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悬棺之谜
三峡的悬崖和湍急的水流之间有很多洞穴,因为原始人类经历过“穴居”时代,很多洞穴都保留了古人类的遗迹,所以很多洞穴都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所以有句古诗词:“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岩洞。”如瞿塘峡的“金洞”,传说极其神秘。1958年,白岩山白龙洞村民杨文凭用粗绳和爪钩冒险探洞,带回一把柳叶形巴式青铜剑。已故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学者童基于此创作了小说和电影剧本《古峡之雾》,讲述了楚王朝时期逃往金洞后神秘失踪的传奇故事,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由中国、英国和爱尔兰组成的探险队成功进入了传说中神秘的黄金洞穴,但他们在洞穴中看到的只是一堆白骨、散落的木屑,以及洞壁上模糊的文字和绘画。哪一年谁留下的?仍然是个谜。在这些神秘的洞穴中,最神秘的是众所周知的洞穴中的悬棺。
第一,三峡悬棺的溯源性
三峡悬棺的信息最初来自古籍和民间传说。据学者考证,“悬棺”一词最早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武夷山,萧子恺引用梁陈人顾(公元519-581)的话说,福建武夷山“仙府,榕树悬棺数千。”1948年,著名民族学家芮益夫在《辽为仡佬族试考》一文中首次提出“悬棺葬”为专有名词。后来“悬棺葬”一词逐渐被很多学者接受。长期致力于岩葬研究的学者陈明芳对“悬棺葬”是这样定义的:“悬棺葬是将尸体的棺材高高地安放在临江临海、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上的一种埋葬习俗。”?③
三峡最早的崖葬记录至少应推至南北朝时期。《水经注》云:“河左岸,崖立百尺,鸟不可栖。有一个火烬,插在悬崖之间,视野可以有几尺长。长辈们盛传,当年发洪水时,船的崖边都是余烬,至今犹存,所以代代相传,叫插灶。”“插灶”是悬棺。古人不知道悬棺的真面目,往往把它想象成“插灶”...想象一下,烧过的“火烬”(类似木炭)如何能永远插在悬崖上。它的形状是“几英尺长”。如果不是棺材是什么?进入唐朝以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三峡悬崖上挂的东西是悬棺。唐代将军王果过三峡时也发现了悬棺,这在古籍中有记载。《太平玉兰》卷559写道:“《神怪物语》说:王果经过三峡时,看见石壁上挂着一个像棺材一样的东西。如果他拿了,那就是棺材,他的头发骨都藏起来了。”北宋邵伯温《后闻》记载云:“三峡千石壁,鸟不可及猿。有洞有累棺,有大有小,历史可数。峡谷里的人们称之为仙棺。”苏轼《出峡》诗中有云:“忽惊于巫峡尽头,岩腹有洞。仰望天空,石室朝南敞开...铁筏在空中,俯瞰着它。谁构造了古人?有难测之波,石窦见天,瓦棺悲葬。”诗中描写的是铁罐峡的悬棺。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中也有不少三峡悬棺的记载。这些记载描绘了人们对悬棺逐渐认识的过程。
当我们解读峡江两岸的景点时,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景点的名字都与悬棺有关,或者直接来源于悬棺。比如:
兵书箱明郑德《夔州县志》载:“兵书箱在瞿塘峡中,若远观,不可及。”曹雪秋《蜀中名胜记》也载:“赤茂山洞露一箱,高不起来。相传是古代兵书箱。”
凤翔峡。清光绪《奉节县志》载:“风盒峡在瞿塘峡红岬脚下,崖洞高不起来。据说鲁班的风箱也。”徐青赞《西游记》载:“夔门有风箱峡时,崖中叠有许多木箱,如风箱,状似朽木,比棺椁小,其景颇似。”清光绪《巫山县志》载:“风盒峡建在旧大厂县内的悬壁上,形似风箱或棺材。”"鲁班扬在东边十五英里处,上面有一把斧子和一个风箱."
孙子兵法中的剑峡。清嘉庆《归州》载:“兵书峡,州东二十里,铁棺一具,灵迹在白沟峡东。”王庆郑石《蜀易道季承》载云:“过兵书峡,峡半石壁有洞,内有石,形似卷。它通常被称为军事书籍。”明代文学家何敬明根据三峡民间传说写了一首诗:“空岩为卷书,青苔二字当毁。志在必得,强则千年。”?
龙川江。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巴东县志》中写道:“西有香溪,两岸千里壁,石溪中有敞舟。出水半里左右,可辨船舷。”西乡河位于长江北岸。溪水与长江交汇处的石壁之间有一个像船一样的悬棺,民间称之为龙川江。
祥子言清同治《宜昌赋志》载:“五渡河过盒岩。去宜昌,城北三十里,据说山石上有木匣,避乱。”
从以上关于三峡悬棺葬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历史悠久,古籍中最早记载的年代约为1500年前。但由于古人科技水平有限,三峡悬棺的发现和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民间衍生和流传着各种神话。
二、三峡地区悬棺的分布
根据已知的情况,我国悬棺的地理分布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台湾省等11省市的河流两岸山谷中。三峡地区的悬棺葬是结合自然地理的特定区域,也是我国南方文化含量最丰富、最具民族学研究价值的悬棺葬区之一。与三峡工程修建后形成的库区不同,三峡吊棺葬仅限于峡内六县(即重庆的奉节、巫山、巫溪,鄂西的巴东、秭归、宜昌),峡江两岸的悬崖峭壁。其分布特点是从峡江干流向两岸支流辐射,为一线、多点、多线串联而成的网络结构。它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有着明显的联系和共性。
(1)三峡主流悬棺分布
三峡干流起于奉节瞿塘峡,止于宜昌西陵峡,全长约192km。从古至今,先后发现的著名悬棺有十余具:
赤开山的“军书箱”。古籍和地方志记载,洞内棺椁数量和棺内遗物不详。
粉墙馆。位于夔门南岸,因岩壁上集中大量古代石刻而得名。河面上方约50米的岩石间有一个洞穴,其中有一具悬棺。
金色洞穴。瞿塘峡南岸绝壁上的天然洞穴。1958年夏人进洞探宝,带回一把巴青铜剑。1996年,科学考察队再次进入洞穴,结果发现了一堆骨头。
挂槽。位于瞿塘峡南岸嶙峋的山石之间,高出江面约70米,里面有一口棺材,旁边有一个木桩方孔。
凤翔峡。位于瞿塘峡北岸迟家山半岩中,距山顶约100米,距江面约70米。垂直岩缝中有“凤翔峡”三个大字。1971年,三名夏敏为寻找“龙骨”从悬岩处爬进封芳峡,在岩石缝隙中发现水平堆放在木桩上的12口棺椁,捣毁8口棺椁,盗走一把巴式青铜剑、木鞘、一把铜斧、一些装饰珠和一个制作精美的刻花人圆口。凤翔峡地区是一个岩葬群,在这个悬崖往东50米的两个岩缝里还能看到悬棺。
装甲洞。据《夔州志》记载,这个山洞据说是宋代女将军穆藏铠甲的地方,这和孟良体一样,当然是一种依附。甲胄洞位于凤翔峡斜对面南岸的半岩石之间,在江面下约100米处。童先生曾就甲胄洞悬棺中发现的文物写过一篇专题文章。1958,白帝城供销社请了一个老工人到洞里探宝,发现了三口棺材。取出的文物现藏于白帝城文物陈列室,包括一把巴式青铜剑和一把木梳。
铁罐峡。楠木园位于西陵峡南岸的巴东。铁罐峡有500多米长,离河几十米远的悬崖上有一排天然洞穴。因历史悠久,下葬所挂棺木灰黑如铁,故名铁罐峡。然而,在多次破坏后,洞穴中的棺材无一幸存。
孙子兵法中的剑峡。位于西陵峡秭归县北岸,可以看到悬崖上一块突兀如剑的岩石,就是“剑”。在河流下游约200米的陡峭岩石之间有一个天然洞穴。洞内有一摞书,据说是诸葛亮入蜀时留下的“兵书”,其实是一口棺材。1955年,几位四川老人用绳索进入洞穴,在里面发现了两具棺材,揭开了《孙子兵法》的神秘面纱。
(2)三峡支流悬棺的分布
三峡两岸流入峡江的溪流都是陡峭的峡谷,半腰的悬崖上有悬棺,主要有:
奉节草堂河悬棺:主要有三具岩石制成的悬棺,洞内只剩下木杆。
交错峡悬棺与巫山四亭:悬棺有两个,分别是棺钱和寺,悬棺10多具,现仅存四具。
巫山大宁河(巫溪)段悬棺:主要有龙门峡(又称铁关峡)、八五峡、崔迪峡非云洞、大厂水口五处悬棺。大部分是天然洞穴,每个洞穴有1-2口棺材。悬棺洞离水面最少40米,最多200米。它已成为三峡的一大景观。
巫溪县大宁河段悬棺:烂船湾、月亮洞、毛子石、棺材岩、黄岩硝洞、四方洞、南门湾、凤凰山、九层楼等悬棺10余具,可谓星罗棋布。位于巫溪县城北30公里,大宁河与东溪河交汇处的荆竹坝悬棺葬群,共有25具棺材,十分壮观。1979期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爬上高崖进行野外考察,清理18号棺材。两具尸骨,一男一女,为少年,随葬有三件青铜器。
巴东县龙川河悬棺:龙川河古称西溪香溪,因悬棺形似木船而得名。从与长江汇合处沿河的峭壁之间,有许多悬棺。有人统计,棺椁至少有10具,但大多被毁。龙川江以北5公里的罗平河,也有悬棺在悬崖上的天然洞穴里。
秭归县九湾溪悬棺:九湾溪位于西陵峡南岸。据说屈原少年时在这条小溪上种了九株兰花。悬棺位于九湾溪两岸,距离峡江约15公里。棺岩高约700米,红褐色的崖壁之间有一条很大的横向裂缝,距离地面约50米,裂缝中放着7口棺材。有一首民间诗说:“自古棺石流传,鸟鸣猿啼动人情,雪飘过草木山川戴孝,风吹松树杉树哀。春天的时候,鲜花要举行奠酒仪式,晚上,月亮照在平台上。不知道死者是哪个朝代的?棺材埋在七个洞里。”所有的棺材都被盗棺者毁坏了。
秭归县磨坪青干河支流悬棺:西陵峡南岸磨坪乡一处长约120米、高约100米的悬崖上,131口棺材摆放在一排洞穴和石缝中。通过望远镜还可以看到棺材旁边的一捆绳子。这是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悬棺葬群,极具研究价值。虽然棺材的遗骸尚未在洞穴中挖掘出来,但考古学家认为,有可能通过这一捆绳子来解释悬挂的棺材是如何放置的这一永恒之谜。
夷陵区黄白河悬棺:悬棺位于西陵峡以北约20公里的黄白河两岸。距地面约100米的陡峭岩壁间有一个天然洞穴。洞穴分为内外两层,里面放置了30多口棺材。洞中央有一口大棺材,长约2米,高1米。棺材都是整木的,木头比较硬。历史上多次被盗棺者破坏,1958,1979;20多口棺材被两次进洞的人拉了下来。与棺岩隔河相望的王龙洞,也是一座六棺悬棺葬。
从三峡地区悬棺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明显的分布特征:那就是峡江干流的悬棺比较稀少,就像散落在灿烂星系间的星星和半个月亮;但峡江两岸支流的悬棺遍布全球,整个三峡地区的悬棺分布形成了以峡江干流为中心的独特网络板块。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古代三峡的民族部落分布密切相关,是人口集中的反映。峡内峰高岩陡,少有平地可供人类居住和耕作,而两岸支流河谷略显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古村落大多位于此。悬棺葬的分布是古代部落和村落分布的缩影。了解这一点,对研究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宗族和文化内涵有很大帮助。
三、三峡悬棺葬的地域特征
与中国南方的吊棺葬相比,三峡地区的吊棺葬显示出其文化内涵,既有其共性和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自己的个性,即鲜明的三峡地域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悬棺葬类型多为自然选择,形式较为简单。由于三峡大峡谷的地质结构多为石灰岩,经水溶解和渗透后呈现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两岸奇峰、怪石、溶洞众多,所谓“一山多洞”正是三峡地貌的写照。所以三峡的悬棺一般都埋在天然洞穴里,很少有人工挖掘、悬棺等其他类型。选择不需要加工的天然洞穴(岩壁间的洞穴和缝隙)作为悬棺的埋葬地,体现了三峡地区悬棺的原始和朴素,更接近于新石器时代的土坑葬。
(2)悬棺多为整木制作。由于古代三峡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古树参天,古人就就地取材做棺材。悬棺的简单加工和粗糙制作,也说明当时的生产技术较低,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时代,时间久远。
(3)悬棺摆放方法要因地制宜。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间的山洞里,悬挂的棺材是怎么摆放的?这一直是古今学者都在苦苦解开的谜团。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的甚至不惜做实地模拟实验。有堆(就是在悬棺下面堆上石头、土或其他东西来抬高它)、梯子(类似古代战争的攻城)、地貌变化(古代河流的水位比现代高,离悬棺埋葬的地方很近)、栈道、“悬棺”。显然,人们推测的许多悬棺摆放方法并不适合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做法,也很难解释地貌变化,因为三峡地区自有人类定居历史以来,从未出现过如此高的水位记录。宜昌学者刘仙人根据三峡地区已发现的悬棺葬,认为三峡地区悬棺葬的摆放方式中,“吊绳法”的痕迹非常明显。秭归磨坪乡最近发现的悬棺洞内至今仍有一捆绳索,是“吊绳法”的重要痕迹。近代一些进入三峡悬棺的“盗宝贼”采用悬崖上的吊绳吊入洞内并获得成功,也可作为佐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挂绳法”是三峡村民使用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操作技术,至今仍被村民们广泛用于采药、砍柴、劈石等在悬崖峭壁间修路的时候。当然,这也和峡中人勇猛的品质有关。还有几个“栈道法”的例子(就是在岩石上打洞架木头做栈道)。有学者推断,瞿塘峡南岸的“孟良梯”(65方孔)可能是通往悬棺葬洞的栈道,因为附近有很多悬棺,如吊槽、粉壁堂、甲胄洞等。但即使使用栈道,也必须有绳索辅助。总之,“吊绳法”似乎解决了三峡悬棺吊入崖洞的千古悬疑和悬案。
第四,三峡悬棺葬的时代
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年代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有所揭示。通过测量悬棺遗骸和碳14,可以大致确定埋葬年代。根据对随葬品的分析,专家指出,“长江三峡地区悬棺中的随葬品多为柳叶巴什剑、楚剑、楚式高背木梳、西汉文帝四两半钱、西汉长嘴水鸟和钩头蛇、东汉五铢钱等。”。80年代初亲自考察西陵峡的舒志美先生说:“棺材板是在宜昌新平棺岩发现的,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做放射性碳测年。结果2270年前后80年,2275年前后90年,约公元前325年,也就是战国中期晚期。”两者反映的证据,年代基本一致,所以也是可信的。战国时期,三峡地区是巴、楚杂居之地,其人“半巴半楚”,也是巴、楚争夺之地。《杨桦国志·八志》载云:“楚、巴蜀攻伐,故设关、阳关、绵关。”据古代学者考证,关隘有两处:一处在巴山县(长阳),一处在鱼腹(奉节)。悬棺中的巴式剑和楚式剑是当时巴楚战争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三峡地区悬棺葬的时代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其流行程度在战国时期达到顶峰,到汉代逐渐稀少。只有一两具悬棺发现了西汉和东汉时期的钱币就是最好的证明。秦灭巴后,巴部落已经分散瓦解,大部分都迁徙出了三峡地区。
五、三峡悬棺合葬家庭
悬棺葬的年代与氏族关系密切。三峡地区自商代、西周以来,就有许多民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但在战国时期,以巴人和楚人为最长,占统治地位。巴基斯坦这个名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墟。当时叫“巴基斯坦”,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根据顾颉刚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考证,“巴基斯坦”位于汉水、巴江之间,楚、邓以南。据学者考证,巴人是参与进攻时的八大部落之一。杨守敬《水经注》认为:“参加‘田园誓师’大会的彭人是《春秋经》中有名的巴人,应为武定‘巴人’后裔。”“巴人之名,是彭人、宗北人、榕蛮夷、越沟蛮夷、郎中夷人、白虎夷人的总称。”杨守敬出生在三峡。他对三峡的地理和历史很了解,观点很有见地。《华阳国志·巴志》说:“其地东至鱼腹”,即今天重庆以东三峡一带,是巴人居住的地区。特别是在三峡悬棺葬中,有10多处出土有柳叶形巴剑,与三峡巴人活动的地区和年代相吻合,可以证明三峡悬棺葬的主人是巴人。然而,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悬棺葬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的陈明芳先生却有另一种看法。她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可能与这里的古人是项、阎崇有关。”“可以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是古濮人和越南后裔的葬俗。”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学者林翔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可能是古祁乡和燕虫族的遗存。”他们不认同巴人的理由是一样的,就是“巴是国号,不是国号。”上世纪末,四川著名学者段誉先生介绍了古巴蜀文明研究的新成果。他指出,“古代在这一地区生活和繁衍的所有民族也统称为巴,由此衍生出巴人、巴人、巴国、巴文化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这个名字包含了土地、人民、民族、国家、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内涵,是一个复合概念。”这可能是对巴是国号而不是国号,三峡悬棺葬的主人是否是巴的最好回答。当然,古时候三峡地区生活繁衍着许多民族,对这些民族的起源和演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是百家争鸣,尚无定论。在古史传说时代,三峡地区属于南方苗蛮群,即张先生在《楚文化史略》中所说:“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的原住民,就是传说中的三苗。”然后是“百越”的“百普”:峡中秭归,古为魁越之国,有学者认为魁越是百越的一个分支;三峡地区也是一个几百人占满的地方。有学者考证“溥今在湖北、江西”,与巴人居住地区相同。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巴人可能是岳、溥的后裔,或者是近亲。
第六,三峡悬棺葬的文化内涵。
自从1000多年前在中国南方发现奇怪的悬棺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一直在不懈地探索悬棺葬习俗的起源及其背景。毫无疑问,丧葬习俗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产物。学者们在讨论悬棺葬的起源时,一般认为是人类葬俗的演变。悬棺葬与史前人类洞穴和新石器时代墓葬关系密切,是一些民族和宗教观念的反映。具体到悬棺葬习俗形成的原因,则是见仁见智,有多种猜测和揣测。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祖先崇拜论。把父母和祖先的遗体高高地放在临水的高崖上,既方便后人瞻仰,又能让祖先保佑子孙兴旺的英气。古人常这样说:唐代张家的一只鸟《朝野一载》说:“吴希满父母死了,做了一口棺材,在临江山挖了一个龛子埋了。他们把棺材从山上吊下来,最高的一个认为是最孝顺的,就不再供奉生命的祭品了。”甘龙《珙县志》云:“珙县人多棘...相传有罗隐者,以棘尝其祖,惟教悬棺于崖,子孙高。所以争取高岩石得到幸运。”
(2)普渡的灵魂理论。古人称人体为“形”,魂附于体,即“附于形者灵,附于气者神。”有学者认为,棺材(尤其是船棺)就像独木舟,把死者从身体的灵魂中带走,带到天堂。楚辞“招魂”所表现的是“超度亡魂”的原始灵魂观念和三峡地区古老的民族习俗。
(3)“升天”与长生论。古人认为山崖离九仙境最近,故称悬棺洞为“仙堂”,悬棺葬为“仙墓”。儿孙们把祖先的遗骨埋在高不可攀的悬崖上,就像进入了云雾缭绕的神仙境界,既能避开鬼怪的干扰,又能向祖先致以崇高的敬意。
(4)返本或返洞论。所谓从水来,又回到水,从山来,又回到山,住在洞里,又回到洞里。原始人类曾经有过“穴居”时代,山中狩猎,水中垂钓,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眷恋。把祖先吊在水边的悬崖洞穴里意味着把他们送回大自然。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丧诗”是复古观念的体现。
此外,还有“保护尸体”、“抑制天花感染”等理论。大部分是抱着悬棺的希望而生的,没有说服力。以上四个主要观点在国内外研究悬棺的学者中非常流行。所有的理论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总之,三峡悬棺葬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一个侧面清晰地反映了早期三峡人的人文和宗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