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打不过游牧民族?
但是,历史上总有特例。汉武帝对匈奴的毁灭性打击,导致了匈奴民族的衰落和汉朝国内经济的崩溃。少数民族对中原人民的频繁骚扰和侵略,不会造成他们原始的经济危机。所以从经济和物质上来说,中原人会为对方承担很重的经济负担,而北方少数民族不会。所以中国古代中原民族对北方民族的这种文化和物质上的劣势导致了战争的劣势。在宋代,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还有许多不利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这些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宋朝的半壁江山和军事守势。
不利于宋朝的客观因素
第一,战略因素。宋朝北方一直有一个强大的敌人,辽国。但五代以来,史进将幽燕十六州让给了辽国。导致中原在辽国面前大开方便之门。长城一线的防御功能已经完全丧失,成为中原国家政权的软肋,却成为辽国防范中原各国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
第二,幽燕十六州失守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兵马不足。古代冷战对马的需求非常迫切。况且北方平原多,山地少,谁有骑兵谁就有优势。
第三,地理因素。汴梁开封地处平原,在北方民族的进攻下无险可守,这是北宋灭亡的直接因素。因为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经济财富多靠南方,南方到开封的水路很方便,但应该是支渠的破坏,导致粮食和物资难以远达洛阳,更不用说长安了。
不利于宋朝的主观因素
第一,重文抑武。宋太祖吸取了五代军人擅长权力的教训。决定以文人为天下,贬低武将。枢密院和其他军事机构由文人统治。与此同时,辽国枢密院却全是武将。所以宋朝对战争的调度指挥不如辽。
第二,过度集权。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对军队管理实行“强干弱支”的政策。当大部分优秀的地方军被划归中央时,地方军的力量被削弱,中央军的力量被增强。与此同时,我们试图更具防御性,这样士兵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两个因素显然对守卫边境的宋军不利。
第三,招聘制度。宋代没有军人退役制度。宋太祖打算招募普通饥民加入军队,把可能形成叛乱的力量变成镇压力量,减少民间反抗。但同时,宋军内部素质良莠不齐,老弱病残很大一部分打不起来。只有20岁到40岁的人才真正能打。
第四,两大战略失误。北宋末、南宋末与金鹤源联合,分别对抗辽、金。看似聪明,实则是引狼入室之举。如果宋不介入,坐观虎斗,两败俱伤,中间加上的辽国和金国也可以作为缓冲地带。相比之下,宋朝不如辽金。后汉皇帝刘知远将契丹势力赶出中原,契丹与刘汉本之间有仇。后来北汉大将郭威建立了后周,刘知远的弟弟刘崇继续在河东维护刘汉,史称北汉。按理说辽与北汉有仇,但周世宗攻打北汉时,北汉向辽求助,辽出于牵制后周的战略目的支持北汉。同样,金国扶植的伪楚、伪齐也是起到缓冲作用的战略意图。
浅析宋代的军事战略
目前对宋朝军事力量的正面讨论,多是军事胜利的流水账。今天我就来讨论一下宋朝军队的成败,而不是做流水账。因为那不够客观。第一,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整个战略的胜利。况且辽金的胜利也没有流水账,看宋朝才客观。
宋与辽、金、元之间的战争,在不同的史书中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记载也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比如高梁河之战,在《续资治通鉴》长版中有记载:“兵至幽州十余日,累矣,归远,恐契丹来救,遂令兵动。”然而,在的《辽史》中,却以另一种方式记载:“七月,沙等人与在高梁河交战,但收效甚微。休哥,横着打,打败它。宋主才身无分文地去了涿州,穷困潦倒,驴车逃亡。”可见,同样的时间,在不同的史书中记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以其战略价值和政治影响为标准来衡量宋朝和辽金元的成败。
以上列举的对宋军不利的因素,如果宋军赢多输少,是不符合常规逻辑的。因此,宋军在那里的胜利绝不是捏造的。怎么解释呢?我来分析分类一下。
辽宋时期创立的军事制度是征兵制。与宋以前的伏兵制度相比,这是一次使军队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改革。但是宋朝没有退休制度,导致军队多了却没有更好。招聘制度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招聘制适合短期淘汰固定目标。对于廖这种长期顽敌,用募兵制是非常错误的。
今天,很多人在宋代十六州不能收复的客观不利因素中谈论游牧农业的威胁。他们认为游牧民族以前是掠夺的,但是农耕之后有土地要求,所以在中原人反击的时候可以抵御危险,所以威胁无法快速离开。
这些人在强调这个客观因素的威胁的同时,忘记了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宋朝。到了宋朝,结束了政府军制,开始了募兵制。军队全职作战,而不是务农。而且还有更防守的法,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个站。即使在和平时期,军费开支也与战争年代相差不大。辽国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全民皆兵。耕者有其田,更要兵入民,兵入农。其实就是政府系统。经济上自给自足。宋朝军队全职作战,轮流驻扎。兵地结合不如辽强,因为官制下的军队来自民间。如果他们倒下了,他们的家就没了,甚至他们的家庭也会毁了。宋朝的军队显然不需要估计家庭因素。所以这种政府兵系统在防守的时候威力更大。这也是很多人强调游牧农业威胁的主要因素。至于宋朝,随着军队中募兵制的建立,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自于开宝七年与辽签订《雄州和约》以来,宋、辽两国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宋太宗对北汉发动军事进攻,宋辽之间才开始了以北汉为中心的军事摩擦,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宋辽战争。然而,宋太宗的野心很大,他对战争的误判和错误指挥导致宋军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高梁河战役和鲁西北伐失败后,宋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满城之战和君子亭之战都是辽军进攻下的防御战,没有战略优势。然后真宗景德元年的单源联盟,就是为了恢复雄州的和平状态,直到宋朝联合金灭辽。
对西夏
纵观宋朝在李问题上的反应,我们发现宋朝犯了几个致命的战略错误:
第一,淳化四年毁城,说明朝廷没有治理西北边疆的野心,给李提供了战略活动空间;
第二,青白盐禁令的实施,不仅没有达到经济上困住李的目的,反而把鱼赶出了山洞,使曾经投降宋朝的党项人对李产生了反叛,大大增强了党项人的民族凝聚力;
第三,宋朝对李一直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吸引和爱抚他,他被迫参战,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第四,对灵州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两次选择都犹豫放弃和坚守,浪费了很多机会;
5.拒绝吐蕃首领李的联合请求,未能抓住吐蕃与宋朝联合进攻西夏的机会。
而且宋朝多次犯军事禁忌,比如冒险前进的错误,在此时及以后的宋夏战争史上反复出现,令人吃惊。
这些战略失误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宋代宋太宗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后,对边疆治理失去了兴趣。抛弃那些浪费民财又看似没有经济利益的边陲城镇,成为朝野的共同呼声,最终导致绥靖政策成为宋朝处理边境事务的目的。
此外,还要注意辽朝此时对李的支持。辽朝出于遏制宋朝的目的,大力支持李,这是李反宋的靠山。历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规律:小国能成功对抗大国,背后必然有其他大国的支持。西夏崛起的历史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对金
从靖康元年到建言,宋钦宗和镇压了鹰派,妥协了金人。
,是宋朝黄金战略的巨大失误。靖康元年,宋朝对金人的进攻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导致作战机会的丧失。后来在绍兴,虽然宋朝的抵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任用文官治军的战略失误,加上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交战各派的镇压,甚至主战,都是以生存和平为目的,没有进一步反攻的战略意图,造成了南宋的战略被动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虽然后来有宋孝宗德隆的北伐,但是之前有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让隆兴的北伐徒劳无功。
而且南宋为其军事和年币供应征收大量赋税,导致内部起义频繁,南宋也陷入了内外兼顾的被动军事局面。
杜源
宋宁宗嘉定时期,停止了年画钱币的供应,导致了宋金关系的恶化。后来宋朝对蒙古的和平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含糊其辞,使得和金的关系更加恶化。虽然新年币是屈辱的象征,但在蒙古介入中原的那一刻,新年币带来的影响是金朝对蒙古军事战略的牵制。金朝对南宋的报复性军事行动,导致宋与蒙古结盟,从而在军事战略上犯下了更大的错误——联合蒙古抗金。如果南宋不和晋国交恶,将会大大减少晋国对南宋进攻蒙古的机会,双线进攻客观上会大大降低晋国的实力,从而降低晋国对南宋的屏障缓冲作用。
忽视蒙古的防范是宋朝对蒙古战略的又一大失误。蒙古通过南宋武力进攻金国,南宋没有太多抵抗。而且宋蒙灭金后,南宋自我感觉良好,对蒙古的战略犹豫不决,未能及时做出预防性的军事部署,更可怕的是因为贪欲导致首领和指挥官之间缺乏合作。金死后,军事家不作统一安排,而单独接管洛阳,实在是大忌。
宋朝不是没有军事上的胜利,只是勉强的胜利并不能在战略上扭转局势。
第一,主动进攻局部胜利。
宋军两次主动进攻辽朝,一次是在北汉被铲平后的高梁河之战,另一次是历时三年的北伐。之所以称之为“战役”,是因为它是由许多战役组成的战略进攻。这两种主动攻击具有相同的特征。当初攻城掠地,一路欢庆,但决战大败,全军覆没。用宋朝自己的话说,士兵们“无所适从”。虽然取得了对西夏和后来对金的部分胜利,但仍不能改变战略格局。比如官渡之战,袁绍前期占据所有优势,最后一战,惨败。可以用胜负来评价这场战争吗?当然不是。
第二,防守反击的胜利。
宋军的另一个胜利是防守反击,这是防守战略和不利条件下防守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对金还是对元,宋朝胜利的战局多为防守反击。这些战争大多是战略被动情况下的殊死一战,但仍处于战略劣势。这些防守反击与宋初的高梁河之战、屯溪北伐时的主动进攻有很大不同。据曾瑞龙《荆陆游言》记载,北伐失败后,宋军开始有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自那以后,宋军从未在战略上取得过胜利。
从宋代对外战争来看,总体来说是以“勉强取胜,彻底失败”为特征。有句话叫“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意思是政治问题要靠战争来解决,战争要在整个战略格局中发挥作用。历史学家曾瑞龙《经略幽言》结论中有一句“用兵要考虑政治后果”也是这个意思。宋朝在对外谈判中基本处于劣势,这是宋朝战略被动的必然产物。
在宋辽战争中,在宋朝廷的支持下,宋军在协同作战下仍然获得了令人鼓舞的局部战略。然而,宋钦宗靖康元年金人南侵后,宋朝武将的军事抵抗往往冒着抵抗朝廷支援的风险,导致孤军作战、各路军队无法配合的窘境。再加上蒙古入侵时,没有对中原的抗蒙力量给予任何援助,造成无所作为的局面。其实对于辽国和西夏来说,还是有这些问题的。杨业兵败被俘,拒绝加入吐蕃人对西夏的战争,都是宋朝缺乏整体战略作战的表现。宋朝军事胜利的背后是文官指挥失误、皇帝妥协策略等诸多因素,而宋朝整个军事战略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即使对西夏来说,战争也僵持了很多年。龙在《西北拓荒》中也认为“枢密院在西夏战争中优柔寡断,对其管辖的军事不知情”。因此,宋朝对外战争多是“勉强打赢、彻底战败、部分打赢、失去大局”。
宋军在局部战争中的胜利,体现了宋兵的顽强抵抗和壮烈牺牲精神,但由于宋朝廷错误的指挥和判断,以及后来外柔内刚的策略,仍然无法扭转宋朝整个战略被动局面。
宋朝虽然有很多客观不利因素,但他的被动局面主要是自己的战略失误造成的。与三国时期相比,很多谋士来自研究军事战略的学者。虽然宋代文化兴盛,但在重文抑武的政策下,学者们很少涉及军事谋略的研究。因此,当有人反对海上联盟和共同支付时,反对者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战国时期秦国采用“远攻近守”的战略,但当时秦国的军事实力处于绝对优势,主动权在秦国这边,而宋朝的军事战略并不主动。采用“远攻近守”的策略,无异于引狼入室,自毁长城。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募兵制和轮换驻军,对农耕后的游牧民族没有任何威胁,相当于把自己的军队变成了“游牧军”。由于募兵制中陆军与陆地的脱节,也给作战物资供应带来了困难。在宋代,后勤供应的短缺和滞后成为制约宋军作战的关键因素。我前面说过,募兵制适用于针对固定目标的短期主动作战,而针对长期顽敌的长期防御战则涉及到民中之兵,官兵制更为强大。范仲淹在与西夏的战斗中坚持积极防御。虽然遭到了别人的攻击,但事后证明范仲淹的策略是正确的。此外,宋仁宗时期范仲淹“庆历新政”中的军事改革也是政府军事制度的反映。他的改革内容是在京畿及邻近各郡招募五万壮士担任京畿禁卫,以助兵。一年之内,这些壮士可以“耕三小时”“教一会儿”,既能节省士兵开支,又能加强防御。从这个角度来看,范仲淹第一次倡导政体,第二次倡导防御战,是对有效利用政体和防御战抵御外敌入侵的清醒认识。王安石熙宁变法中的嘉宝法也有这种对政府军制的改革,也有利用兵法把士兵和将军在驻军制度上脱节的弊端。但在宋代重文抑武政策的影响下,新法刚颁布不久就被首先废止。然而,宋朝的军事战略是募兵制加防御战略,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战略捆绑在一起,导致了宋军的被动。
有人会问,为什么宋朝不像汉武帝那样选择主动进攻的策略?那是因为宋朝的开封没有危险可守,一旦开战,不可能失败。在两次失败的北方探险后,宋军没有把握获胜。因此,防御策略也是出于宋军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