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简历
共12张。
岳阳楼风光
南宋元嘉三年(426),中文系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过巴陵,写了一首名为《以张香洲还石安郡都于巴陵楼》的诗,诗中有“清戚迹岳阳”一句,“岳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诗歌中。
中唐李白写诗后,称为“岳阳楼”。此时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楼也已叫岳阳楼。
北宋四年(1044)春,滕被贬至越州,了解军中事务。北宋五年(1045)春,滕重修岳阳楼,并计划修筑堤。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表军郑重修岳阳楼。元古八年(1085),夏梦、米芾写下《岳阳楼记》作为锦旗,赠给寻书人。北宋崇宁年间(1102 ~ 1106),越州周知军统帅孙燮重修岳阳楼。
南宋建炎三年(1129),岳阳楼被火烧毁。南宋庆元四年(1198),重修岳阳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毁于火。岳阳楼重建于南宋十一年(1251)。
一共六个。
岳阳楼
魏明将军刘于明朝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1426 ~ 1438)重修岳阳楼。明成化七年(1472),岳州知府吴洁重修,五月建成岳阳楼。明朝嘉靖二年(1523),岳州知府韩世英重修岳阳楼,并编有岳阳楼诗。明朝嘉靖六年(1527),五月发生水灾,岳阳楼的柱子被雷劈断。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岳州知府李重修岳阳楼,撰写了《重修岳阳楼记》。明元年(1567),越州知府李逐步修复城墙,重修岳阳楼。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岳阳楼毁于战火。清顺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行重修。那一年,它毁于一场大火。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岳州知府李、巴陵知府赵,主张捐资重修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越州大火烧毁岳阳楼。清乾隆五年(1740),总督胡光班第一舵杆用于修复越州城墙和岳阳楼。冬天,兴工重修岳阳楼和城墙。重建后的岳阳楼有三层,楼的右侧有一家酒店。清乾隆七年(1742),岳州知府黄宁道修缮岳阳楼,捐建酒店前厅。次年,请刑部尚书张和范仲淹著《岳阳楼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越州知府蓝狄锡、巴陵县令熊茂请求修复府城。湖南巡抚梁国志先后对城墙、岳阳楼和文兴阁进行了修缮。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县令熊茂获奖修缮岳阳楼,在楼右侧建“王献亭”,在楼左侧重修“仙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