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四杰是谁?吴中四杰简介
元末明初,有高启、杨基、张裕、徐贲四大才子,以诗著称。他们生于吴中或长期居住在吴中,使人想起初唐四杰,于是与之相提并论,故称“吴中四杰”。四人由元入明,诗中充满了乡愁,诗中充满了抒发对祖国的思念和人民的痛苦。
四人创作的调子不同,其中高启的文学成就最高,有人称之为明代诗人之冠。高启才华横溢,善于向古人学习,各方面都很优秀。其诗风如汉魏之朴质,尤擅七言歌。杨基的诗风细腻,咏物诗的作品比较有名。张则是心思细腻,简单大方。徐贲的诗法严谨,在三家中独树一帜。
高启(1336—1374),明初著名诗人,常州(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称青丘子。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有文化,尤其擅长诗歌。明洪武初年,他号召袁氏编纂翰林院国史。洪武三年(1370),高启被任命为财政部侍郎,他拒绝接受辞呈。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因代苏州知府魏官上书梁文,39岁在南京被斩首。著有《高太师全集》、《傅藻集》等。
杨基(1326-?),字孟仔,号梅庵,元末明初诗人、画家,明初十才子之一。继杨法之后,杨舒之孙,杨元德之子,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诗风清秀,工于书画。书法家钟繇,草行者二王;画长墨竹,善山水。他写过十几万字的《论剑》,与杨伟贞关系友好。《梅庵集》12卷,增补1卷,按古风、诗句、格律诗、绝句、长短句、歌词等分卷排列。明成化重刻时,蒋朝宗作序。
张裕(1333—1385),明初诗人。字来仪,字随行,字附凤。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迁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与高启、王兴、徐贲并称“北国十杰”,“明初十杰”之一。官至太常成,密氏父子,诗文瑰丽飘逸,著有《静宅集》。
徐贲(1335——1379),明初画家,“明初十杰”之一。原籍巴蜀(今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以北,号北国圣。著有6卷本《北国集》。
元末起义军张士诚抗元,被招为部下。徐贲和张裕在湖洲蜀山(今浙江吴兴)避难。洪武七年(1374),被推荐到朝鲜。洪武九年春,受命于晋、冀,授以事中。历任钦差大臣、刑部尚书、广西参议、河南左布政使等职。洪武十二年(1379),军队征召陶敏,随军越境,奖励误工者,入狱。洪武十三年,因“恶师”被处死。
朱元璋杀英雄,应该说是封建帝王中的极品。他对杀害知识分子也从不手软。他砍了四大宗师中的两个,朱明王朝的皇帝不是懒就是怪,这在封建兄弟中也是一个惊喜!
吴中四杰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但在政治上却不尽如人意,无一善终,因为当时所处的环境战乱不断,国家刚刚统一。但他们不是赢天下的人的工作人员,而是输的人的工作人员,得到这样的结果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