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什么样的歧视?
歧视是一种直接针对特殊群体成员的行为。歧视是由有偏见的认知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有偏见的目标或受害者的消极负面行为。歧视源于偏见。歧视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从情绪化的表达性语言交流或社交中的刻意回避,到暴力,甚至种族灭绝或宗教屠杀。
1,性别歧视
HR自曝原则上不招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
去年3月,有媒体调查报道,职场性别歧视调查爆红网络:“HR原则上不招聘已经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一位HR解释说:“因为这样的女性可能会再生一个孩子,而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被认为是‘没有精力工作’”。调查发现,考虑到法律法规的要求,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并不公开要求“只招男性”,性别要求往往成为“隐性门槛”。有的公司采取“女性连简历都不看”的筛选方式,让很多女性求职者“躺着”。
《女德班》教“女人应该在最底层”等令人震惊的语录。
5月14日,江西九江学院邀请自称传统文化公开课的丁璇做主题讲座。其中“三精化为毒”、“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女性在衣着上的暴露会对女性、父母、子女产生极大的歧视”,严重违背了科学和法律常识及原因。
11结尾,媒体曝光了辽宁抚顺的一个“女德班”,其“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要垫底”“点外卖不守妇道”等触目惊心的语录令人咋舌。开办这个“女德班”的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在郑州、温州、三亚三地设有分校,其讲师经常被邀请到各个办公室讲课。
如今,性别平等成为主流话语,隐藏在阴暗角落的性别歧视观念和做法,可能“昨日重现”,也可能招摇自以为是,也可能披上马甲,换上新面孔。性别歧视可以扭曲,也可以“温柔”,化身天使,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起对歧视女性说“不”。
2.地理歧视
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有些地区是高考招生歧视多发的地方或者有既得利益的地方,所以在中国也存在对特定地区的歧视。
北京的地域歧视是中国地域歧视的既得利益者,因为享有中央赋予的各种特权,所以经常受到中国其他地区的人的敌视和不屑。
地域歧视在上海,有些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人(主要在苏南和浙江)称为“乡下人”,论坛上称之为“YP”。由于该地区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认为不安全感增加,造成了上海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反过来,其他地区的人对上海人也颇有偏见。
地域歧视在广东,有些广东人管广东以外的人叫渔民。
东北歧视。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惯犯的流放地。少数民族多,人口流动大,往往与逃犯挂钩。少数东北人和暴发户在内地和海南买卖,打人,不少杀人放火卖淫嫖娼。造成对东北人的歧视和妖魔化。
地域歧视河南省农村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外出务工人员多,遭受各类地域歧视的人也多。因为农村人口多,有一部分人文化程度低,但不能代表全部,媒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深圳对河南盗窃团伙的坚决打击,对全省的伤害很大。
对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等地的地域歧视,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由于人口庞大,这些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对他们工作的地区的治安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地域歧视与社会和谐背道而驰,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友谊强调倡导全社会所有人之间的平等、友谊与和谐。地域歧视使人们对彼此失去信任,从隔阂到孤立,甚至相互敌视。严重时更容易引发纠纷和冲突。
3.种族歧视
这个我不做评论。我热爱和平,希望人们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