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畜中谁的地位最高?古人最大的肉食来源是什么?

这六种古代动物是马、牛、羊、鸡、狗和貘,貘是猪。因为早期人类的生物学知识有限,所以选择了这六种动物来驯服饲养。花了几千年才把它们变成家畜。直到现在,人类的主要肉类来源仍然是六畜中的牛、羊、鸡、猪。在古代,并不是六种动物都能吃。例如,马是运输和作战的重要工具,而牛是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一般禁止宰杀。那么对于古人来说肉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

如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提到“肉”,那么大多数人的潜意识反应是猪肉,这是现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造成的。但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羊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餐桌上的主角,猪肉和羊肉的斗争持续了几千年。

中国人有驯化家畜的悠久历史。先秦时期就开始饲养马、牛、羊、猪、狗、鸡,称为“六畜”。六畜中,牛、羊、猪“太急”,即祭祀用的肉。《楚官话下》中有一段关于汉朝饮食习惯的介绍:“皇帝吃得太快,牛羊都有。王子吃牛,医生吃猪,学者吃炸鱼,庶人吃蔬菜。”据说皇帝吃所有的牛羊猪,诸侯吃牛肉,大清可以吃羊肉,大夫吃猪肉次之。鱼肉在肉类中并不那么值钱。当然有肉就好,普通人每天只能吃菜。

明明有六种动物,怎么会是羊和猪进决赛?我们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升职。

六畜中马的产地不在中原,基本都是用来骑行的,高于食用价值,自然舍不得吃。

牛一般用来祭祀,地位高的人会吃。但自春秋末期铁犁发明后,牛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所以历代王朝都禁止宰杀耕牛。唐武宗说,“牛和它们的庄稼都是禁止宰杀的。”人和牛基本是合伙关系,自然死亡后才能做其他用途。至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则是特例。他们是一种有挑战统治规则心态的饮食朋克。

鸡犬的产肉量不能和大牲畜相比,自然也不是主要的肉源。其余属于泰狱的羊猪都有粉丝。

孔子曾说“我把自己绑起来也从来没有无知过”,意思是我拿十块腊肉就收他为徒。鸿门宴上,项羽曾赏樊哙一个肩袖,樊哙把它放在盾上,割的时候吃了。

羊肉也有一个故事。鲁二年,郑打宋国,为宋国大将华远赶马车放羊。因为前一天晚上没给他羊肉吃,别人吃了。第二天,一气之下,他驾着马车,把花垣送给了敌人。变成了一碗羊肉引发的悲剧。

这个时候,猪和羊的消费量几乎平分秋色。有一种说法是“泽中有千头猪(250头),很多人有“千只羊(250只)”。

从魏晋时期开始,猪和羊的比例开始倾斜,羊肉开始占上风,并一直维持了几千年。这可能是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习俗的影响。此时,生猪养殖规模开始萎缩。南北朝时,《洛阳伽蓝记》曾说“羊是陆地上最好的”。

羊肉的领先势头一直保持到了唐朝。《太平广记》对唐代肉类的描述有105条,羊肉独占47条,猪肉只有12条。文人笔下有“羊酒”,却没有“猪酒”这种东西。

唐朝有一种特殊的宴席,叫做“烤尾宴”,是为了庆祝官员升迁而举办的。据说它的名字也与羊有关。因为新羊融入羊群会被欺负,只有烧掉新羊的尾巴,才能成功融入。所以,如果进入更高层次的官场,也要“烧尾巴”祈求仕途一帆风顺。

有一次魏菊元升任大臣,设宴招待客人。在他的烧烤上面,除了几个熊和鹿的山珍海味,硬菜基本都是羊肉。

比如一款“花软牛肉肠”,是将羊骨髓与牛肉混合制成香肠,再用羊油烹制而成。“羊皮丝”是指切得很细的羊肚丝;“流浪酱”是鱼羊肉做的酱,鱼羊肉鲜;“五生菜”是羊、猪、牛、熊、鹿五种肉的大盘子。“葛氏”是用羊肉、香肠拌豆粉等做成的。最夸张的是“升平烤”。一道菜是用300条羊舌和鹿舌烹制而成,混合在一起,寓意口才,体现君臣合一。这样的盛宴,桌上没有猪肉。

到了宋朝,羊肉越来越领先。宋史中有一则笑话,说宋仁宗“宫中夜饥,思吃烧羊”。据说宋仁宗饿了,半夜想吃羊肉。尚不清楚宋仁宗是否非常喜欢羊肉。只是宫中“大厨停用羊肉”,并无其他肉类。这个时候宫廷厨师一年要花43万斤羊肉,而猪肉只有4000斤。

宫里爱用羊肉,自然有向下的作用。从官方到民间,羊肉也成为了餐桌上的头等肉食。人,不管是结了婚还是考上了秀才,就算是烧香许愿,如果案上没有一只羊,那也根本不可能得到。

著名美食家苏东坡在北京做官时,吃腻了羊肉,说“北京十年腻肥”,但被贬到徽州后,仍念念不忘。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写道,徽州市场稀疏,商品匮乏,却每天杀一只羊。

死刑犯苏轼自然没有资格和当地权贵争夺好羊肉,于是私下告诉杀羊人给他留一些没人要的羊刺。苏轼把它们带回家后,先把羊刺煮熟,然后在上面浇上酒和盐,用火烤熟,在骨头之间挑肉末。他声称这就像吃海鲜、虾蟹一样。不知不觉中也创造了一种经典的吃羊吃蝎子的方式。苏轼说,唯一的缺点是把肉都从骨头上剥了下来,周围的狗一脸不高兴。

韩宗儒是苏轼的好朋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了苏轼的影响。他也爱吃羊肉,但是家里穷,吃不起。当时苏轼的字在北宋已经很有名气了,于是韩宗儒把苏轼写的信交给了庙祝姚林,一次换了十几斤羊肉。韩宗儒发现这种生肉方式后,开始频繁写信。有人把其中的玄机告诉苏轼,苏轼并不恼火。韩宗儒派仆人催他回话,他笑着回答,回去就说屠夫今天休息,没肉吃了。所谓“苏文熟了,吃羊肉;苏文生,吃蔬菜汤”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然而,正是苏东坡,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留下了“东坡肘子”和著名的“猪肉颂”:黄州的好猪肉,便宜如粪土。你不肯吃,穷人不懂做饭。早上起来,你做两碗,满满的,都顾不上了。虽然猪肉已经到了被有钱人看不上,没钱人不吃的边缘,但相对于价格高、数量少的羊肉(受领土问题影响,此时的宋朝羊肉已经主要依靠进口),大部分老百姓有肉吃就不错了。《东京梦》记载开封每天晚上有几十个人赶着几万头猪去北京。

所以虽然到了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时候,羊肉还是占主导地位。当时的口语教材《老七大》写道“煮汉饭”主要是羊和鸡,但猪肉的地位已经悄然开始逆转。

明朝以后,这种格局彻底改变了。据《明故宫史》记载,皇家新年餐桌上有烤猪肉、猪肉包子等一系列硬猪肉菜肴。明末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动物数量为18900头猪,10750头羊,可见猪肉已经后来居上。

餐桌上的变化其实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即使明成祖朱严令禁止杀猪,违者严惩,也无法阻碍人口空前繁衍导致的畜牧业萎缩。猪吃杂食,养殖的土地面积小,猪粪还可以做肥料,比羊划算多了。在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生产出养活十倍人口的粮食的条件下,人们更愿意种粮养猪,而不是放羊。朱元璋颁布的禁令只维持了三个月就失效了。

所以清朝皇帝虽然来自关外,但并没有改变“猪强羊弱”的势头,反而更加明显。每年春节,全首都猪肉消费量可达654.38+万斤。猪肉的地位也在飙升。乾隆年夜宴的饭桌上,猪肉65斤,野猪肉25斤,羊肉只有20斤。

今天,就饮食习惯而言,猪肉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的主流,而羊肉主要在一些北方地区受到青睐。但也有一些南方地区,从古老传统中传承下来的饮食习俗依然培养着当地人的味蕾。

四川简阳就是其中之一。养羊吃羊肉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简阳还叫牛坤。“家家户户都有鸡,十里之外都是羊的味道”就是这个地方的写照。据《建州县志》记载,在牛黄县有一个叫贺东的人,他与这里吃羊肉的起源有关。

传说有一天,牛黄县的一个农民带着四只羊坐船过河。由于船小人多,一只成年公羊不慎落水。羊也不会游泳,很快就沉到了河底。没想到,河里的鱼被下沉的羊吸引过来,抢着吃。这一幕正好被一个渔夫看到,他撒网捕鱼。回到家剖开鱼肚,渔夫发现鱼肚里全是羊肉,于是突发奇想,把鱼身洗干净,和肚子里的碎羊肉一起煮了吃。没想到,煮后的汤汁又嫩又白,羊肉和鱼的香味也是一样的。消息传开后,县长贺东也试着做了这道菜,菜名就取名为“贺东鱼羊煲”。

这是简阳羊肉汤起源的说法,至于真实程度,无从考证。也有人说,羊肉汤最初是当地人送给三国名将简雍的药方。当时简雍积劳成疾,久久不能痊愈。一位老人提供了羊肉炖萝卜的配方,简雍吃了就有奇效。后来人们在汤中加入猪骨、鲫鱼等材料,炖的时间也延长了。一锅水煮了十个小时左右,汤只剩不到三分之一,汤变得又白又香。

古法烹法是必须的,但简阳羊肉汤封神是有一些历史原因的。

众所周知,简阳羊肉汤是用当地的大耳羊做的。其肉质细嫩耐嚼,气味较低。大耳羊是一个杂交群体的后代。在系谱上,有的是来自简阳的“火结山羊”,有的是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的“努比羊”。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华西医科大学受宋美龄委托,从美国捐赠了10只努比亚山羊,用于改良简阳龙泉山区的本地绵羊,于是大耳羊诞生了。

当然简阳的美食不仅仅是羊肉汤,羊肉汤也只是简阳九大特色餐厅之一。其余的,如海底捞(没想到,海底捞是在简阳开的)、简阳豌豆汤、吴氏枣子兔、凉粉、云龙水酥、贾家毛鸭、鹅肉、手撕盘龙鳝鱼,都是饕餮者不可错过的美食。

四川千年饮食文化,不能错过简阳。

这样的价格自然是小官和普通百姓无法承受的,所以猪是民间的主要肉食来源。据《东京之梦》报道,每天有上万头猪从乡下买来送到东京,再由无数“郑屠夫”宰杀,将肉送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