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价格高合理吗?

这当然说不通。是继冰淇淋刺客之后的文具刺客吗?据媒体报道,大量高价文具正潜伏在货架上——例如,甚至更贵的55元的名牌中性笔,诱人的文具盲盒,花哨的儿童书包...而有些店铺,为了“掩人耳目”,连价签都不贴,让家长付钱了才知道,大呼“肉疼”。这件事还冲上了各平台的热搜榜,上亿人关注。事实上,高价文具引发的讨论并非只有今天。早在2013,人民日报就用一幅“世界文具争奇斗艳”的漫画嘲讽了这种现象。当时一个卷笔刀的价格高达82元,一个笔记本卖到250元,出乎人们的意料。

从市面上的产品来看,目前高价出售的文具产品大多是与动漫IP联名,有正版授权,因此受到很多中小学生的青睐。但是要知道,钢笔的基本用途是书写,它不同于面向成人市场和高端商务的文具品牌。归根结底,为中小学生设计、生产、销售的文具,主要着眼于其质量和使用体验,而不是试图迎合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相对盲目的偏好,甚至诱发中小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一些商家生产销售“天价笔”,通过层出不穷的销售套路,精准地抓住中小学生的尝鲜心理和攀比心理,只为获得不同层次的高溢价。虽然买卖讲究“你情我愿”,很多渴望爱孩子的父母也不介意为这种偏好买单,但这并不是让“文具刺客”肆意生长的理由。

其实商家创新开发了一些设计新颖、功能丰富、用户体验好、价格合理的文具产品,大家肯定会双手欢迎。但如果只是为了盈利,即使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了价格审批,也不一定能被市场接受。尤其是一旦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为保费买单的家长一定会避开“文具刺客”。所以看似商家掏空了父母的钱袋子赚了钱,但在逐利思维下却可能导致生产过剩,浪费大量文具资源。

更需要关注的是,文具消费这个看似很小的问题背后,投射出的是关中小学生消费观塑造的大问题。一项针对中小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显示,大量学生存在超前消费、畸形消费、借贷消费、违规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然而,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错。需要明确的是,孩子追求“高价值”的美好事物和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但人们要正确引导孩子,使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会超出实际需求和消费水平——作为塑造孩子最重要的环境,也就是家庭和学校,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时刻做好这方面的引导, 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不合理的“高价文具”的监管,因此,多方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