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庄园的历史沿革

康百万庄园是康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少靖所建的豪宅。康家第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早年发迹。“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英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封爵而名扬天下。

明初洪武年间,康氏先民在珙县康店镇(今巩义)洛河边定居。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康家的祖上在洛河岸边开了一家小饭馆。寒来暑往,小店逐渐成为河洛地区的知名客栈。后来,这家客栈的所在地被称为“康佳店”。

在康家祖第六代后裔康少靖时期,康少靖读书做官。起初在渭川(今河南尉氏县)为官,后升任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使。康少靖在当地水陆交通、盐业、税务等部门身居要职。在清朝,当清廷镇压教时,康家族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长达十年的与布有关的军需订单。在此之前,康家垄断了陕西的布匹市场。同时,康家靠造船和土地致富,被称为“百万富翁”。经过几代康佳人的不断努力,小小的“康家店”已经成为占地240多亩、19件的庞大庄园。依山建穴,临街建楼,临河建码头,集农、政、商于一体,有33个院落,53座建筑,73洞窑洞,1300多间房屋。四合院是豫西典型的双向四合院,兼具园林艺术和宫廷艺术的特点。繁华时期,庄园内砖厂、木材厂、造船厂此起彼伏,康家主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所需。

清朝的时候(公元1790 -1820),康家已经很有钱了,方圆几十里都是康家的。随着家族财富的积累,康家族将原有的庄园进行了扩建,将房屋增加到山顶,从而形成了这座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康百万庄园是一座与外界隔绝的砖石结构城堡式建筑,围墙环绕半山腰。

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次年随光绪逃离北京至xi安,后又返回北京。途经公益康店镇时,有“豫商第一人”之称的康家大掌柜康洪友在雪中献炭,并向清政府捐银百万两。慈禧太后说:“我没有想过,这山沟里还有一百万户人家。”广为流传,被赋予“康百万”的称号。“康百万”成了这座庄园的主人康家族的总称,于是庄园就成了康百万庄园。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庄园进行了改造,使其延续了“明院清廊”的旧貌。

20世纪50年代,康百万庄园被没收。其中1/3房屋被征用为政府机关、学校、邮局,另外2/3房屋分配给当地贫困农民。60年后,政府接管的1/3部分就是现在的万康庄园景区。康佳的其他房子早已被水泥和瓷砖取代。

1963年6月,康百万庄园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2月,康滇有关部门按照万康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充分保留了庄园的原有格局,斥资3400多万元对板房区、南院、车间区、戏台等进行了修缮,并对广场地面沉降进行了有效整治。此外,原有的花园、果园和庭院空间按照历史风格进行维护和修复。

2009年3月,万康主要居民区的东寨墙被修复。所有修缮都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力图展现康百万庄园的原貌。

2001年6月,康百万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康百万庄园被评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