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古浪地震
地震起源时间
1996 6月1日20: 49。
震中位置
中国甘肃省古浪县
重要
经5.4级调查核实,地震造成7个乡镇75个村、669个组、32427户、146030人受灾。其中21村,167组,2806户,11843人。8460户35502人受灾严重;有21161户98685人。张家赫、玄马河、西庄、庙台子、水沟、西庙尔沟、石咀儿、黑松驿乡黑松驿村、西山堡、柳条河、冰沟墩、湖塘洼、韭菜冲、王府沟、谷峰村、夏风古浪镇全峰村、十里堡乡十里堡村等18.谷峰乡、古浪镇、黑松驿乡等3个乡镇政府和21个村委会的办公楼也严重受损。全县山体滑坡56处,地裂缝5处;8418房屋倒塌,101016平方米,造成危房59900间,718810平方米;5670个棚圈倒塌,面积34020平方米,围栏14030米;损失粮食6000公斤,毁坏家具268件,家用电器12台,机具3台,农具1810件,农村电力线路500米,道路9.2公里,桥梁8座,死亡或受伤15头(马)。4人重伤,15轻伤。仅谷峰乡韭菜冲村韭菜冲组,原有659间房屋中有487间倒塌,162条裂缝成为危房,仅有10间房屋轻微受损;93个棚子倒塌87个,损坏院墙1125米,塌方16处,地裂缝5处,毁坏水窖112眼,村道5公里。直接经济损失3947.6万元。
121机关、单位、部分学校、卫生院(所)、工矿企业等。在该县也受到严重影响。32栋房屋出现裂缝,危房面积2.88万平方米,城市公共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3341万元。
水利设施遭到破坏。谷峰乡柳条河水库溢洪道出口砌体垮塌30余方;曹家湖水库溢洪道、拱桥裂缝达2厘米;十里堡水库输水隧洞和工作桥下沉,溢洪道闸室开裂,工作桥和闸室错位5厘米;右坝肩护坡圬工垮塌10方,字墙裂缝0.5厘米;3个村15组3250人、7000多头牲畜的35公里长的西峰饮水渠断了;全长25公里的谷峰总干渠损毁严重,古浪河总干渠城区段和古浪渠首出现裂缝损毁,导致夏灌失败。650个水窖受损,1涝池受损,群众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538万元。
校舍严重受损,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全县63所学校受灾,24间房屋倒塌,造成危房1119间,18904平方米,倒塌墙体950米。其中,24所学校造成366间5754平方米严重危房,部分教室墙体出现裂缝,屋顶滑移移位,梁断檩条断,屋顶坍塌,门窗松动。八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在露天上课。住在黄羊川乡的130多名学生搬出宿舍,无处可住。直接经济损失505万元。
保健中心(机构)遭到破坏。县医院、妇幼站、卫生学校、谷峰、黑松驿、古浪镇卫生院等11卫生院(所)和21村级卫生站(室)墙体出现裂缝,倒塌房屋27间,危房660间,面积12861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
粮食系统9个粮管所(站)31仓库不同程度受损,严重影响仓储。直接经济损失654.38+0.06万元。
8家工矿企业和1商业企业被迫停产或半停产。黑松驿水泥厂化验室办公楼、配电间、干燥机房、车间工作室、职工宿舍裂缝2160平方米,因地震报废设备9台(件),被迫停产19小时。古浪水泥厂办公楼、宿舍楼、车间多处出现裂缝,锅炉受损,部分车间停产。化工厂的两个石灰窑和三个车间都有严重的裂缝。药厂55个车间、3个仓库损毁严重,停产12小时。印刷公司204平方米厂房倒塌,726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裂缝受损。食品厂厂房严重开裂,酱油粉丝车间被迫停产。古浪镇砖瓦厂因窑体坍塌停产。五金公司第一门市部的人字梁、砖柱断裂,被迫停业。直接经济损失674万元。
党政机关办公楼和职工家属宿舍受损严重。县委、人大办公楼、政府家属楼、科委办公楼、科协办公楼、农行商务楼、党校教室、检察院办公楼等房屋因灾无法正常办公。直接经济损失654.38+00.6万元。
该县的公共福利设施遭到破坏。摧毁水塔1座,水井2口,供水管道2500米,停水19小时。供电设施受损断电,通讯线路一度中断。直接经济损失654.38+0.08万元。
地震给县城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城乡部分群众无家可归,露宿街头。据详细核算,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7288.6万元。
地震后不久,持续暴雨和冰冻天气。黑松驿、十里堡、井泉、黄羊川、黄花滩、感城、梁衡等7个乡镇的57个村民小组遭受洪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36930亩。其中受灾严重15244亩,绝收4690亩,冲毁农田2306亩,毁坏农村公路57公里,人畜饮水井26眼。80头牲畜(只)死亡或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4.38+60万元。
南部山区气温下降8.3℃,造成谷峰、黑松驿、梁衡、感城等地43个村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02175亩,严重冻害37300亩,其中11702亩。直接经济损失206.33万元。
洪涝、雪灾、霜冻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使灾区人民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地震发生5分钟后,该县向省、地上报了相关情况。同时,根据古浪县地震应对措施,县委书记柴二利、县长徐文山立即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迅速部署安排,立即组织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的灾情调查组和救援队,在山路狭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他们翻山越岭,连夜徒步来到受灾严重的黑松驿、谷峰乡,现场指挥救援,组织群众撤离危房、排除险情、救治伤员。凌晨,抽调民政、公安、卫生、金融等18部门37名领导干部组成强大的抗震救灾工作组,兵分五路赶赴受灾严重地区,与乡村干部一起,逐村逐户详细调查灾情和核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稳定情绪。副省长崔,省地震局、民政厅,地委副书记杨兴昌,地委副书记曾纪伟,副专员张明、焦天成也及时赶赴现场,查看灾情,指导工作。县里联系灾区乡镇的6位领导也亲临现场指挥救灾。该县还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下设5个小组,负责处理全县抗震救灾的日常事务,落实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具体做好灾情核查、物资发放、宣传报道、情况汇总、后勤服务等事务。民政、水利、公安、教委、卫生、农电、邮电、地震、城建、宣传、粮食等部门全力以赴抗震救灾。除了重点乡包村的一位领导,其他同志都投入了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县里也从部门抽调人员,让一个县级部门的同志到灾区重点村工作。各部门各单位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支持抗震救灾,请人下车,请人进出。灾区的乡镇也成立了抗震救灾队,有167名乡村干部专门从事救灾工作。在谷峰乡韭菜冲,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分四个组负责劳动力调配、道路抢修、险情排除、物资接收、管理和发放、联络工作。虽然村里的房屋基本倒塌,但救灾工作组织有序,卓有成效,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拆除危房500多间,拆除危房400多间,加固房屋100多间,搭建防震棚1200多间,棚膜1400公斤,木材1400件,粮食20万公斤回售,搭建简易棚使学生复课。7名医护人员在村里救治伤病员,进行全面防疫。道路15km完成,极大地方便了救灾工作的开展。
各方紧密合作,全力抢险救灾。鉴于地震刚发生后,余震不断,气温骤降,暴雨骤起,民众缺衣少食,睡在风中,情绪低落,县里采取紧急措施。一是从县乡抽调医务人员,8支医疗队进驻村组,救治伤员,开展健康促进,发放消毒药品,加强疾病检测和水质检测,救治伤员180人(次),有效防止了疫病的发生。二是充分发挥县、乡、村抢险队的作用,日夜奋战,铺沙填坑,拓宽路面,修复通往县乡重灾区的8条道路73公里,新开辟3公里,采取土方开挖16000立方米,投入11000人日。群众主动放弃青苗拓宽道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交通,保证了救灾物资的运输和发放。同时,清理拆除危房4670间,消除险情364处。加固房屋5890间,搭建临时防震棚3870间,简易教学棚7间,暂时解决了5所学校的露天上课问题。三是从公安部门抽调人力,加强灾区城镇治安防范,做好群众疏散安抚工作。重点灾区部分村组自发成立夜间巡逻队轮流值守,地震期间未发生大的混乱和治安案件。四是组织电力、邮电、城建、交通等部门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供水、供电、通信、交通。同时,加强了对水库、供电、交通、通信等重点设施和易发生滑坡、塌方、洪水的重点区域的监测,防止发生新的灾害。
及时组织救灾物资支援灾区。震后第二天,县里从专项资金和救济粮中挤出资金50万元、粮食25万斤、面粉200袋、油毡190卷、木材695块、棚膜3吨,运往特别重灾区。许多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向灾区献爱心,捐钱捐物,送温暖,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关。省地方部门和其他省市地方也打来电话慰问。地委、行署组织向灾区调运木材60立方米、棚膜2.5吨、油毡250卷。得知灾情后,省帮扶队5名同志迅速从兰州赶来帮助抗震救灾,并捐款500元。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捐款,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灾区人民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县里及时把这些应急物资送到了灾区。很多灾区群众看到送来的木材、面粉等救灾物资时,泪流满面,连连道谢。他们发自内心地说:* *更好,社会主义更好,关键时刻政府靠得住。他们自发排队欢迎救灾队伍,送水问好,帮忙推车辆,拉人抬,拉物资。场面很感人。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一是组织宣传、广播等宣传部门深入救灾一线进行实地采访,收集材料,组织稿件,迅速向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传递消息,提供信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兰州晚报、武威日报、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地区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纷纷报道我县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同时,该县还录制现场,拍摄专题片,在城乡主要路口和重灾区村庄张贴标语600余条、悬挂横幅28条,进行了全面、客观、及时的宣传,受到了外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关注。二是结合灾情调查和核救灾工作,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宣传抗震救灾中的典型事迹,宣传社会各界对古浪人民的无私援助,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进一步稳定了干部群众的情绪, 增强了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使灾区人民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抗震救灾和自救。 三是以此次地震为契机,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播放电视片等方式,广泛宣传教育群众不要大意和恐慌,使群众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和抗震防震常识,进一步增强全县干部的抗震防震意识,提高抗震防震素质。
灾民安置和重建的第一步是进一步组织人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详细、实用、准确的要求,逐村深入细致地开展了灾情调查和核灾工作。为准确掌握灾情,该县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制定下发了特别重大灾害、重大灾害和轻微灾害的标准,完成了大部分村组的灾情核查登记,摸清和掌握了受灾户的基本情况、受灾程度和自救能力,为重建家园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建立了物资管理发放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专账储存、专人管理,确保了救灾物资发放的准确及时。三是在组织群众加固修缮房屋的同时,根据抗震要求,组织人力制定了基础设施维修、加固、重建的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方案,积极准备物资材料。四是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意见》,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物资管理、查灾核灾、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
截至1996年底,先后争取发放应急资金、建房资金1.95万元、救灾粮240万公斤、84个单位捐款6.7万元、供应良种1.4万公斤、发放化肥680袋,解决了重灾户的困难,受损学校21所、受损水利设施21处。1113房屋重建,10247房屋修缮。灾民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抗震救灾取得胜利。地震后很可能会有余震,余震的位置可能离震源不是很近。所以学会自救是震后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当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至关重要。只有保持冷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距离。最近的地震往往开始时起伏不定,然后左右摇摆。远震不那么颠簸,但主要是左右晃动,声音清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都不用出逃。由此可见,地震虽然不能被人类完全避免和控制,但只要能够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灾害是可以降到最低的。有以下几点:
1.在地震中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据观察,很多无辜的人不是因为房子倒塌而死,而是因为精神崩溃,从而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大喊大叫,在极度的恐惧中“杀死”了自己。这是因为大吼大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降低体力和耐受力;同时,大喊大叫势必会吸入大量烟尘,容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的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分析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挤压伤、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损伤。开放性伤口和外部出血应先止血并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于开放性骨折,不应进行部位复位以防止组织再次受伤。一般应使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创面,并在手术前进行简单固定。不同部位的骨折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固定。根据不同的伤病情况对他们进行了分类分级,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3.在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尽量尽快解除重压。如果遇到大面积外伤,要保持伤口清洁,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如果怀疑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应立即联系医院及时诊治。对于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
4.预防火灾和地震往往会造成很多“次生灾害”,火灾就是常见的一种。发生火灾时,应尽快离开火灾现场,脱掉燃烧的衣服,或用湿衣服盖住自己,或在地上打滚,也可以直接泼水灭火。不要用手拍打火焰,否则你会烧伤你的手。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包扎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尽快掩埋尸体,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灾后大流行。
1927年5月23日,古浪发生8级地震。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一条宽约5米、长约200米的大沟下陷。水峡口佛寺坍塌,寺内石碑全部扭曲向西北方向掉落。《盛京时报》记载了无为县及其周边地区震害的惨状:“地震骤起,谷裂一时,日头黑。十分之六十七的城市房屋倒塌。
1933年8月25日,毛文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那天异常的热,突然一声霹雳,天翻地覆,震耳欲聋。剧烈的震动持续了一分钟,大地上到处都是大裂缝,裂缝一开一合,黄烟从中喷出,直冲云霄。地震后,叠溪市被毁。城东有一座成龙庙,断柱落梁,是城内仅存的建筑。全市278栋房屋无迹可寻。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将岷江阻断三处,成为三大“地震湖”。叠溪城与龙池山相望的龙池常年积水,是叠溪八景之一。地震后,池水干涸了。第三道堰顶厚约300米,高100米。它是三个堰中最坚固、最大、蓄水最多的一个堰。三
一个堰把岷江截断了43天,河水倒流了20多公里。地震后45天,也就是65438年10月9日7时,大坝决口,洪峰到达120公里外的毛文县,直到距离叠溪260公里的乐山县。据冠县水利研究会调查,全县死亡16O余人,毁坏耕地4000余亩。当时的地质学家隆庆统计了叠溪地震的损失。30里外的叠溪河周围的山、山、河全部崩塌,方圆数百公里是重灾区,6800多人遇难。洪水决口时,冠县以上的乡镇有一半以上被冲走,2500多人死亡。地震造就的两个“海子”被保存至今,像镶嵌在群山中的蓝宝石,成为游客的一大景观。
一场大雪过后,这个祁连山脚下三面环山的小县城被一层雪覆盖,几乎与远近的雪山连成一片。
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东临景泰,南接天祝,西北连武威,东北连内蒙古阿拉善左奇,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
308省道和赣武铁路横贯东西。国道312是上海至新疆伊宁的国道,县内全长46公里,呈南北走向;省道308线全称为“海(宁夏海原)古(郎)”公路,在双塔与国道312相连,在县城全长99.7公里。
古浪县只有39.8万人,有汉、藏、回、土、满、东乡、毛南族、蒙古族、瑶族等9个民族。这个小县城,埋藏着遥远岁月里大地震、战争的伤痛,却渐渐被人们遗忘。
古浪在发展的路上。
面临搬迁的县
古浪的名字来源于藏语,意思是羚羊出没的地方。但是在古浪没有看到羚羊,但是在路边公园看到了几只鹿的雕塑。
在县城,80年代风格的平房建筑随处可见。墙壁刷了一层粗糙的水泥,几个重叠的菱形图案镶嵌着不同颜色的石头。整个县城比较现代化的地方是西边高速公路附近新建的楼房,其他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大量土木结构的房屋。
这个祁连山下的县城在1927年被毁,古浪县西北部发生的大地震烈度达到11。据县志记载,“全城房屋倒塌”,死亡人数达4000余人。
但这段经历已经渐渐模糊。走近一群正在下棋晒太阳的老人,当我向年龄最大的一个长着长长白胡子的老人询问1927地震时,他一脸迷茫,周围的人也不太了解。
当然,如果证人健在,最小的应该是85岁。顺着老人们指的路去古浪文化馆。他们说有一个记录大地震的博物馆,可惜周末闭馆了。
但是这次地震影响很大,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古浪的发展。
2011 8月31日,甘肃试验区武威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出台,提出了“一轴双城三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是指以金达高速为核心区的发展中轴线,其功能是形成核心区空间组织的脊柱和主动脉。这条大道于2010开工,总投资45.59亿元,全长158.64公里。贯穿凉州区、古浪县22个镇,连接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集中区、古浪县土门工业园等8个工业园区。以精细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为主要特色的古浪工业集中区沿此轴线分布。
“双城”包括古浪县东部的凉州和大井镇。“凉州城”与“大京城”由金大高速相连,一西一东,一主一副。《规划》明确提出,按照未来县城定位建设大景城,承担古浪县中心城市功能,引导县域经济社会建设重心北移,发展成为武威市连接“白兰经济圈”的东南门户和重要节点镇,逐步承担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副中心镇功能。
随着经济中心向大井转移,古浪县面临搬迁的命运。
尽管开放的步伐迈得轰轰烈烈,但人们的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一家鞋店正在播放着最炫的民族风,旁边的一家杂货店正在播放着像比赛一样的爱情交易。再远一点,优雅的外国歌曲来自一家店面比较高档的手机运营商店铺,踩着融雪和泥土混合的泥水,从流行到优雅,那么近。
沉默的过去
在龙泉公园旁边的高地上,矗立着一座黑色的纪念碑,上面雕刻着一把长枪的刺刀,前面是一座用水泥箍盖着杂草的圆形坟墓。黑色的墓碑上刻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九军烈士墓”。红军西路军第九军2200多名战士葬于此。1936年,他们跟随西路军21800多人的队伍从古浪进入河西走廊。
在古浪,西路军与追击的马步芳军打了三仗,西路军第九军损失惨重。有“古浪三战,九军减半”之说。河西走廊是以“青马”占领西宁的军阀马步芳的势力范围。当被标记的军队进入这一地区时,它闯入了青马的领地,遭到了猛烈的围攻。在古浪峡,西路军与青马展开了第一次正面较量,但诱敌深入的第九军损失惨重,古浪之败只是西路军在河西全军覆没的前奏。
公园62岁的清洁工兼扫墓人钟师傅说,公园旁边的九军烈士墓当时被称为“万人坑”,埋葬着九军战士、平民和一些战士。他小心翼翼地清理台阶上的落叶,告诉我明天兰州军区的人要来祭扫烈士墓。
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知道古浪地震。他的长辈曾跟他讲过“民国16年大地震”,他纠正了我“1927大地震”的说法。当时,这座古浪峡山脚下的洞穴全部被地震震塌,死伤无数。9年后,红军和马家军在这里浴血奋战,2400多人葬身于此。
钟石·傅说,平时很少有人来这里。儿子儿媳都出去工作了,有空就带孙子孙女来玩。他扫地的时候,9岁的孙女和7岁的孙子在旁边玩。当我问那个害羞的小男孩在哪里上学时,他只是低头拨弄着手中的树叶。
“长大了去兰州上大学?”我问,但他还是不好意思回答。
“以后去北京上大学。”爷爷替他回答。他继续清扫落叶,在这空旷而死寂的地方发出沙沙声。
1927年5月23日,古浪发生8级地震。地震波及甘肃、青海和陕西。武威、塔尔庄、张一堡、黑松驿、黄羊川受损严重。古浪县受损严重。据《古浪县志》记载:“当时是黎明,第一次地震,其势尚弱...不一会儿,它又来了。一声霹雳,顾应山一声吟,数十尺黄尘弥漫空中,顿时天地不同。日月无光,城堡被夷为平地,山河变幻,巷弄难辨,远处传来痛苦的声音。.....统计城乡(死亡)人口4000人以上,牛羊马(死亡)达到3万只。”双塔地区的田地出现多处裂缝,一条宽约5米、长约200米的大沟下陷平整。水峡口佛寺坍塌,寺内石碑全部扭曲向西北方向掉落。《盛京时报》记载了无为县及其周边地区被地震破坏的惨状:“突遭地震,一时谷裂,日暗。城市房屋十间有六十七间倒塌,富人区变成了一堆废墟,一座千年的丰碑。同时又是一场大灾难,哭声震天动地,千井无烟。地震灾难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残酷和严重。经详细调查,仅无为县就有人口35495人(原人口8万余人),牛羊牲畜222095头,倒塌村庄19399个,房屋418442间,裂田约123669亩,死伤损失不计其数。”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地震台,如上海徐家汇台、列宁格勒台、苏黎世台、斯特拉斯堡台,都清晰地记录了这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