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首康叫什么名字?读什么?

嵇康(223-262)是三国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字叔夜。乔国至(今安徽省苏县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曾为中三大夫,世称冀中三。崇尚老庄,讲求养生取食之道,著有《论养生》。和阮籍一样,是“竹林七贤”之一。魏《春秋》:“(嵇康)与阮籍、河内、河南项修、子贤、琅邪、沛仁刘陵香游于竹林,并称为七贤。”他的朋友单涛(鞠远),后来投靠了司马的位置,作为高级官员,并建议他出去做官。他随后写了一封“与山居元分手”的信,拒绝了。因“非而薄”和对当时当权的司马集团不满,被钟会陷害,被杀害。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信老庄”,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打破礼法的束缚。他的哲学思想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他认为“道术之元气,众生皆赋先天之质”(《明丹论》),肯定万物皆赋元气。提出“教的越有名越自然”的理论。嵇康从小聪明好学。他的文章是“思想新颖,常反古言”(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酒之关系》)。《与山居元绝交书》和《师法自然论》是他的代表作。诗长于四字,神态清明;怨诗,赠书生从军,名闻遐迩。声无哀乐论认为同样的音乐可以唤起不同的感情,并断言音乐本身没有哀乐之分,但其目的是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育思想。擅长古琴以弹《广陵散》闻名,曾写过《福琴》,对琴的演奏方法和表现力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