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曾经想让德国和中国瓜分世界”出自那本书。有哪些史料?
一战后,德国和中国在协约国的排挤下同病相怜。因此,战后双方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进行了相当多的合作。(德国更关心从中国获取资源),所以当日本强势进攻中国时,它默许了日本的行动,因为它不在乎谁控制中国,只要它的利益不受损失(中国和日本都是它的盟友),这也导致中国倾向苏联,在苏联的支持下与日本对抗。德国也开始支持日本,因为德国和日本都讨厌苏联。
具体信息如下:希特勒的上台,慢慢解除了中德之间最后的联系。
一,魏玛共和国时代初期的中德关系
1914到1918的一战失利,使德国从世界一流强国的位置上跌落,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被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彻底剥夺,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因为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反对,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的共同不满,使得德国积极寻求与中国、美国等非凡尔赛国家靠拢,试图重建昔日的大国地位。1920年7月,德国前驻华总领事冯伯奇作为政府代表来到中国,与中国政府谈判恢复外交关系,重建两国贸易关系。德方表示,虽然中国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德国仍然会承认条约第128~134条中关于德国完全放弃前帝国在中国的特权的规定。1921 5月20日,中德两国正式签署《中德协定》,宣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恢复友好商业关系。德国放弃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原则。
在政治关系改善的推动下,中德经贸关系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到1925,德国从中国的进口达到2.29亿马克,远超战前水平;出口65438+18万马克,恢复到战前水平的90%,其中军火贸易最为繁荣。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25年德国运往中国的武器总价值为13百万马克,超过所有外国武器进口的一半,而且这还不包括走私和通过第三国再出口的武器。德国公司也赢得了建造一些兵工厂的合同。云南昆明兵工厂和沈阳化学兵工厂都是德国人设计建立的。
1921 9月,德国计划重开驻广州领事馆。9月25日,副领事威廉·瓦格纳对孙中山先生进行了礼节性拜访。交谈中,孙中山提出了与德国合作的问题,希望得到德国的认可和支持。虽然瓦格纳对孙中山有好感,对其联合德国的主张很感兴趣,但他认为:“从全局考虑,特别是考虑到与北京政府的关系,应妥善处理此事。”布尔西还认为,只能与孙中山的南方政权保持非官方关系。德国也表示,不会对孙中山在德国的活动给予“官方支持”,如招募顾问、游说德国企业家等,以免造成“北京政府已经承认的误解”。
1921 ~1924期间,孙中山积极与德国结盟,三次代表赴德游说,多次与三位德国驻粤领事交涉,均收效甚微。德国官方从来没有接受过孙中山的倡议,只是在一个非官方的框架内对他的经济思想提供了有限的支持。虽然孙中山统一德国的构想没有实现,但他的构想“为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发展对德关系定下了基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关系
1925年2月28日,魏玛德国首任总统阿尔伯特因病去世。4月26日,兴登堡当选为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8月1928日,魏玛德国宣布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中德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928 165438+10月,德国陆军前上校马克斯·鲍尔率领一个25人顾问团来到南京,以私人身份受聘于蒋介石政府,协助中国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顾问团25人,包括负责军事训练的军官10人,军械后勤军官6人,警察专家4人,经济、市政管理、铁路管理、医疗、化工专家5人,以“帮助蒋介石消灭各国军阀,把中国变成德国市场”。
从鲍尔来华时的1928到希特勒德国撤回所有在华顾问时的1938,总共有135名德国军事顾问被正式承认并派往南京国民政府,这还不包括8名文职顾问和许多省级军事技术专家。这些德国军事顾问大多是普鲁士皇家军队的军官,后来是国防军总参谋部的军官。他们在中国的活动与德国经济和政治领导集团的利益密切相关,对恢复德国自凡尔赛条约以来在中国失去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33年6月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的对华政策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所以当时的军事顾问团的活动并没有与国防军或德国政府的官方政策完全融合。第一任军事顾问鲍尔上校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现代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他的建议下,南京政府成立了教导队,下设步兵队、重武器队、炮兵队和通信队,配备德国武器,由德国顾问训练。这是国民党军队中多兵种现代化军队的雏形。教导队刚成立团的时候,1930扩编为一师,后来又扩编为87师、88师、36师。不仅是武器,就连军乐队的鼓也是德国提供的,成了蒋介石自己军队的中坚力量。
鲍尔不仅为国民党军队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德国钢铁和化学工业对华贸易的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鲍尔领导的顾问团中,经济和技术专家占据核心地位。他在给蒋介石的《关于组织中国军队的建议书》中提出,中国“首先要有完备的军火工业、交通、电信、邮政,甚至市政、卫生设施,缺少任何一方,都将阻碍现代化国家军队的建设”。鲍尔作为顾问,多次与德国法国化学公司、史蒂夫·斯托弗辛迪加等中国著名大公司的代表直接会谈,讨论扩大两国贸易,并使德国垄断财团与蒋介石直接接触。1929年3月,德国工业家协会主席、法本公司总裁杜伊斯堡访华,与蒋介石会谈,表示德国工业界愿意与南京政府直接打交道,共同发展两国贸易。在鲍尔的建议下,蒋介石从中国派出以陈毅为首的代表团到德国考察政治、军事和军事技术,并与克虏伯、西门子等大公司签订意向性合同,购买价值近6.5438+0亿德国马克的武器弹药。
1929年6月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战后,美国向急需经济复苏但缺乏资金的欧洲国家大量贷款,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开始从欧洲撤资,使得欧洲的经济基础发生动摇。欧洲的经济危机于5月在严重依赖美国资金的奥地利和德国率先爆发。在此之前,德国和奥地利曾计划构建德奥关税同盟,共同应对经济危机,但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5月11日,占奥地利银行业务近三分之二的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7月13日,德国三大银行之一Daams的Dart Bank宣布倒闭。到8月5日,德国所有银行都关门了。德国国内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魏玛政权摇摇欲坠,极端政治势力相继出现。布勒宁政府深受通货膨胀、金融崩溃和大规模失业等社会问题的困扰。这一时期德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保守合作、低调参与”的特点,在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刻意保持中立态度。6月10,10,德国外交部长伯恩哈德·威廉·冯·比洛在日内瓦告诉德国驻国联大使格哈德·冯·穆蒂乌斯:“原则上,德国对满洲事件的态度应在华盛顿九国公约的框架内,其参与应尽量减少。”
从艾伯特总统时代开始,魏玛德国对中国和日本一直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不愿意得罪其中任何一方,以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德国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小心翼翼地在国际舆论中保持中立,甚至通过舆论引导公众支持中国的思想,但在1932年初,日本各大报纸猛烈抨击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参与12月18日在华抗战军事行动,迫使德国政府在外交上讨好日本。
1932,1年3月,日本关东军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驻德国大使小林裕吉多次拜访德国外交部,并在不同场合提出在满洲建立纪念馆和两国合作关系。德国接受了这一提议,但“它永远不会采取任何特殊举措”。显然,德国不想因为承认伪满洲国问题而得罪经济上更有利的亚洲伙伴中国。1930年,德国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总额分别为3.475亿帝国马克和2.34亿帝国马克,德国的石油工业几乎完全依赖中国满洲里的大豆出口。14年9月,小向德国外长康斯坦丁·冯·纽赖特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后者辩称只有与外交部协商后才能答复,但此事随着巴布内阁的垮台而告吹。
1933 1,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巴布为副总理,组建新内阁。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德国的内政外交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希特勒在自传性著作《我的奋斗》中提出,德国必须向外扩张,为雅利安民族争取“生存空间”、土地和资源,扩张的手段就是对外战争。毫无疑问,像一战这种没有战略思想的消耗战对德国相当不利,希特勒设计了一种新的不同类型的战争——闪电战。这种战争需要做两件事:迅速重整军备,把潜在的敌国一个个孤立起来,利用暂时的军事优势,对敌进行短期的各个击破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将扩大德国的人口和工业基础,使德国军队获得有益的经验,并吓唬潜在的敌国,从而为下一次这样的战争增强德国的实力。
在希特勒的战略构想中,中国和日本都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德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原材料供应国,中国是德国许多重要战略资源的来源,如钨、锑、锰、铅、大豆和棉花,也是德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同时,德国可以从对华贸易中获得大量外汇。而日本则是德国牵制苏联势力,吸引英国在远东注意力的重要筹码。德国和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共同不满使日本成为德国的潜在盟友。此外,希特勒的外交重点主要在欧洲。只要中日保持和平关系,德国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就不会构成问题。因此,在希特勒上台初期,德国对中国和日本仍然实行魏玛政府的“等距离外交”原则。
1933年夏,德国前陆军将领汉斯·冯·塞彻尔访华,后于次年4月受聘于南京国民政府,任蒋介石政府时局总顾问。塞彻特是德国国防军的参谋长兼总司令。他在《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65438+万军队的条件下,加持并重组了德国国防军,并因此获得了“国防军之父”的称号。包括丘吉尔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战后德国的大裁军实际上是欧洲安全的隐患,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德军的精锐,塞彻特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塞彻特与德国军政经济精英关系密切。他把重组中国军队的工作交给了他的副手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而我则致力于军事工业和军火贸易。在他于1933年6月30日提交给蒋介石的军队改革建议中,我大肆宣扬武器的作用,但中国兵工厂目前提供的装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欧洲军火公司的帮助下,1934年5月,蒋介石作出决定,今后只购买德国军火,并授权塞彻特与军政部工程处处长俞大猷谈判,决定购买军火的种类和数量。不久,塞彻特将德国在华军火商汉斯·克莱因介绍给蒋介石,意图让他成为援华建军计划的执行者。
1934 65438+10月24日,克雷恩在柏林创立了一家私人有限公司——布赫大厦(Hapro,德文缩写为“Handelsgesellschaft für industrialle Produkte”),总资本20万德国马克,总投资19000德国马克。其主要贸易目标是发展对华武器和战略原材料贸易。早在与蒋介石政府进行合作谈判之前,克雷恩就与粤系军阀陈签订了价值分别为549.08万港元和65.7万港元的《中德货物交换合同》和《在河口修建兵工厂大楼合同》。事实上,赫布楼公司的成立得到了德国军政部(后改名为国防部)的暗中支持。一个间接证据是,随着《德华信用借款合同》的签订,克雷恩及其合伙人将布赫大厦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军部。同年,德国超过英法日,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8月23日,经过四个星期的谈判,克雷恩和国民政府代表孔祥熙秘密签订了《中国与德国工业品交换农矿产品实施合同》,开始了中国与德国工业品、武器装备、机器设备、技术和人员的农矿产品和原材料的易货贸易。然而,由于陈鹤和之间的秘密协议,蒋介石很不满意。在德国军部于1936年3月底停止向广东当局输送军火后,中德双方于4月8日在柏林签订了《德华信用贷款合同》,德国政府以货物信用给予中国政府65438+亿马克的贷款,并约定德国政府将654380+亿马克的贷款交由德意志银行和中国中央银行办理双方货物交换的支付业务。从此,南京国民政府从资源委员会筹得钨、锑等矿产,中央信托局筹得桐油、生丝等农产品,以换取德国的大量军火、兵工厂和重工业设备。
中德易货贸易对德国意义深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边境,煤炭是德国唯一能自给自足的战争原料。85%的石油、80%的铁矿石、70%的铜、90%的锡、95%的镍、98-99%的钨和锑以及20%的谷物来自国外。随着1933和10年德国发动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希特勒扩军备战的意图越来越迫切。为了给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缺乏的经济承受力,需要有计划地、长期地动员全国的生产能力,储备原料,以进行一场突然的、持久的、“全面的”战争,而中国的农矿产品与德国的工业品交换来执行合同,合同签订后,希特勒通过塞彻特给蒋介石发了一封感谢信,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和国防部长彭博也给蒋介石等人发了一封贺信。自此,中德关系进入所谓的“蜜月期”。英国报纸评论说:“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更密切,德国人在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上是最好的。”20世纪30年代末,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这样评价德国的对外贸易:
德国以结算方式从瑞典购买1000吨铁矿石冶炼500吨铁。德国以易货方式从中国购买了10吨钨,以结算方式从土耳其购买了20吨铬砂。德国用这些材料制造了500吨高质量的钢材,没有花一分钱现金。德国用自己的辅助原料、燃料、电力、劳动力和技能建造了例如十辆坦克、两台涡轮机和一百台打字机。坦克投入现役;德国(因为它的坦克差不多够用了)调了四辆去年型号的坦克出口。其中两个卖给了中国,两个卖给了土耳其;德国人不仅付出了钨和铬的代价,还得到了十捆棉花和一百吨大豆。涡轮机卖给瑞典,铁矿石价格补偿后还有盈余。99台打字机在英国卖了200英镑,用来买少量的原材料,比如椰仁,这些都是记账买不到的。这样,德军将获得十辆崭新的坦克,以取代四辆过时的旧坦克;德国工业得到了十包棉花、一百吨大豆、一台打字机(在困难时期设法节省)和两百斤椰子仁,并且在没有损失任何外汇的情况下购买了所有这些东西。诚然,德国不需要享受土耳其软糖和中国燕窝汤,因为土耳其棉和中国钨对德国更重要。但是它增加了六辆坦克,可以使1000名工人有两个月的工作;既然瑞典要收取铁矿石的价格,就不得不购买德国的涡轮机,瑞典可能更愿意购买英国的涡轮机。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中德两国政府的密切合作与交流也有助于中国的抗战准备。德国军事顾问团帮助国民党政府巩固和建设军队,加快了国民党政府军事现代化的步伐,增强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素质,提高了综合作战能力。抗战爆发前夕,中国约有30万军队由德国顾问训练和重新武装——大部分由蒋介石直接指挥,其中以在塞彻建议下组织的德国训练的中国中央军最为精锐。剩下的65,438+076师大部分只由轻步兵组成,集结的武器只有步枪、轻机枪和迫击炮。在抗日战争中,这些新军构成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此外,德国军事顾问直接为中国抗日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战略战术建议,并部分参与了中国对日作战。尤其是海军上将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35年8月20日,他不顾德国外交部的反对,专门撰写了《法肯豪森关于应对时局的建议》呈送蒋介石,为中国抗战提出了几点建议。甚至在德国政府于1938年5月命令所有在华德国顾问回国时,他也拒绝这样做,直到希特勒政府威胁他在德国家人的安全,并于同年7月离开中国。
最后,德国向中国出口的大量军火,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武器装备的落后状况,增强了中国的抗战实力;德国还为中国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设提供了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第三,七七事变后中德关系的转变
1936 11德日签订《反共国际协定》一度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关注和忧虑。蒋介石多次以各种方式和渠道询问德国,德日协定中是否有与中国有关的秘密条款,并得到德国的保证,德日协定只是反共反苏,不会影响中德贸易合作关系。1936 65438+2月28日,德国国防部长彭博还专门打电话给蒋介石,祝贺Xi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孔祥熙6月访德期间,他向希特勒否认中国存在共产主义威胁。希特勒告诉前者,德国和中国只是商业关系,德国在远东没有政治领土目的,唯一的愿望是开展商业活动。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一重大事件上,德国事先没有得到日本的任何消息,因此非常困惑和震惊,一时之间无法就外交政策达成一致。起初,德国附和英美,发表声明指责日本违反非战公约,希望中日双方尽快谈判解决争端。7月20日,德国外交部公开宣称对中日战争保持中立,并私下告诉日本“不要指望德国会赞同日本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德国政府内部也存在分歧。总的来说,国防部长彭博、外交部长牛赖特和经济部长沙赫特是亲华的,而里宾特洛甫和他的“里宾特洛甫办公室”是热情亲日的。外交政策部门的兴趣只集中在阿富汗,纳粹党的对外组织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倾向和政策。戈林本人同情日本,但对中国贸易的暴利很感兴趣,所以犹豫不决。就希特勒本人而言,他对日本毫无征兆地对华开战感到恼火。德国不愿意支持日本,尤其是在蒋介石向德国表达了坚定的抗日决心之后。希特勒害怕偏袒日本会把中国推向苏联的怀抱,从而增强后者的实力;如果中日战争变成持久战,无疑会降低日本对德国的价值,西方国家和苏联有可能在欧洲自由行动。另外,德国不希望因为支持日本而过早与英美发生冲突,所以还是希望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冲突。
7月22日,日本再次向德国提出停止军售,撤回在华军事顾问。德国政府表示,这些贸易和雇佣关系是私人的,政府无法阻止。德国官员告诉中国,德日反共国际协议与中日冲突无关。8月10日,沙赫特告诉再次在柏林访问的孔祥熙,“只要中日正式宣战,中德之间的所有合同都将继续有效”。
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中日全面冲突不可避免。德国开始意识到和解政策是无用的。但此时在德国内阁中,牛赖特、彭博、沙赫特都认为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时机尚未成熟,公开联合日意对抗英美苏法为时过早。因此,尽管希特勒的对华政策有所调整,但他在远东仍继续奉行中立政策。16年8月,希特勒在会见纽赖特和彭博时说,他“原则上坚持与日本合作”,但将继续向中国提供武器,中国将用德国急需的原材料和外汇支付。据统计,抗战初期,中国对日作战武器的80%左右来自德国。
8月21927日,苏联主动与中国缔结《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成为抗战初期唯一公开援助中国的国家。在它向蒋介石政府提供了物资、技术和人力方面的抗日援助后,蒋介石对苏联政府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赞扬。中苏的接近让希特勒极为恼火,同时加强了他与日本合作的观点,因为“远东问题不是第一要务,德国没有必要冒险支持中国,得罪日本”。9月3日,孔祥熙直接写信给希特勒,说明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声明此举只是中国抗日战略的需要,中国绝不会转向共产主义。然而,这一解释未能打动希特勒。
随着战争的延长,迫于形势和国际舆论的压力,日本企图通过外交手段夺取中国。10 10月21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会见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表示愿意与中国谈判,希望德国能从中斡旋。于是,从1937年10月下旬到1938年10月中旬,德国驻华大使卡特琳·特劳特曼在中日之间跑来跑去,充当“使者”。在托德·曼斡旋期间,日本三次提出所谓的和平条件,但同时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军事侵略。而且日本政府提出的内蒙古自治、华北特殊化、上海转国际共管等和平条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对此,德国政府不仅没有表示任何异议,反而敦促中国接受。10月26~29日,卡特琳·特劳特曼连续三次会见孔祥熙,劝说中国接受日本的条件。65438年2月2日,他亲自会见蒋介石,劝其投降。另一方面,德国也向日本派出特使,提醒日本适可而止,不要采取紧急行动配合卡特琳·特劳特曼投降。
然而,日本的态度随着它在战场上的胜利而改变。上海沦陷后,他们的初始条件在65438年2月3日被蒋介石出人意料地同意了。然而,南京的进一步胜利促使日本人进一步提出中国无法接受的条件。具体条款如下:
第一,中国应放弃容忍共和、抵抗日满的政策,与日满合作,共同实行防共政策。
第二,设立非武装区,在必要的地区设立特别政权。
第三,签署紧密的日中经济协定。
第四条:中国应当对日本进行必要的赔偿。
在卡特琳·特劳特曼和蒋介石的进一步会谈产生任何实质性结果之前,日方于06年2月6日发表了一份官方声明,宣布会谈已经结束。东京正式感谢德国的“斡旋”,撤销了对国民政府的承认,因为日本在华北建立了“临时政府”,在南京建立了“维新政府”。此后,虽然日方在5438年6月+次年10月假装提出第三次和平条件,但托德调停中日战争的努力实际上已经失败。
在托德·曼斡旋期间,德国的政策已经明显转向日本。希特勒希望通过压制中国做出巨大牺牲,部分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结束中日战争,实现两国和解,以维护德国的远东利益。在调停过程中,日本多次要求德国承认伪满洲国,撤回在华军事顾问,停止向中国提供军用物资,但德国政府未能执行。
托德·曼斡旋失败后,德国政府不得不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其实不难做出。此时,东西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在远东,中日战争仍将继续。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和中国大部分领土的沦陷,德国认为中国在远东战略中的地位和德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已经变得无足轻重。相反,进一步发展与日本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在欧洲,希特勒在1937 165438+10月5日召开“领导人会议”,要求三军将领迅速做好战争准备。自1936年9月实施四年扩军计划以来,德国的军备日益强大。丘吉尔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二战回忆录中写道:
根据德国官方资料公布的数字,3月底1933到6月底1935的主账户支出为:1933接近50亿马克;1934接近80亿马克;1935接近11亿马克——总共240亿马克,约合20亿英镑。看看这些数字。三年内的比例是5:8:11。这些数字让你非常准确地了解了全面发展武器生产中常见的累进支出。
同时,与西班牙佛朗哥政权的“友好关系”使希特勒能够从西班牙获得他所需要的铜、钨、铅、锰等战略原料。希特勒准备向东扩张,发动世界大战。这个时候,日本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1938年2月5日,日本外相广田召见狄克逊,强烈要求德国停止与中国的一切军事合作,否则日本将考虑废除《反共国际协定》。因此,1938年2月,希特勒对德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前国防部长彭博因与一名生活可疑的女子结婚而被解职。希特勒自己当了国防部长,布劳契奇任陆军总司令,里宾特洛甫接替纽赖特任外交部长。此时,以彭博和纽赖特为首的德国政府中的所有亲华派别都被取代或排除在外,希特勒为他的新远东政策扫除了所有障碍。
2月23日,德国承认伪满洲国。4月22日,柏林指示德国驻华大使卡特琳·特劳特曼停止在中国的工作,立即返回德国。5月3日,德国政府下令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21日,德国政府正式下令所有在华雇佣的德国顾问回国,否则按叛国罪处理。7月5日,所有德国军事顾问离开中国回国。中德合作走到了尽头,两国关系基本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