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戏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回顾鲁戏曲风格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还会发现其变化的轨迹。60年代以前,鲁剧的风格和时代审美还是同步的;80年代开始出现断档现象。
建国前,鲁戏处于自生自灭的艰难环境中。艺术粗糙,艺术风格表现出更多的劣质特征。鲁剧风格的质朴与温柔,蕴含着强烈的悲凉与无望的因子,本质上是农民内心的回声。很符合农民在贫困年代酝酿的压抑的精神情绪。农民群众热爱鲁剧,有一种难以相见的亲切感,有一种释放感情的娱乐感。这是鲁戏在建国前虽然艺术质量低下,但仍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喜爱的根本原因。况且,当年穷乡僻壤文化生活极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戏队伍由专业、半专业的分散状态,转变为有组织、规范化的队伍。庐剧演出的定位由原来的农村转向城乡并举,服务对象大大拓宽。观众构成的变化和社会物质文化的进步,使大众的文化审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鲁剧也有了很高的期待。
鲁戏不负时代的厚望。在新老鲁剧艺人的共同努力下,鲁剧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特别是现代鲁剧的创作势头强劲,成就显著,极大地改变了鲁剧的风格。风格上有一种新鲜感,风格中柔中有刚的因素被丰富。风格中的苦涩不再随着迷茫无望的氛围而无止境。鲁剧的质朴、温婉,由原来的质朴、柔弱,趋向于丰富、清新。
鲁戏风格的丰满得益于并顺应了时代的变化。50-60年代,新生的中国欣欣向荣,社会风气纯净,人民道德精神淳朴。正是这种笼罩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促使了鲁剧风格的转变,同时又接受了鲁剧风格的高雅。这一时期,鲁戏风靡全国,其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是一个重要因素。
“文革”期间,只有地方剧种被赋予了模仿和表演的权利,鲁剧的风格处于被随意塑造的状态。
新时期以后,鲁戏与其他剧种一起复兴。这一时期本应是鲁戏复兴和发展的契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省的鲁剧进步太重。虽然创作了很多新剧,但整体提升并不大。与曾经是地方剧种中的领头雁的越剧、黄梅戏、豫剧相比,落后了几步。甚至新兴的新戏,如龙江戏、垦戏、胡美戏,都在推我。鲁的戏剧在多姿多彩的戏剧世界中是粗糙的,在观众的审美印象中,鲁的戏剧就像一张泛黄的旧剧照,透着一种陈旧的气息。鲁戏风格虽不失地方特色,但其特点是空、俗、矫揉造作。鲁戏的风格经过艺术升华后,缺少了一些美感和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