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提供一篇关于“个人修养与民族道德的发展进步”的论文,三千字左右?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是道德生成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生成的主观条件。
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随着发展而与风俗习惯相区别。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道德的认知功能,即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往往借助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理解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增强义务感和责任感,正确选择道德行为,塑造道德价格。
2.道德的调节功能,即道德通过评价来指导和纠正人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效能和能力。
在认知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防御功能和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与其他社会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作用。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1,作为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2.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因素,它影响着其他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影响某一阶级的政治统治,是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3.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五种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2.调控范围不断扩大,调控手段和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与进步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法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道德类型,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它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在于,它既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新阶段要求的产物,也是批判继承人类道德文明发展优秀成果的结果。它一方面与历史上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另一方面又是对历史上过时的道德类型的超越和提升。
第二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可分为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可以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具有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可以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中国每一个人的根,是永远不会被磨掉的“胎记”。
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提倡“仁”的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究谦恭有礼,强调骄横跋扈。
4.提倡言行一致,强调坚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实现道德理想作为高层次的需要。
6.注重道德实践,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主张道德主体在完善自我中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廉洁自律、慷慨大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爱岗敬业,以及朝气蓬勃、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舍身取义、勇于拼搏。
第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一对矛盾,具有鲜明的二重性。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
2、根据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转化工作;
3.通过分析、鉴别、选择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有指导意义的积极内容。
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想。一是文化复兴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趋势。这两种思潮在处理道德问题上,割裂了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既要注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道德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体,为我们服务。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人民、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1919。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需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运行规则上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有相似或相近之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道德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本身也有其弱点和缺点,如逐利性、自发性、盲目性等。,容易诱发不良和消极现象,干扰社会正常生活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离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培育和弘扬作为其支撑的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必须使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人们承认并具备这种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的新要求,努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一是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自主与监管、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一系列关系。
第二,正确理解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道德建设核心问题
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为什么服务”的问题。一般来说,道德就是能够“服务”他人,也就是能够“服务”国家、民族、社会,是一种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或者说是“服务精神”。如何理解和认识这种“服务”的精神,对于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是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而作为他们道德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却始终是一致的。
2.为人民服务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
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首先,市场经济并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需要通过服务甚至优质服务来实现自身利益,但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与为人民服务混为一谈。
其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显著标志。
第三,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原则,尊重、理解、关心、以人为本,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多为人民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集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恩格斯把集体主义定义为“革命无产者控制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的集体”[1][2]这种集体是自觉形成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肩负着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关系的历史使命。它是在充分重视和尊重组成集体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根据共同的利益和一定的组织原则而自觉形成的人的共同体。
“集体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献中,集体主义的概念可以在6月1877日恩格斯写给意大利社会主义“英国工人联盟和农村集体主义运动”的信中找到。首先,他把集体主义理解为工人阶级反对私有制的现实活动或运动,而不是国家的主要活动;其次,他把集体主义定义为“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这个定义基本上包含了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的基本精神。
2.集体主义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目的是追求现实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最大限度的和谐发展。
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体现了个人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是集体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每个人的合法利益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包含了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也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②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主张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即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献身集体利益。当然,牺牲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矛盾,个人就必须做出牺牲,更不是任意要求个人在任何情况下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无法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要求个人为集体做出牺牲,即自我牺牲是有条件的、必要的牺牲:第一,当冲突发生时,个人利益失去正当性,不牺牲个人利益就无法实现集体利益;第二,当冲突发生时,个人利益是正当的,目前无法得到满足和实现,不牺牲个人正当利益就无法实现集体利益。这种牺牲表现了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
个人的合法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即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包括个人的健康、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以及个人发挥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道德条件下,通过努力工作所获得的个人利益。
重视和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必要时牺牲集体利益来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如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集体主义为培养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保障。只有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集体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将集体主义视为“对个人的压制”和“对个性的束缚”的观点,与集体主义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现阶段,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要继续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既要满足现阶段经济关系的需要,又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
第四节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中国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一)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及其意义
2001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系统界定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①体现了对道德建设规律的自觉反思和深刻把握。作为一项基本规范,目的是让每一个公民都熟悉这些规范,体现意识、信仰和实践的程度。
②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如“守法”。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爱国守法、礼貌诚信、团结友爱、勤奋自强、敬业奉献。
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一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思想上、心理上的理解和认同,对其内容和要求有全面的把握;
二是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行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第三,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丰富,道德境界得到提升。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信”是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中提出的,体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诚实是真理,不是欺骗;守信就是守信,讲信誉,守信用。就个人而言,诚信是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单位而言,诚信是单位宝贵的无形财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就国家而言,诚信是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
现在我们需要大力提倡诚实守信的美德:
诚实守信是城市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原则;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
(3)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诚信对大学生的意义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和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优秀的行为品质和立于天下的根本准则。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诚信的缺失导致了三个问题的偏差:一是道德认识和价值的偏差;二是道德知识与信仰的偏差;第三是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偏差,这其实是信仰的问题。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诚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
2.当前大学生中的诚信问题。
缺乏诚信,违背承诺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抄袭是常事,蒙混过关。
求职简历,“掺水”已成惯例。
学生贷款,处境尴尬
3、诚信缺失的原因。
内因:大学生自身认识和观念的误区。
直接原因:现实生活中监管机制薄弱,失信成本低(劣币驱逐良币)
重要原因:评价体系和信用体系不完善。
4.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教育环境
建立个人诚信管理机制,记录诚信。
加强自身修养
第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意识
(一)道德修养是自觉的。
道德修养是指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进行自省、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
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意识的方法:
①道德修养要有强大的动力。
②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激励。
③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二)了解和掌握道德修养的方式方法
1,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以及道德主体的行为)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2.在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道德修养:
①学习和思考并重。在中国古代,从内涵上看,学习这个词的含义非常丰富,不仅指学习的行为和活动,还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对于学习的方式,在强调了好学、博学的学习态度之后,还应该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即学习与思考并重,即通过思考活动来整合所学。《礼记·中庸》将孔子的学与思并重的思想发展为“博学、疑、慎、明、信”五个学习步骤,其中既肯定了学,又强调了思的重要地位。
(2)检查和治疗
③谨慎自律。
(4)积善成德。
⑤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