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必要了解职场潜规则吗?

一直以来,我做HR的目的就是帮助更多人找到工作,帮助更多人成长。每次招到合适的人才,我都会很开心,不仅仅是因为我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我帮别人找到了工作。

做了这么多年的HR,见过各种各样的求职者。有些求职者就像路人一样,永远不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印记;但有些求职者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年冬天,由于公司不断发展,需要扩大招聘规模。

有一天前台通知我,公司有人选了。我有点不解,因为我的下属都出差了,也没告诉我今天有求职者来面试。我刚做完手头的工作,就去前台看了看。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小伙子,穿着很朴素,但是很有精神。

他一见到我,就马上跟我打招呼,跟我握手,给人的初步印象很好。我问他有没有带简历,他就从包里拿出一份递给我。我问他应聘什么职位,他说什么职位都可以。我听了有点惊讶,让他先确定一个位置。犹豫了一会儿,他终于说要去应聘一个普通的职员岗位。

我仔细看了他的简历,才发现他已经35岁了。我一点年龄歧视都没有。毕竟每个人都会变老。我很奇怪,一个35岁的男人还不知道自己想发展到哪个岗位,甚至连一个普通职员的岗位都不去应聘。

我请他坐下,问他为什么不请自来。他说他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但是没有公司打电话给他。所以,我今天不得不主动来到这里,希望能给他一个面试的机会。我觉得他很真诚,就决定和他沟通。

经过沟通,我发现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完全没有规划,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没有超过一年。他工作多年,却没有核心竞争力。虽然他一再表示只需要一个普通的职员岗位,但公司所有的职员岗位都倾向于招“90后”,因为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在30岁左右。想象一下,一个比你小的人整天叫你做具体的事情有多尴尬。

面对这样的求职者,我努力多学点东西。他告诉我,他家里有个5岁的孩子,妻子在深圳工作。他最近一直在找工作,没有收入,所以没有面试的时候,他就会去接乘客帮忙贴补家用。对于未来,他只有迷茫和不知所措。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情其实很复杂。我尽力帮他,但是我找遍了公司所有的岗位,发现真的没有适合他的岗位。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的职责是帮助公司招聘合适的人才。如果只是为了帮助他而留下他,恐怕会对他和公司造成伤害。因为我希望他能找到一份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从基础做起,不要再这样下去了。

我委婉地告诉他面试的结果,并给他一些求职和职业规划的建议。他非常感激。希望他能快点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不要再像35岁之前那样漫无目的的活着。

以上是我招聘过程中的一个真实案例。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不断上演。

这些故事的主角可能都有这些特点:

l?第一份工作不是我选的。

l?没有持续时间长(3年以上)的工作。

l?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l?没有目标,没有未来计划。

l?35岁,还在面试换工作。

l?面对巨大的家庭和生活压力,我们不得不继续走老路,改变成了一种奢望。

……

如果你有以上三个以上的特征,你一定要停下来想一想。

我从大一开始就在学习职业规划和自我探索,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迷茫过,所以看了很多关于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书,用职业规划工具来定位自己的职业。幸运的是,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探索,很快就把职业定位在了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我是职业规划的受益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了很多人,我看到了他们自己的影子。当我看到那么多人生活在迷茫中,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我萌发了一个梦想,帮助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方向,取得事业的成功。

谁的青春不迷茫!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迷茫的阶段。但是,有些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马上就能清醒过来,进而取得职业上的成功。而有些人会继续迷茫,就像一艘迷失了航向的船,永远找不到成功的彼岸。

为什么别人都能走出迷茫,你却不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很多人对企业招聘的一些潜规则并不清楚,所以长期处于迷茫状态。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招聘的潜规则,你很可能会永远迷失。为了更好的帮助你,我整理了这些潜规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35岁是个坎

35岁是个坎。这个年纪,大部分人都会面临婚姻、家庭、工作的压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35岁危机”是职场发展的普遍现象,即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会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只要35岁以下。这种“35年危机”对求职者的影响很大。很多人过了35岁就面临找工作的问题。

“世上有老人,也有小人。你找工作太老了,退休又太年轻了。”如今,“35”已经成为很多求职者非常尴尬的年龄。为什么不是30岁或者40岁?为什么用人单位只是把招聘年龄贴在35岁?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它们是中国长期“招聘文化”的一个缩影。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大力提倡用人年轻化的趋势。当时把基层年轻干部的年龄定义为35岁以下。此后,人们普遍用35岁来衡量人才是否年轻。

其实并不是企业不招35岁以上的人,只是大部分都是中高层职位。99%的企业不会在基层岗位使用35岁以上的人。一旦你不能在35岁之前建立起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爬到中高层的位置,一直在基层徘徊,或者因为在企业中得不到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不得不去找工作,那么你就面临失业的可能。

所以35岁之前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不断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变得不可替代。不要给自己35岁再找工作的机会。

(2)企业喜欢忠诚的人。

当一个人力资源打开一份简历时,它首先会看的是申请人在上一个公司工作的时间长度以及自工作以来他换了多少次工作。如果你一年换了几次工作,或者没有一份工作超过1年,基本上你的简历都会被归为“不合格”。

当一个人能在企业呆上三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他会比那些在企业呆不到三年的人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很多时候,企业内部的晋升,能力是其次的。比如你刚进公司一年,另一个人进公司五年。面对同样的晋升机会,只要他的表现不差,即使你比他优秀,领导也有可能提拔他。因为国内一些商业领袖的理念是:他跟了我这么多年,是时候给他一个名分了。

企业喜欢用忠诚的人。因为要彻底了解一个行业,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你的忠诚意味着你丰富的行业经验。此外,忠诚还意味着稳定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建立。在招聘过程中,有一个“从过去看未来”的规则,即招聘方通常认为过去稳定的人未来也会稳定。

(3)学历是敲门砖,学习能力是未来的保障。

“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代表未来。”这句话其实是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成果。在招聘岗位的要求中,每个企业都会写下对学历的要求,学历成了进入企业的敲门砖。但是,一旦进入企业,它就不再看你的学历,只看你在工作中的表现,这一切都是基于你的说话能力。所以企业现在越来越重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为了保持竞争力而不断学习的能力。

微软人力资源负责人曾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代表了你过去的教育水平。现在公司给的工资是对你过去毕业证的认可,但是有效期只有3个月。如果你想在这里长期工作并取得成功,你必须知道你应该学习一些新知识。如果你不知道要学什么新知识,你的毕业证在这里就失效了。”人力资源负责人是想告诉我们,文凭只是企业招聘人才的敲门砖,学习能力才是决定你未来的因素。学习能力决定你的竞争力。

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大学里学的知识和技能,过不了几年就会过时。我们现在拥有的所有技能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新技术取代。在企业看来,文凭只是知识积累的标志,企业用人单位更看重发展潜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拥有文凭不仅对企业毫无价值,对我们的伤害更大。

学习能力是唯一可以无限再生的资源,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其他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法购买、复制或模仿的。美国壳牌石油公司有一句话:“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可能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

(4)口才是你职业发展的利器。

很多人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离开社会后,却发现自己无法表达这些知识,无法很好的与人交流。可想而知,他们的职业发展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我所说的口才不是要求你能言善辩,而是要敢于说话,把自己的观点很好地传达给别人,并且很好地倾听。

在职场中,沟通和表达无处不在。面试需要你良好的表达。如果你在群里一言不发,恐怕你就不会再被公司录用了。需要在会上表达。你需要不断地表达你的观点,这样别人才会理解和支持你。你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沟通和表达。只有你说出来,你的同事才会知道你需要什么。

口才与我们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高手。”耐克说:一个人能站起来当众讲话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口才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你不擅长表达,就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相信拥有良好的口才会让你在职场上更加从容自信!

(5)清晰的职业规划是你求职的基础。

所有的求职都需要你先确定好工作岗位,而不是跑到企业招聘负责人那里说,先招我吧,所有的岗位我都能做。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应聘了。即使你是应届毕业生,公司也会给你一个具体的职位。明确职业定位是目前企业招聘的趋势。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那就赶紧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