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马援简历
自古以来,作为地名,要么是名山,要么是名水,都可以写进水经注里。临晋渡口是朱在所作的著名渡口。早在北魏时期,李导和白马成群结队而来,爬山涉水。面对如此美景,江东流,溪水近天津。水来自南山,北过临晋西,向北流入江中。“描述一下天津的风景。临晋在其旁,黄河之水滚滚而来。这是诗歌中常见的临津渡。1.临晋古道临晋古道,是古丝绸之路青海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千百年来,林津渡作为一条通往天津的古道,不仅连接了甘肃和青海的交通地理,也见证了两地的文化交流、经济繁荣和民族团结。临津渡是黄河上游一个非常古老而著名的渡口,又称黄河上渡、官厅渡、积石渡。位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有遗址。杨迪下西洋是渡黄河的必经之路。历史上有很多使者商队或军队,都是从临晋渡河进入青海,官厅是第一站。一开始允许进住,后来去了河西或者湟中;之后走鼓山、柴沟、厦门经乐都到西宁。东晋高僧法显、南宋高僧法雍、惠生、宋云、北魏皇帝杨迪、唐代高僧道宣等都经过此地,或前往西域或印度(经* * *),“临晋古渡”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临晋古渡是唐蕃古道上最重要的古渡口,也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独特的自然风貌、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融合,在这里孕育和发展了多元文化,保安大刀、彩陶文化也从这里走向世界。正如当地流传的花儿所唱:“大河家街牛拉车,车拉桥;“你把哥哥的心拔起来了,也不管拔起来的是谁。”讲述了临晋古渡口的交通状况,也揭示了古丝绸之路上古渡口的繁忙景象。临晋古渡口遗址就在渡口附近,有唐代的石郡,金元时期的石首,明代的石观。明朝时,渡船上有2艘官船和20名水手。清代改为民用渡船,1公务船,一路到民国。1949年8月,王镇军和62军渡过黄河,挺进青海。1957年,临夏县人民拨款15000元,建造了1艘能摆渡人畜的船。1965临夏投资3万元,建造1可运载小型机动车的小船。1969年更新船舶,完善轮渡设施。1979临夏拨款50000元修建了一艘载重量为16吨的轮渡,一次可载两辆中型汽车或100人过河。1981年,临夏拨款51400元,在两岸修建停车场,修建两道挡水墙,改建码头127米。1985 165438+10月28日,中央和甘肃省共同投资450万元,在临晋古渡口开工建设大河家黄河大桥。该桥由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甘肃省公路工程公司施工。这是甘肃省“七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结构桥,上部结构为35.56m+90m+35.56m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结构,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桥墩和沉箱基础。主跨90米,全长161.22米,桥面净宽7+2×1米。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设计荷载为~ 20,~ 100。施工中成功采用了挂篮悬臂浇筑技术,这在国内尚属首例。1988 165438+10月15建成通车。大桥如彩虹般横跨黄河,古老的临津渡口结束了坐船摆渡的历史,天然护城河成为通途。诗人易科的诗《渡津古河》就吟咏了这件事:“黄河东流,浊浪排空;临晋古渡口,今日画彩虹。两省三县的游客,如穿梭;让我们各走各的致富路,谱写一曲团结的歌。二、历史上的“临晋”之名,最早见于《水镜河注》:“江东,注近津溪。水来自南山,北过临晋西,向北流入江中。这条河在东边,穿过临晋的北部,和白土的南部...这座城市在大河的北面,也就是边河渡口的地方”。古代叫临津,意思是(黄河)渡口附近。由于渡口的重要位置,后来在渡口所在的黄河两岸建城,在晋永宁河北岸建白土城,在河南岸前的轨道放在临晋县,建晋城。临晋自古以来就是“河津相交之地”。早在汉武帝申爵二年(公元前60年),这里就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县级建制——河关县。自秦汉以来,它一直是甘肃和青海之间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道。到了隋代,由于临晋地处与吐谷浑接壤的边疆地区,修建了临晋关。杨守敬《隋书地理考辨》说:“唐代积石守山西五十里,唐代积石之军置此。“很明显,隋朝在这里设置了进出关津的海关官员。《读史志纪要》记载“临晋城在(河)州西北一百二十里”,“黄河过境,在(河)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的积石关通往西宁,称为积石渡”。隋大业五年(609)初,为了消灭突厥和吐谷浑,统一中国,杨迪带着后妃、侍从和四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途经陇西、滴道、河州,从临晋到西平(今西宁)渡过黄河,吐谷浑部落十余万人降隋。然后越过山谷隘口(今甘肃省民乐县边渡口)到张掖。张掖活动结束后,由原路返回,从临晋渡过黄河回到长安,命刘权率军镇守河源县积石镇(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从此“临晋”这个名字在中国不绝于耳。3.临晋关临晋关,又名积石关,因背靠积石山,北临黄河而形成。至此,黄河劈开山石,山势险峻,巧夺天工,十分惊险。其地势载于《河州志》,两山薄如刀,河流在其中,西近范界,危如金城,实为重地。”所以在这里,隋朝设置了雄关作为防御。然而之后依然是刀光剑影,鼓声四起,硝烟弥漫,从未断绝。贞观年间,一代名将李靖率领唐朝将领,骑马来到这里,修建了积石军事城。宋元两朝在此设市。明初,朱元璋统一南方后,特将邓禹率军西进,兵锋一闪,全军无敌。他甚至连桃山、岷山、贺州,设24关,沿山设烽火隧道。至今积石观南山顶仍有一个叫大墩的村子,是当时设立墩保的地方。积石关是当时二十四关之首。所以,当年有个诗人来到这里,写了一首诗赞美这个关隘:“地之危,自然第一关,山之所垒石也。”“写它太危险了。山是水的骨骼,水是山的灵魂。积石关的险峻,积石山的险峻,都是因为黄河之水,从天边来,从这里流过。在这里,刘禹锡身着青衣,面对浩荡的河水,惊叹于黄河在万里流淌的磅礴气势,写道:“谁开黄河之源,流出混沌之河?在他眼里,河水从东方流过来,洁白如雪,清澈干净。水虽清,却已波澜壮阔,势不可挡。元代诗人杨甚至写下了他的壮丽山河分野之道:“太勤,空间山河从此分野。”“黄河之水,在此,分天地,断山河。元朝以后,天下又统一了。到了永乐皇帝到来的时候,天下太平安康。著名大学者解缙曾漫游此地,用毛笔写道:“唐家积石救市,藏羌住帐篷。现在河水深不见底,游客有时会降临月球。”“言下之意,隋唐战争一去不复返了;宋元的硝烟也已散去。明朝鼎盛时期,万物繁盛。这里有一首歌,阿强的笛声和笑声。明朝以前,积石关叫临津关。此关为原张良铁路所设,隋唐宋元时期称为临津关。通常是派一个总指挥官和50名士兵长期守卫,到清朝末年,防守始终坚持不懈。临晋关从设关之日起,就建有隆重的关门,依山傍水,扼住咽喉。到了明清时期,临晋关已经成为西州重镇河州所辖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关。时光荏苒,世事沧桑。曾经的临晋关,在无数战争和灾难的浩劫下早已消失。只有险峻幽深的积石峡仍是甘肃、青海两省的门户,巍然屹立,控制着黄河。四、临晋古渡口的意义千百年来,黄河古渡口两岸见证了文化、社会、经济的繁荣。渡口连接了北方的游牧文化和中原的农耕文化,连接了甘肃、青海、新疆、* * *,甚至更远的中南亚,成就了大江家族的繁盛。北宋熙宁年间,大河家古渡边有茶马市场,各族人民和平交易。明清时期,商人们从兰州、四川、陕西运回丝绸、布匹,在大河家销售。民国时期,在大河家经营棉布杂货的“永胜毛”、“兴盛福”、“全盛祥”在当地颇有名气。今天,大河家最繁荣的保安大刀生产,这里出土的彩陶,千百年传唱的鲜花,都让古渡口和大河家焕发出无尽的光彩...黄河在这里呈巨大的“S”形流过,这是黄河第二次流入甘肃。它充当着甘肃和青海的分界线,黄河从这里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分割开来,所以古渡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临晋古渡自秦汉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渡口和交通要道,唐宋时期最为繁荣,之后是明清及近代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西入新疆,南接* * *成为著名的远离黄河、横跨甘肃、青海的古渡口之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过黄河入湟中,在临晋古入西域,往返之路都经过河州(今临夏)。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后,临晋古都最终成为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必经之地。站在铁路桥上,我们看不到杨迪西征临津关时那支浩浩荡荡的40万大军的踪迹。我们只能翻出史书,感受隋军的强大阵容,从始至终绵延数百里。我听不到古代大家的慷慨,只能轻声哼唱;我看不到西方学习的便衣和尚,只能在脑海里想象着夕阳下便衣和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