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海归求职成败
当初出国的时候踌躇满志,想着将来回国的时候意气风发。
现在回国,发现求职之路并不平坦。
《晨报人才周刊》走近几位海归,听听他们的求职故事。无论成败,对于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或者将要经历这个过程的人来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学习的。
失败案例
英雄:小美留学国家:新西兰留学专业:MBA。
小美两年前大学毕业不久就去了新西兰读MBA。现在她已经学成归来,却在为找工作发愁。
“刚回国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不到65438+万元;不要去城外打工。”但几次面试后,她发现海归并不那么吃香。“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部门主管职位的面试通知。虽然月薪3000元低于我的心理价位,但我还是去了。”没想到那天有两个海归一起面试,大家一见面就觉得很欣赏对方。结果很意外——三个海归都不成功,一个本地本科生得到了这个职位,“因为他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公司hr事后说。
经过这一系列的磕磕碰碰,小美发现,她手里的这张外国文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当我决定出国留学时,我只是跟风。当时国内留学生市场行情看涨,出国潮一浪高过一浪,没多想就出去了。但是投入了这么多钱,总想有高回报,所以无形中提高了目标工资。其实现在想来,应该是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出去,这样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或者在国外找个专业对口的,先适应一下,这样有了工作经验,进外企总会有些优势。”
小美知道,这样下去,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期望值,从基础做起。“我曾经很自负,把所有的职位都定位在主管级别以上。现在想想,即使我得到了这份工作,我也不一定能胜任——因为我没有工作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企业内部事务。”
最终,小美决定去小企业积累一些国内企业的经验,然后跳槽去外企。“我的强项是外语和学历。现在我先把工作经历补上。”
成功案例
主角:王小姐,留学日本,自动化控制专业。
王小姐作为上海大学和日本的交换生去日本留学。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正好学校有这个机会,我就去了日本继续我的老专业——自动化控制。一年本科结束后,考虑到自己在日本的时间会少一些,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没有太大的提升,王小姐选择了继续读硕士。
读硕士期间,王小姐除了勤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工作机会。王小姐的选择目标非常明确。“一个是和她的专业有关,一个是公司应该在上海有分公司。”这样的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优势,如果有可能,毕业后可能会被正式录用到中国工作。
目标确定后,王小姐开始通过朋友和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这个消息。好事多磨。他硕士毕业的时候,正好有个公司在中国区分部招人。幸运的是,王小姐一次申请成功。在日本,技术人员毕业后申请就业签证比较容易。于是,毕业后,王小姐又在日本工作了两年。今年,正当公司准备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时,公司总部派她去上海工作。王小姐的每一步成长,都完全在她的计划之中。
失败案例的主角:赵小姐留学新西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赵小姐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现在,她回国已经两三个月了,但是她投出去的求职简历都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
其实临近毕业,赵小姐就开始找工作了。但是因为我在国外,父母只能替我做,期间我得到了一些面试机会但是不能参加。一切都要等她毕业回来才能做。
今年4月,赵小姐毕业回国,但已经错过了外资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阶段。
赵小姐参加了几次招聘会。招聘人员一上来就问她有没有上岗证或者工作经验。赵小姐无言以对——刚从国外回来,怎么会有时间考国内的证?后来赵小姐通过网络或者亲朋好友找工作,两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
赵小姐说:“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现在的想法是,哪怕去大型外企实习。”在谈到未来的发展定位时,赵小姐表示自己其实很茫然。
等待大海的专家诊断
在用人单位眼中,海归的吸引力有多大?海归如何避免成为海归?想出国留学,如何规划留学生活更有利于你未来在国内的发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董鹏(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招聘总监陶艺、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德法美硅谷三位理事、上海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学院王毅。
正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现在用人单位选人不是根据你是不是海归,而是根据岗位的要求。任何职位都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谁符合这些要求,符合企业的用人成本,谁就会被企业录用。所以海归和非海归的标签是隐性的,只有能力和素质才是主导。
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巴黎联络处主任蒋小东认为,求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那些在国外读本科的年轻海归。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如果他们的心理价位太高,考虑到用人成本,企业不倾向于使用海归。所以他们必须调整心态,放下所谓的社会地位,与国内大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王毅也认为,不要过于看重前期投入,期望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而应该把在中国的起步阶段作为投资的延续。
出发时间
不要因为出国而出国。选择出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选择管理类或文科类专业时,一定要慎重。这些专业对人的潜力和能力要求很高。读完这些专业就当不了经理了。如果没有工作经验,留学并不能增加求职的砝码。陶艺建议,出国留学,要选择一些专业技能强的专业,否则可能留学回来,只能做翻译等工作。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德国联络处主任卢说,专业的选择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比如德国的制造业和化学工业都很强,这也是上海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但是很多留学生都挤着去学管理,太盲目了。
出国留学
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陆认为,出国留学不应该是死路一条,而是可以利用工作的机会,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海外人脉很可能是未来回国的优势。结合专业工作和实习,在国外工作的经历可以极大的提供回国的竞争力。陶艺强调,你必须选择你的工作和实习,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否则你不能为你的工作能力加分。在实习的过程中,要多了解外企的理念、运作方式、行为规则,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求职砝码。
申请工作时
明确自己的优势。海归在求职过程中,不要一味强调身份,要用素质和能力说话。
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硅谷联络处主任褚海琼认为,海归最大的优势在于沟通能力。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只是对沟通技巧的肤浅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和外国人正常交流,让双方都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不会产生误解。这就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国际化视野也是海归的一大优势。此外,“外国插队”也说明海归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和生存能力。看企业需求,“投其所好”
海归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瞄准企业的需求。蒋小东认为,海归求职成功率高的企业是外资企业、有志于国际化的企业和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尤其是后两者,他们非常希望有海外背景的人能搭建一座走出国门的桥梁。另外,试试那些对外语要求比较高的岗位。不要分散求职目标。陶艺认为,求职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专业和水平,以及自己的兴趣来确定求职目标。如果短时间内很难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至少在求职的时候要明确一个短期目标。所有的工作信息都围绕这个目标。
不要分散你找工作的注意力。如果你今天投了这个职位,明天就会觉得也不错,会大大降低求职的成功率。不要气馁,持之以恒,最后是求职的决心和态度。其实求职某种程度上是能力和运气的结合。如果你想获得好运,你必须有毅力和不怕失败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