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刚孙维刚生平简介

孙维刚老师(1938 ~ 2002),汉族,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38 2月6日出生于山东海阳县郭城。大学毕业,中国* * *党员。1962至今,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孙维刚同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以卓越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优秀学生。

从1980开始,孙维刚在二十二中开始进行高一到高三的大循环实验,致力于研究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以德育促智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数学实验教学和担任班主任的整个过程中,他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自己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师生的个性因素被巧妙地融入到原本枯燥的课程中。孙维刚的实验成绩斐然,为中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65438年到0990年,孙维刚同志患了膀胱癌,从65438年到0998年,他患了直肠癌。期间,他经历了多次大手术,但凭着顽强的毅力,与病魔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始终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而他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在他患病的十年间取得的。为表彰他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授予他多项荣誉:1986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1989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90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被评为“北京市模范班主任”;1993被评为“北京市十大优秀教师”,被授予“人民教师”称号;1996获得“全国中小学十佳教师金球奖金球奖”称号,同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胡春安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同年成为“北京市精神文明奖章”获得者;1999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苏数学教育一等奖。同年还获得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十佳职业道德模范”和“首都模范”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除了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孙维刚同志还承担了许多社会工作。中国数学学会理事,北京数学奥林匹克学校董事、教练,东城奥林匹克学校校长。当选东城区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孙维刚同志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他所献身的教育事业。当他成为一个被大众和社会信任的人时,他真诚地把自己当成了社会和大众的财产。他待人谦逊平和,对事业充满了爱和责任。他治学严谨,学识广博,勤奋好学,思想深邃,成就了他在数学教学上的成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极其难得的典范。

40年来,孙维刚同志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校、他所热爱的学生和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的才华、自信、勇气、毅力和永不停息的进取精神,将激励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努力,义无反顾地走向奋斗和成功的道路!

1992年,孙维刚教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4班,高考平均分达到534分(满分710)。班里40个同学,15考上了清华北大。1996-1997全国数学联赛,全班有14名获奖者。1997高考,全班40人平均分558.67,数学平均分117,38人达到国家重点大学录取线,9人成绩在600分以上,22人考上北大、清华。(当年清华的录取线是567分)。那年我进中学,这个班有2/3的学生成绩低于区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1/3的学生是就近入学的学生,俗称“大拨”。

孙维刚是如何教数学的?他说:“四通八达,融为一体,河水满,鱼浅。”

孙维刚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强调新知与旧知的比较和联系。他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用。比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教材只是把三角形的底边延长,在一边做平行线来引导学生证明,而孙维刚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猜三角形内角之和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证明。几个证明出来后,孙维刚问“多边形内角之和是多少”,学生回答“(n-2)180”,并在黑板上写下几个证明,孙维刚做了总结——这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高二才接触到的东西,但是求三角形内角和的初一学生就知道了。这样教学生能容忍吗?但是跟孙老师学,脑子就“强”了。

一个初一学生问他的数学老师:“你在课堂上说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理就是合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数和分数有什么意义?”

老师回答:“这是数学规律,没什么。”

这个问题和答案被孙维刚听到了。他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欢欣鼓舞,也为老师欠考虑的回答而后悔,甚至觉得残忍——几次之后,知识的火花就会熄灭,孩子就会懒于思考。

孙维刚说:“没有任何科学规定,尤其是数学。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

“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变聪明。”

1980年9月,孙维刚开始了从高一到高三的“大循环”实验,历时三轮,历时17。

一位同事很委屈地告诉孙维刚:“这件小事(教学内容)我给他们(学生)讲了八遍,但有一次考试,48个学生中有47个答对了。这个学生怎么教?而重点中学的学生,你怎么教,他就怎么教,你不教,他就。”

孙维刚说,应该承认学生的智力存在差异。有些老师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他们找来重点中学的习题和作业,连夜抄写,第二天分配给学生。当然,如果重点中学告诉你说什么,怎么说,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你的学生写不好作业,永远赶不上重点中学的学生。

他说,根本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让不聪明的学生更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到初二第一轮实验班结束时,许多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但孙维刚的教学实验并没有停止。到这个班初三毕业参加中考的时候,数学平均分达到了94.47。

1985春节期间,班里的一个女生蔡冰冰因为学习成绩很好,在课堂上有点不知所措,就来找孙维刚谈谈如何学习的问题。孙维刚说,高中的时候我在听一节数学课,突然觉得老师在讲我以前讲过的东西,就掐了一下大腿,现在还疼。这说明我不是在做梦,老师确实是在重复之前的知识。这种感觉在以后的课堂听力中经常出现,而且频率越来越高。为什么?其实很多知识是相互关联的,比如高中要学的余弦定理,所以你要明白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那么数学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春节谈话”之后,孙维刚和蔡冰冰同意不向其他学生透露谈话的内容,也许是因为担心其他学生可能会误认为孙维刚在鼓励“课堂分心”。但蔡冰冰的成绩让他反思“上课”的效率——听课时专注的标准是什么?集中精神,不要分心。孙维刚觉得这不是一个想法的答案。他只专注于老师讲课的内容,很可能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讲。他建议的;提出一个例子,我先试着判断它的真实性;当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的时候,先试着自己去证明;已经写了一个例子。先自己试着分析解决。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象提出什么命题,定义什么概念,让思维跑在老师前面。如果不能大幅度领先,也要想象这句话的下一句是在说什么。

从1987开始,孙维刚就不再给学生布置作业了。此时,第二实验班的数学成绩相当惊人——1989,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二等奖合计15,本班占12(北京市中学千所,重点赛区前137,本班占12)。

大部分中学生到了高三,数学课就会停止学习新的东西,开始复习一整年。另一方面,孙维刚必须完成高三教材的所有内容——微积分和概率。他认为,学生能掌握的东西越多,思维能力就越强,讲课越琐碎重复,思维就越受限制。

孙维刚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的成长没有唯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的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许多学生家长信任孙维刚这个品牌,尽管这个品牌的另一面听起来很残酷。1983一开始,孙维刚就给自己的第一个实验班定下了班规:不留长发,不穿皮鞋,不唱低俗流行歌曲,不开轻佻的玩笑,不开生日会,不送男女生贺年卡。

这套班规是怎么出来的?那一年,北师大二十二中的一位物理老师和孙维刚聊天,提醒孙维刚,那些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在二十二中读完高中进入大学后,往往在孙山考砸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相对优秀,更容易吸引异性同学的好感,也更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孙维刚的班规一公布,就传遍了附近的许多中学。在许多学生的想象中,孙维刚被称为“猛”。但10多年来,这套班规一直被孙维刚的学生遵守着,很多家长也因为这种严厉而更愿意把孩子交给孙维刚。

1991,学生桑李云的母亲说:“我宁愿孩子以后是个傻子,也不愿是个混蛋。”现在让这位母亲感到骄傲的是,她的女儿桑李云正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学习。

“孩子做傻瓜比做混蛋好”这句话被孙维刚在家长会上多次引用。学生文世强的父亲至今还保存着1994 65438+10月12的家长会记录——孙老师:“一如既往,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训练有素的大脑是第一位的,功劳是第二位的。”

学生张悦的父亲说,孙老师班上的学生与其他孩子不同。他们很有礼貌,知道如何向收发室的大叔和电梯工打招呼。家长会服务时,站直,用手拿东西,毕恭毕敬。学校作业和图书馆搬书都愿意找这个班的学生,因为他们很努力。我们做父母的也是五六十年代长大的,对那个年代的一些美好的东西非常依恋。在我们孩子上中学的六年里,孙老师是我们和孩子聊得最多的话题——孙老师怎么了,他说了什么等等。

孙老师怎么说?他给学生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普通的军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的幸福。”一次数学讲座后,他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今天回家,跟爸爸妈妈问好。

第三轮实验班的原则是: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决心为人民多做贡献;第三,做一个感性的人,我要让别人的生活更快乐,因为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1997年8月,该班学生毕业后,孙维刚曾这样评价他的高三(1)班:“幸福的标准因人而异。对于我们班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理想是成为谋划朝代的科学家。他们应该考虑更大的例子,比如国家和人民。我觉得他们的幸福就是好好学习,磨炼自己,为别人做贡献。这一阶段的成功在于获得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品格修养。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人的成长没有唯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的,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1998年4月27日,孙维刚住进肿瘤医院做第八次手术,这次是直肠癌,前七次是膀胱癌。30多名学生家长日夜轮流陪护,直到6月1日孙维刚出院。这些家长还记得,1991,送学生的时候,孙先生被查出膀胱癌。他对学生家长说:“我一定要好好活着,就活六年,一定要送他们上大学。我要一半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后来他教的几乎全班都考上了清华和北大。

一位学生家长回忆说:“那一年,孙先生患了膀胱癌,没有去协和医院做手术,而是去了北京六院。因为六院离二十二中很近,他就住在高楼层。他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看见孙老师站在窗前。”

很难说是孙维刚的情绪还是孙维刚的班规无形中束缚了他的学生——因为每所中学都强调纪律和秩序,但布鞋、短发、不谈恋爱所标榜的价值观正被普遍忽视。孙维刚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在习俗面前无能为力。我不能控制社会大气候,但我可以营造自己的小气候。”

2002年10月20日上午9: 41,北京二十二中63岁的数学老师孙维刚因癌细胞扩散在北京六院去世。

孙先生逝世后,数十位教育专家和400多位优秀教师相继参与研究工作。不断研究、总结、提炼孙维刚老师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他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形成一套便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经过近十年对孙维刚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操作方法的研究,课题组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些联系之间有规律可循。孙老师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进而升华到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世界,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孙老师带领的实验班不仅数学名列前茅,其他学科也是名列前茅。我们将孙先生的教学思想应用于各个学科,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原来各学科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渊源是相通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从这些思维原点中提取出一个基本模型,它由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组成,即发现研究对象的能力、围绕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角度的能力、发现知识间联系规律的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和制作联系图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系统的高度进行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用思想思考的状态。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基本的学习模式,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复合学习模型,该模型由六种复合学习能力组成,即理解概念的能力、学习概念的能力、理解原理的能力、学习原理的能力、检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试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这种复合学习模式,提高了智力素质,可以很容易地运用到各科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具备面对、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根源的能力。它打开了数以千计的思维视角,让学生将这种理解延伸到未来,并受益终身。

研究小组将基本学习模式和复合学习模式命名为学习源的认知理论。运用这一理论,孙维刚的实验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高一进入普通中学年级线的学生,通过基础学习模式的训练,一年轻松完成高中三年课程。

(附)《让教学发挥更大作用》孙维刚

如何使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两个方面: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实施。

一、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人们往往把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的地位,看作是数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事实上,它们有不同的重要性。

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数学都是重要的工具和基础。但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没有照顾到底层。

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各科知识吗?确实需要他们,但仅此而已吗?爱因斯坦曾引用劳厄的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忘记了过去几年所学的全部知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此时他所留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我理解这个“真正的成就”是指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人的能力和素质。换句话说,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不仅要看“物”(知识),更要看“人”(能力和素质)。数学教学更是如此。

北京大学的张竹生教授曾经谈过一个观点:“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自然应该表现为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学生逐渐掌握了数学知识,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会因为能力和素质的大幅度提高而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非智力因素相当的情况下,智力的差异是决定性的。所以把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定为“通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智力日益增长”不仅仅是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远见!也是中学教育的需要。

第二,有益的实施

1.古今中外,知识总是以“系统中的知识”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着眼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让学生从系统的高度发展把握知识、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关注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更注重哲学观点的升华。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谁不是思想家和哲学家呢?都是从思想和哲学的高度去观察和思考。中学生在课本上教授这些思想和哲学观点是不可接受的。一旦他们学会了它们,他们就会教条化,这无助于他们作为武器的思考和应用,当然也不会增加他们的智力和才能。而数学教学中点点滴滴的长期渗透,会让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得到熏陶。

3.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超前思考,挑战教师”的课堂氛围。例子写出来,同学们会思考分析,在讲台上讲解;在书写定理和公式的条件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结论;再者,学生主动建构定理和公式;甚至,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提出应该界定谁,如何界定;甚至,对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解释,大家都试图猜测它的下一句话是什么...这样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得到思维训练。同时,一切都是自己做的,经历了所有的困难。对“沟沟”了如指掌,一定会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学生挑战老师,如果在思维上出现错误,会从反面加深对正确认识的理解;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当然要大大提高只模仿一个老师的局限性。此外,给学生在同龄人面前展示才华的机会,将是鼓励年轻人积极追求的好方法。

4.一题多解,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学习数学需要做题,其他课程也一样,但是怎样才能起到做题的作用,达到做题的目的呢?在我看来,题目不多但很精彩。在这里,精彩是指题目本身没有错误,不仅仅是对定义、定理、方法的重述,题目的思路要充满活力,要全面。但更重要的是“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多题一题”。一题多解,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找到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甚至是不同知识范畴和思维方式的共性,就是要上升到思维方法和哲学观点的高度,从而不断抽象出解题的共同思维方法——多题常态化。为了达到这个“做题彻底”的目标,老师必须少留作业。

5.鼓励学生从小进行学术研究。围绕中学数学的内容,有一大堆只要你去探究,就可以从高一学到高三的课题。自1990以来,我的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在中学生论文竞赛中获奖。这里还必须指出,醉酒的意义不是酒,学生最大的收获不是成绩本身,更不是获奖,而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