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古代有哪些名人?加上简历——急,谢谢!
左唐宗(1812-1885),湖南湘阴县左家塅人。他几代都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爷爷是国子监出身,父亲是秀才。他靠教书谋生。左出生时,家境困难,全家过着糠饼充饥的生活。尽管如此,3岁时,他就开始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儒家经典。14岁,第一次参加男生考试,获得全县第二名。但因为母亲病重,需要照顾,无法参加“住院检查”;不久,父亲病逝,家里更加贫困。19岁入城南书院读书,师从著名儒家何希龄,藏书甚多。看到他聪明好学,经常借给他书看。每次左来借书,何老都会“自己走楼梯取书,数着落地,不烦”,还经常和他讨论读书的问题。道光十二年(1832),20岁的左参加省乡试,与哥哥同榜入选。这是他唯一一次在科举道路上成名。之后他去北京参加了三次考试,都失败了,这对他的打击很大,所以他放弃了词章,把精力投入到实际运用中进行有益的学习。他通过对地理的认真研究,特别是对西北和西域历史地理方面的著作,加深了对社会治安的关注和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广阔的政治视野。
道光十七年(1837),左为醴陵漓江书院讲师。这一年,两江总督陶澍回到湖南安化,路过醴陵,代知县念了他为陶澍题写的对联:“泉寺风平浪静,山居二十年,启蒙石在;河水日夜流,霸州儿女盼公归。”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陶澍“石屋灌顶”的故事,称赞他,并约他一起聊到深夜。后来他提出要娶自己的儿女公婆,这的确是左登高求财的好机会,但他婉言谢绝了,人品让陶澍很器重。此后,两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系。道光十九年(1839),陶澍病逝后,左唐宗受何希龄委托,担负起教育陶子的重任。他在道院教了8年书,学了很多东西,比较关注时事,寻找挽救清朝衰落的方法。
咸丰十年(1860),左奉曾国藩之命,统管军队四大宫室。他招募五千人组成“楚军”,即左翼湘军。他成为领兵、手握实权的将军,甚至与曾国藩并驾齐驱,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成为同治年间朝廷的“中兴名臣”。
哪里有名胜古迹,哪里就一定有文人墨客的功劳。岳阳楼的成名作要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起。正是这篇英雄文章的发表,让这座建筑有了文学的美丽。
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年少孤独,两岁丧父,随母亲改嫁,改名朱说。等你成年了,就还你的姓,改你的名字。他对做操不太感兴趣,努力学习。“白天黑夜没完没了,冬天很累,还用水做面条,不给饭吃,跟着喝粥。人不能与之比,中烟不苦。”他的家乡苏州天平山至今还保留着他当年搅粥苦读的“咒碗寺”。大中祥符八年(1015)步入仕途,涉足政事。
还有很多不太出名的。还有很多人不是岳阳人,却在岳阳留下了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