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湖的区域划分

芳草湖镇芳草湖镇西北15km,湖芳公路穿镇而过。这个地方曾经是一片古老的荒地。当地人把未开垦的荒地称为荒地,然后开垦出来种植,所以称之为旧地。1961年,曹芳湖的第一条支流位于古陆。驻镇单位:芳草湖公安分局驻老生地派出所、中国农业银行芳草湖第一营业所、邮电支局第一营业所、农机修理站、粮油加工厂、轧花厂、中心学校、卫生院、林业畜牧站、农三联、石联等。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齐全,全镇共有居民3437人,其中少数民族34人。曹芳湖一分局辖10个农业公司和7个自然村。唐家梁村(一个支部一个连)属各村,老地方西北2公里。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唐家居住于此,因地势较高而得名。720人,耕地764.4公顷。

小东沟村(一个分公司两个连)在旧址以北2公里处。该村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先驱们在漓江东岸开了一条运河叫大东沟,在大东沟开了一条小运河叫小东沟。683人,耕地432.7公顷。

旧地东南3公里九沟村(一分公司四连)。清代,居民在这里种植运河,后来居民搬到胡夏村,在那里他们开辟了新的运河,因此得名。661人,耕地545.6公顷。

谭佳村(一分场、五连、六连)在旧址以南5公里处,季良河与西沟之间,因地势平坦,故称滩。790人,耕地765.8公顷。

口口村(一分公司七连)在旧址西南7公里处。建于1959。由于地势不平,水经常冲破运河口。227人,耕地320.5公顷。

陶家坑村(一分场八连)在旧地西南7公里处。地形崎岖,四面都是土包。村西有洼地,名鹰湖,故名陶。328人,耕地532.9公顷。

西沟村(一分场九连)旧地西3公里。白浩滩下面原来的三条运河叫沟渠,西边的叫西沟。343人,耕地497公顷。田地在芳草湖镇以南3公里处。过去油蒿遍地,生长茂盛,故名油蒿滩。原为呼图壁县红旗公社白毫滩大队所在地。有芳草湖公安分局白蒿滩派出所、农行芳草湖支行第二营业所、农机修理站、粮油加工厂、轧花厂、基建队、中心学校、卫生所、商店。安装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居民1027人,以汉族为主,维吾尔族4人,哈萨克族4人,蒙古族4人。辖10个农业公司,12个自然村。每个村所属的大海子村(二分公司)位于白浩海滩以南9公里处。位于大海子水库北岸,1959由江苏等地年轻人创办的新村。504人,耕地419.7公顷。

道曲滩村(二支二连)在白蒿滩以南7公里。该村建于清光绪年间,第一条运河与主河道反方向开出,称为倒运河。560人,506公顷耕地。

中渠村(二分场三连)在白浩滩东南8公里处,灌溉渠位于渭河湖与沟渠之间,称为中渠。697人,耕地646.8公顷。

李家海子村(二分场四连)位于白浩滩以西7公里处。该村建于清光绪年间,李姓家族在此定居。398人,耕地477.1公顷。

青格达村(二连五连)位于白浩滩西北8公里处。村子边上有一个绿色土包,长约1.000米,高约1.5 ~ 2米。1959年,江苏青壮年开荒建村。400人,721.5公顷耕地。

沙门子村(二分场六连)位于白浩滩以东4公里处。该村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这里的城镇必须通过沙袋,因此得名。342人,372公顷耕地。

东沟湖村(二分场七连)在白蒿滩以北4公里处,村建于1959。河道位于西沟东部,名为东沟湖。380人,耕地313.6公顷。

蘑菇湖村(二连八连)位于白浩海滩西南4公里处。该村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这里原本是一片古老的荒地,因春天到处都是蘑菇而得名。513人,耕地448公顷。

西高梁村(二支九连)在白浩滩西南1 km处,位于支西,故名。384人,耕地81.3公顷。

下白蒿滩村(二分场、十连)在白蒿滩以南3公里处,以前遍地都是,按相对位置叫白蒿滩。377人,耕地336.7公顷。

胡兵庙村(原九华公司第二分公司)位于白浩海滩以北1公里处。该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左的部下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庙,名为寺。453人,已并入第九连。

曹诚村(二分场,原九华二连)位于白浩海滩东南1km处。建于清朝咸丰年间(65,438+08,565,438+0),因扁蓄上竖立了一个木制的水缸灌溉田地而得名。287人,已经并入第十连。田里芳草湖镇往北23公里,清光绪四年(1878),几户人家从马桥镇和廖亮等地迁入此处耕种,并引进廖亮运河灌溉土地,在村东开了两条运河。大的运河叫大东沟,小的叫小东沟。原来是呼图壁县红旗公社大东沟大队的驻地。有芳草湖公安分局大东沟派出所、中国农业银行芳草湖支行三个营业所、芳草湖邮电支局三个邮局。商店、餐馆和发廊都建在街上。建设有线电视中继站和程控电话。有农机修理站、粮油加工厂、轧花厂、变电站、水管、林业站、中心学校、卫生院、农业公司、公司。居民21,51,其中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73人。下辖10个农业公司,8个自然村。大东沟以北2.5公里,属庙公地村(三支三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这里建了一座庙,周围的土地属于庙里的公产,称为庙公地。258人,耕地597.7公顷。

潘家庄村(三支四连)在大东沟西北5公里处,以潘命名。605人,耕地598.9公顷。

下吉良村(三分场五连)在大东沟以北6公里处。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有很多芨芨草,所以根据它相对于上吉良的位置,命名为下吉良村。528人,耕地591.3公顷。

下西沟村(三支六连)在大东沟以西9公里处。建于清光绪年间,因西沟下游而得名。332人,耕地449.1公顷。

胡夏村(三分七连)在大东沟东北6公里处,位于呼图壁河下游。在过去,这是一个绿草如茵的湖,所以它被称为胡夏。455人,耕地596.5公顷。

东湖村(三支八连)在大东沟东7公里处,故名下湖洞。1971建新村,430人,351.4公顷耕地。

南湖村(三支九连)在大东沟东北4公里处,故名湖南。653人。

王家海子村(三分场十连)在大东沟东南6公里处。村南有一片沼泽地,俗称海子,有许多王居民。453人,耕地394.5公顷。场区芳草湖镇东北14km,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故名沙袋。1961曹芳湖建成后形成的新村落。镇内有芳草湖公安分局单板派出所、中国农业银行芳草湖支行四个营业所、芳草湖邮电支局四个邮政所、农机修理站、粮油加工厂、轧花厂、中心学校、卫生院、畜牧公司等单位。镇东北角位于农八公司,东南角位于农十公司。全镇居民1006人,建有有线电视中继站和程控电话。第四分公司管辖10家公司和7个自然村。各村隶属于火烧洼村(四支一排),在沙梁子西南4公里处,这里低洼杂草茂盛,春秋时有火烧荒地之称。333人,耕地467.5公顷。

丹坂村(四分场二连)在沙梁子西南7公里处。以前这个地方经常被淹,农民就修了一个大坝,取名叫红。316人,耕地685.4公顷。

胡大村(四支三连)在沙梁子西北3公里处。开发前是一片沼泽,俗称大湖。237人,耕地615.3公顷。

董家场子村(四分场五连)在沙梁子以东2公里处。该村建于清光绪初年,董最早在此定居,故名。230人,耕地639.6公顷。

桑家渠村(四分场十连)在沙梁子西北5公里处。该村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桑氏首次在此开垦土地,故名。437人,耕地672.9公顷。

小坟地村(四分场七连)沙梁子以北10公里。清代土地以村为单位划分,当地农民只分得很少一部分土地,故名。437人,耕地980公顷。

无棣地村(四分场、四连、九连)在沙梁子东南2公里处。清朝光绪年间,寇口村农民迁居至此,开垦了无棣地,故名。630人,耕地1115.4公顷。农场在芳草湖镇东北4.2km处,正式用地其实是公地(public land)。1958之前,这里的土地是附近农民共有的,农民可以自由耕种或放牧牲畜,当地农民称之为官地。曹芳湖在1961修建时被划为第五支,1964年成为第五支所在地。全镇规划规范,柏油路通往所有公司,包括芳草湖公安分局官派出所、中国农业银行芳草湖支行五个营业所、农机修理站、粮油加工厂、轧花厂、中心学校、卫生院、森林管理站、电力管理站、水务管理站、农业公司6、公司11。全镇共有居民2650人,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回、朝鲜等34个少数民族。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连接到员工家中。第五分公司有13个农业公司,辖11个自然村。各村所属的石堤堤村(一连五支),在官地以东4.5公里处。清代农民在此开垦石堤堤,故名。516人,耕地641.4公顷。

南沟渠村(五分场二连)在官地东北3.5公里处。该村建于清代,当地农民在牛圈子开了一条运河,引呼图壁东河灌溉田地,运河就从这里穿过。560人,耕地715公顷。

牛圈子村(五分场三连)在官地以东3公里处。当地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户数众多的农户和魏户常在此放牛,故名。360人,耕地478.7公顷。

蒋家湖村(五支四连)在官地以北3.5公里。这里曾经是一片沼泽,清末蒋姓在此耕种。380人,401.3公顷耕地。

任家口子村(五分场五连)在官地西北5.5公里处。该村建于清末,因丹坂渠开通而得名任姓农民。408人,耕地413.2公顷。

刁胡子村(五分场、七连)在官地以西2.2公里处。村子建于清末,户多地少。大家都来这里开荒,按户调整土地面积,故名。482人,耕地379.1公顷。

小东滩村(五分场八连)在官地东南5公里处,西滩以东有一块地。当地人把这片土地称为海滩,因此得名。418人,耕地431.2公顷。

胡伟村(五分场、九连)在官地东南6.2公里处。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陕西渭南人迁居于此开垦建村,故名。487人,耕地392.3公顷。

庄沟村(五分场、十连)在官地以南9公里处。该村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当地农民饶三茶平开了一条弯弯渠,故名。361人,耕地436.438+0公顷。

西滩村(五分场、十二连)在官地以南4.2公里处,地处渭河西大漠滩,故名。604人,耕地310.2公顷。

郭窑湾村(五支十三连)官地以西100米。该村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一位名叫孙的农民在河道拐角处耕种并挖了一个锅窑来煮饭。382人,耕地少。清朝末年,当地农民引水灌溉田地,在呼图壁东岸开渠筑坝,史称东河坝。1961年,呼图壁县红旗公社大队转制为曹芳湖第六分局,场部设在东河坝。镇内单位:芳草湖公安分局东河坝派出所、中国农业银行芳草湖支行刘畅营业所、芳草湖邮电支局刘畅邮电所、农机修理站、粮油加工厂、轧花厂、中心学校、卫生院。商店、餐馆和理发店遍布全镇。建设有线电视中继站和程控电话。全镇居民1896人,其中少数民族7人。第六分局管辖11农业公司和10自然村。隶属于该村的村庄搬迁到东河坝以南3公里处的村(一连六个支系),清朝宣彤时期,来自五公台和峦山子的农民搬迁到这里建村。676人,耕地573.2公顷。

东坑村(六分场二连)东河坝东北10公里,位于头道沟以东。洪水冲刷,形成一个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1公里的大坑。1965围垦村庄。396人,耕地704.2公顷。

龙家湾村(六分场三连)在东河坝以北5公里,这里是清末名叫一龙的居民开垦的土地。508人,耕地778.5公顷。

三分子村(六支四连)在东河坝以北8公里。民国初年,东河坝人在此分地,共分三十名。427人,耕地396.8公顷。

大庄渠村(六分场五连)建于东河坝以北10公里,1961,一条运河穿境而过。395人,耕地568.2公顷。

红柳滩村(六支六连)建于东河坝东北16km,1967,因过去柳树茂密而得名。579人,耕地867.5公顷。

西曲村(六支七连)在东河坝以西2公里,呼图壁东河西南开有一条运河,称为西曲。这个村庄是以这条运河命名的。该村建于1961,人口340人,耕地373.3公顷。

广东村(六支八连)东河坝西南14km。清朝光年间,流亡新疆的广东人在此定居,呼图壁人去了广东。根据它的相对位置,它被称为广东村。1033人,其中哈萨克族27人,回族13人。耕地351.3公顷。

葛家庄村(六分场九连)建于东河坝西南12km,1961年前,庄子因建在土包上而得名。285人。

梧桐窝子村(六分场九华二连)东河坝以南265,438+0公里,曾因梧桐树茂密而得名。1054人。好的繁殖场和园艺场所都位于自然村。长沙窝村(良繁场三连)在政府湖镇以北5公里处,该村因沙袋较长而得名。294人,耕地170公顷。

张家庄村(园艺场三连)在沙梁子镇以南5公里,清朝时张家就定居在这里。498人,耕地453.3公顷。

六个半村(一排一个园艺场)在正府湖镇南1.5km,六个半田最早是在这里耕种的。有70户人家,260名居民。耕地292.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