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为什么要建立何尊?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他们俘虏了大量的商贵族。和这些人打交道很麻烦。如果你杀了他们,那就太残忍了,甚至会伤害仍然占人口大多数的商人的感情。你留着他们,怕他们再造反。
同时,周朝首都濠江地处西部边陲,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东部广阔的中原地区是鞭长莫及的。
周公旦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巧妙地把两个困难变成了一个便利。他决定在濠井以东300公里的商朝旧都遗址上建新都。因此,这块土地位于洛水的一侧,所以被命名为洛邑。
洛邑建成后,周公把商朝贵族迁到这里,并派重兵监视。从此,周朝出现了两个都城:西边是濠江,也叫周宗;东周建都洛邑后,命贵人何为其造坛以示纪念,故名“何尊”。何尊碑文记述了王乘继承武王遗志,将东都建成周朝的事实,与《尚书·赵高》、《逸周书·杜毅》等古代文献相吻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发现何尊,身高38厘米,口径28厘米,体重14.6公斤。
何尊的嘴圆而方,有四根大镂空的肋骨,颈上有蚕纹,嘴下缘有芭蕉叶纹。整个瓶身以雷纹为基调,高浮雕为饕餮纹,带卷角,圈足也饰以饕餮纹,工艺精湛,造型瑰丽。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珍贵的青铜艺术品。此器的装饰图案独特,庄重厚重,美观大方,主观性强。
《何尊铭》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有据可查,甲骨文是我国商代的书面语言,但甲骨文采用了“六字”造字法,已经相当成熟,从商代开始突然大量出现。显然,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漫长的文字萌芽和演变过程。
西周是青铜器繁荣发展的时期。建国后,周人在各方面都继承了商朝的传统。一方面,他们学习和吸收了大量的商文化。同时,随着礼制的进一步推广,青铜器的制作和铭文书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有相当数量的青铜器,而且一开始就出现了一器铭文。
比如他称王的时候,陵易茗的字数达到了187,比起商朝“寥寥数语”的碑文来说,可谓气势磅礴。
灵异也叫圌扎的爸爸丁一。制作器皿的人叫夔陵,因为又叫夔陵驿。发现于河南洛阳马坡。易为长方体,表面呈金黄色,高34厘米,宽24厘米,口长19厘米,宽17厘米,重2400克。
彝盖和腹饰以双夔纹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饰以双尾龙纹,方尺座饰以纹。钩形边缘从盖钮连接到脚座的四个侧面。灵异铭文上有14行和187字,铭文相同,行略有不同。
碑文记载,周公之子明宝在成州举行祭祀,被殷命做“三事四方”。三事四方指的是周代去世的官员和诸侯。明宝可能是的孙子,而保是他的官职。有些人认为是伯禽或陈俊。
西周初期,就书法风格而言,金文大多继承了殷商的徐雨,笔法凌厉精当,层次布局参差不齐,具有动态美和节奏美。
但再细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简单质朴的,以李潺明为代表;二是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如《包茂名》、《做豪爽书》;三是凝重诡异,如《康后禅明》。而这类题跋中风格突出、书法成就较高的,应首推何尊明。《何尊明》虽属西周初年的青铜器铭文,但其书法风格严谨,用字、构图都十分朴素、平实,笔法既方圆又严厉,达到了非常精湛的水平。
再加上器形庞大,造型凝重,气势恢宏,因此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气势恢宏的格局,为世人所瞩目。
在周成王时期,还有著名的太保鼎,高57厘米,长35厘米,长22厘米。正方形,四条腿,两个垂直的耳朵铸在嘴上,两个动物浮雕在耳朵上。鼎腹饰芭蕉叶纹、饕餮纹,四角饰叶缘。值得注意的是柱脚装饰的叶缘和柱脚中间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
太保鼎内壁铸有“大宝铸”二字。大宝,也就是太保,是一个官方名称,在西周就确立了。是护卫辅佐君主的重要大臣。
《尚书·君宜》记载:“召公为护法,周公为师,互为王。”《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赵与周同姓,姓姬,灭封为北燕。”据考证,此太保鼎为西重臣赵所铸,但国内仅有六件带有“太保制”字样的古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