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简介,关于詹天佑的故事,詹天佑是哪里人?
詹天佑(1861 2009年4月26日—1965438+2009年4月24日),本名尽快,名叫大超,中国现代铁路工程专家。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江西),广东南海人。12岁留学美国,1878岁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是《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05—1909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创造了震惊中外的“竖井施工法”和“人字”线;在胡加、罗通、陆金、金州、平邑、新沂、潮汕、粤汉等铁路的规划和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著有《铁路术语表》、《京张铁路工程简述》。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现代工程之父”。
传记
詹天佑(英译:Jeme Tien Yow,1861 03 17-1965438+2009年04月24日),原籍江西省婺源县詹天佑,中国第一任铁路总工程师。他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也是中国最早的杰出爱国工程师和铁路工程专家。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赴香港报名参加清朝举办的“幼童出国预备学习班”。
在美国,海外预科班的同学们目睹了北美和西欧科技的巨大成就,惊叹于机械、火车、轮船和电信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有些同学对中国的未来持悲观态度,但詹天佑却坚定地说:“未来,中国也会有火车和轮船。”
他怀着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黑文希尔豪斯中学,1878。同年5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业为铁路工程。大学四年,詹天佑学习刻苦,毕业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成绩优异。詹天佑曾就读于美国纽黑文的西黑文小学和希尔豪斯中学。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课程,被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录取后,又陆续被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学习铁路工程。
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撰写毕业论文《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回国后,詹天佑去马尾船政学校学习。毕业后,他被派往福建海军旗舰“吴恙”号担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
战后,他被调到黄埔海军军官学校任教。但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派强烈反对修建铁路,主人公被迫学习驾驶海船,一拖就是七八年。
1887,“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天津成立。次年,他经留美同学牟推荐,得以胜任其精通的铁路工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开始修建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70多天就完成了铺轨工程。后来参与修建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需要在滦河上修建铁桥。面对英国、日本、德国工程师修建这座铁桥的接连失败,他毅然挺身而出,承担了建桥任务,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工程。
詹天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成功修建了京张铁路。1905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贯穿八达岭,全长360里,工程难度空前。
他亲自勘察和选择路线;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两台大功率机车掉头互推,解决大坡度机车牵引不足的问题。和工人们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渗水、塌方的困难,采用两头挖的方法挖到了居庸关。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比计划提前两年,总造价仅为外国承包商收取价格的五分之一。
京张铁路竣工典礼后,受聘为川汉、汉越铁路公会或宰相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后,任晗担任粤川铁路公会总工程师兼监工,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武昌至长沙全长365公里的铁路。
晚年编辑出版了《京张铁路工程概况》、《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类书籍,以及中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词典《华英工程词汇》。1919不幸去世。
中国工程师学会在青龙桥站为首任会长詹天佑建造了铜像,以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他还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人”。
詹天佑老人
民国成立后于1913任交通部技术主管。1914被授予二级宝光嘉禾印章。1916,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9年初,作为协约国监督的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被派往海参崴和哈尔滨。4月,因病返回湖北汉口。途中,他带病登上长城,感叹道:“人生有起有落,当初修建路网的梦想,却让我后悔到了最后。幸运的是,我的生命可以变成在中国大地上爬行的铁轨……”
詹天佑最终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三点半在汉口病逝,享年59岁。詹天佑和他的妻子谭菊珍被安葬在张静路的青龙桥火车站附近。
在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制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写成文字发给全国采用。我国现在仍在使用的4英尺8英寸标准轨距和詹尼车钩(又名江尼车钩和郑车钩,由美国人埃利·詹尼创造)都是詹天佑提出的。
纪念詹天佑
1922,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修建詹天佑纪念馆;2005年6月65438+10月65438+2月,“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铜像在张家口南站揭幕,纪念京张铁路修建100周年。詹天佑铜像:高2.8m,1t。
他的事迹已收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书第五课,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书第十七课。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卷20课(2012秋季)和小学河北教版五年级卷2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