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不招魂有什么不好?
至于“部分网友发布的丁璇老师讲课内容断章取义”,并不是一个有力的借口。关于丁暄,网上有很多可以公开查询的讲座,包括女性的美德是维持家庭秩序的关键,女性如何维持丈夫的秩序,女性的礼仪与修养等等话题。这些讲座的目标受众都是针对女性的,内容基本都是与女性独立解放相悖的。
女权主义者一定不喜欢丁璇。多年来,她一直在呼吁妇女解放,却没有受到主流舆论的欢迎。而是已经堂而皇之的进入校园,对四德礼让百依百顺。恍惚中,人有置身旧社会的错觉。
其实厌恶感并不是女权主义者独有的,围绕丁璇的舆论处于整体倾倒的状态。这说明,在公共话语层面,“三从四德”理论已经被扫进了那堆旧论文里,至少,它已经失去了曾经被公开陈述过的“合法性”。
然而现实比舆论更微妙。虽然这次丁璇受到了批评,但她一直是个令人愉快的客人。根据九江学院发布的通知,丁璇不仅是妇联基金会传统文化讲师,还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近年来,她应邀到工会、妇联、高校、企业和民间组织义务巡回演讲数百次。必须承认,鼎轩是市场的产物,女德还是这个时代的地下学校。
反驳丁暄并不难。现代社会强调权利和自由,从三个方面和四德来讨论依赖。不从父嫁,就从夫嫁。这就是为什么有“王福琦贾”这样的说辞。丁暄还说,女人要穿着得体,不能太暴露。一句“我不能被任何事困扰”就可以被人嗤之以鼻。在理论斗争中,传统妇道文化的守护者丁暄并没有太大的余地。丁暄的武器在于现实和现代社会的宗法残余。
新一代年轻人,听到“夫死子从”大概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赞同的人会增多;如果扩展到已婚男人买房嫁个好老公,更多人会觉得理所当然。这是理论和现实的分界线。乍看之下,女性似乎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固化和工具化,卸下了枷锁,开始了财务自由之路。然而,在修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男权仍然压制着妇女的解放。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中,女性作为一个权利整体,并没有确立她们的独立性。
观者认为丁璇很可笑,但实质上她只是顺着男权社会留下的线索,回到历史中去寻找历史的理论基础与之相匹配,从而形成了与女权主义者完全相反的方向。外界的不适,与其说是丁璇女性道德教育的荒谬,不如说是我们不愿意承认丁璇的存在,因为她的存在意味着女性解放的理论共识与社会实践的巨大落差。女权主义者一直试图弥合这一鸿沟,但人们似乎对此感到厌倦。无聊的另一面是享受这种差距的红利,包括女性自己。
更大的讽刺是,丁暄把女德教育搬进了大学课堂,传统文化的糟粕却进入了一个最应该有能力鉴别糟粕的领域。如果联系之前大学自律委员会围堵情侣,大学设置曝光墙曝光情侣亲密关系的新闻,就有些意思了。女性美德的复活给了权利解放一记响亮的耳光。那么,谁是招魂者?答案当然不仅仅是丁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