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谢振华谢绝了军区专职,邓小平夸他:开了个好头。
1985,百万裁军开始。中央军委最终决定,保留北京、沈阳、济南、广州、兰州、成都军区,合并乌鲁木齐、武汉、福州、昆明军区。当谢振华离开昆明军区时,他谢绝了军区的专职职务。邓小平得知后,特意表扬了他。
谢振华支持邓小平的指示。谢振华曾说:“我在小平同志手下战斗过、工作过,听了教诲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从65438年到0977年,邓小平担任了四个职位,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并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同年,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秘书长,成为邓小平的得力助手。
那时候,一切都是一片废墟。邓小平和罗瑞卿深深感受到了用人的重要性。于是,在后来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罗瑞卿提出要提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起用一批年富力强的开国功臣。这项动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批准。
在这种背景下,“游手好闲”的谢振华被罗瑞卿安排到沈阳军区。罗瑞卿给出的理由是,只有派出像谢振华这样军政全能的将军“严打”,才能使这一地区的部队迅速走上革命化、正规化建设的道路。
65438年2月23日,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谢振华调任沈阳军区任副司令员。此时,被称为“绝望的三郎太”的罗瑞卿因过度疲劳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谢振华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去拜访。
来到病床前,谢振华向罗瑞卿敬了一个军礼,并问候道:“秘书长,我来看你了。感冒好点了吗?”
罗瑞卿看到谢振华来了,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幽默地说:“你来看我,病就好了一大半。”
问候之后,罗瑞卿告诉谢振华,去那里要做好工作,一定要服从中央军委和邓小平同志的命令。谢振华用力点头。
告别罗瑞卿后,谢振华立即收拾行李,准备今天飞往沈阳。当时,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胜在京开会,谢振华主动找到你,向未来的上级和合作伙伴打招呼。
李德胜对谢振华的到来表示欢迎。此时离元旦只有一周了。考虑到谢振华和他的妻子已经几年没有和他们的孩子团聚了,李德胜要求他以后去工作。
谢振华说,既然命令已经下达,还是走的好。
李德胜安慰他:“部队里有很多事等着你,但你的家人也需要你的陪伴。今年一定要平平安安过个团圆年,这样更有利于你以后的实际工作。”
谢振华很感动,说她会服从安排。
10月8日,谢振华和李德胜乘坐同一架飞机飞往沈阳。到达军区后,谢振华几乎没有休息,就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了解了军区的各方面情况。接着,谢振华召开会议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开始逐一解决它们。期间,他特别提出要根据新的情况,尽快建立一批新的学校。
对于办学,邓小平说,教师很重要,我们要选好他们,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可以兼课,大军区领导和下属单位领导也可以。对此,谢振华表示,他也会抽时间去上一些课。
同时,军区还恢复或建立了步兵学校、炮兵学校、通信学校、卫生学校、后勤学校等。,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接着,在“整军”问题上,谢振华考虑从驻扎在长春的16军开始。谢振华熟悉16部队。47师的前身之一,是以红3兵团12团为骨干组建的老部队。谢振华,原红12团二营教导员,在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谢振华与16部队有着密切的联系。
谢振华到了16部队后,指战员把他当老前辈、老首长。他也把自己当成这个部队的老战士,有一种回到“娘家”的感觉。当然,与军队接触越多,谢振华对它的要求就越严格。
谢振华军区工作组首先组织召开了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说:“邓小平副主席在军委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是整顿领导班子,第二是讲形势,第三是讲军队大学校,第四是讲纪律,第五是讲团结。”
出于“整顿领导班子”的考虑,在掌握了16军的基本情况后,将39军政治委员彭·调任16军政治委员。16军副军长刘升任军长;16集团军参谋长朱敦法升任集团军副军长;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李德功升任16集团军参谋长;调任军区保卫处处长赵万福升任16部队政治部主任。
后来,在新一届军党委的领导下,16部队军政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年后,朱敦法被提升为16集团军军长。因为年轻,工作有成绩,不到几年就升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后来又调到国防大学当校长,从65438到0995晋升上将军衔。
1982,66岁的谢振华当选为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不久,中央军委任命他为昆明军区政委。
上任前,杨得志参谋长、总政治部余主任和副参谋长都亲自找谢振华谈话,把任务交给了他:“昆省军区地处越、老、缅三国交界处,军队内部的安定团结十分重要。目前需要统一军内思想,做好对敌反击作战的准备。”
谢振华抵昆后,与原军区第一政委刘志坚交接任务。两人曾经是红3军的老战友,感情很深。至此,刘志坚已奉命调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
刘志坚对谢振华说:“以后昆明军区就交给你了。”谢振华回答说:“别担心。”
谢振华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大力调查研究。他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团以上部队考核干部。据身边人的记载,谢振华在半年时间里,深入部队100多天,走访了云南80多个县的所有团级以上单位和武装部。
通过实际调查,谢振华掌握了军区工作的主动权。比如他报中央军委批准直接提拔四十多岁的优秀教师廖锡龙为陆军司令员。廖锡龙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举成名。他不仅指挥战争勇敢果断,更重要的是讲究策略,敢打硬仗。
谢振华非常欣赏廖锡龙的德才,评价他德才兼备。他受过军事指挥院校的训练,经受过实战的考验,具有良好的现代军事学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1995年,廖锡龙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00年,廖锡龙被授予上将军衔。
经过谢振华等人的努力,整个军区进行了调整,野战一师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在四十二岁左右,团级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二岁左右。
接下来,谢振华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入侵我老山和遮阴山的越军身上。1984年,昆明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组织指挥了对占领我国西南边陲的田鹏、弓、马林、独龙、桥头、那法以及老山、遮阴山之敌的自卫反击作战。
战前,谢振华和军区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张铚秀经常一起或单独到滇边视察,特别是在敌人占领的老山、遮阴山,进行细致的观察和透彻的分析。
回国后,谢振华组织召开了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说:“这是我军自1979以来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自卫反击作战。主要目的是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维护边境安全,改善防御态势。事实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常胜将军的威武之师,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谢振华的话鼓舞了官兵们去战斗。
随后,在讨论作战方案时,坐在一个大沙盘前,听取了14军军长刘晓波和11军军长马的发言。
14军和11军是刘邓军的王牌。14军的前身是陈赓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主力。11军的前身是陈锡联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
在听取了两军的报告后,谢振华感到满意,并对个人战术安排进行了调整。最后,谢振华强调:“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打得坚决、准、稳,一定要重拳出击,这样一下子就粉碎了,没有还手的机会。在这次行动中,我们将先恢复,然后防御。收复时迅速果断,防守时坚定顽强。”
为有效打击敌人,昆明军区炮兵部队奉命提前于4月2日、3日炮击老山、遮阴山之敌30余个目标。在总攻的前一天晚上,谢振华到14军司令部听取了刘晓波关于作战部署的汇报。
经过分析,谢振华认为现有指挥所的位置很可能是第二天战斗打响后敌人炮火攻击的重点。于是,他对刘说:“今晚就把指挥所移到山后八百多米的一个山洞里,可以在山上设一个观察哨作为辅助。”
刘不愿意把从指挥的前线调回来。他说:“指挥所的工事已经修复,通讯设施已经埋在地下,作战沙盘也已经搭好。敌人的炮火可能无法炸毁我们的地下设施。政委,我看还是不动的好。”
谢振华坚持说:“为了保证指挥所的稳定,我认为还是要把它搬走,否则会出大问题。”
后来,刘晓波认真执行了谢振华的指示。不出所料,第二天早晨,敌人的炮火击中了14军原指挥所。事后,大家纷纷感叹:“谢政委真是运筹帷幄!”
4月28日凌晨,谢振华亲自坐在作战室指挥自卫反击战。在谢振华等人指挥下,40师9小时收复老山,31师6小时歼灭阴山之敌。为了长期坚守边境阵地,中央军委还命令陆军1军等部队开赴云南中越边境执行作战任务。
1军军长傅全有立即率其风尘仆仆的部队开赴前线。来到指挥所后,他立即向军区首长汇报,接到作战任务。谢振华很了解傅全有,知道他是一个敢打敢拼的好战士。
1984 9月10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嘉奖令,奖励参加老山、遮阴山自卫反击战的全体指战员、民兵和民工。
9月6日,邓小平发布命令,授予昆明军区6个单位和65438名个人荣誉称号。9月15日,昆明军区召开“两山”会战庆祝大会。谢振华主持了庆祝大会并致开幕词。他说:“昆明军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反击任务,取得了伟大胜利,打出了国家和军队的威风!”
之后,谢振华写了一篇长文,题为《雄霸山河的英雄凯旋》,歌颂了奋战在“两山”的英雄们。
6月,1984,11,邓小平召集三总部领导,以及空军、海军、二炮、国防科工委、11军区司令员、政委,在京西宾馆召开军委座谈会。
会上,邓小平发表了90分钟的讲话,阐述了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军队要大量裁员!”这时,在会议厅里,谢振华边听边记下,心想:这将是一个大动作。
后来在工作过程中,总参谋部的初步方案是撤销成都军区,组建新的昆明军区。合并后的军区领导机关设在昆明。
谢振华认为云南位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交界处。目前,中国与缅甸和老挝的关系都很好。就越南而言,虽然不甘心,但也不得不到此为止。边境相对稳定。
就成都而言,目前肩负着保卫西藏边疆的重任,而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俗称天府之国,历来是军事重地。因此,从战略角度来看,谢振华认为,合并后的军区机关设在成都也是合适的。
后来中央军委“撤昆留成”的决定,与谢振华分析的情况类似。因为有准备,他很快就能摆脱不稳定的情绪。他明确表示支持中央军委的最终决定。
对于两大军区整编后主要领导的任命,谢振华向军委建议,由1军军长傅全有担任成都军区新班子司令员;成绩突出的11部队司令员廖锡龙,到成都军区任副司令员。
关于自己的去向,上级问他愿不愿意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届时,军队精简整编后,一两年内将恢复军衔制度。只要留在军区主要工作,就授予上将军衔,而从前线退下来的,无论老少,都不再授予上将军衔。这些,谢振华非常清楚。
但是,谢振华回昆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精简整编,如何安置几万名干部。所以,他对军委领导们说:
邓小平得知后,称赞他说:“他带了个好头。”
两大军区合并半年多来,以谢振华为首的善后办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纽带作用。到了6月3日,1986,谢振华终于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谢振华将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