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正常生活。
你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你为什么这么忙?
李老师说:教育是一种爱好。兴趣爱好怎么能说退就退?有人喜欢钓鱼,60岁退休?爱打麻将的人60岁就不打了?因为退休,有这种说法吗?没有退休这回事。退休只是一个程序。
当你面对自己认为的不公,当别人压迫你,当它阻碍了你的进步时,不要抱怨,更不要辞职什么的。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化自己。当你无比强大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开路。一只鸟一飞过猎人的范围,它就自由了...
具体分享一下李老师演讲的其中一段。
每个孩子都骄傲。
有些学校经常标榜哪些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或者一些重点大学,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怎么能让没考上的孩子觉得尴尬?总是标榜,那你怎么不说那些没上大学的孩子也是你培养出来的!所以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骄傲。
三个教过书的学生的例子。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宋洋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一直教到小学三年级。孩子很调皮,成绩不太好,还不算最差。但是,孩子到了高中,突然懂事了,变得越来越好。最后他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无疑是我学生中非常优秀的一个孩子。后来大学毕业后做销售,做的不错。后来加入东风日产,做了销售部长。几年后,他去美国开拓市场,当上了总裁。大家都祝福他。后来回国后辞职开了自己的公司。现在他是一家汽车公司的老板。去年四月,我步行去上班。因为有做早操的习惯,我边走边和学生语音聊天。学生问:李老师,你为什么气喘吁吁的?我说我走路去上班。他说,你怎么不开车?我调侃他:我能跟你比吗?你是杨总,我是老师,你能买得起车,但我买不起车,所以我必须走路去上班。宋洋马上严肃地说:李老师,我给你一辆车。你在开玩笑。我没开玩笑。首先,我感谢你。第二,我用自己的钱。一点都不违法...半个多小时后,4s店给我打电话说去领证了。宋洋说:李小姐,我想让你学习一下我们公司的效率。后来,我打电话给宋洋:我很感激,但我不想要这辆车。我该如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你把汽车模型发给我。宋洋派了一支车队给我。当这些车队站在我的办公桌上时,我感到非常自豪。我觉得我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
但是,如果我只以宋洋为荣,我就没有资格当老师!
同学宁薇,她是一个学习很努力的孩子。她的父母没文化,但她勤劳善良。这个孩子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但是她高考没考好。她本来可以复读的,但是因为家里的弟弟也要读书,所以没有复读。后来她一路打工,去过北京,深圳,成都。她的故事非常感人。
橘子、香肠和豆沙,在我心里,我为宋洋和宁薇感到骄傲。这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不要只盯着宋洋。宋洋太聪明了。你培养他上大学了吗?只能说你运气好。班里有这么有天赋的孩子,你要面对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教育。
陶行知在100多年前就说过,回国后国家要通过教育成为民主国家,而不是通过军事手段,教育要公平公正。他曾经尖锐地批评过“只有吃了苦,才能成为大师”这句名言。他说,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共和国,人人平等。做大师没什么原因,就是做人。
我们通常教育孩子出人头地。我们在教育什么?教孩子看不起工人。农民?我们怎么骂学生?不好好学习,扫马路!中国教育需要创新吗?不,回归教育初心!
另一个学生的故事
周惠,她和宁薇在同一个班。那一年是1987。有一天,她晚上肚子疼。同学来我宿舍告诉我,我马上用自行车推她去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说情况不好,需要住院观察。她住院的地方在山里。当时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别无选择,只能背她上山。我记得那次。三年后,毕业前,周惠写了一篇文章《在我生病的日子里》。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李老师背着我走在山路上,我疼得说不出话来。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李老师开玩笑地跟我朗诵了一首诗:他骑在人家头上,人家会压死他的!当时笑不出来,但是很感动。我在心里默默念着:人民永远记得为人民工作的他!
后来,周惠出院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非常朴实。为了感谢他,他送了我一只鸡。我曾经告诉别人我从来不收礼,但是我错了。我吃了周惠父亲家的鸡。三年后,周惠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并和我保持着联系。后来搬了一次又一次,就失去了联系。许多年后,周惠再次联系我。此时,她已经是一名医生,在德国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后来她给了我一本书,是她自己的作品。我看了里面的内容,很明显她已经是一个有思想,有成就,有见识的人了。
把三件礼物放在一起
无论是宋洋的车模,宁薇的豆沙,还是周惠的医务工作,在我心中都是对等的,都是我的骄傲!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我们不应该只盯着一根柱子而忽视一个普通工人。只要你培养出来的学生诚实、善良、勤奋,就值得我们骄傲!
什么是德育?
道德教育是例行公事。3000多人的校园里没有纸屑,没听到脏话就是德育。德育应该深入学生内心,而不是给别人看的。
德育要润物细无声。
德育是正常的生活,德行是老师。升旗时,学生站得好,老师站得歪,有的甚至窃窃私语。这不叫德育。
最好的道德教育是感染而不是演讲。
曾经有一个孩子,早上迟到了,但是一进学校就停在操场上敬礼,因为他听到了国歌。老师能做到吗?
教育应该有孩子的视角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过
树木对孩子有好处。一个孩子要有十棵树,教育要有荒地,孩子要有乐园。讲述了荒地种树的故事。
陶行知雕像的故事
一个高高的站在学校中间,可以被小朋友摸到。哪个更符合孩子的视角?
教育的一切都应该因为孩子而存在。
孩子应该有孩子的语言,但是有的学校教孩子说大人的语言。更何况,可惜很多学校太干净了,全是钢筋水泥,孩子们没有可以玩耍的土壤,没有天堂。很多学校给领导和年级做准备,却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台湾省的学校可以爬树,而中国大陆考虑安全,以安全的名义剥夺孩子的天性。
操场的篮球放在网兜里,孩子们可以随时玩,有的学校把体育用品锁得严严实实。
一些学校的标语建议“三轻”(轻拿轻放,轻声细语...).这是医院还是什么?
校园里的一切都是为了谁?为了孩子!
最好的道德教育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一切让教育回归最简单的状态!绿水青山。笑是教育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