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古商城历史悠久。
大历五年(770),改梧州(洪江)为徐州,辖龙标县(唐代洪江,湖南芷江东南),领龙标(洪江)、郎溪(会同)、谭洋(芷江)三县。属于贵州中路。五代初属楚国,后属后周郎州总督署。宋熙宁七年废(1074)。从地理上看,洪江虽是弹丸之地,却汇聚了沅水、涪江、淝水,在洞庭直接汇入长江。这些支流相继流入沅江。至此,河道变宽,水势巨大,犹如激流,故有“洪江”之称。独特的水运条件使洪江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繁华的商埠。
历史上的洪江,洪江苗族,又名熊溪苗、熊溪满,疑似共工的直系部落。汉族在苗族共工部落依水而居,故名洪江,地名来源于姓氏。
洪江苗族以巫水为生,分布在巫水流域。保持洪江苗族民族成分相对完整的地方有千阳东部的雪峰山区、会同、洞口、遂宁、城步等地。遂宁和城步是苗族自治县,武水源头城步是全国第二个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现存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苗族先民的主体是汉代沿沅江而上的“武陵人”,南北又称“巫溪人”。该县古称熊茜,经列五溪之首,故又称“熊茜人”。唐末五代,境内苗人趁中原之乱据飞山自卫,故史称“飞山人”。到了元朝,苗族成为该县的主要民族。之后,外部适应和内部迁徙不断,清代舞水河流域形成了“十户三家,十苗七人”的格局。洪江是洪江庙对外交流的窗口。大家都知道洪江庙和熊溪满,却不知道它们广泛分布在舞水一带。
熊茜是洪江区的别称,来源于苗语。在《水经注》中,舞水被称为熊茜,在史书中也有熊茜和洪熙的称号。明代嘉靖、隆庆时,资本主义萌芽之初,我国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传统的“四民身份”由“士-工-农”向“士-商-农-工”转变。商业,这个过去被忽视的最后一个行业,得到了已经移民的洪江人的认可;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的1573 ~ 1620,洪江的犁头嘴(今沅江路)就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资交易和集散市场,店铺和作坊众多,成为洪江最早的港口。明清时期成为湘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扼守湘、滇、黔、桂、鄂的物资流通通道,被称为“五省通衢”。明清以后,商贾云集洪江,店铺如林,元吴两岸千帆争雄。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学者王炯在《滇游日记》中记载“烟火万千,谓之巨镇”,形容洪江“商贾云集,财货汇聚,帆鳞聚”。乾隆初年,洪江育婴的故事描述了洪江的繁华景象:“当时云量甚多,如川楚红白的朱砂、白蜡、树胶油、木之美,由东分至洞庭,再由长江助吴越。船帆很大,货物堆积如山,费率主要是棉布。南有桂林,西有云贵,三倍于市之利,居市之人之后裔,技术之流,地狭人多,山川谷壑,楼楼楼阁,宛若西南之城。”
民国二十三年(1934),洪江37600人中,13000人从事商业。根据民国19年(1930年)的统计和22年(1933年)的《中国实业志》,当时洪江的货币流通量居湖南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沅江上游的几个县》一文中写道:“从辰溪到洪江,洪江是湘西的中心...平时叫‘小重庆’。”在《常德之船》中,他是这样描述的:“气势恢宏,气象非凡,堪称巨轮的船,应该是洪江油轮。这种船头多尾高,颜色鲜艳,偶尔有一点金漆装饰...下行可以运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以运两千块棉花,或者一票盐。二十六到四十个人用桨,三十到六七十个人用手。”据1938项水道调查报告,洪江经常聚集的木帆船有511艘,可见市场的繁荣。抗日战争时期,地处“大后方”的洪江经历了“战时繁荣”,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客商纷至沓来,开设店铺13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