设置成不自动连接。
这些信息泄露只是被动的,只要加强防范,是可以避免的。但有些信息往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主动”贡献出来的。比如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中,经常会在网上暴露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每个人都能看到。再比如,找工作时,人们往往会在网上找工作,个人信息很容易被别人查到。边肖提醒,无论什么场合,一定要注意隐藏自己的信息,安全第一。
还有一种情况最容易被人忽略,就是手机里的APP。现在的人在安装手机app的时候往往会不注意。这些应用程序需要许多权限,如访问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等。这些不一定是APP必须使用的权限。网络安全工程师提醒,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或安全软件禁用这些权限,达到防范的目的。
会有人认为自己的数据传输给APP运营者是安全的吗?是危言耸听吗?事实上,有些信息并不一定是某些收集和应用人们个人信息的部门和单位有意泄露的。据网络安全工程师介绍,《移动互联网金融APP信息安全状况白皮书》中的报告显示,国内移动互联网金融APP存在大量信息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为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的app缺乏安全监管的标准化标准和流程,许多app对其代码和业务逻辑缺乏足够的安全测试,因此客户的信息很可能存在风险。最直白的例子就是去年乌云平台报道的“新赛点”用户敏感信息泄露事件。通过新赛点泄露的内部管理系统,在没有密码和账号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银行卡信息等等。危险等级评定为:高,已通知官方。但据网络安全工程师称,这个漏洞从去年开始就没有被修复过。所以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谨慎安装APP,谨慎控制APP的权限,防患于未然。
此外,网络安全工程师还透露,每个软件或程序都有一定的bug,也就是漏洞,这是一个要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这些漏洞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所以如果你想保护你的私人信息,你必须小心你的手机。毕竟现在手机已经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国家出台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规定,但是仅仅依靠部门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就要从身边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同时,我们也呼吁大家在发现有人贩卖个人信息时积极举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