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是1974年发现的,然后在这里建了一个大型博物馆,1979年国庆节开馆。

世界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馆后,迅速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它被认为是一个古老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宏伟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让观众惊叹不已。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古城Xi很快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的游客都来到了这里。大多数访问我国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应该把参观兵马俑列入他们的议事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以东约1.5公里处。有三个坑,一个,两个,三个。第一个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来打井后陆续发现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坑。第一个坑最大,东西长230m,宽612m,总面积14260m2。这个坑里埋着大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经清理了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如此之大、数量如此之多、栩栩如生的陶俑令人难以置信。

走进博物馆大厅,只见数千个真人大小的勇士在地下5米深处整齐列队,全是古铜色,身高1.8至1.97米。它们雄伟壮观,令人望而生畏。还有32匹和真马一样大的陶马。马涛是一组四匹马,拖着木制战车。

兵马俑朝东排成三排,每排70个武士俑,共计210,好像是军队的先锋队。其次是步兵和战车,共38列,每列长约180米,似乎是军阵的主体。在左右两边,有一个面向南北方的横向队伍,每个队伍大约有180个战士的身影,好像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朝西的勇士,似乎是军阵的守卫者。武士和朋友有的穿着战袍,有的穿着铠甲,手中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团队整肃。数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整装待发。全军整装待发。

威武雄壮的军阵,代表了秦始皇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表现出来的军事成就和威仪。

这些兵马俑的美术史很有价值。兵马俑的创作取材于现实生活,艺术手法细腻生动。兵马俑的服装和表情是不同的。有很多种发型,不同的手势,不同的面部表情。从他们的服饰、表情、手势,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军官还是士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有身经百战留着胡子的老兵,也有刚刚步入战场的年轻人。一般的俑,高达1.96米,挺立着,聚精会神地思考着,表现出一种坚定而威武的样子。战士的身影,微抬着头,眼睛直视前方,看起来意气风发,又有些孩子气。战士身披铁锹,手握长柄,左手压车,可见他是一名防守战士。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光添彩,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和大量弩、箭等。据检测资料显示,这些铜锡合金武器经过了镀铬处理,虽然埋在土中2000多年,但其刀刃依然锋利有光泽,说明当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堪称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1991年前,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了一号坑。1991九月,三号坑正式开放。三号坑的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从这个坑出土的战车、武士等器物分析,这个坑可能是作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闫寨乡西杨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发现了许多破碎的陶俑。经考古人员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兵马俑坑。通过1976钻孔,在该坑以北20米和25米处分别发现了两个兵马俑坑。根据它们被发现的时间,它们被命名为兵马俑1号坑、2号坑和3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隧道式民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五个斜门道,隧道内有10个宽2.5米的夯土隔墙。隔板上放着粗粗的横梁,铺上芦苇席、细泥和泥土。底部用青砖铺成。一号坑的兵马俑是按照实际战斗队形排列的。坑的东端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这里有三排面朝东的武士,每排70人,共计210,手持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先头部队。长廊南侧有一排朝南的武士,为右翼;北面有一排朝北的勇士,是左翼;西边有一列朝西的勇士,是后卫。他们手持弩等远程武器,担任全军的警戒任务。在11由10隔墙隔开的隧道内,布置了38列向东的道路,每条道路中间都有战车。所有的兵马俑都穿着盔甲,手持长武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一号坑共有27个勘探点。根据各勘探点排列的兵马俑密度,全部发掘后可出土6000多件兵马俑,其中大部分为步兵。

一号坑东端往北20米就是二号坑,是由四个兵种四个单元组成的方形军阵,面积6000平方米。预计可出土陶俑1000余件,发现马、鞍马近500匹。第一个单元,即大桶突出于俑坑东侧的部分,是一个由334件弓弩手俑组成的小正方形。第二个单元,俑坑的南半部分,包括1至8个洞,它是一个由64辆战车组成的正方形,每辆战车有三个军士俑。第三个单元,俑坑的中间部分,包括九至十一个洞,是一个由19辆战车和100多个附着在车上的非武装俑组成的正方形。第四个单元,小雕像坑的北半部,包括12到14穿过该孔。是由6辆战车,124匹鞍马,65438个骑兵俑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连接形成一个大阵列,也可以单独形成四个独立的小阵列,功能强大,自我保护能力强,反应迅速。二号坑的四个单位中有三个装备了战车,战车占整个军阵面积的一半以上,证明了战车在秦代仍然是主要的作战力量。木制战车已经腐朽了很久,但轮轴和车轮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战车上的铜质构件依然存在。

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25米,一号坑以北25米。平面呈凹形,面积520平方米。只有4匹马,1辆车,68个泥人。其东面是一个长11.2m,宽3.7m的斜门洞,与门洞相对应的是一个马车房,马车房两侧各有一个东西向的厢房,即南厢房和北厢房。总共出土了64件陶俑。这些陶俑的排列与1号坑和2号坑不同。1号和2号坑中的陶俑排列成战斗队形。3号坑的武士俑所持武器也与1号坑和2号坑不同。后者装备远程弩、矛、弓、钹、剑等。在近战中,在第三个坑中只发现了一种无刃武器——铜桨。在秦朝,青铜奁是专门用于仪式目的的武器。在北翼,还发现了一块残留的鹿角和一堆动物骨头。可能是专门进行战前占卜或祈祷活动的场所。纵观三号坑的整体布局,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在中国,陶俑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当时制作的陶俑体积小,温度低,制作粗糙。秦兵马俑不仅高大,而且制作精美,造型准确,工艺水平极高。1980 12秦始皇陵以西20米处发掘出两座大型彩绘青铜车马,按发现顺序被列为一号、二号。当时他们都被埋在一个7米深的坑里,外面有一个木棺材。出土时,由于木棺腐烂,土层塌陷,两座青铜车马损毁严重。其中,二号铜车马断为1.555件。经过考古学家和各领域专家两年半的精心、艰苦修复,二号青铜车马于19836+00,1正式展出。

这两辆公交车都是四马单轴,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第一辆车应该是古代的“高车”。2号车厢名为“车安”,分为前帝国室和后乘客室。这两个房间被一道汽车墙隔开。司机坐在前面的御室,师傅坐在后面的客室。客厢前方和左右各有三个窗户,后面留有一个门。门窗可以灵活开关,窗户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国内国外都可以看。这辆车有一个椭圆形的伞盖。此车漆成白底,二号车配有1,500多件金银组件和饰品,看起来华丽而富有。可能是为了秦始皇的灵魂旅行。一号车配有弩、箭、盾,司机戴官帽,可见这辆车是用来保护后面二号车安全的。

青铜车马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高等级、最精美的青铜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的发掘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

一号兵马俑坑T2是通过第二个洞穴出土的,高度为1.97米,位于战车后面(战车为木制,已腐朽)。车迹右侧有一面鼓的遗迹,可见是掌握金鼓指挥军队的高级将领。这个小雕像穿着双层长衫,披着五颜六色的鳞甲,肩短(即垫肩甲),加斯金系着绑腿,穿着方口尖头鞋,头戴皇冠。双手悬于腹前作为剑,配以一柄青铜剑1。身体结实,长方形脸,脸颊很厚,表情严肃,气质很可怕。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

一号兵马俑坑T20出土于十渡洞,是指挥车上的高级将领。穿着五颜六色的鱼鳞,戴着皇冠,双手放在腹部前当作剑。身材魁梧,五官粗犷,表情勇敢。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尤其是脸部的塑造更是令人心动,充满人像特色。

将军俑(二号洞出土)

2号兵马俑坑T9出土,位于长方形交通阵的左后角,是这个交通阵的高级将领。身高1.96米,身穿双袍,鱼鳞裤,尖头鞋,头戴皇冠。双臂自然下垂,右手半握拳,握法不明。长脸,长胡子,风度翩翩,仿佛手握百万雄兵,成败在此一举。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

一号兵马俑坑T1出土的是指挥车上的高级将领。高度为1.91m。这个兵马俑不是穿着盔甲,而是穿着有领有右裙的双袍,腰间系着腰带。穿裤子,脚方,脚趾尖。戴皇冠,皇冠下巴下有一条带子,带子尾巴呈八字形垂在胸前。上身微微前倾,左手如剑,右手不清。他身材粗壮,宽头阔脸,相貌朴实,性格淳朴,似乎是从各行各业走过来的高级军官。

盔甲武士俑(一号坑出土)

这三个武士形象的服装基本相同。他们都穿着有领右裙的长衫,外面是铠甲,下面是短裤。他们的腿被绑起来,包在一个圆面包里。有的穿短靴,有的穿方头鞋。手臂自然下垂,右手弓弩状。目前,一号兵马俑坑出土的这种髻甲俑有155件,其中84件为跟随战车的从属步兵俑,其余71件为独立步兵俑。研究中国古代步兵史意义重大。

俑的发髻位于头部右侧,反映了秦人的习俗。右领长大衣属于汉服,短靴配腰带的皮衣属于胡夫,说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秦代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左边第一个武士俑上面有一个“商”字,是陶工的名字,是这个陶俑的制作者。

盔甲武士俑(三号窟出土部分)

三号兵马俑坑南区坑道中出土的,是担任守卫的卫士,秦称短兵。这些小雕像穿着盔甲,头后面有六个宽大的辫状扁发髻。右臂向前弯曲,右手握成一个长长的士兵形状,笔直挺立,威风凛凛。身体的塑形手法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炫耀。面部雕刻精美,风格鲜明。眉毛艺术化的夸张,塑造的棱角分明。从远处看,脸部轮廓更清晰。脸是粉色的,眼睛涂了眼白和黑珠子。这个小雕像是三号坑的成功杰作。

盔甲武士俑(一号坑出土)

这些武士俑都是一号兵马俑军的步兵俑,根据其服饰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图1,图4是身穿铠甲的武士俑,图2,图3,图6是披甲平髻的武士俑。杰哥的铠甲俑穿着有领有肩的长衫。穿短裤,护胫,方口脚。头上的圆发髻和尖尖的圆软布帽(原名杰哥)。左手如剑,手如弩。图5甲壳上有两个陶环。环上原本绑着箭头,里面有上百个箭头。杰哥铠甲俑为重型步兵俑,一号兵马俑坑已出土403件,其中独立步兵俑88件,战车步兵俑315件。颉颃甲俑不戴头盔作战勇猛,是秦步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扁髻甲俑的服装与中型甲俑的服装的主要区别是在脑后扎六股扁髻。有的绑腿,有的绑绑腿;有的穿靴子,有的穿鞋。有的持弩,有的持矛,戈等长兵。图6中的手势比较特殊,左手半握拳,手腕扭向左下方,物体不明。目前,一号坑共出土51件平髻甲俑,其中独立步兵俑22件,战车步兵俑29件。

图1图2图3

图4图5图6

武士俑(一号坑出土)

这两个战士形象是轻步兵形象。穿着有领子的长衫,腰间系着皮带;穿短裤,绑腿;脚踏滑板;头上的圆发髻。左手如剑,右手如弓。俑旁有成捆的铜钹和铜弩。图7中的武士俑身材修长,长方形,凹凸不平,是关中秦人的典型形象。图8中的武士俑,高颧骨,大胡子,看起来像是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士兵。目前,一号坑已出土400件身着战袍的武士俑,大部分是军阵的先锋。

骑兵俑(二号洞出土)

二号兵马俑坑T12试掘出土,马长约2米,头高1.72米。马背上刻着马鞍,头上戴着缠绕的头、钻头和缰绳。骑兵俑身高1.80米,站在马前,一手握缰绳,一手拉弓。骑兵俑的铠甲比步兵和战车短,长度只有齐腰长,肩上没有垫肩铠甲,便于骑马和搬运弩。上衣袖口窄,双翻领盖在胸前,齐膝,抬腿上马更方便。穿着裤子,短靴,下巴底下戴着一顶带扣的小圆帽。骑兵俑的服饰是秦服饰与古代“胡服”交融史上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鞍马(二号坑出土)

2号兵马俑坑T12试掘完成。马长约2米,头高1.72米。剪鬃编尾,耸耳,张口如嘶,在马背上刻一个两端微微凸起,中间凹进去的鞍垫。马鞍的质地像皮革,鞍面呈红色,有八排粉红色的鞍钉。马鞍衬有绿矛,马鞍的两侧和前后两端用叶子状和条状的丝带装饰。马鞍上有一个类似皮革的搭扣,缠绕在马的肚子上,将马鞍牢牢固定在马背上。秋爬在马鞍后面的马臀上,防止马鞍向前滑动。过去人们认为中国马鞍的出现始于汉代。兵马俑坑的骑兵马的发掘,证明秦代有矮桥鞍,但没有马镫。马镫始于西晋,隋唐出现带马镫的高桥鞍时,骑兵马具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鞍马(二号坑出土)

鞍马头部鞍马部分

牵马俑头(二号窟出土)

2号兵马俑坑T12试掘北半部出土。面容端庄,一双大眼睛画着眼白眼黑,火辣辣的。面部轮廓清晰,肌肉起伏变化符合解剖学原理。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身上还留有很多色彩。猩红色的项圈和铠甲带分两层画在脸上,下层是红色,上层是粉色。

皇家手俑(当地一号坑出土)

出土于一号兵马俑坑东端,T10广场一辆战车过坑旁。总高度为1.88米..身穿铠甲,肩无肩章,头戴长冠,其中下巴下有一条领带。双臂向前半举,双手处于受控位置。他微微前倾,低头,专注地操控着车马。他是一个忠诚的司机。兵马俑坑出土的帝王手俑头上都戴着皇冠,地位高于普通士卒。

御手俑(二号窟出土)

在兵马俑T1号坑出土。身高1.89米。穿着长木筏,穿着盔甲,绑腿绑腿,满满的鞋子,还有一个圆圆的发髻。头戴长冠,冠下有带,带尾垂于胸前。铠甲服比较特殊,手臂的铠甲(旧称肩甲)和手腕一样长,手上套着护手甲,脖子上也围着铠甲(旧称盆领)。这种盔甲至今只在考古发掘中见到过。古代战车中,御者站在战车上控制车马,目标很容易被敌箭射伤。一旦御者受伤,车易就会失去控制,造成军队的混乱和失败,因此特别注意保护御者。

车友俑(二号俑坑出土)(图1)

二号坑南侧T1经过试掘,现已开挖。身高1.82米。还有御手俑和车坐俑。三个俑在车上排成一条横线,中间是御手,两边是武将,古代称为车的左右。这个小雕像生活在车的右侧,因此得名车友小雕像。穿着长衫,披着铠甲,绑着护腿,满鞋。宛圆髻。左脚以站立姿势向左跨半步,右臂向前弯曲以持矛、矛等武器。左臂下垂,袖子系在肘部,曲掌掌心向下压。把你的头稍微转向左边,注意听令状。只要你一声令下,你就可以跃上汽车,驰骋在战场上。

车坐像(二号窟出土)(图2)

2号俑坑南侧T1试掘。身高1.82米。位于战车左侧,形似车,一手握长柄兵器。古代战车中的三个武人的职责是:钦差统帅负责驾驶车马,战车的左右负责与战车两侧的敌人作战,所谓“左攻左”、“右攻右”。古代车战,双方战车在错误的枢纽相撞,左右车的分工适合这种战法。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图2)

一号坑出土,一辆指挥车后面,高1.93米。身着内外袍,覆以鳞甲,前胸甲下摆尖,后甲下部齐腰长,两肩无肩(肩甲)。戴上皇冠,穿上鞋子。他双臂自然下垂,右手缩入袖中,左手握拳,握着不知名的东西。他五官精致,留着长胡子,看上去足智多谋。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图3)

出土于一号兵马俑坑东端,T19方九过洞指挥车旁,轨道附近有1铜铃。钟声是指挥军队的命令之一。所谓击鼓为行军,鸣金为撤退。小雕像高1.95米,身穿有领右领的双袍,腰间系皮带,护腿,头戴皇冠,不穿铠甲。这是一个轻载一般雕像。左手如剑,右手半握,不明物体。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

出土于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在T10广场一辆通过洞穴的指挥车旁,铁轨附近有鼓的痕迹。鼓是将领指挥军队时使用的命令之一。俗话说“鼓若先进,重鼓必击”。小雕像高1.96米,身穿双袍,覆鳞无肩。指甲周围的图案已经脱落。头发在脑后盘成一个扁平的发髻,戴上皇冠。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用食指和中指夹在袖中,左手半握拳,握法不明。下巴留着长胡子,面带微笑,看起来很开朗。衣角上有“宫藏”的印章,是陶工的名字,也是这个小雕像的制作者。

将军俑(一号坑出土)

出土于一号兵马俑坑中间一辆指挥车旁,高度1.97米。穿着五颜六色的鱼鳞,指甲上的花纹已经脱落,只在泥土上留下痕迹。戴皇冠,皇冠下巴下有个领结,尾巴浮在胸前。双手放在腹部前当作剑。胡子,开朗的外表,豁达的性格。

将军俑(二号洞出土)

在2号斜井东北角的T4试掘中出土,总高度为1.95米..穿着双层长袍,披着鳞片,短肩,戴着王冠。双手垂于腹前,形如剑,二号坑统帅方阵由跪俑和竖俑组成。这个将军雕像位于弓弩手方阵的左后角,是弓弩手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