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什么要听几乎不识字的李的话,把才华横溢的张九龄降了?

如果玄宗当时听了张九龄的话,就不会有安禄山Z取而代之了。如果张九龄能继续当宰相,朝廷可能会对安史之乱多加防范。

张九龄可能是安禄山的克星,但这个克星过早地陨落了。

张九龄对唐朝的边防政策有自己的见解,也向玄宗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他甚至对如何对待安禄山这样的边关将领,特别是安禄山表示过担忧,但玄宗未能听从他的建议。那么,这样一个受到玄宗高度重视的宰相,为什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呢?除了各种客观原因,除了玄宗本人,还有张九龄的个人原因。他不太善于处理和玄宗的关系,也不善于让玄宗明白他的想法和初衷。

张九龄出生在邵州曲江,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张曲江。这个人小时候异常聪明,擅长写文章。后来考上了进士,担任了省校书记。校书吏虽然官阶较低,但却是士人踏上仕途的最佳起点,也一直是士人所努力争取的官位,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学者,往往以这种文官为先。

唐玄宗做太子的时候,让天下人向长安推荐人才,玄宗亲自面试。这个时候,玄宗实际上已经掌权了。担任过学校记账员的张九龄参加了这次评选。针对玄宗提出的解决国政问题的建议,他的答卷让玄宗特别满意,给他打了高分。他立即被任命为右拾穗。捡遗骸是训诫官。从八个方面来说,虽然品位低,但是责任重大。关于他的工作,《旧唐书?官方记录是这样写的:

补缺,拾遗,掌祭讽刺,扈从骑于。当不方便发布命令提出事件时,不符合道。大则议,小则封。如果德行的遗产是滞后的,忠孝之道是世所未闻的,那么我就举其事实来推荐。

在这个位置上,唐代很多人都做出了成绩,比如之前的陈子昂,后来的白居易。张九龄的才能和悟性,特别是在参与选官评官方面,他和另一位右拾遗者赵东熙,都能选贤任能,公正明了,受到广泛赞誉。于是,开元十年(722年),一年内连升三级,升任吏部尚书袁外郎。按照唐朝的官制,司勋和袁外郎这两个官员,就六品而言,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其职责是“为国持官衔”,对有立功表现者,根据贡献大小授予不同军衔的荣誉官。

当时的宰相张说,他被任命为书记处书记。因为和张九龄同姓,查了家谱,原来是一个世家出身,所以特别信任和看重他。张硕当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经常称赞张九龄,说张九龄将来必然会取代他的位置,成为文坛领袖。张九龄也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张说:第二年,升任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先生作为朝廷重要官员,上了五品,相当于今天的局级。用现在的话说,他已经进入高g行列,今年四十五岁。一位著名的政治明星崛起于唐朝的官场。

张虽然是长辈,但有几件事说明张九龄比他更有脑子。

张九龄以正直著称。虽然他很受张器重,被提拔到很高的位置,但他不断地批评张。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到泰山举行禅修仪式。在这次重要的活动中,张说,许多人品味低下,甚至是低级的小官吏,以及自己提拔起来的官员。闭幕式后,所有这些人都被提升为五名官员,包括他的女婿。张九龄提醒道:“但恐犯后,四方失望。”劝他改正。但是,张说他不听。后来张说自己被舆论批判,“泰山之威”和称岳父为“泰山”的典故就来源于此。据说玄宗问张的女婿为什么升迁这么快时,有人隐晦地说是用了“泰山之力”。显然,这个典故包含了对张的讽刺。

在建议中,程昱文荣受到玄宗的信任,负责户籍地税的工作。每次在朝廷上奏,张都说多数提出异议,宇文荣对张极为不满。张九龄劝张做好防范,张不听。果不其然,不久宇文荣向玄宗弹劾张,玄宗罢黜了张的宰相之职。张九龄因为是张的心腹而受到牵连,被贬为太常寺副主事太常,为第四品。注意四级官比中文原著舍人高。为什么还说“降职”?这是因为唐代官员还有“清正重要”和“清闲”之分,太常寺的“礼乐兼顾,郊庙社稷大事”——都在祭祀仪式中工作,清闲而远离政事。不久任命他为冀州刺史,让他离开朝廷。但是,玄宗对张九龄照顾得很好。为了让他离家更近,经常得知母亲的消息,改他为洪州、贵州巡抚,并担任岭南道按察使。他还要求他的两个弟弟张九章和张九高在岭南担任秘书处,以便他们在假期回家探亲和与家人团聚。这是对他官场失意的一种补偿。

起初,张称自己主持蓟县书院事务,曾向玄宗推荐张九龄。他认为张九龄可以进入集贤书院当学士,他的才能足以胜任皇帝的顾问。张死后,玄宗记住了张的话,把张九龄召到北京,任命他为秘书、三品监、蓟县书院学士、研究所所长助理,升任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副长官,地位仅次于中书令,已经是副总理了。当时,张九龄向玄宗提出了许多意见,陈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中许多被玄宗采纳。但张九龄并不想炫耀自己,也从不向别人吹嘘。那些取得良好效果的措施,被别人认为是基于玄宗的判断,实际上是基于张九龄的建议。

就在张九龄仕途如日中天的时候,母亲去世,他需要回国。古代官员因父母去世而离职致哀,称为“丁酉”。按照礼仪制度的要求,一般持续27个月。但玄宗觉得张九龄在朝廷不可或缺,所以没等到期满,就把他召回了北京。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十二月,任中书侍郎,任中书侍郎。当时在官名后面加了一条“同中书下作平章之事”,将此人列为宰相。第二年正月,玄宗东去,张九龄从韶州赶到洛阳。他见到玄宗,提出让他尽孝心,回老家,期满后再返朝,玄宗不同意。这一年,他升任中科院书记,主修国史。对于一个首相来说,参加国家历史的业余课程是一项光荣的工作。

一个人的性格中有潜在的难以改变的一面,我们通常称之为天性,大家都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九龄是一个好学的人,对自己要求很多,对别人期望也很多。他有敏锐的感觉和远见,但他对个人关系的微妙复杂性表现得很慢;他太老实,太投入,全力以赴对待生活;他有勇气,活动能力突出,但由于他的诚实和主观态度,偶尔会吃亏,人际关系紧张。这就决定了他和日益腐败的玄宗、神神秘秘的李之间不可能有长久的默契与合作。

当他与玄宗意见相左时,他没有像李那样随声附和,而是据理力争。唐代东北的Xi、契丹反叛时代,成为朝廷在东北的祸乱。张首晟被任命为我们的特使到幽州,谁打破了入侵Xi和契丹多次。玄宗很欣赏张寿宣,想提拔他当宰相。张九龄劝玄宗:“丞相是代表皇帝治理天下的重要职位,不是赏赐战功的官职。”玄宗说:“就给他宰相的头衔,不要让他实际担任宰相,好不好?”张九龄道:“不是,孔子说官衔和权力不能借给别人,因为是君王的工具,是严肃的。而且张首晟刚刚打败契丹,陛下任命他为丞相;如果他消灭了Xi、契丹、突厥,陛下会赏赐他什么官职?”玄宗只好放弃原来的想法。

前面说过,张首晟的平陆安禄山在进攻Xi和契丹的时候,吃了一个大败仗,就是湟水之败。张首晟和唐玄宗都很珍惜安禄山的将领,不忍心杀他。张九龄坚持依法被执行死刑。结果玄宗不仅赦免了安禄山,还让玄宗对张九龄的上司不满。据说张九龄认为:“臣相颠倒,不杀之,则后患。”所谓的未来会根据外貌反转的预言,可能是对后来传说的补充。我们认为,张九龄之所以执意要杀安禄山,很可能主要是出于抑制边务的动机,这与他反对任命张首晟为宰相是一致的。唐玄宗大喜,与张九龄相反。在这方面,张九龄并没有讨好玄宗,这当然引起了玄宗的不快。

值得玩味的是,安禄山的天下之志萌芽于天宝初年。张九龄在十几年前还没有任何反叛野心的时候,是如何预测到自己会“搞乱天下”的?这不是无法解释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决断感,就有可能导致天下大乱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进而有人有发动叛乱和造反的野心。虽然当时包括安禄山在内的所有人可能都没有造反,但张九龄注意到了造成天下大乱的环境和条件萌芽了,这是他敏锐而高明的一点。

在中央政府的安全方面,张九龄感受到了来自边境地区的威胁,而不像唐玄宗那样将目光盯在皇室内部。朝廷偏向边关将领,边关会有重兵,军事格局外重内轻。一旦发生,中原将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与调兵抗衡。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况有一些敏感或担心是正常的,自然的。所以当他看到胡人将领安禄山因为战功甚至可以免于极刑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种不祥的念头和预感。如果这样一个对君主毫无忠诚和爱国心的人全副武装,他可能会做什么?一个可怕的想法掠过他的脑海。

但张九龄的政治敏感性不仅没有引起玄宗的警惕,反而引起了玄宗的厌恶。关键是他在正确的道路上直走,没有注意到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第一次避免大唐帝国发生严重动乱的机会就这么轻易错过了。

与张九龄生活在同一朝代的李,与张九龄正好相反。他“又软又狡猾”,靠逢迎往上爬。他在担任吏部侍郎时,注意结交宫中的宦官和妃嫔,通过他们了解玄宗的活动。玄宗的一举一动、思想心理都被他掌握,所以每次和玄宗说话,都能说到玄宗的心坎上,很快就赢得了玄宗的好感。当时,武惠妃是玄宗的宠臣,而寿星李茂就出生在武惠妃。在所有的儿子中,玄宗最宠爱长寿王。李通过宦官告诉,愿意尽全力保护寿王;武惠妃非常感激他,并在玄宗面前说了他的好话。因此升任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排名仅次于侍郎,相当于副总理。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与裴耀庆、张九龄平起平坐为宰相。与裴耀庆、张九龄相比,李特别善于迎合玄宗,赢得他的好感。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月,玄宗在东都洛阳。原计划明年二月返回西京,但因洛阳宫发生怪事,玄宗召丞相商议,打算立即动身,离开东都。裴耀庆和张九龄都认为,现在是秋收季节,沿途要安排住宿和交通,会给各地造成很多麻烦和负担,最好等到11月份。李早就摸清了玄宗的心思。裴耀庆和张九龄走后,李借故留下,对玄宗说:“长安和洛阳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你们可以随时互相拜访。你选择什么时间?即使对秋收有一点干扰,也没必要免除沿途的租税。让我通知官员,今天离开。唐玄宗大喜,命安排起程。"。第二天,司机出发去西京。李的表现让玄宗自然感到很高兴,同时也觉得张九龄有点尴尬。

李处处与张九龄等人来往,深得唐玄宗的欢心,却让唐玄宗一天比一天恨张九龄。牛先科当初在河西的时候,硕放省吃俭用,勤勤恳恳,把河西镇的仓库弄得满满当当,设备齐全。这件事反映到朝廷上,玄宗对他非常钦佩。他想把牛先科提拔为尚书省某部部长,可能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某部部长,或许职位更重要。张九龄道:“没门。尚书是古代负责给皇帝提建议的大臣。自唐朝建立以来,只有退休的宰相或朝廷内外有威望的人才能任职。牛仙客出身河湟,现在一下子升任朝廷要职,会影响朝廷声誉。”

玄宗赏赐边疆将领,一心要表达对牛仙客的感激之情,问道:“那么,只是给牛仙客加个爵位可以吗?”张九龄回答:“没有!称号是对立功者的一种鼓励。作为前沿,会充实仓库,修理装备,都是内政,不是立功。陛下若认为他工作努力,可以赐金帛,但赐土地给爵位是不妥当的。”张九龄对原则的坚持让玄宗很不舒服。李和玄宗谈起牛仙客时说:“牛仙客有宰相之才,任命他为大臣有什么不好!张九龄说的全是书生之见,不知大意。”当然,对唐玄宗来说,的话是甜言蜜语。

第二天,遇到张九龄,玄宗又提了牛仙客的头衔,张九龄像以前一样强烈反对。玄宗脸色大变,突然怒道:“一切都是你说了算吗?”唐玄宗一怒之下,张九龄一屁股跪下,磕头道歉说:“陛下不以为我傻,让我做丞相。我觉得不对劲,不敢出声。”玄宗说:“你不要以为牛仙客出身贫寒,家境不高!”张九龄道:“我家在岭南,出身卑微。还不如中原出身的牛仙客。但我出入朝廷,掌管朝廷多年。牛先科是边区的小官吏,不识字。如果一下子任命他为高官,我担心大家会看不起他。”李在背后对玄宗说:“只要你有才华,有见识,不一定要有学识,也不一定要有文采!天子任命人,什么样的人不能用!”玄宗得到李的同意,不顾张九龄的反对,给牛仙客封了陇西郡公的爵位,封了三百户粮食,也就是把三百户的租金作为牛仙客的收入。

当初,唐玄宗想让李当宰相,就征求了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回答:“总理的任命关系到国家安全。陛下欲让李为丞相,臣恐日后成为朝廷之祸。”唐玄宗驳回了张九龄的意见,任命李为。当时,张九龄因为博学而受到玄宗的重视。李虽然嫉妒,但还是对张九龄言听计从。裴耀庆与张九龄关系很好,李嫉妒他。现在玄宗当政几十年,越来越放纵欲望,追求奢侈享受,对政务越来越懒。张九龄见玄宗有什么不妥,无论大小,都据理力争。李巧妙地猜透了玄宗的心思,天天找机会在玄宗面前诋毁他。

玄宗做临淄王的时候,宫里的赵、、刘才仁等人都得到了他的宠信。赵李飞生太子李瑛,生鄂王李尧,刘才仁生光王李琮。后来,唐玄宗即位,、赵等人受到冷落。唐玄宗最宠爱的寿星是武惠妃人李茂。当李瑛王子第一次见到李尧和李琮时,他们都说了一些不满的话,因为他们的母亲受到了冷落。杨辉,公主的丈夫,一个姓徐的人,经常寻找三个孩子的缺点,并告诉。咸宜公主是武惠妃的女儿,所以杨辉站在武惠妃一边。武惠妃在玄宗面前哭着喊着说:“太子已经结成小集团,要加害我们母子,甚至还要声讨皇上。”玄宗大怒,将此事告知丞相,欲废太子、鄂王、光王。张九龄不同意。他认为这三个王子没有一个比其他人更伟大,所以他们不应该听毫无根据的话,他们都在一气之下被废黜了。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可动摇。废太子可能造成政局不稳。他列举了历史上多次因废太子引发的内乱,劝玄宗谨慎。而且他说:“陛下必欲如此,臣不敢奉诏。”——言下之意是我在这件事上要和陛下作对。张九龄的正直再次让玄宗不快。

李没有在公开场合说什么。退朝后,他私下对玄宗宠信的太监说:“这是皇帝的家事。皇帝可以自己做决定。何必问外人?”这当然会传到玄宗耳朵里,玄宗犹豫不决。武惠妃暗中指派朝廷打杂的牛桂儿私下对张九龄说:“若废太子李婴,立长生王李茂。只要你愿意帮忙,你随时可以当宰相。”张九龄斥责小官奴胡说八道,并将此事告诉了玄宗。玄宗发现,在太子问题上,其实是武惠妃在挑拨离间,气得脸色发白。所以直到后来张九龄被罢免丞相,太子的地位都没有受到威胁。但李整天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错,玄宗与张九龄越来越疏远。

根据的推荐,朝廷任命萧桓为侍郎。没有什么学问的小欢,曾经和中书侍郎颜廷一起看过一份材料,里面有“拉夫”二字,但他竟然读成了“伏猎”。颜廷之向张九龄诉苦:“尚书省这样的中央机构,怎么能任命一个‘猎辅’!”张九龄告诉唐玄宗,唐玄宗要让小桓出京做齐国刺史,李开始怨恨颜廷。张九龄和颜廷关系很好,他想推荐颜廷当宰相。他曾对颜廷说“李尚书受皇上宠爱,有机会要去拜访他。”当时,李在担任宰相兼礼部尚书。颜廷之是个清高任性的人。他平时看不起李,从不巴结他,也从不去李门。李对他更是嫉妒。

颜廷之的前妻嫁给了禹州刺史王,犯了贪污罪,被移交法院审判。唐代负责共同审理大案要案的三个官方部门,即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统称为三司。为了前妻,颜廷之为王求情,希望能从宽处理。李叫手下人把这件事报告给玄宗。玄宗告诉宰相:“颜廷之居然替罪人求情,拉关系。”张九龄说:“王的妻子是颜廷之的离异妻子,应该不会有外遇。”玄宗道:“虽已离婚,仍有私情。”只有张九龄敢和皇帝争辩。

玄宗觉得,既然颜廷是王说情的事实,那么张九龄显然是在保护颜廷。考虑到张九龄和裴耀庆过去经常互相支持,遥相呼应,所以断定张九龄、裴耀庆、颜廷之三人已结成朋党。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玄宗罢黜裴耀庆、张九龄为宰相,任命李为工部尚书,牛先科为工部尚书兼商务部尚书,仍领节度使于北方。“三事同书”和“事同书”意思相同,并列为宰相。同时,颜廷之被朝廷降职,任明州刺史;王被流放到岭南。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张九龄并非完全没有错误。他的错误被李很好地利用了,所以他失势了。宰相的调整,疏远了张九龄、裴耀庆、颜廷几个正直有见识的大臣。由于牛仙客的出现,李的势力在朝廷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李的刻意努力终于达到了他的目的。以清廉著称的张九龄被定罪、贬谪、异相,向其他朝廷大臣发出了信号。从此,朝廷官员明智地保护了自己,他们不得不提前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来保住自己的职位。至于原则,他们可以放弃,所以大家都不敢搞“说出来”。李上台后决策的失误和政治上的黑暗局面是导致后来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官场从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张九龄曾推荐周子为御史大夫。张九龄罢教后,周子敢于弹劾牛仙客,不是当宰相的料,但他引用迷信说牛仙客不吉利。玄宗亲自审问和审查,命令人在法庭上用棍子打周子,并把他流放到陵州(今广西上思县)。周子敢去蓝田县,因伤而死。张九龄也因用人不当受到牵连,被降职为荆州刺史。后来张九龄要求回国给父母扫墓,死在家中。周子事件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张九龄的降职当然与李、牛仙客等人的落马有关。

从张九龄几次触怒玄宗的案例来看,他和玄宗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边防政策。玄宗采取扩军政策,奖励边功,优待厚边将军;张九龄则主张抑边功,反对重用以战功入身的边将。这几乎是张九龄让玄宗不高兴的主要原因。如果玄宗听了张九龄的建议,稍微削一点锋芒,哪怕提高一点警惕,也许安史之乱也不会在东北坐了十年,造成“庐山真面目,四海震动”的局面。现在看来,张九龄可能是唯一一个能靠自己的努力阻止安史之乱的宰相。不幸的是,他过早地被免职了。张九龄、玄宗、李,从心理不和到言语摩擦,最后反目成仇,代表着帝国政治大厦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为安禄山坐上皇位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以张九龄为代表的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在政治上很有远见。李等人虽有官员,却缺乏远见——这指的是国家发展大计,不包括个人权利和职位的计算。这些人控制着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很难把握大方向,很容易造成重大漏洞。后来安史之乱发生,玄宗逃往蜀国,想起张九龄有先见之明,后悔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伤心流涕。他派太监到张九龄的家乡邵州曲江,祭奠张九龄,并给家人丰厚的赏赐。

2、口蜜腹剑:李已经错过了这个国家。

安史之乱时,李虽已亡故三年,但人们认为安史之乱与其执政关系密切,安史之乱的种子是李培植的。这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李创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为安史之乱创造了条件。

李是的堂兄的曾孙,但当他到达时,这个分支与皇室的关系已经相当疏远。他的父亲李四只在扬州参军。李因善于钻营而逐渐爬到了高位,并通过巴结而被提拔为宰相。这个人阴险毒辣。他当了十九年宰相,可以说什么坏事都干过。

中国人过去常常从道德品质上评价历史人物,李在史书中成了汉奸。西方史学界一直试图拨开史籍的迷雾,为李恢复的名誉。他们认为李任宰相期间,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是成功的,如编纂法律、改革兵制、发展财政(《剑桥隋唐史》、《中国》)等。的确,对于这样的人物,我们更应该强调他在历史上的作用。李是出了名的精明强干的官员,同时又精于政府工作和官僚事务。他在任期内尽力让一切井井有条,设限,真正表现出了旗帜鲜明的大气。说他是一个精明的行政官员或政治家也许不过分,但说他是一个政治家也许不够格。他没有一个政治家应有的优秀品质,比如服务大众,牺牲精神,任人唯贤。实际上,天宝时期唐朝面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军制改革也为边防军调兵起义埋下了伏笔。至于《唐律》在编纂和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是唐太宗以来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不能只归功于李一人。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法律是不被遵守的。在专制社会,法律的效力常常被人治因素抵消。李的许多行为都与法律的运作背道而驰。特别是他喜欢玩政治,让天宝时期的政治充满了恐怖,让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一定程度上重现了武侯时期政治天空中的阴霾。唐朝由盛转衰,让他承担一部分责任也不冤枉。

我们可以看到,李在时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如何巩固玄宗的宠信和朝政上。张九龄等人被革职,李想独揽朝政,怕那些谏臣老是向玄宗反映问题,破坏他们在玄宗心目中的形象。他公开召集谏官开会,说:“如今大臣们服从皇帝的命令已经太晚了,没有必要让谏官们对朝政说三道四。”他指着附近皇家马厩里的肥马说:“你看仪仗队里的这些马。他们平时享受的是三级马的饲料,但只要在仪仗队里叫一声,马上就会被开除。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不了解时局的杜甫上书朝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第二天,他被叫出长安,作为一匹尖叫的礼仪马,送到夏邑县当县令。

皇后被废后,受到玄宗的宠爱,李认为这是他往上爬的梯子。的女婿杨辉向朝廷报告说,太子李瑛、鄂王、光王李琮与长公主的哥哥、姓徐的薛秀合谋杀害长寿王李茂。玄宗召集宰相商议此事,提议废黜太子,并处罚几个王,遭到张九龄的反对。李对寿王的母亲有过承诺和默契,想支持寿王做太子。见玄宗爱寿王,便迎合玄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我们作为朝臣的责任。”李的态度使玄宗最终下定决心惩罚这些不幸的王子和太子妃的哥哥,这在开元时期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二十一日,玄宗派宦官宣布圣旨,废除太子、二王为庶人,将薛修放逐灵州。然后太子和二王死在城东,薛秀死在蓝田县。鄂王李尧和光王李琮都是好学有才的人,他们被无辜杀害,人们为他们感到惋惜。第二天,李英的叔父赵、薛公主和的叔父皇甫都卷入此案,数十人被流放和降职。只有李尧的王菲嘉韦伯斯特,因为公主以德闻名,没有一个人受到牵连——所谓“德”,就是不问政治,在险恶的朝廷和政治中更安全。

李善于弄虚作假,夸大政绩。今年7月7日,大理邵青徐娇出场:“今年只有58名罪犯被判死刑。一直以来,大理寺的监狱都被认为太过凶残,连鸟都不活。现在院子里有喜鹊在树上筑巢,这是天下太平的标志。”于是所有的官员都祝贺玄宗社会稳定。玄宗被丞相归功于治国有方,次日封李为晋公,牛仙客为贤公。

那些在才华和声望上超越自己,并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是李小心防范和重点打击的对象。李城府极深,别人很难看透他的心。他善于用甜言蜜语博得别人的好感,却在背后伤人,板着脸。凡是玄宗喜欢的人,或者才华、名声、成就超过自己的人,都是先接近他,然后在他的地位、权力对他有一点威胁的时候,再设计排挤他。即使是官场上长于老无赖的人,也很难避免落入他的圈套。他特别嫉妒那些富有文采和学识的人,表面上和他们交朋友,背后陷害他们。于是人们评价他:“口中有蜜,腹中有剑。”“口蜜腹剑”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成语,这是李式政治文化的语言积淀。李的诡计多端和狡猾可以在几件事上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