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光人物简介
高春光,男,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大专毕业后于65438-0995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曾任日照市文联《黄金海岸》主编,《日照法制》编辑部副主任,《法制日报山东版日照》编辑部副主任。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委、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委员,日照作家编译中心副主任、总编辑,日照市东港区第九届CPPCC常委,日照市东港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日照市东港区基督教协会会长。
中文名:高春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五莲县
出生日期:1971 65438+二月。
职业:作家
毕业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海洋旋律之章
个人简历
传记笔记
高春光,男,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大专毕业后于65438-0995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曾任日照市文联《黄金海岸》主编,《日照法制》编辑部副主任,《法制日报山东版日照》编辑部副主任。
任职
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委、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委员,日照作家编译中心副主任、总编辑,日照市东港区第九届CPPCC常委,日照市东港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日照市东港区基督教协会会长。至今撰写文学作品和社科文献约654.38+0.2万字,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
海曲章华
岁月峥嵘,20年风雨兼程;时光流逝,20年春秋;沧桑巨变,20年辉煌成就。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日照的发展史上却是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两个千年,贯穿五个五年计划,开始从温饱向全面小康进军的光辉历程。
晋升地级市的二十年,是日照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城市地位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的二十年!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港口城市,到享誉全球的“水上运动之都”;从稀稀拉拉的建筑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日照人民坚持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四大战略,解放思想, 开放创新,艰苦奋斗,大胆进取,创造了日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辉煌业绩。
在这片土地的脚下,40万年前,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的遗迹。眼前的这座新城于6月1989+02日正式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短短20年间,日照从一座海滨小城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拥有亿吨级综合港口、临港工业基地、阳光度假海岸、水上运动之都、生态宜居家园、大学科技园、历史文化名城、北方绿茶之乡等光鲜名片。古老与青春在同一个地方相遇,深厚的底蕴与蓬勃的活力在同一个城市并存。
站在2009年的门槛上,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回首往事,我们感慨万千。
港口设施
“同志也在等车吗?“去哪里?
“阳光”
“阳光?阳光在哪里?”
""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兖州火车站候车时,一位日照本土作家与另一位乘客的尴尬对话。
其实日照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据考古人员研究,在莒县陵阳河、东港地区发现了山东大汶口、龙山等地的部分文化遗存,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北京人时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据《日照县志》乾隆年间记载,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灭于周朝后,被封为莒后裔,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巨被楚所灭。西汉时日照为第一郡,名海曲,属徐州刺史署琅琊郡。历经沧桑,宋第二年(1087)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先照”之意,故名“日照”。日照镇并入胶西县后,JD.COM东路改为山东东路。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日照镇升为郡,仍名日照,隶属益都府莒州,郡治为今市。
从两千年前的古海曲到八百多年前的日照县,应该说日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才80年代,而且在山东,怎么会有人对阳光这么陌生?
因为日照市太小了。据说2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两个青岛客人开车去日照出差。也许他们开得太猛了,但是一个家伙冲到了岚山头。在车灯的倒影下,我突然发现眼前的路牌上写着“江苏地界”三个大字。本来是去日照的,怎么来江苏了?即使在江苏,日照也是必去之地。怎么没看到日照市?他们只记得刚刚经过一个小镇,有一些路灯在闪烁,也许是日照市。
当时在兖州火车站候车的日照本土作家继续解释:“日照是山东省的一个县。这几年发展很快,听说很快就要升格为日照市了。她在正东的海边,石臼屋在那里。”
哦,石臼屋,那我知道了。与此同时,等车的乘客是由毛斯顿驾驶的。
难怪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世界地图大多只标注“石臼所”而不标注“日照市”。
当时石臼的普及程度确实比阳光大很多。2006年6月28日上午,我陪北京的老同学去日照拜访一位老市长。谈起日照的发展,老市长滔滔不绝:“应该说,当年没有石臼港,就没有今天的日照市”。
历史上日照沿海商贾云集,石臼、陶罗都是著名的商埠。《日照县志》1885中关于“江淮红粟达深井,转运全由石臼承运”的描述,表明石臼是当时黄淮地区重要的贸易口岸。历经百年变迁,此时的石臼海岸是一片荒凉景象。
1978,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1978几乎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代名词。
那一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当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沿海开放的总体指导思想,国家有关部委提出了石臼码头的改建方案,很快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指示:充分利用日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建设现代化深水港。
由此,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海乐被唤醒,日照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1982 2月17日,石臼港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此时的港口,既不依托城市,也不依托老港,在贫瘠的沙滩上开工建设,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应该说,日照港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没有吃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碗“舒服饭”。但日照港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产、建设、管理、探索、创新的新时代。
在困难的条件下,日照港人率先开展工程投资包干,创新施工工艺,引进网络管理技术,科学安排工期,用智慧和汗水铸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炭码头。
1986年5月,石臼港通过国家验收,荣获国家银质奖和建设鲁班奖,获批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合并入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大水运工程之首,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座桥梁和改革开放的“窗口”。
1992 5月1日,石臼港更名为日照港。
2003年5月18日,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共同组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新一届港口领导班子提出,力争用四年时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
此时两港吞吐量只有3000多万吨,能力严重不足,功能单一,管理理念落后。“亿吨港口”是什么样子,如何实现,都是模糊的概念。为此,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根本不现实。
敢于把不可能变成现实,这就是日照港人的精神和气魄!
一时间,大规模建设以压倒性的势头逼近黄金海岸线。日照港建成了世界专业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国内规模最大、泊位最深的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前吃水最深、后堆场最大、现代化管理程度最高的专用集装箱码头,是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
2006年10月25日,165438,全境欢腾,全城欢庆。日照港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亿吨大港,比2007年实现亿吨大港的原定目标提前了一年。
短短20年实现这一目标,在世界港口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2006年9月,交通部正式发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指出了日照港的发展规模、定位和方向。日照港规划岸线也由原来的9.8公里延长至24.9公里,由80个泊位、规划容量6543.8+亿吨增加到253个泊位、规划容量6亿吨。
从综合性港口到世界级港口。今天,日照港正朝着新的目标阔步前进!
3月22日,1985,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日照县、石臼港办事处,设立县级日照市,结束了日照800年的县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1 1年6月,石臼港总体布局规划获得交通部和省政府批复,一幅综合性港口的蓝图首次展开在人们面前。
1992 65438+10月19上午9点,88岁的邓小平乘专列驰骋2441公里后抵达深市。这种完全意义上的“私人之旅”,如同“东方风满楼春”,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国策。也是在这一年,随着日照港的发展,1989升格为地级市的日照,得以扩大城市规模,设立区县。
日照县虽改为县级日照市,名称有所改变,但经济实力、工农业基础、城市建设严重滞后。市领导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于是,1985日照有了“北学魏青艳,南学江浙粤”的口号和行动。当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红旗》杂志(现《求是》杂志)的评论家、科学界和中央部委的日照知名人士到日照办事处讲学,派出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进京听课,还组织人员到北京窦店看现代农业生产,到江苏张家港等新兴城市看发展,对干部触动很大,一时间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浪潮。
也正是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让县级日照的领导班子认为发展一个大港口必须依靠发展一个大城市,县级日照升级为地级日照迫在眉睫。
于是,县级日照市领导从1986开始准备升格地级市,尤其是威海在1987由烟台升格后,申请的节奏更紧了。
据当时在山西和北京参与推广跑步的同志说,他们几乎一个月跑一次北京,去北京推广的次数达到14次。
1988,10年10月初,为了争取国务院早日批准日照升级,市领导专门向省政府领导做了汇报,请省领导帮助做好上级的工作。省领导提议市领导直接向原副省长马汇报,马是省政府特别顾问,曾主管民政。
当时,顾问马刚刚参加完在寿光召开的全省农业会议,在返回济南的途中感冒了。当市领导来到他家时,老省长还在发高烧,挂着吊瓶。他听完汇报,没想到竟然简单痛快地答应了市领导的要求:“我跟你去北京没问题,但我跟部里领导熟。”既然你找到了我,我必须跟你走。”说完,老省长马拔掉了吊针,和市领导一起踏上了进京之路。
在向民政部领导汇报日照市近期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时,市领导说:“近年来,随着石臼港、岚山港、偃师铁路的建成投产,为日照市乃至鲁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日照市的发展。建市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到日照视察,对日照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为充分发挥港口和道路优势,加快日照经济振兴,促进鲁东南经济发展,国家和省政府给予日照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日照发展特别是利用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鉴于日照目前的城市发展状况和独特的经济优势,日照在山东半岛的经济开放地位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显著变化,成为辐射鲁东南的又一经济中心。日照市升级后,将更有利于大项目的实施和涉外机构的协调,使港城融合,香港繁荣。”
部领导听了汇报,看了那堆大项目的意向书,心里有底了。他们表示,虽然日照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达不到升级标准,但发展潜力很大。只要实施几个大项目,就可以提前考虑升级问题。
1988 10 10月中旬,在时任山东省人民政府特别顾问马和日照市领导多次赴陕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终于将日照市升格问题提上了部里的议事日程。
10年6月下旬,国务院责成民政部就我国行政区划变更问题征求专家学者意见。会上,专家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造城热”众说纷纭。会后,国务院领导同志根据民政部综合专家学者意见,作出了“两三年内暂停县级市升级”的决定。
这一决定表明,日照市的升级改造在刚刚成型的时候,也将被纳入“冻结”。
不久,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听取日照市领导汇报后指出:“目前大气候。在国务院领导明确指示冻结城市升级等行政区划变更的情况下,如果你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再报了。”他还强调,“目前县级市升级暂时推迟,要稳。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可能升级的。所以在考虑日照城市升级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现在的大环境,放慢脚步。你要做两个准备,近期解决不了。”
日照的决策层都同意:“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即使被人批评或挖苦,也要把我们的需求和优势摆出来。”
正是有了日照决策者的坚定信心和毅力,民政部领导对日照市升级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民政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国务院领导最终同意将日照作为特例和遗产进行升级。
很多事情发生了。1989,“4月26日”的社论一发表,日照驻京工作人员就在4月27日将日照撤出北京,紧接着是“6月4日”。所有人都认为几乎不可能升级。
山迭水流曲折正愁无路可走,柳绿花开间突然出现一个山村。大家都没想到,在“6.4”后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日照升级的问题被列入会议内容并获得通过。
这样,1989 6月12的会议时间也成为日照第一次获批升格为地级市。
一时间,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沸腾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告诉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走过20年,地级日照市的发展今非昔比。当日照升级为地级市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于2007年4月再次来到日照。他曾感慨地说:“实践证明,国务院在县级市被冻结的情况下,破例批准日照升格为地级市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没想到行政区划的变化带来了这么快的发展速度。看来行政区划的变化也是生产力。我相信日照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