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生平简介。
房间里的老师李可染(1907.3—1989.438+02),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名三七。擅长中国画和美术教育,中国山水画大师。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中国著名的现代中国画大师。
李可染自幼学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的影响。曾师从齐白石、黄学习绘画,并任教于多所美术院校。他擅长山水,改写生活,将西画中的浓淡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李可染先生生平简介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江苏徐州。13岁随先谦史鸷在家乡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艺术专科学校师范系。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杭州西湖国家画院,并被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和法国著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学习西洋画。1943受聘为重庆民族艺术学院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1946应徐悲鸿之邀,任国立北平艺专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致力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和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以“有价值的是勇气,想要的是灵魂”和“用最大的技巧打它,用最大的勇气打它”为座右铭,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生。柯然先生的山水深邃凝重,博大精深,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推动了民族传统绘画的演进和升华。随着柯然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在画坛的“李柯然学派”。他不仅是一位在绘画上耕耘了70多年的大师,而且对艺术观念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力早已超越艺术界,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1989 65438+2月5日,在北京公寓去世,享年82岁。。
李可染先生往事集锦
李可染,1907,江苏徐州人,本名永顺。我的父亲,一个贫穷的农民,逃到了徐州。他最初以捕鱼为生,后来成为一名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父母都不识字。李可染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天籁之音,这个万籁俱寂的世界已经渗入了他童年时期易受影响的心灵。
小时候,第一次深深吸引他的声音,是一个沿街卖艺乞讨的盲人钢琴家弹奏的悲凉钢琴曲。从那以后,每当他听到那首长长的、悲伤的曲子,他就心痛得几乎要哭出来。他常常偷偷跟着钢琴师,听他弹琴,背和弦,直到深夜才回来。11岁的柯然,从那以后学了很多民间曲调,还做了一首小胡琴,弹得很好。
42岁时,李可染画了一幅写实写意人物画《歌唱图》。这幅画在他的古典人物画系列中尤为特别。“明月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陪伴女孩的盲人钢琴家颤抖的手指轻抚着琴弦,那似乎是钢琴的声音,不断地在哭泣,极其悲伤。那种真情实感,当画家揉进了他童年隐藏已久的心音。13岁的时候,小学放了暑假,可以在城墙上玩。靠近城墙的地方有一座园林建筑,叫“快哉阁”,几个文人长老正在里屋作画。他从城墙的缺口滑下,从窗口掉下去观看。从此,我在窗外等了好几天天亮,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如此痴迷绘画,感叹道:“来世真可怕!”画家们把他叫进来看画,从此他成了老画家们的“磨墨童子”。一大早,他提着小桶去井边打水磨墨,等着长辈们作画。回家后,他能够背诵他所看到的全部风景,这使画家们感到惊讶,并敦促孩子们崇拜山水画家钱为师。原来这里是集义书画社的活动场所。
李可染成为正式徒弟后,钱为这个小徒弟画了一幅大画框的山水,并写了几十行后记。附诗曰:“童年可作墨,而敏感天下宜稀。”“你自己抓的,我都不好意思飞回去。”钱有一种预感,这个做墨水的男孩会像大鹏一样展开翅膀,而他则像一只头朝下飞的鹳。1929对于22岁的李可染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那一年,他超越了七年教育,报考了西湖国立艺术学院第一届油画研究生。由于他现场制作的巨幅人体油画,画风刚健豪放,被慧眼识才的林风眠校长接受。其实那是他第一次拿油笔,也是同时前来应聘的山东小伙子张条教给他的。
但是,在课堂上,他有点傻眼。他拿起一根从没拿过的炭棒,准备写生,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他以自己画得笨拙为耻,一直拿着画板,直到教授来教室指导。画板的一角写着一个“王”字。原来是“武”字的密码提示,暗示你素描不好就去死。“十八艺社”时期的青年李可染。1929摄于杭州西湖“傅山庙”门前。左边是挚友张条,右边是李可染,中间是陈伟岑。
李可染陷入困境的哥哥是张条,那个临阵退缩时教他油画的年轻人。张跳昌五岁,同时考入西湖国立艺专研究部。因为两人都很高,穿长衫,留长发;因为都是穷学生,住在破旧危房里,月租最低;也是因为我们形影不离,彼此亲近;也是因为他们都是进步艺术团体“十八艺社”的最早成员,人们称他们为“西湖边的两兄弟”。
兄弟俩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学习也很努力。他们住的危楼就在尼姑庵的“傅山庵”上面。寺庙里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尼姑。她天不亮就起床背诵经文。每当木鱼和熏香的声音袅袅升起时,两兄弟就起床晨读。安排早课两个小时,吃早饭,然后去上学。
张条爱读西方的哲学和文论,读中国的古籍和画史都能受到影响。在张跳的影响下,柯然阅读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当时柯然和张条都是学油画的,西湖国画院的主导思潮是后印象主义。他们曾经接受过塞尚和高更在绘画风格上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是有不足之处。张跳对过去和现在的敏锐思考和评论可以追溯到他年轻时从一位老师那里学习中国画。从不会画速写和油画,到后来在全校小有名气。就这样,兄弟俩有了自己的外号:一个叫“张论”,一个叫“李术”。
“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的私人考官的学生,在李可染考试前,曾有张条的帮助辅导他的油画,却意外成功,被学校录取。张条落榜,再三申诉才被学校录取。他们互相鼓励,学习进步很快。
30年代初,两人都参加了“十八艺社”的进步艺术活动,引起了当局的注意和防范。有一天,柯然从图书馆回到客厅,门大开着,书、期刊、图片散落了一地,床被子、床垫都翻了个底朝天。李可染一看,连笔记本都偷了。张条一直被关押在陆军监狱。
可染多次探监。第一次送牙刷,毛巾,香皂等生活用品,然后送衣服。柯然最后一次探监时,看到张条瘦了。不过张条倒是乐观,隔着栏杆小声说:“放心吧,我每天都和狱友挤肩膀撞胳膊锻炼身体,还跟一个狱友学俄语……”
柯然向林风眠先生求助,林先生出面做担保人。张条终于出狱了,但他没有出现在学校,而是去了上海。后来他和田汉都是左翼文艺运动。他又去了苏区,任苏联教育部长,可惜在左倾路线下被杀。当Keran得知这个情况时,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悲惨往事了。
80年代的柯然,依然深深怀念着“西湖边的兄弟”张跳。他说:“在张条同志的教育影响下,我对中国社会及其前途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正确的文艺道路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永远不会忘记。”从65438年到0938年,抗战初期,手握调色盘的李可染在1932年秋被禁止参加武汉“十八艺社”的进步艺术活动,但在林风眠会长的关怀下,他悄然离开了西湖,回到了故乡。九一八事变激起了爱国青年的热血。此时,柯然所在的徐州人民教育博物馆和他兼任教学的徐州私立艺术专科学校成为抗战宣传活动的中心。
李可染在民间教育馆创办抗战宣传室;同时创办了黑绿石版画的抗日画报,把抗战宣传室的活动演变成更生动、更通俗的形式,传播给广大受众,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救亡图存的火种。
李可染的抗战大字报始于九一八之后,七七事变之前。从65438年到0938年,是他加入聚集在武汉的文化大军的转折点。当年,他孤军奋战,加入到领导和组织抗战宣传活动的大潮中。直到1942左右,他才重新开始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这位后来享誉海内外的当代山水画大师,在青春岁月里如此激情地投入到抗战海报的创作中,大规模无私地画了10年。他完成的壁画、布面海报、各种形式的海报很难准确统计,至少有200多幅。这对于世界美术史来说,是一个罕见而特殊的文化现象,从中可以窥见他作为一个爱国艺术家,胸中是一颗多么温暖的中国心。
早年,徐州民间教育馆陈列的宣传画有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炭画等...各种工具、形式、主题和类别。引人注目的是《甲午战争——九一八,日本侵华历史》,以历史照片和图片为主线,配以漫画和海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已久的侵华野心和罪行。
“八·一三”后,徐州民间教育馆以其固定的抗战宣传室为活动中心,演变为“抗战文学宣传队”和“抗战宣传画巡回展览”两个新的分支机构。李可染发起、组织、带领徐州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邀请艺术界、戏剧界、音乐界的朋友到街上捧场。当时全国都在沸腾着抗日救国的洪流。
抗战海报激发了青年李可染的创作活力。他构思敏锐,下笔大胆迅速。他自己创作手稿,同时有7名学生紧跟其后,作画,写艺术标题。就这样,数百张画在大幅白竹布上的海报已经完成,青年学生们举行游行,配合抗战文艺宣传队在城乡巡回演出。两匹马:一匹载歌载舞,表演街头剧,一匹在附近场地举办抗战宣传展。文艺宣传队演出到哪里,巡回展览就出现到哪里,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在镇上引起了轰动,吸引了潮水般的游客,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成为唤起人心和齐心抗战的响亮号角。
这种自发自制的宣传活动一直持续到1937七七事变。当时的军事重地徐州已经是硝烟弥漫,南北道路被切断。可染寻求机会,长期从事抗战宣传,绕过Xi安,转往武汉。
在从武汉到长沙、桂林、重庆的路上,艺术往往是先锋,戴乃迭是最得心应手的画家之一。城乡的墙上出现了海报,然后街头出现了话剧表演队和歌唱队。控诉日本侵略军破坏和平家园,呼吁棉衣送上前线,呼吁援助饥寒交迫的难民同胞,反对妥协、投降、顺民汉奸,歌颂抗战英雄成为海报的主旋律。其中一条是“敌人被打得很惨!李可染笔下,鬼子兵在作品中的出现成为战败日军的典型形象。很多街头剧队,伪装成鬼兵,都不约而同的以这幅画中的形象为蓝本,其鲜明的造型特色和巨大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1950年,李可染与导师齐白石在北京七寨合影。
1947年,在徐悲鸿先生的推荐下,李可染终于有幸拜师齐白石。
齐白石是现代写意花鸟的集大成者,也是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但在当时,他的创新思想屡遭保守势力的反对,走上了他孤独的道路。他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很欣赏,很佩服。后来他多次在可染画上写后记,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的《耙草止牛》题词。老人写道:“做了之后作为大师成功是值得的。”可染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勤奋,而且思想深刻。
李可染在齐石身边度过了65,438+0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整理纸张,老师作画。他从来没有画过白石老人的花,但他认真研究了齐白石的绘画态度,用笔运墨的方法,绝妙的构思和大胆独到的精神。
齐白石和曾赠可以染一个设计巧妙的印章“树下的男孩”,也就是树下的一个人。白石老人赐印时,对可染说了两句老话:“李无冠,不收。”印章取其“无需全冠”之意,以清正廉洁为做人之要义。
1957年柯然访德期间,97岁高龄的白石突然去世。克兰没能及时赶回自己的葬礼,没能和自己的弟子交朋友,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还向黄求教。
第一次向黄求教时,他带了大约20幅自己的作品。黄氏看到钟馗这种气质厚重、笔墨浑浑的水墨画,非常激动,当即想把自己的元代至宝《钟馗鬼图》给染了。可染是因为礼太厚,不收贡品。老师和学生一见钟情。
黄擅长画史和鉴赏。在他对艺术风格的评价中,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粹的内在美”,反对轻浮浮华。70岁以后,黄在山水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终形成了他无与伦比的绘画风格。这促进了以“厚重”为核心的可染美学的快速形成。
1954年,李可染去江南写生。那一次,他去黄石家,待了六七天。黄石用装在墙上的小滑轮把自己画的藏画一幅一幅的挂起来,一幅一幅的点评,看了两天。可以看到,黄师傅由于眼睛患有白内障,戴着墨镜,仍然在摸索作画,每天检查山水画,堆砌起来。一天傍晚,黄师傅在灯下一口气勾住了78张山水车郭,令染十分感慨,感叹道:“前辈老师的勤奋,真是我们晚辈望尘莫及。"
黄氏在绘画上的勤奋与齐氏不相上下,黄氏对可染性的热爱也与齐氏不相上下。这一次在黄石身边,黄石选了一幅当天的画,每天都给他。可以染到临别前说再见,也可以染到黄氏亲自送。长途跋涉后,还以自书对联作为留念。谁知这居然是黄师傅教的最后一课。次年,黄石去世。
诡异险峻的蜀道、江城的晨雾、嘉定的乐山大佛、夕阳下的重庆山城、万县的桥,是李可染在1956中最关键的长途写生的重点景观。这个小品历时8个月,春天从北京出发,冬天返回。
柯然在山城生活了很久,在重庆的艺术圈有很多朋友。只要你打个招呼,四川省一路上都会有热情的接待。不过既然是诚心写生,最重要的还是要专心,避免社交分散时间,尽量不要打扰朋友,以免干扰他们的工作计划。这次旅行,和研究生黄润华一起,总是用脚步代替汽车,沿途作画。去河边旅行,睡在木船的甲板上;在去山路的旅途中,我挤进了骡店和客栈。食宿很简单,旅途很辛苦。素描和绘画虽然不能“每次都成功”,也有空跑、没风景的情况,但是每天专注一件事,还是可以收获很多的。
一天,写生结束后,年近半百的李可染和二十多岁的黄润华都筋疲力尽,昏昏欲睡,只好在路边的席棚客栈过夜。王先生失眠了,他终于睡着了。一阵锣鼓敲得越来越响,睡意一下子把他赶跑了。锣鼓声惊天动地,年轻的黄润华再也忍不住了。想着后半夜辛苦,天亮前还要起床作画,王先生同意给四川省美协打电话。著名版画家吴凡半夜接走了两个师生。多么非凡的招待会啊!那时,柯然先生在重庆国立艺术学院教书,年轻的吴凡还是个学生。他知道染匠是个有素质的人,就温和地骂了老师一顿。早就应该通知他四川之行,避免敲锣打鼓的痛苦。从那以后,染匠每次见到吴凡,总会提起四川锣鼓的威力,自嘲一番。
但鞍马上这样的疲劳,并不影响李可染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后半生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创新探索中,他已在祖国各地作了10张素描,践行着他“走进生活,走进祖国壮丽山河”的创作信条。所到之处,他都会观察和探索自然景物昼夜变化的奇观,完成数百幅风景写生。以此为标志,他的山水画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笔墨意境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1984年,戴题写了“以澄明之心观道”四个字,作为自己美学思想的总结和追求。“清心看陶”借用了六朝山水画家宗炳的一句话,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宗炳一生“30多年来住在山里,喝在山谷里”。他热爱山川,远游他乡。回来后把所见所闻画在墙上,躺下来游泳,叫做“明心观道”。他称赞自己的美丽和快乐,说:“弹琴使所有的山都响了。”
李可染用这四个字概括了他70年追求艺术和启蒙的真谛。他以现代的视角剖析了东方文化的渊源,展示了中国画的跨世纪前景,升华了对山水画与自然声音、现代人生活关系的美学思考。
李可染对现代景观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促成了他的一系列新景观作品的诞生:《山之歌》、《夏日山下菜》、《千峰上杜鹃啼》、《林中鸟竞归》、《雨后瀑布》、《崇山茂林云上的家》、《郁郁葱葱的树中人》,这些作品生动而丰富多彩。
晚年自创“密林烟树法”,使墨块、强背光的山水变化狂放。茂林,夕阳,瀑布,飞鸟,乌鸦,自然万象...悠闲地在一片葱郁的烟云中,结构变成了一个无限绿音的泥泞世界。
才是李可染大师一生追寻的真正境界,即以明心观道,大道圆通,运化一体,万声皆响。
绘画故事
万山红遍:2007年5月28日,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中国近现代画作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3504万港元的高价成交,打破了该画家作品最高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李可染在1962到1964,与毛泽东的《沁园春?在长沙,名句“山尽红,林尽染”造就了七幅画卷。每幅作品的大小、构图、景观都不一样,但基本格局是一样的。其中《万山红遍》高131 cm,宽84 cm,是该系列作品中画幅较大的一幅,极具收藏价值。这幅画别出心裁,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的艺术精髓,实在难得。
1949新中国成立后,举国欢腾,人民对新生活充满期待。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的诗成为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于是以毛泽东的诗为题材的画作不计其数,“万山红边”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名句之一。当时很多画家画秋叶,被美术史家称为“红色山水”,“红色”也被赋予了红色政权统治中国时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
这幅画构图丰富,像一个巨大的纪念碑,它使用了大量的皇宫朱砂。它是红色的,在沉默中蕴含着无限的喜悦。为了突出“红”字,作者使用了大量密集的朱砂点,使画面效果特别强烈,具有非凡的视觉魅力,并以浓重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森林中的白墙、山上的瀑布和山下流淌的泉水相映成趣,气势磅礴,成为画面的亮色,而前景中的溪流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印章印刷
可贵的勇气——这是1954年外出写生时使用的印刷语言。为了鼓励自己,1986年,我在石牛堂写了一本书。“大胆”的人敢于突破传统的陈规。
欲望的灵魂——这枚印章是我1954年外出写作之前刻的。1986年4月,冰音可染石牛堂。“勇气给那些有价值的人”和“灵魂给那些想要的人”是我打字前刻的两枚印章。“大胆”的人,是敢于突破传统俗套和“灵魂”,用时代精神创造意境的人。
祖国山河传——祖国的山河壮丽,要用心去画。1986年,冰音写了一本书《四月》,我的风景印出来了。
《三千废画》——自激印刷语1986年,冰印可染石牛堂,怕画不好也没用。只要用心画,坏了也没关系。我有一张邮票叫《三千幅画报废》,鼓励自己不要怕画损。因为怕画不好,墨守成规,不敢突破,总是在自己的老圈子里打转。这是惰性的表现,很难有进步。(李可染自我解读)
“牛”——鲁迅的联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激励着我们。于是,我开始画牛,并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正常牛馆。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1981年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50年代,我几次外出写生,背着学生的绘画工具,每天行程上万里。努力创作出具有现实生活气息、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现在,不知不觉就70多了。我总结了一下,刻了一个“70年前,知音与无知”的戳,意思是世界之广阔,万物之宽广,真理之深邃,所学无足轻重。总结自己,活了70年,深感无知。我应该从“零”开始学习。(李可染自我解读)
《登峰造极无坦途》(给周恩聪)——这本70岁的印度书是1978年送给恩聪鼓励他去死的。
其他作品包括:有价值的勇气,2和3,欲望的灵魂,2,言语不惊人等。
绘画话语与主要作品
相当关键——立轴和色书,67×37cm。
四十年代,李可染转向中国画,他的人物画表现出更加成熟的个人风格,在艺术个性上充分体现了他的潇洒气质。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晚年,并在他的艺术审美表现中与山水画的蓬勃审美趣味成为对立统一的重要互补因素。
题词:“我在问秋讯,一叶落中庭。”
郭沫若题:“梧桐为秋之灵,沁人心脾二字为佳。”
万山红卞-1962画框彩纸,69×45cm
用朱砂画了一幅万山红的诗意图,此图为开篇之作,作于1962。接下来的两年,作品更多了。《朱砂山水》目前已知作品仅有五幅,藏于民间和艺术机构。从艺术上讲,这种特殊的山水创作是李可染从“写山水”到“造山水”的创新,精彩绝伦,感人至深。
题词:“山尽红,林尽染。”
李青景区地图-1977,152×128cm
江山如镜,两岩之景,江山之舟,皆成双。高低不平的房屋,郁郁葱葱的森林,奇形怪状、千变万化的山峰,仿佛被刻意安排在河的两岸,供任何人观赏。画家以宏大的布局,将漓江最惊艳的景色铺展在银幕上。在笔墨方面,画家避虚就实,通过提高视觉的可视性来强调这里空气的清澈。线条凝重沉稳,墨色饱满饱满,让美丽的漓江稳而不浮,十分吸引人。
《甘牛图》(1983水墨彩印:白发男学生石牛堂,李,68× 11 cm可染印章)。
“牛也是,力量无穷,低头听话不逞强。终身疲劳,做事不居功。清纯温柔,时而坚强倔强,稳步前行,不踩空,形容朴实无华,气势磅礴。我仰慕其性,爱其形,所以百写不厌。”
松下瀑布观(1943):李,可染,学79.9×47cm。
《洗桐图》(1944,用彩色墨水镜片印在纸上:三七,可染,一尘不染,65.5×37.2cm)
棕下老人(1945 94.4×43.5cm)
《午后困倦的画面》(1948用水墨彩色镜片打印:可染,莫名其妙,用唐骏71.3×34.3cm)
梅花中的男人(1961岁镜面彩色打印纸,70×45厘米)
鲁迅故里绍兴市(1962):李可染62.3×44.6cm。
边(二)(1964 136×84cm)
昆仑山的颜色(1965):纸墨立轴印章颜色设置:可染、感伤、如画的河山67×45cm)
阳朔(1972水墨彩色镜头纸印:可染69×95cm)
山顶平台(1974)(纸墨色镜头印章:可染,李51.3×38.7cm)
井冈山(1976印在纸上油墨彩色镜片:李,可染129×81cm)
《雨中漓江》(1977纸本彩墨镜头:李,可染,山水如画71.2×48.7cm)
《李青帆影图》(1979竖轴彩纸,60×96cm)
牧童短笛图(1980纵轴,彩色本,69×45cm)
泼墨山水(1981年纸墨色镜头印章:可染、日新、李68.7×45.9cm)
《牧童归夕阳红》(1984水墨画镜头:李、可染、甘牛、李霞歪冠、陈去69×58.5cm)。
烟雾河上的日落(1987 68.5×103cm)
百根弹簧(1987 109.6×60.2cm)
密林中的烟树(1988水墨画彩色镜头:李、可染、陈76.5×50cm)
草地放牧(1988 77.5×102.5厘米)
“雨突然放晴”(1988)等。
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散文
相对于艺术,生活是基础。想做好任何事情,都要先打好基础。为什么有些人的山水画是公式化的?主要是脱离生活,脱离现实,没有感情。想当然的去画,画必然会形成固定的公式。
我给你讲一个好画的五字公式,很好记:气、寒(含)、北(笔)、风(丰)、大。
“气”指的是魅力。一幅画的魅力是最重要的,它是统帅,是灵魂。“六法”中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讲传神神韵。
“包容”指的是寓意,画面的寓意很重要。一幅好画,给人的是深邃的思想,无尽的回味,要有钟声般的回响,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一篇好文章不能紧张,一幅好画也不能紧张。它需要深度,不是简单的表象,而是蕴含无穷的感觉。
“笔”指的是笔墨,是创作的手段和方法。任何好的作品,好的创意,好的意境,都需要用好的笔墨来表现,这是基本功的一部分。
“丰富”就是丰富的意思,有些人画的很轻率,这样不好。一个画家应该对他的观众和他自己负责。为了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教育和发人深省,使人久久忘返,就要有丰富而“耐久”的画面。黄的《积墨法》就有这种感觉。浓缩不一定复杂。简单的笔画也能达到丰富的效果,但并不容易。艺术不可能追求丰富,片面强调洗练简单马虎。新手更是如此,写几千笔也不算太复杂。
“大”是指“大气”,有的人是带着“大气”的感觉去画的。有的人画画,让人觉得生硬小气。这是由画家的修养、性格等因素决定的。做到“大气”并不容易。范宽的作品历史罕见,大气,是中国画的好传统。这五个字很好记,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五字公式”要有生活基础,多种修炼,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练习,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