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靖远有一座佛寺。

何朴玉

在水寒关旁边的悬崖上,美丽的石窟反射着紫色的光。

裂佛的传说一直为民间所议论,梵语也一直延伸。

裂佛寺位于靖远以北20多公里,距三滩乡政府3公里。是三潭新田原第七、第八、第九生产队的统称,现称“安宁”。之所以叫裂佛寺,是因为原第九生产队粮田红山崖上有一座古寺,石窟坐北朝南,东西长约100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

如果三滩呈弧形,寺庙和三角古城正好在十字弓的两端,北向南,东临黄河,与平川斗城一河之隔,南面是农耕地和村落,前面是一条东西向的汉沙河,西面是三潭乡村公路,西北面是山顶的百花山,东北面是万家坪水利工程和稀土公司的动力水泵站。这里,

因为毗邻黄河,不得不说黄河和这条沙河。俗话说,天下黄河有九十九湾,有弯的地方就有峡,有弯的地方就有滩。河水咆哮着,横冲直撞,形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峡谷或壮丽的大沙滩,向我们展示了多彩而神秘的黄河峡谷。沿途的支流汇入黄河。在黄河靖远段,有几个大沙滩,但两边仍然有许多岩石和山脉,有大大小小的干涸的河流从各自的沟壑流入黄河。三潭印月有两条长长的沙河,这条叫裂佛寺沙河,名字里被截断了。从东到西,有叫小川子沙河和水沟沙河的,除了大雨,一年四季都是干的。目前,裂佛寺遗址附近有十五户居民区,已被列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沙河的源头在米坦坪和刘川的南川之间的分水岭。109复线未建成前,是三滩人到达白兰的必经之路。解放前后,他们走的是对岸险峻的城池,河水上涨时,船筏过不了河,只好绕道靖远铁路桥,他们也走的是对岸唯一的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赤壁可能是这里修建佛寺的原因。另一条位于黄河下游,裂佛寺以北六公里处,名为沙河,称为大冰道(大冰道)。它直奔白银区,顺流而下,经过营嘴、吴家川、大兵道口,到达黄河。这条河常年有水,是黄河中上游补水的重要支流。

相传佛寺始建于北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时期,与敦煌莫高窟、靖远法身寺石窟、朝阳寺石窟一起,与法身寺同属前后院。北魏尊佛。早些年,世界寺庙数量大增,僧尼数量不断扩大。到了年底,僧侣人数迅速增加。由于皇帝们的影响,朝野纷纷效仿。当时,裂佛寺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僧人干脆打洞筑墙建寺,以传播佛法,是根据裂佛寺处陡峭的赤壁的原名(蒙古语意为“陡屋”,后谐音为经风吹日晒冲刷的石窟)。石窟是禅宗石窟。据说,石窟中的原始雕像、壁画和其他建筑在文革中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佛教弟子和当地村民集资重修造像,寺庙划拨给石窟,石窟与主体融为一体。现存石窟三座,背靠红砂岩山开凿,左右伴有几个大殿。它们安静、平和、庄严。石窟中有弥勒佛、观音、地藏王、韦陀等神仙塑像,体态优美,造型细致。石窟顶部参差不齐,仍有北魏原貌,主窟顶部方方正正,形似石版画。

避佛寺,又称“分裂佛寺”,相传北魏时修建的靖远县的法身寺也被杀。为了挽救大量佛像和佛经免遭灭绝,寺内幸存僧人偷偷将佛像和佛经搬到各地藏匿,其中一部分藏在分裂佛寺的一个山洞里,幸存僧人的住持在分裂佛寺留下隐藏的佛经和资料。这几年,佛教死灰复燃,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被毁的法身寺也逐渐恢复。但为了避免佛教灭绝,隐藏佛像和佛经的洞穴被封闭,洞穴被黄河上涨的水和沙河洪水带来的泥沙淹没,表面与山体融为一体。经过僧人和海关的搜寻,终于找到了藏佛像和佛经的山洞的大概位置,但工具简陋,打不开。没想到有一天,如佛祖所愿,佛洞正面突然裂开,封住洞穴的岩石像裂开一样,让隐藏多年的佛像和佛经重见天日。因为这个洞穴保护了佛陀死时的佛像和佛经,可谓是一片精神宝藏之地。重新启封的佛像和佛经再也没有回到法身寺,永远留在这个洞穴里,直到今天。佛陀被杀时避之,故寺名“避佛寺”。后来,密封的洞穴被劈开,使佛像和佛经重见光明,所以该寺也被称为“裂佛寺”。

据说在古代,裂佛寺沙河地区的很大一部分耕地是法身寺和裂佛寺僧人居住的佛田。后来被学校征用作为教师费用,称为学田,后逐渐改为新田,这也是这里新田村地名的来源。在裂佛寺的沙河口有一座小运河桥,今天仍被称为“新天桥”。现在穿越黄河的G6京藏高速也叫“新田黄河大桥”。

古时候从分裂佛寺通往法身寺的路叫“尚赫路”,路线是从分裂佛寺到现在的G6京藏高速人行桥,空石缝(意思是黄河小河道里的沙滩,但也有人叫它孔家分子,六七十年代是三滩水利农场,据说旧社会这里有城堡烽火台遗址,现在是耕地),中运河旁边,109线,第二

三潭镇虽然是靖远县的乡镇之一,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黄土地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遍布全境。裂佛寺的佛教文化在方言的符号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反映。

根据《中国古音史》对汉语语料的解读,方言中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可以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地名和亲属称谓的读音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形成时期的文化信息,比如三滩裂佛寺的名称写成“裂佛寺”,就可以知道这里有一座佛寺。这个地名在靖远方言中的读音是pǐ pó sǐ,“佛”字读作pó。这个音,以p开头,至少反映了10世纪以前汉语中的发音。“佛”是从梵文buddha翻译成“佛”的,它的读音是:

【bó】释义:上古同“博”,正在崛起。字组:佛泥。

[fó]解读:1。梵文“佛”字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也是佛教徒对修行完备的人的称呼。2.指“佛教”。组成:佛印,佛教,佛教。

【b】释义:与古代的“比”相同。单词组:河狸。

[fú]解读:1。见“模仿”。2.古“刷”,违,违。

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汉字往往模糊了汉语或其方言的事实。声母是浊音b,在我们汉语里是清浊的。比如靖远人,浪之浪,读博。举个例子,有个当地人叫,当地人把“波”读成po,不读bo,所以读B或p并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因为“皮”的读音在靖远方言中与“避”谐音,皮佛寺村的人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有关。为避免佛像被破坏,佛寺建在偏僻的地方,故称“避佛寺”。

除了上述观点,我在文字记载中发现了两个地方。一份是张振宇将军的简历和个人生活,他的籍贯叫米坦公社(原三滩米坦是一个公社)。另一个地方是劈佛寺的张家,但是同治八年修的张家族谱里记载叫劈佛寺。

西北师范大学的罗鹏教授说:清代干甲派的考证大多有理有据,解决了很多问题,即可以解释死(文学)活(方言)语言现象。用的术语有“语音过渡”、“音变”、“语言过渡”,但说不出条件,被很多学者误解。现在的学术,尤其是考证,除了老百姓的口语是自然的,没有口误。只是从文字的角度看似乎不太合适。这是因为汉字模糊了语言的本质。历代文献中保存的材料都是以汉字为基础的,几乎是语言的忠实记录。但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今天的学者用今天的读音来读,用靖远的话来说,有很多地方是“走样”的。原因是外来词随读音而变,读音随读词而变。比如春天的大坡,靖远人说“橡胶坡”,其实是一个“像鼻坡”的省俗语,“鼻”的鼻以前在靖远方言里是用送气声母p发音的,就像邻近的会宁等地,现在靖远方言是声母b,大家想不到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参照共同语的标准来写,只能写出一个大概的“橡胶坡”。此外,比如虎豹口,一个红色的圣地,原来叫河包口,靖远人把山虎上的平地叫做“棍伐”(半意)平地。

人们给事物命名是有原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或重要特征。平川空心楼是明代长城的规制体系,长城沿线有建筑,后被误称为拱星墩。它就像一个碉堡,里面有各种食物、武器、饮用水等。,以防被敌人围困时顽强抵抗。这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防御建筑。当然,称之为拱星墩也是对的,意思是拱向北斗七星,因为小黄湾附近也有七星阵遗址。这些词的出处只有先发表在文献上才能解开。

再比如甘盐池和达拉池之间的通惠宝和通惠宝。通惠宝的元音都是高元音,不好说。在普通的交流过程中,当地人(更别说懂语言学了)很自然地把中词“会”说成了元音开口较大的音,就成了“通惠宝”。类似现象在各地地名中屡见不鲜,古今并不深刻,但也有人为此专门解读“通惠堡”,认为它建于傅园元年九月,是靖远路至徽州主干道上的“护路堡”。《宋史·续长版》、《谭启祥地图》都是写“通惠宝”。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通怀宝”。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从丁荣堡到胡爱荣堡路上的堡垒,所以它被称为“通怀堡”。也有可能先有通惠堡,后有定荣、胡爱荣堡,故称“通惠堡”。如果你仔细检查和解释,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很多人认为“寺庙”这个词是佛教发明或使用的。佛教僧侣居住的地方通常被称为寺庙、庭院和教堂——如杭州的灵隐寺和河南的少林寺。但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寺庙”。那时候寺庙和宗教没有关联。《说文》是这样解释“殿”的含义的:“殿、庭、有法度者。”还有人说:“庙、治、官。”简单来说,寺庙曾经是官署。仔细观察“庙”字的结构,可以发现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寸,一个是土。每一寸土地也是君主的,是服从君主、为君主办事的官职。“庙”的读音是“是”,也就是说庙这个地方只需要服从意志,合理就可以了。古代有个衙门叫“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负责审理一些狱案。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我们查“福寺”二字,就很清楚了:三公住的是府,九卿住的是寺。后来房子泛化了,有点地位的才敢叫房子,庙也泛化了,就是庙。九卿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太常、魏魏、完颜政、太傅、大理、四农等。最有名的是掌管监狱的达利。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筑。当时,负责接待西域僧人的部门叫鸿胪寺。这个建筑也叫“庙”,就是白马寺。因为汉明帝年间,天竺高僧莫腾从西域来到洛阳,骑着白马来到东方,最初住在洛阳的“裂寺”。后来,鸿胪寺得到重建,命名为“白马寺”。于是寺庙就成了和尚居所的总称。在梵语中,“寺庙”被称为僧伽Lamma,意思是僧侣居住的花园。隋唐以后,寺庙越来越少官办,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从这里开始,“庙”有了新的含义,不仅指官方的办公室,也指佛教寺庙建筑。在古代,两者并存,不冲突,但在现代,没有人把官职命名为“庙”。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寺庙”只代表佛教建筑的观念。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每隔12小时设一个庙,管理地方或接待外人。佛寺就在古丝绸之路的渡口区,在黄河口,另一边是险峻的平川城。陡峭的城市有殷茵市和柳州市。这两座古城的功能和佛寺有什么联系?佛寺和法身寺是前后院的书面证据在哪里?法门寺和法门寺有什么联系吗?三潭印月、安门县、磨子沟三个三角城市也只是三角形,难道只是巧合?这些都是最近一直在讨论地方历史地理的专家学者们争论和研究的话题。期待早日揭开面纱。

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边强教授,看到我关于分裂佛寺的帖子时,留言说有对“皮婆寺”当地读音的分析,突然觉得它的标题可能来自佛教经典梵文名“皮婆尸佛”的音,也叫“皮波尸佛”、“皮婆尸佛”、“关胜佛”、“维维佛”。意译的意思是赢得佛的观点,以清净的方式看佛,在胜见看佛,以各种方式看佛。也就是当年庄严劫里出现的佛。大智慧论过去称之为七佛之首。这尊佛在阿波罗的波罗树下成了道士。据佛经记载,他举行了三次集会,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千查,一个是提舍。有个执事弟子叫无忧。预期寿命为8万岁。《地藏菩萨许愿经》一书记载“佛名九世,往生一佛,名为毗婆。无论男女,若闻是佛名,绝不会堕入邪道,总会生入天界,赢得妙乐。”佛教东传到了中国。过去佛教信仰自魏晋唐宋以来,受到众多信众的崇拜,寺庙的名称可能也源于此。边教授的说法也值得有兴趣的人参考和探讨。

山寺崖前有林,幽窟戏。

心香拜佛,身无杂念。

在裂佛寺曾经有一所安宁小学,后来被迁走,现在是安宁文化大院。在劈佛寺开始挖掘是不吉利的。在劈砍佛寺遗址的东北面,悬崖上挖的洞穴很小,一般只允许一两个人进出,但里面却是一个世界,小到十几平米,大到几十上百平米。它挂在半山腰,没有便道,只能靠绳索通行。这是强盗和土匪的避难所。

佛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以1955当选省政协委员的省政协院长朱明鑫,被誉为全市杰出人物。有开国元勋张振宇将军,有著名水利专家万世勋,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领域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有教书育人的教师,有专家学者,有辛勤劳动的农民和致富带头人!

以前很少有人拆佛寺。改革开放后,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分裂佛寺紧密团结,齐心协力,修建了分裂佛寺万家坪水利工程。现在,田野编织得很美,良田飘香,田园韵致浓厚,白墙黛瓦,流水潺潺。万家坪也是一幅“美丽乡村、醇厚人文、富裕经济、美丽生活、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它给人一个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农耕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诸多氛围,以及静谧的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

浓墨重绘新景,绿水青山带笑颜。相信总有一天,裂佛寺这个古老的名字,裂佛寺的人们,甚至三滩的人们,如果挖掘这众多的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打造一个休闲的地方文化,打造一个“古韵裂佛寺”,一定会大受欢迎!

作者简介:何普宇,男,甘肃靖远人,大专学历,党员,高级农业技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新闻网通讯员。在《新甘肃甘肃新闻网》、《甘肃日报》、《西部散文》、《甘肃农民报》、《白银周报》、《白银日报》、《白银晚报》、《人文白银》等媒体发表百万字以上的散文百余篇。他是散文集《黄河的遗产》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