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云个人简历
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输工程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1952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机械系。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83年发表《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申氏理论”,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在轮轨动力学、曲线通过理论、蛇行稳定性、随机响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迫导向货车转向架研制成功,达到无轮缘磨耗水平,为我国几十万辆货车的更新换代开辟了一条新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88成立,1999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52毕业于唐山工业学院(后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留校任教。1954 * *加入中国。1957赴苏联留学,1961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唐山铁道学院讲师,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委员,1994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输工程系院士。他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交通学科组组长。长期致力于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教学和研究。1983年发表了《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申氏理论”,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在轮轨动力学、横向稳定性、随机动态响应、稳态和动态曲线通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国第一辆贯通式货车转向架研制成功,使轮缘磨耗降低到接近零。他主持建立了以解决重载、高速、安全为目标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93获得詹天佑成就奖。撰写了《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动力学环境和设计原理》、《小功率货车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等论文。
2010年7月28日,沈志云提出了建造理论时速20000公里的真空磁悬浮列车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