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汉光镇简历
历史上,这里是一个富饶繁荣的地方,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让这颗坐落在小北江畔的璀璨明珠大放异彩。绵广古镇人杰地灵,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省小城镇综合改革有契机。珍珍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英国北、南、西的副中心城市。勉勉位于英德市西部,小北江(古称渭水)下游。这里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经济繁荣的县。汉高祖刘邦统治时期(公元前206-195),韩嫣县正式建立,隶属桂阳县。三国时期,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六十五年)拨出桂阳县南部,建立始兴县(曲江),包括燕县,归始兴县。西晋东晋不变。南北朝宋、齐、梁、陈时期,宋代汉郡隶属宋安郡、广兴郡,齐郡隶属始兴郡。田亮督六年(公元507年),韩嫣县设衡州府,辖绵阳、阳山、广德、桂阳、乳源等六县。陈石(公元557年)改衡州为西衡州(东衡州、府在曲江)、阳山县,府仍在韩嫣县县城。隋朝时,韩嫣县隶属于广州总政,韩嫣县于光绪初年改称益州。黄凯十八年(公元598年),废州为县,属南海县。田亮入狱六年(公元507年)将近一百年。韩嫣县是当时沂水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韩嫣县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韩嫣县建立绵阳国,辖绵阳县、韩嫣县、翁源县。与此同时,县的“汉”字加了水作“浔”。从此,勉县县名改为勉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绵州被废,绵县隶属南海郡。五代十国和南汉时期,勉县隶属王兴宫和广州府。在宋太祖赵匡胤,勉县隶属广南东路。由于“颜”字在宋太祖是禁忌,开宝四年(公元971),改为“颜”。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绵阳、绵光两县划归颍州(今英德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勉县属广东英德路总督府管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英德道降级为英德州。元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绵阳、绵光两县并入英德。此后,取消了县级建制,设置了首都。明初设巡检司,清初顺治年间改为市,乾隆年间改为将军口。后更名为监察部、监察部、司前部。光绪十二年(公元1866年)辖8都27图,宣彤三年(公元1911年)辖连江谷20乡。民国时期改称英德二区,辖16个乡镇。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建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颍西区,管辖西部地区。土改时改名为第六区。1958更名为红旗人民公社(含西牛、石鼓塘、石灰店)。1959改名为人民公社。1983更名为广广区办事处,1987更名为广广镇。3月28日1994更名为英德市城镇。广汉镇历史文化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她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唐代修建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塔、广汉故城遗址、古墓葬、唐代修建的五坡城、明代修建的万岁桥、清代修建的广州会馆、清代重建等。深圳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中心。目前,全镇文化、教育、医疗、福利建设成果喜人。全镇有一所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25所完全小学,4所幼儿园,在校学生10566人。自1990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在全镇重建了29所中小学,修建了40多栋教学楼、30多栋教职工和学生宿舍,在世界花园社区建设了80多套房教师新村。镇上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和购置。广广医院是英德市的中心医院。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是广东省百强文明医院。该镇还大力发展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户数超过2000户。用户可以观看十多个不同的电视节目。此外,该镇还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棉棉镇多次被市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市领导多次到棉棉视察。广镇是英格兰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千年古镇,经济基础良好,各方面配套齐全。1996年7月,勉镇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为了做好试点工作,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发展战略,抓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行政服务和优惠的扶持政策,同时完善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设立可投资项目,如在建的迎龙公路、二桥、活性生物有机复合肥、土地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投资者感兴趣的投资项目。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该镇制定了优惠政策:一是允许各种形式的投资;二是简化投资申报手续,随报随做;三是提供厂房用地优惠,水电照顾;四是为经营者提供社会各方面的服务。2002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2003年被省建设厅确定为“乡村建设试点镇”;2004年2月,被建设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2006年被评为“中国蚕桑之乡——绵广基地”,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