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现代道德相悖。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

本文运用西方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陶渊明的人格。本文在确凿材料的基础上,从其行为和生活的三个最重要的情境和五个场景来观察其人格的呈现,试图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细致分析和严密整合。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典型人物,他与屈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陶渊明;性格;心理学;就;da;真实的

个性是个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格、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是指人的品质,人的极致是指做人的最高标准。1因为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于南梁和北宋,其含义单纯指向道德领域,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人格概念。

人格作为一个从西方心理学中选取并引入的新概念,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戏剧演员佩戴的反映其角色身份的面具。这个根源解释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不仅具有外在印象的特征,还具有一些隐藏的东西,这些东西相互冲突、相互交叉,进而形成一个真实的个体。实验心理学诞生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讨论,人格理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在行为上的倾向,是个体在社会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具有动机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完整性。陈寅恪说:“古今谈陶渊明文学的人多,谈他思想的人少。”鲁迅说:“如果你要一篇论文,最好是考虑到整篇文章,以及作者的整个人和他的社会处境。”三

元明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不可能采用现代心理学中有效的交谈和投射方法。因此,情境法、自我叙述法、他者叙述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所谓情境法,就是简单勾勒出袁明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从中寻找其性格的线索。所谓自我叙述法,就是从袁明对自我行为和心境(如诗歌、散文)的叙述中把握信息,并加以分析。所谓他者叙事法,就是从他人对袁明的记载和评价中提取素材,作为旁证进行分析。这一切必须通过行为分析和作者的视角串联起来。因为归根结底,人格作为个体物质方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其隐性部分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语言等来体现的。因为袁明的创作动机是以“与故人闲聊”来“自娱自乐”,5他并不想隐藏名山或流传后世,其中所记录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也是相当可信的,所以自我叙述的方法要特别提到显要的位置。

袁明的一生分为仕与隐两部分。我担任过国酒供奉(?),镇军,建威从军与彭,余生隐于乡间。袁明在自述中,半句话都没有提到自己的老板,对老板的厌恶程度和“不堪官位”可以用极端、用尽、无法形容。与上级的交流主要体现在他的叙述中,如颜延之的《郑涛诗志》、《沈约》、《李延寿》、《方隐逸传》、《萧统传》。他在旁白中正面提到,他在仕途中与上司互动的地方只有一个。众所周知,县里派杜佑到县里,元明以“五斗米不低头”为由辞职。七

与王红志的交流可以分为以下三件小事。作者提醒读者,在这种交流中,要特别注意态度的深刻。(1)会前,王红仙邀请他,但他很远。然后王女士亲自上门,袁明说她病了。最后王弘只好由庞统之(主簿)带领,带着酒肉被请到半路庐山。在回州的路上,其中一个拿着华轩,另一个(圆明)拿着篮子。然而后者却笑而不答,丝毫不觉得佩服,也不觉得卑微。8(2)测量鞋子的尺寸,了解“脚的延伸”。(3)9月9日没有酒,恰逢王红派人送酒。据系谱学家说,王洪在江州已有八九年,但从上面可以看出,双方交流的次数如晨星一般稀少,而袁明纯粹是防守,不卑不亢。为什么?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袁明讨厌偷偷摸摸求名的人。因为在第一次谢绝王红后,他曾对不理解他行为的人说:“我不是一个世俗的人。因为我有病又闲,庆幸自己不干净又爱听。我怎敢以诸侯为荣?”第二,袁明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他和官场上的人,永远是陌生人。王红曾经邀请袁明做客。袁明虽然参与了,但他心里说,“死亡是唯一的审判方式。”。按照坤的说法,死:官,指死者和在场的其他人;停:隐士是指孤独的自己。10

和谭道吉的交流只有一点:由拜访、喂梁、吃饭、拒绝三个环节组成。袁明对谭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失去了对王红那种温柔平和的态度。他反而冷言冷语地自嘲,比如“你怎敢看你的才华,你的志向不如你”,但那是在千里之外。王和谭的地位相当,都是州县知事。他们屈尊帮助处于困境中的袁明。为什么袁明的态度不一样?阿清人解释说:“谭公是宋朝的官员,但陶心里有他的心。他当时特别是上官的状态,所以不能告诉任何人。又说文明世界当官荒唐,道不与之争,初日不如志。离开了梁的肉,就会动心。”11

在这里,我不得不讨论一下圆明和颜延之之间的交往。据《神传》记载,陶与晏有过两次交往:一是晏在浔阳任时,双方初次相遇,产生了“爱情”。按压,付出,真诚。二是石安郡守任燕路过旬阳时,双方“天天喝酒”。临走时,颜“留下2万元”,却通知陶送到酒楼(赚酒钱)。必须指出的是,严并不是元明的直接上司,但入宋后历任县令、中书侍郎、中书太子之子、御史大夫中丞、冯子广禄大夫,在政治上确实是个上层人物,所以要纳入形势A. 12的讨论在研究了元明之后,笔者有一个疑问确实萦绕在心头。他想请教一个大方的家庭:颜和陶。除了沈川,他还看到了小川和李川,阎志自己也讲过,但奇怪的是,袁明的自述一点也没有触及。为什么?原因大概是袁明和颜延之虽然装出来,但心里可能看不起他们。这个问题如果以王涛和谭涛的交流为基础,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顾颐,人曰:“王迟(按之,慕之),则收酒,迟则收钱;到刀姬,都是肉。看道姬说的,不是知己。因此,当你变老的时候,桂江的自然更加炎热。但在梁的《肉》里,却是轻松,而在道吉的话里,却是很温柔很生硬。孔子云:说坏话很危险。没有很深的修养,很容易陷入这种境地?“13”这种从元末明初的内在人格活动的微妙过程出发的论证是独特而准确的,但把王和严都视为元末明初的知心朋友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在笔者看来,袁明与王、谭、颜三人的关系及其心理活动是否可以清理为:(1)王主动与袁明交往,以敬相待,诚恳恭敬,兢兢业业,而袁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但又不愿被人视为骄横,故轻相处。(2)谭也主动沟通,其实是居高临下。那是政府官员的“作秀”行为。按照他那深刻老实的本性,怎么能忍受这种霸王式的教训,吃他来的东西?14这大概是渊明讨厌道吉的主要原因。(3)颜与陶的“情”,是指参军时,二人地位平等、地位卑微,交往自由、融洽。互相欣赏(袁明也参军了)自然聊了很多。后来见面,双方只喝了酒,沈、萧、李、方四人并无“情”的记载。是酒席之间有自满情绪,还是言语不和谐,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在袁明看来,送钱给阎和送酒送米给王,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前者,你可以“为所欲为”,对于后者,你可以“送到餐厅”。

从阎志也可以看出这个秘密。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细节,是颜喝醉了酒惹的祸。颜曰:“正则危,反则碍。真希望你能赶时髦!”听到这里,袁明的脸严肃起来。他说,“身体和荣誉的名字属于虚无。违反习俗被人指责又有什么关系?”15这是颜的回忆,但很可能是真的。可见严的规劝也似有怜惜责备之意,与谭相差无几,难以苟同。按照袁明的性格,不拒绝不“劝”就不错了。可见,陶与晏的交谊可能多于王与谭的交谊,但尚未达到与的程度。此外,按明代张浦的说法,陶与颜的人格差异更大。颜的“疯癫”与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玩世如阮籍,待人如”的性格,以及他“四师伴二王,跌宕起伏,博取功名,长命考验”,一直在学问之路上稳步前行,等等,显然与陶的冷漠自辩是相悖的。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袁明自说自话一直不如颜交游的深层原因。

元明交游的情况可以在自述中找到,表现在以“和、别、赠、答(赏)、显”为主题的诗歌中。如果再加上沈、萧、王、吴的传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楚了。这些人一直是前前后后的邻居,或者是村民和周围的人。按17,老乡,就是老乡。与人打交道,也就是日常交流和回答的人。18至于那些事迹不详,只留姓氏的县官,恐怕只是泛泛之交。据《小传》记载,元明之际,常有“贵贱所造者有酒设。如果你先喝醉了,你就和客人说话,我也醉了,困了,你可以走了”。据《方传》记载,圆明也有“醉归”和“不知其主”的交往。这些路人朋友可能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的。

袁明在与朋友交往中的自我叙述的一大特点是,在结尾时,常常翻着笔,陷入“我不能淹没我的思想,我却疯狂而孤独”的沉默忧郁,或“我愿教诸学者,学我”的绝望希望,从而产生失言般的孤独和难以摆脱的忧伤。为什么?笔者认为,这是袁明诗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心理内涵的痕迹,值得分析,以加深对其人格构成主要方面的认识。袁明的《别了尹进》道出了他的个人秘密:“沉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人。”出版社:语言,官方;沉默,隐居;互不相同;好好分开。可以看出,袁明在和朋友的交往中也是很孤独的,就像情况A一样..他深深觉得他们只是同伴,不是知己,一旦面对不同的道路,必然会分手。“杨公叹气,但总是难过?”即使是庞这样“相知而忘序”的朋友,也还是无法从心底认同他。“我是个隐士,与事无关。”一句自嘲的话把对方推得远远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为什么袁明的诗往往在最愉快的接触中,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出现“我未曾瞻仰,誓要离去”的苦恼,或者他会发出“我有苦衷,我慷慨悲凉”的自我放逐令。袁明的悲伤类似于一种“生他的气”的绝望,因为他的绝望增加了自我孤独的深度。对此,宋人洪迈深有体会:“元明诗赋率皆临场,虽在花与竹之间。”《回家又回来》云:我寂寞缠绵。他的20首诗中有一首《饮酒》说:宋庆在东园...一个人很奇怪。所谓孤独的人,就是他自己,就是他自给自足。”21

可见,渊明虽有许多朋友,却没有一个知己。对袁来说,婉言拒绝或与知己保持距离是很自然的事。了解无意识的深处,并不只是划分豪猪的界限,而是把自己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去欣赏对方的行为,甚至把他们互动的行为作为对象(错觉),提醒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以大有作为,忘却得失为己任,从而保持内心自我的宁静和清明状态。袁明的自述,如“遥望白云,思念往事有多深”,22“思幽人,牵挂你一千年”,23等。,大致传达了以上话题。

2.与勤劳的乡镇接触

乡党,论语题。朱指出:父兄宗族在哪里。相传周制以500为党,12500为乡。春秋以后,这种制度又乱又坏,乡党一般指村。这里作者指的是邻居,尤其是指参加农业劳动的人。

这两个场景有区别。前者是有人带酒,后者自己上门。前者知道经济状况难以理解,后者是落魄的时候;前者拒绝再次做官,而后者则深感亏欠。但他们也有共同点:第一个对象是田馥甄,第二个场景是喝酒,第三个气氛极其融洽,所以他们都说了实话。余云杨秋曾将杜甫的“被天府泥饮”与此首景相提并论,说:“贤者豹藏市,故应同光。.....陶渊明和杜子美是世界上的伟人。每个父亲都要喝一杯(按:误会,不是要喝一杯,是要喝一杯),一定会让毕齐欢去的。两个人都有一个人,那么余天的父亲为什么拒绝呢?至于天府之言,何不与陶保持联系?”25从陶和的大度和圆通来说,是没有什么足够可说的,特别指出了他们和田夫的和谐关系,可谓“点石成金”。至于第二个场景,后世文人可能羞于启齿,大部分家谱学家只记得“此诗一年”,但袁明本人并不在意。而是以一种“今天不说,以后再说”的严肃口吻详细地写出来,可见其中一定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讨饭对于一般文人来说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但对于元明来说无所谓。如果参加当年对谭道济的申斥梁和肉,袁宁愿讨饭也不要官方的“作秀”救济,那就水落石出了。

远明和邻居的交情,显然是在老板和朋友之上的。原因可能如下:首先,袁明尊重以工作为生的人。他深知劳动生产不易,认为“民生虽勤,但勤不可缺”,隐晦地批评了孔子对徐帆的轻视和董仲舒的不牧之举。其次,邻里之间简单实用的交流使元明享受到了温暖的人际关系。“相逢无杂言,桑麻里路漫漫”。因为没有了其他言不由衷的废话,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已经被彻底消除,人与人之间唯一剩下的就是纯粹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关系。对于一个篡位惯了,乱了,为官累了的人来说,有多舒服?最后,艰苦的生产活动使皮肤疲惫,但获得了相对的心灵平静。袁明深刻体会到了“四体诚竭,凡夫无异干”的平静心境,也收获了“不知我存在,知物珍贵”的喜悦。可以看到,袁明在与邻居的交往中,只是把自己的人格面具摘下了一点点,而“失线喝多了”和长辈们聊少年狂的人格侧影,就被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袁明和长沙龚是千载难逢的熟人。据自述,这次交流极其平淡。袁明用“真族之光”的客套赞美掩盖了自己不愿登高的心情,用“钱还是廖,先问”的客套结束了会面,袁明很清楚,双方的身份和利益是割裂的,“衣装闲适”“同是长此以往就忘了”。所以“笑了很久”“西逝”之后,对方一定会把自己甩在身后。31所以,袁明觉得这种交往不值得夸耀,更不值得留恋。

根据自我叙述,袁明和程的妹妹是不同的。与靖远“父同母,母同母”,仅次于同胞。仲德身份不明,估计和静园差不多。他们三个之间,可以说是幸福如初。袁明和程世美从小相爱到“相亲相爱”。少年时的袁明和,在一起,“从不托事,考山阴”,“早上吃药,晚上弹琴”。元明隐退时,他们仍是“愿携手长久,且置他人意见于不顾”。每年秋天,他们会“扬帆于同济,在海滨停留三晚,在四川尽情饮酒”。袁明和钟德,虽“衣名群随”,“情同命”。在他们的互动中,他们也有很多共识。袁明说程的妹妹“有德有操,言语恭敬清新,闻善而喜,能正而和,惟友惟孝,能止为闺阁”,又说“有操有概括,少思欲望,置祖师爷于脑后,思富贵利禄”。这些美德不仅得到了袁明的肯定,而且得到了赞赏。袁明称他们为“善人”、“仁人”,问天地:善有善报,仁者长寿。为什么他们会孤独的英年早逝?“他怎么了,但不是他”?“怎么说话,只看见恶霸”?更进一步说,袁只“感其题崩,作词而泣血”,而“含泪而写”,吐真情之哀。

袁明是独子,孤苦无助,但他有五个儿子:颜、义、易、童(小名舒、宣、永、段、童)。这种独生子女的身份给父子关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独生女,袁明渴望有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给予美好的祝愿。“三千之罪,后无所急”和“夜生贵子,欲火中烧”是大儿子闫涛出生时年轻父亲的急迫和惊喜的真实写照。“你的名字叫闫妍,你求思的字”“我还是要孔伋,但我能成就我的事业”是对渊明深沉父爱的殷切期望。隐居之后,个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平淡。因为习惯了篡位和混乱,袁明对儿子的高期望也渐渐淡去了,慈爱的父亲的胸怀也渐渐变成了宽厚和戏谑的温柔。

一对老顽童的天真烂漫跃然纸上。梁启超在这里说:“列出诸子的谥号和年代,也是极好的史料。”作者认为,这是袁明父子感情深厚,没有隔阂的心理素材。他们不是春秋时期晋献公和申生那种父欲子死,子不得不死的主从关系,也不是曹雪芹笔下贾政和贾宝玉那种猫捉老鼠的威慑关系,而是相互平等自由。袁明并不把自己的儿子当成居志宇因此可以谴责的私有财产,也不把自己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老人。种地虽然苦,但不影响父子关系的愉快。“哈,你这个小家伙,真的没办法!我还是喝酒吧。”这就是这首诗的寓意。对了,有人觉得圆明五子是傻子,真的很搞笑。

只是,就是堂堂正正,不入俗。这是渊明人格的两极之一。袁明一生受黑帮控制,并始终反映在他的行为上。只是心理上的专注导致了他事业上的失败。也是成就他“晋宋第一高手”的一块磨刀石。正义是一种深刻的本性,不是任何借口。他声称“性只是笨拙,东西太多。”在这里,“才拙”是谦词,“性正”才是真理。为什么?和以前一样,袁明在做国酒祭品的时候“自认”,在做主簿的时候“拒绝”。参军时想“终成眷属,安居于鲁”,参军时想“终成眷属”,甚至当彭泽龄时“五斗米不折腰”。他隐居时也保持沉默,与颜延之交往时也没有生火。虽然是以退让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背后强烈的蔑视和不合作的内容是有目共睹的。也许袁明属于牛,这种刻板的固执促使他成为生活的一致性。袁明“为自己量了量”,明知“会造成老百姓吃亏”,但还是不得不不由自主地去做,说明他是自发行动的,是他人格的真实表现。

洪迈曰:“元明高洁,晋宋第一代。他饿了就空了,瓶子里没有小米;其寒短褐,为冬;它的家四周是萧瑟的,刮风的日子是遮不住的。穷得可以用极端来形容。”36.基于真实推荐袁明为“晋宋第一代”是有意义的,但把真实仅仅看作是对袁明自我人生的准确自然的描述是狭隘的。还是苏轼说得好:“元明欲为官,不为不敬;如果你想被隐藏,你就会被隐藏,而不是去找它。古今圣贤,弥足珍贵。”以一种不经意的态度对待官员和隐士,证明渊博知识的真理已经触及人格的深层秘密,只是还没有到来。

在我看来。真率是圆明生存状态达到化境的赤裸自我的表达。试着说出来。在司马提倡功名利教,虚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毛孔的时代,很明显一个人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不得不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人。阮籍和嵇康的反常行为就是这种情况的悲剧性写照。想想“文革”,我们也会有同感。到了元明时期,社会根本没有变化,反而变本加厉。像袁明这样把精神自由和自我选择作为最高价值的人,他们的苦恼可想而知。在他的仕途中,渊明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在顺应别人的需求而活着,只是按照别人指定他去生活的方式活着,按照别人指定他去思考的方式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自由,没有自我。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困惑、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远离束缚,一心两头”,38“误坠尘网,走了十三年”,39等等,都是袁明人格挣扎的真实写照。想要回归自我,就必须放弃官场。“长时间关在笼子里是不自然的”,40“寻找未来,载着喜悦奔跑”,41都是圆明摆脱官场虚假生活,回归简朴生活的欢快心情的表达。一个人如果没有从真理的本性中产生的想法,他怎么能拒绝自己并满足于贫穷呢?另外,“种田不够自给,所以用在小城镇”“商业歌曲不是我的事,但我愿意一起种田”。这些令人沮丧的无奈和田园愿望是显而易见的。与阮籍、嵇康相比,圆明的真率更为从容、从容、抢眼。徐俊的《诗散文滚动模式》说元明诗淡泊永恒,高于俗,是“其情性也自然”,说得很对。

伸手可及,就是能游能伸,不为物所累。这是渊明人格的另一极。钟惺的《古诗归》。卷九》说:“陶公山水、友人、诗之乐,即自一段田园修养之忧勤,不作旷达之言,故真旷达。”在与上司和朋友的交往中,你有深刻的认识,体现在无中生有。他不尊高官,不欺贫,不孤傲不自卑,与适合我的人交往,拒绝不适合我的人,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自由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亲近的人交流是深刻的,是真诚的,是随意的。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那颗“喜”和“爱”的初心都不会变。对于亲人,止于托付和适应,对于儿子,止于让他们自由。这其中的关键是圆明不在乎名利。“不关心穷人,不关心富人”,42是渊明的人生准则。颜延之对这种心满意足的生活表示由衷的赞赏:“不管人们多么焦虑,他们都会过自己的生活。无非是好。”正因为如此,袁明的人生境界才如此冲淡平和。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能把别人难以忍受的生活贫困化为哈哈大笑:“你怎么小气了?你没有时间留给自己。”即使面对死亡,渊明也一点也不胆怯。“死在何祖道,则同在一山”,只是“恨生之时,则饮不尽”。把别人无法消除的对死亡的恐惧变成一张美丽宁静的美学照片。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比大海更大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大的是人心。这样,才是真正合适的。

摘要:纯化描述和熔解分析

有些人用遗传来解释人格的起源。宋代诗人王治运说:“盖吉祥之翼,派门派于近旁,广布光明,传旨于父子,以其隐德而闻名。女人适合孟佳,女人适合她的父亲,所以她是父亲。其气传,必有所言。”梁启超也是这样说的:“阚之德,天下皆知。王先生讲德,独诵其崇慕精神之美,赢得了所有传承人的深远影响。他父亲冷漠虚荣,对他很满意。他的父亲正如传闻所说,所以他知道他的性格受到了影响。”作者认为,说袁明的性格受祖先影响是对的,但这都是因为遗传,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生命科学至今没有发现任何隐士基因。

太原14,左营将军徐瑛说:

.....今天的台湾政府官员,直卫队,仆人,女仆和随母姓的孩子,没有乡镇,所以他们都要当县长或担任职务...官领众,政教不齐。48

隆安二年,桓玄也做过这样的事:

(桓玄)从前有隐士,自惭形秽,却又形单影只。他们要求西朝(据西晋)隐士把皇甫谧六世孙熙之安顿下来,给他资源,让他隐居山林,签他为文学家,让他因望而辞。然后向朝廷发函,称其为贵人秀才,有时也叫“充隐居”。四十九个

这两份材料充分说明了当时朝野的无耻和混乱。

在有些人眼里,袁明的人格可能有消极的成分,但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消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反抗,一种没有办法保持灵魂纯洁不受社会污染的行为。试想,在一个政治专制和精神专制异常激烈的社会,谁敢公开(主动)抵制来自各个层面的异化?你敢吗?站着说话不腰疼!应该说,在袁明的人格行为中,那些看似消极的行为(如隐居、讨饭)其实隐藏着一种强烈的不合作精神。中华民族要想实现经济和文化的腾飞,并以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构建新的民族人格。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人格,我们就必须发掘和发扬渊明人格中的刚性、表现性和真实性,让每个人都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注意事项:

1[梁]的《奏罗伊》:“虽源平庸,实参中国。”[宋]周敦颐《太极图》:“圣人以义定静而正。”

2陈寅恪《金铭馆手稿第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80页。

3《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430页。

这些说法在文学研究中的详细用法,请参阅黎均平《创作动态》,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第1章。

5参见陶渊明《饮酒序》、《五柳先生传》。

6以下简称阎志、沈川、肖川、李川、方川。因《莲社高贤传》已被汤用彤先生篡改,故不取。见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18章。

7看到所有关于这件事的故事。杜佑:创始于汉代,沿袭于魏晋。县官。负责调查县官员的功过,监督地方豪强和恶棍,宣布法特瓦,通知囚犯并逮捕他们。因为这种特权,汉魏晋时期一些被任命为杜佑的人作恶多端,成为恶官。众所周知,刘备和陶渊明都与他们有过矛盾。

8华轩:青博士开车。见《左传》,龚敏二年杜公的前注。篮子:竹制的轿子。

〔唐〕方著《晋书》。隐居传。

10昆李沁《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版,第63页。

11【清】杨希闵《陶金郑石年谱》。

12如何评价陶与颜的关系?我不想故作傲慢,我只想提出问题让各位爱好者深思。

13【清】顾衣《柳村陶》。

14见《开会工作》:“常擅粥者,深为关切。”

1543[宋]颜延之的《郑涛诗志》。

16[明]张浦《汉魏六朝文集130首碑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173页。

17自述《送别殷金》:“老的时候住在李楠,年轻的时候是邻居。”答庞参军:“冬春交个朋友吧。”他叙述了《宅传》:张长史、杨昌时、庞竹书等。,都是元末明初的人。

18见后汉贾逵传:“诚在州,乡民争”。《晋书·殷浩传》:“我与你周旋已久,宁为我也。”

19主簿:以钩书为帖。魏晋以后,逐渐成为统兵开府、参与机要事务、总揽政务的大臣幕府中的重要幕僚。县长:县政府的最高官员。参见邓德隆《中国历代官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第199-200页。

20宾,随不甘被姚称为九州之首,洗耳与殿,见[晋]皇甫谧《高士传》。

2136【宋代】洪迈《容斋三记》(卷12)和《容斋随笔》(卷8)。

2223陶渊明《和国主簿》。

24[宋]朱《论语》。艰难时刻来临了。注意。

25转引自[宋]蔡的《论林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页。

26参见陶渊明《使会序》。据王耀说,这首诗写于《乞讨食物》的同一年。

27陶渊明《劝农》。

283940陶渊明归园。

29陶渊明《耕西田收获早稻》。

30陶渊明的饮酒14。

31陶渊明赠长沙公。

323437[清]梁启超《陶渊明年谱》。

33陶渊明的生平儿子。孔伋,子子思,孔子之后,更有德。袁明希望儿子成为这样的人。

35陶渊明的《疏与晏子》。

37转引自[宋]吴《陶敬杰先生年谱》。

38陶渊明杂诗(5)。

41陶渊明的《归来与Xi词》。

42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4陶渊明《随遇而安》。

45陶渊明的挽歌3、5。

4652【宋】知望李普。

4849[宋]袁曙《镜史》卷17,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第1975页,第19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