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平中央银行简历

来源:经济日报

图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金陵山庄清洁能源供热站(无人机照片)。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消息,2020年,山东35.84万户完成“煤改电”清洁供暖工作。2020年供暖季,预计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8万吨,二氧化硫2万吨,氮氧化物1万吨。新华社记者朱宇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何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备受关注。专家表示,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其支持绿色复苏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绿色金融标准,确保绿色项目、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目录中的项目不损害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会议还指出,应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中国的绿色金融应该如何发力?如何高质量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近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的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研讨会上表示。

截至目前,我国绿色金融资产整体质量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没有出现绿色债券违约的情况。数据显示,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1.55万亿元,存量规模全球第一;6月末,绿色债券存量1.2万亿元,全球第二。

刘桂平表示,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复苏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六个稳定”和“六个保障”任务,不断改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环境,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一方面,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实现“30.60目标”,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央行政策和审慎管理框架,构建高质量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系统推进碳排放权和碳金融市场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碳减排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基层实践,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标,鼓励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等领域创新发展,更加积极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

支持“30.60目标”的实现

所谓碳中和,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达到“零排放”。

为了帮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的绿色金融应该如何运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姚雷表示,2016以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绿色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实现“30·60目标”,人民银行将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碳中和目标,继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将在跨境人民币通道参与广东碳市场的实践基础上,为粤港澳投资机构参与广东碳市场提供支持,并以探索碳普惠等自愿减排产品为抓手,促进大湾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孟梦表示,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金融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比如,与香港建立了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粤港合作机制,成立了合作小组,制定了2020年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粤港合作规划;与港澳机构在环境信息公开、碳标识等方面开展了合作研究。与港澳共同成立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为大湾区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尹红认为,为了实现“30·60目标”,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是一个很好的起点。2017 12作为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成果,中英金融机构气候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启动。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分别作为中国和英国的试点机构,按照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组织推动试点金融机构披露环境信息。三年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中方参与机构增至15家,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业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2065438+200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在湖州上线运行。该系统集成了绿色贷款统计分析、绿色信贷过程监控、绿色金融政策评估等功能。,实现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直接信息连接。下一步要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率先推广。

据人民银行湖州中心支行相关人员介绍,系统正式上线以来,数据采集频率的时限由每季度后的20天变为每个工作日后的1天,统计人工成本估算降低了近20%,数据准确性提高了近10%。相关数据信息已初步应用于日常管理、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估,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各试验区已开发上线绿色金融相关系统16套,有效解决了绿色项目认定问题,降低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扩大了绿色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刘桂平说。

不仅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一个“国内统一、国际融合”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也正在加速形成。刘桂平表示,绿色金融统计体系逐步完善,一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对比研究即将完成,为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确保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性、促进绿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部分绿色金融标准草案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不仅指导了试验区绿色金融工作,也有效提高了绿色金融标准制定质量。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建议,以碳中和为约束条件,提高绿色金融标准,确保绿色项目、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目录中的项目不损害气候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