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简介
玄奘,俗名陈,名贤,法名玄奘(公元602-664年)。河南省洛州固始县(今河南偃师)人,被尊为“唐三藏大师”,世称唐三藏,因精通并翻译佛教经典、法条、学说而被称为三藏大师。他在Xi仁济也因翻译经典而被称为慈恩大师。他是中国唯法派的创始人,著有《唯识论》,是唯法派的理论基础,后由弟子窥基发扬光大。被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翻译家之首的他,翻译的经卷总数远远超过了鸠摩罗什(344-413)、甄珍(499-569)、不空(705-774)翻译的经卷总数。
玄奘年轻时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师从杰大师(俗名陈肃,生卒年不详),自幼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教佛、道,读儒、道经典。他十岁就进了佛寺。十三岁出家,法名玄奘。二十一岁在成都定慧寺受戒,正式成为当时僧人研究的汉译佛经,对教义有不同的诠释。不满于自己学识浅薄,产生了去印度取经的强烈愿望,希望能考证梵文原典,以解惑。
玄奘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发,独自在大漠中长征。历经多次奇遇,他决心求法而不回头,无所畏惧,屡遭挫折。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抵达摩羯座,就读于当时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他停止学习圣人理论家的《瑜伽师之地论》。可以说,瑜伽派是玄奘留学生涯的主要课题,也是其佛学思想的核心,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心识的实现的观点,并不是真正的“唯识”观。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杰日王在都城群女城举行公开辩论大会,邀请玄奘为主讲人,提出赞美大乘教法的论文,悬挂在会场外,18天内无人质疑。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群女城辩论赛”。在这一点上,唐代圣僧对五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印度大乘佛教徒称为“大乘天道”(即真正懂佛法的人),而大乘佛教徒则视其为“解除烦恼,摆脱生死枷锁的人”。次年,玄奘于贞观十九月(公元645年)正式向王东贵辞官,返回长安。唐太宗命梁国公、方(公元579年-公元648年)等文武百官隆重迎接。人们站在街道两旁欢迎他,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玄奘历经17年、5万余里西天求法,用梵文请来了520卷、657部佛经原文,受到太宗和高宗的极大推崇,被封为“三藏法师”。唐太宗曾两次劝他还俗,弃道辅政,但玄奘坚决拒绝,因为他“立志出家”。于是,唐太宗为他设立了一个组织严密的长安佛经翻译所(国立佛经翻译所),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的僧尼帮助他翻译经书。玄奘先后在鸿福寺、慈恩寺、玉华宫等地翻译经书。十九年间,这些佛教经典不仅直接促进了中印两国的宗教文化交流,还间接对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在翻译经典的原则上,秉承“忠于原著”的使命,追求准确,“通俗易懂”,能为国人所理解,以达到雅俗共赏,易于传播的目的。在汉梵语互译过程中,他不断琢磨创新,提出了“五种不译”(又称“五种不译”)原则,指出在五种情况下,音译(保留原音)不适合佛教术语,即(1)包含了很多词语,如“罗汉”、“薄伽梵”等。(2)保密:像咒语一样,是诸佛的密语,不能直译。(3)尊严不翻:如果“般若”是真、善、美,就不应该翻译成世人的“智慧”。(4)循古而不译:如“多罗阿訇三益三菩提”意为“无上义”,玄奘之前的翻译家都采用音译,故循古而不译。(5)这边没有转折:比如“严复树”在中国是不存在的,所以保持原声不变。以上五种不译惯例,一直为后世翻译家所采用。著名佛学大师季羡林认为玄奘的翻译风格既不是直译,也不是意译,而是直译与新文体的结合,开辟了中国翻译史上的新纪元。
玄奘卒于唐高宗林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唐高宗难过得三天不能处理国事,追着玄奘“大睡”。玄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学者、翻译家和旅行家。他所传播的理论包括般若、瑜伽的深刻精妙,以及“唯识”和“知本”的细致GAI,在思维规则、教学规范等方面开创了新气象,对中国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他大量翻译佛教经典,不仅成为传播佛教的基础,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词汇和内涵。他们在继承传统术语翻译方法的同时,也提出了创新的翻译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改造。所以后来的学者以玄奘为界,把玄奘之前翻译的经典称为“旧译”,玄奘之后称为“新译”。
由于玄奘大师对儒家唯识学经典的翻译和整合,唯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思辨性很强的宗派,即“法象宗”(又称“致知宗”)。这一门派虽然在中唐以后逐渐凋零,但在民国初年,在太虚大师和欧阳的倡导下,又重新燃起了唯识学的研究和实践。至于玄奘西行万里、赴印度取经时的所见所闻,弟子们记录并撰写了《大唐西域记》,这是研究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等国历史地理、社会风俗、文化走向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文献。为现代考古遗存的发掘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欧美日学术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