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智简介及详细信息
农高智是北宋广元府的蛮人首领。李青元年(1041),农高智在罗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当时属安得等州管辖,不归广元州管辖)建立“大理国”,与交趾李朝抗衡。与此同时,农请求依附宋朝,以获得掌管各部的职位,遭到拒绝。因此,他在家乡安藤建立了“南天宗”,称任慧皇帝,国号景瑞。他多次击退跨趾的入侵,却又多次请求加入宋朝。
祐四年(1052)四月,农起兵反叛宋朝。五月,破雍国,改国号为大南国,开历年,大败皇军。次年正月,农高智被狄青击败,流亡大理。
家族背景宋初,农氏家族与宋政权交往密切。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广元财主农民,出生于党攸州,声望渐高,被封为宋代普通校勘官、古学者、栋梁之才。对农·高智的父亲来说,他的权力在合并斗争中进一步增长。农的父亲农全福(又名“农存福”、“眷属徐”),原名卓右府(今广西靖西)。后来又占领了万崖府(又称万崖府,今广西大新县)和武乐府(今广西扶绥)。
为了获得宋朝的信任和支持,农全福也自动加入了宋朝。宋仁宗天盛七年(1029),宋朝授予农全福镇守雍州之职,但“调使张启止而遣之,不受其地。”村甫和他的儿子高智从东方掠夺龙州(今广西扶绥新宁镇)。农全福发挥他的召唤能力,利用当地的优越条件,“吸引中国和山洞人,拥有大批追随者”,以开发黄金资源,“使其富强”。早先“天州(今广西田阳)郡守邀其攻之,知住坦洲者恐生事,而禁之。”农全福越来越强大,自称“昭圣皇帝”,封妻子为“明德皇后”,封儿子为“南雅王”,改国号为“永生之国”(换句话说就是“长寿之国”),修甲、治军、守城,不肯臣服于足尖。所以“交叉脚尖恨之,出兵攻之。”为了营救被劫为人质的农全福等人,“年底高智别无选择,损失了大量黄金物资。”然而,交叉脚趾的统治者是无情的剑。唐太宗李德政(《越史》李佛马)上书曰:“吾得天下,臣为国土之臣,诸侯皆纳贡。我尚有福报,且妄自尊大,妄自尊大,骚扰边防。”我等共兴、石广元、傅存福五人,平了田地,在城中斩了。“那是在1039年,也就是太宗元年。
农的母亲阿农是府人,后来调到洛游府,嫁给了农全福。所以,农高智和他的父亲农全福一样,生在洛游府,但为了躲避战乱,他在安得府(今靖西县安得镇)长大。洛幽州和安藤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所以可以说农高智来自中国。当焦地起兵攻占府的农全福时,年仅十四岁的农和农离开家乡,回到安多集结。
人物生活中的起义背景农高智说,“做学问也不是头一遭。”(17)糟糕的职业生涯和亲人被害的怨念融为一体。1041年(李太宗在位三年),农与母亲出征,在朱迪亚建立“大理国”。交趾统治者不可能允许农家后裔东山再起,出兵讨伐。农高智无法匹敌,被俘虏并传到焦弟史静。李德因为父亲被罚,未能征服农的势力,就被放回了老家,被封为知广元州,雷、火、齐、婆四洞和四郎州(又名四郎州,今广西龙州金龙以西越南)都划归他管理。两年后,他被赐大写印信,拜为“太保”。(18)
然而,农高智并没有投降,而是遭受了* * *和“内部怨恨”。获释四年后,占领安藤(今广西靖西县安得公社),建立“南天”,改年号为“景瑞”(国号为“南天大理国”,年号为“田瑞”或“七里”)。(19)
宋仁宗李青八年(1048),农高智逐步占领并控制右江地区天舟一路少数民族地区。(20)同年,以别恶洞(今广西靖西东南)为根据地,开始用脚尖突围。焦趾命令虬国去讨伐,但是他被打败了,退回来了。(21)在击退郭的军事进攻后,农于祐元年(1049 10.4)九月,首次尝试在广南西路重镇永州和称江南、闽的调兵遣将,进行准备。当年12月,甲子(1050 65438+10月1)又派高怀正去抓捕已经进入永州的农高智的追随者。(22)
次年二月(1050年3月24日),广南西路行政部请求在永州(今广西龙州西北)罗友洞设寨,作为扼住农高智的屏障,得到宋廷的批准。(23)不久,焦之派兵攻打弄,弄寡不敌众,率部逃到浮山。当《广南西路转运报》报道这一情况时,宋朝采取了防范措施,“赵本路严阵以待”。(24)
同年,转运广西派小顾指挥婴使“刺”弄。(25)幼年时“欲邀奇功”,暗地发动战争,被农俘获。他怕自己被侬高智的剑杀死,便撒谎说:“我不是来打仗的,朝廷派我来欢迎你的耳朵。”“没想到我的手下都认识,所以误打起来了,所以才出了这种事。”(26)侬高智亲自解开了束缚,领他坐下,给他斟酒。席间,他以试探的语气问道:“先生为何长期抑郁?”今天方交叉脚趾,失控,边关官升平安。他很孤独,想和北方的湖南合并,然后在西部招摇过市。后来他取得了进步,那就是他不能穿越南海,切断接线员与国家的联系。朝廷允许我平等吗?"看到他直言不讳的说法,我表达了我的看法:"足下弹丸之地,起兵造反,天兵加身,犹如扫灶上之尘;“更何况,夫与天合,不识时务,也不好意思。何不裹甲缚身,取土乞命,不失侯赏?丈夫的领导和妻子的死是谁的?”农高智听了这个说法,觉得很有见地,开心地笑了:“我坚定地想一想,公之于众!”(27)随即“派本党数十员随往永州”,请求归宋,被拒绝了。宋廷还以用兵战败为名,苟且偷生,以国家生命为名,假许诺农进贡,甚至统领全州(今广西全州)。(28)
祐三年(1051)二月,农再次向宋要求入会,宋廷“发函路(广南西路)调遣使臣,筹部分刑狱,掌管朝廷。”(29)农高智并未因此而气馁,“献大象、金银,朝廷因其役而拒绝。”(30)并以我公司名义作出广西转运部和钱管辖部的答复;“广元府属交趾,若在其国进贡,则准。”(31)
次年四月,农高智继续向宋廷“进贡地方之物,求内主”,宋廷仍不接受。侬高智把宋智的心附在他的死亡上。“之后我发了贡信邀请他,可是即使得知陈迅听说了这件事,我也没有上报。”(32)此外,农高智多次向宋廷求官,“统管各部”。(33)
第一次,他要求担任周天的刺史,但宋廷没有同意。第二次,让他做一个地位更低的教练,还是没有被批准。第三次,他没有要求官位,只要求北宋* * *给他官服和官服,作为宋朝官员的象征。宋朝仍然没有同意;第四次,他干脆要求宋朝每次举行南郊大典都要1200元的贡品,以换取同等管理的待遇,但宋朝仍然不允许。(34)北宋朝廷的这一系列举动,点燃了农高智反宋的导火索。
广元起兵,正当侬期待被拒绝的时候,他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说:“现在我得罪了我的脚趾头,可是中国不接受我,所以我不能容忍。就是烦!”于是他频繁地在左江、右江一带活动,暗中探查宋朝政府军队的实力,并在永州找人充当内应,为反宋做准备。其间“善占山河之利,故招一逃犯。”为了麻痹宋朝的地方官,他“数衣食之弊”。传播“洞饥部落散”的说法,永州的官员认为农高智弱小,不足以为敌,所以不防。
然而,农与广州卫(又名“黄维”)、黄士米一行和农、农治中(又名“农治中”)日夜密谋,策划攻打永州。准备就绪后,一天晚上,农高智“烧了他的窝”,对所有的人说:“我一生的积累,现在我用火焚烧。我没有活下去的想法,我很穷。当拔雍州,据广州,君为王,否则兵亡!”就这样,一场“武陵骚然”、“天子以之为食”的反宋斗争在宋朝不知不觉中爆发了。
游四年(1052)四月,农率五千(或七千云)先遣队顺郁江源头之一的右江而下,首先攻占右江上游的横山寨(今广西田东县马平镇)。“鹿鼎斋的人因为他们的仓库,给了他们很大的解脱。”
自从横山村破了,永州知府陈坤“担心麻烦,丢了阁门,不在床上玩,没有准备。”这为农军的顺利行军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年五月初三(1052 May 31),农高智来到永州城下。见情况不妙,陈迅急忙布置防御力量,命令王乾佑远离家门,密探监督李肃守住大安门,指示吴姬守住朝天门。
此外,广西巡抚张莉也从宾州(今广西宾阳北)领兵增援。援军一到,陈迅就奖赏了城中的军士。正当他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农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城内。这与农高智事先安插了城里的知情人配合行动有关,所以人们说“城里人要当知情人”,“城里人都要响应”。当时守南门的大臣参军,孔宗旦“召邻兵为书,欲拒之。”宋石爻,一个历史被农军斩断的传奇人物,还在跑马圈地,却无力挽救潭州危机。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宋朝政府军死亡1000多人,陈迅等一批重要官员被俘。
当他占领永州城时,农高智阅读了军事图书馆,并找到了他以前发送的黄金信件。他怒不可遏,质问陈迅为什么没有提交他要求的那封信。陈迅争辩说它已经被播放了,但是宋廷不同意。侬高智命人搜草,不见,就把“病眼”陈迅放出来斩首。农高智占领永州城后,在这里建立了“大南国”,自称“仁慈皇帝”,并以“李凯”(“段毅”)为国号,沿宋制度封官设府,以加强自己的统治力量。同时,大赦天下。军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士兵人数增加到了一万多人。
农东移至雍后不久,即离开雍,沿郁江东移。当时由于“岭南太守毫无准备,一旦兵临城下,不知如何是好,守军弃城而逃,于是高智成功达到目的”,迅速占领桂东、粤西大片地区:祐四年五月桂畴(1052年6月8日),农军进入永州下游的衡州(今广西横县)和周知,五月(1052,11)日,农军入侵贵州(今广西贵县),秘书从不战而逃。
庚申五月(1052六月15),农率军进入,与和滇中的许弃城而逃。第二天,农军进入滕州(今广西藤县),和太子李治逃走了。随后,农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梧州(今广西梧州),周知和秘书程江燕拒绝抵抗,弃城而逃。五月桂海(1052六月18),农军进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丁大惊,只顾逃命,不顾城池。王安石在为石鼎写墓志铭时,说他已“出征,能擒能斩,所向无敌,故与本州众民同去避之。”
丙寅(1052 6月21)在广州黄游围城四年后的五月,抵达广州城下,开始了起义以来最艰苦、时间最长的围城战。六月(1052年7月9日),广州端州巡检员高在广州石屏亭与农进行军事较量,被农击败。但由于广州防守坚固,守军又有外援,弄长时间攻不下城,给了宋朝集中兵力南下的时间。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农高智不得不解除对广州长达50多天的围困。农军从广州撤退,被迫绕道从沙头渡河,北上清苑县,进军连州(今广东和县)、贺州(今广西和县东南),原因是瀛州(今广东英德)周知宿州在一条40里长的道路上,被阻止铺设树木和巨石。攻不下贺州,就在这一带打了一个多月。庚申(1052,10,13)九月,农军西攻肇州(今广西平乐),知府刘弃城而逃。这是离开广州后第一个攻陷的城市。
偶数死星到了英格兰,驻扎在那里的杨仪怕被围困,甚至采取了清场的办法——弃地烧粮。起义者绕过这座城市,继续向北进军邵州。此时,宋军早就有所准备。农吸取了被广州包围的教训,不再在城下驻军,转战黄州(今广东连县),直指桂中、桂北。那里的守军被击溃,战无不胜。广西贺州很快就被灭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在那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先后在广南东路杀死了两位著名的宋将——张忠,在广南东西路杀死了蒋燮(据《太平治》)。
到了宋朝,赵真任命枢密院副史狄青为我们的南巡使,统率二十万大军,日夜从京都南下镇压起义。首倡的是(宋《杨传》)的著名传人杨。
按原计划,起义军进军湖南、荆后,要主动与宋朝廷议和。然而,农高智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因此,占领全州后,他与黄士米等人密议后,作出了返回潭州的重要决定。
正在这时,狄青的先头部队到了,杨作为先锋,率领部队在贵州附近与起义军迎头相遇。战至受伤,杨被困。
收复周勇之地后,高智清醒地认识到与宋廷没有妥协的余地,而自己目前力量不足,于是准备返回广元,集结三十六洞壮族等少数民族土司,巩固大后方,然后北移。他在雍时,曾写下一副对联:叶皇帝未成人,已老;王与国休。
第一部分表达了他无奈的叹息,第二部分指出了他的部下与大南国的关系。
班师西迁,攻陷宾州后,农于(1052 1.6)十月,重入永州,称帝建国。为了借助其他蛮夷的力量,农亲自上书势力强大、地理条件优越的揭东土司黄寿龄,提出若能击败,则“长驱直入取镜湖江南”的战略计划,并以土地换取黄的支持。黄寿龄对此非常赞赏,说:“糯米运交智。”。后来由于贵州(今广西桂林)的于靖,派永州人石坚游说,黄寿龄逐渐疏远了农高智。又招纳“农、黄为头领,各任其职,不与相合。”溪流和洞穴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宋朝又开始流行了。此外,农高智在战略和战术上犯了许多错误,最终导致了惨败。
归仁铺之战,狄青挑选精锐部队南下,与孙冕、于静汇合,从广西驶往宾夕法尼亚,共带着31000余名忠臣和土丁。为了统一军纪,狄青将擅自进攻农高智的陈数等32名败兵斩首。“你们这些将军太紧张了,不敢抬头。”接着,狄青开始怀疑士兵,坚守阵地,下令动员十天的口粮,这就是所谓的“休战”。根据侦察兵的报告,农·高智对此深信不疑,毫无准备。狄青却派三军次日急行军,来到天险昆仑关(今永滨公路永宁、宾阳交界处)。在元宵节之际,他放上大灯笼,设宴分配学校,但侬还是没有看出破绽。事实上,狄青已经冒着狂风暴雨,在天然危险中度过了一夜,并派兵等候“百官:请出关吃饭。”而阵列在归仁铺。(今天,在永滨公路的第二和第三池塘之间),表明这是与农高智摊牌。
隋炀帝五年(1053年2月8日)正月初五,农亲自指挥全军组成三个锐阵。他们手持大盾和标枪,穿着深红色的衣服,看起来像火。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宋军占了上风。农高智的麻痹大意和轻敌导致了归仁铺的败北。他的军队被2200名士兵斩首,57名军官被杀,500多人被俘。侬高智不得不撤退。第二天拂晓,狄青进军郯城,砍下黄士密等农军首领的头颅,挂在残州,并在郯城北隅建尸五千三百四十一具,为此狄青撰写了《关菁年谱》,四字题词四十二句。他还在暴露的布衣中说:“罪魁祸首已被抓进监狱,其余当事人已被埋在店铺里。”这是有一定目的的。所谓的“罪魁祸首”还没抓到,狄青也知道。他们驱车进入郯城,有人在尸体中发现了一具穿着金龙服的尸体,以为是想立功的农高智,却被狄青拦住了。事实是,农高智撤退到永州城,当他看到潮水已经走了,他立即放弃城市逃跑。
家破人亡的农退出永州后,狄青的所作所为众说纷纭。有的说部下建议穷追不舍,但狄青“认为乘势而进,出其不意,是大事”,所以没有采纳;还有人说狄青派“一员大将去追,过了天舟,还来不及。”(88)民间传说与地方志大不相同。农·高智在失败前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通过丰厚的礼物和婚姻的方式,与“西接大理,地广马富”的特莫寨酋长农夏成建立了联系,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宫殿,以供闭关。归仁铺战败后,农高智带着母亲、兄弟、妻子和儿子定居下来。的母亲农到达特莫寨后,在农的威胁下,收集了3000多人练习骑战,企图再战宋朝。然而,新的萧注意到,“帅师去乞讨,得到了好处。”“引他入寝,与他说话,使他有做贼之感(指农)军事机密外泄,隶属于农的西山六十族,也与豫京派来的杨分了手。农高智离开了他的亲戚。”他派500名士兵和他的六个妻子和六个儿子到大理去借士兵攻击王子。“道安(即俞京)派等十人,派军阀等六州兵,攻打特莫村,杀死丫丫,由其母、弟、子三人送还。当时,农已经60多岁,农的弟弟农28岁,大儿子农吉峰14岁,另一个儿子农8岁。(92)那是隋炀帝五年十二月。(93)
农高智的葬礼怎么样了?壮族的民间传说大多以他的死亡而告终,但死亡的原因、时间、地点各有不同。(97)通考宋代文史各有互相矛盾的记载,即云“不知终”,(98)“其存未明”,(99)又说“侬败大理,其国捉之,”(100)(萧注)。(101)从现有资料来看,比较可信的是农死于大理,如的长篇《资治通鉴》、的《隆平集》、苏辙的《龙川别志》、陈邦展的《明代宋代年谱》、王守仁的《司城图府世系考证》等前不久在云南大理五华楼发现的白老法师墓碑碑文和序,为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102)据司马光《百官表大事记》记载,第二年四月,农高智被杀。(103)推断他三十一岁。
现在,农已经受到了惩罚,他母亲、兄弟和儿子引诱的对象不复存在,宋廷于6月3日(1055 7月15)将其合并。
学术观点:农高智属于中国还是越南?本来很清楚历史与这个记录有关,但有些人别有用心,干脆伪造了农高智的越南故事。认为农高智属于越南的逻辑是,农高智是广元人,广元府是越南的广元县。因此,农高智属于越南,这似乎是明确的和符合逻辑的。然而,这样的评论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农不是广元府人,广元府在中国宋代。据《宋史》记载,农的生母农是北宋执政的农的姐姐,是广元国首领农存福的妻子。据专家考证,侬不是武乐府人,而是洛游府(今广西靖西县东部)人(见侬是洛游府人)——广西民族研究第2期,1998。农的籍贯虽不在原属农的广元府等十州窑洞范围内,但其父子都曾担任过广元府的,他们的崛起都出自广元府。他们依靠掌管广元府的权力,广元府等十州的人力、财力、物力,抵御了交趾李朝的入侵,最终揭竿而起,反抗宋朝。了解宋代广元府的位置和归属,也是弄清农民族的一个重要方面。据顾祖禹《读史记纪要》卷112安南《琅琊榜·广元城》一文记载,宋广元府在安南琅琊榜西北,与广西龙州接壤。或者说,据说唐朝设立的平原州,就是都城锦州的平原亭。建安四年(839),辖龙市、林平、龙荡等县,隶属安南保都府。宋代为广元府所在地,隶属永州总督署。《宋会姚记传·祎凡四三九》载:“广元府旧李雍掌押,原籍交趾(越)。”因此,农当时的主要活动地是广元府,而广元府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他的出生地洛游府(今广西靖西县)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可见,农的《国民性》在中国并未出版,这一点已为今天大量的研究成果所证明。(参见白著《侬民族研究二》,载《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那些伪造农高智国籍的论调,往往是在连这些最基本的史实都不了解或者视而不见的情况下,凭空捏造出来的,显然难以成立。
侬高智寺侬高智寺,位于越南高平,是唯一保存完好的供奉侬高智的寺庙。
寺庙的前门上挂着一个横匾,上面写着“岑其殿”几个字。正殿门匾上写着“毛岑寺”的题字,两边柱子上贴着对联。左边是“碑外有舒淇图”,右边是“案前凤舞殉难篇”。大殿上设有祭祀台。中央祭祀台两侧竖立着两根木柱,柱上贴着一副对联。左联写着“雷洞雪府寺”,右联写着“?山以最高德示生,是坤之圣人。”二十八宿的图像挂在大厅两边的墙上。
正殿后面是庙,也贴对联。右联是“皇帝未成年先老”,左联是“封王封国。”
农高智庙的横匾和门匾,写的是'岑其庙'和'毛岑庙',因为农高智反叛越南,越南国王派兵清剿,不准百姓立庙纪念,所以他就扬名立万,改头换面,祭了农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