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生平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2000年6月5日生于福建长乐,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品《送给一个年轻的读者》,诗集《星星》、《泉水》等。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温柔亲切的感情,略带忧郁的色彩,含蓄的手法,清新优美的语言。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孕育了他。她的父亲谢参加了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来,他在烟台创办了海军学校,当上了校长。冰心出生7个月后随家人移居上海,4岁时移居山东烟台,此后长期住在烟台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胸怀;她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了她幼小的心灵。一个夏天的傍晚,冰心和爸爸一起在沙滩上散步。沙滩上,迎着晚霞的红光,冰心让爸爸说说烟台的海。这时她爸爸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沿海有很多美丽的港湾,比如阿哈瓦,大连,青岛,都很美,但是都被外国人占领了。“在中国都不属于我们”“只有烟台属于我们!”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年轻的冰心的脑海里。谢婉莹以冰心为笔名是因为在1919年,冰心在发表第一部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用冰心作为笔名。据冰心说:“那时候我不想让同学知道是我写的文章,冰心的笔画简单易写,和我本名英的意思一致。我出生后,我爷爷请算命先生给我算命。算命的说我应该是男的,我被文星撞了。他还说我八字里缺火。所以二叔给我取名叫‘万英’,字头‘英’上有两个字‘火’。”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在她最初在家学习期间,她接触了中国古典文学。七岁时,她读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同时还看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不系列》,包括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余生一块肉》等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在读《余生一块肉》的时候,可怜的大卫从骂人的店主那里跑出来,去找姑姑的时候,冰心一边哭,一边假装是妈妈给她的小零食。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洋桥万兴通世店后面的一个大院里。爷爷的大家族住在这里,家里的柱子上有很多对联,都是冰心的叔叔们写的。这所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住处。出事后,林家害怕受到惩罚,就把房子卖了,到乡下避难。买这个房子的人是冰心的爷爷谢栓恩先生。在这里,冰心以1912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入学的女生。1913年,其父谢赴北京国民政府任海军部军事科学处处长。冰心随父亲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的尖子巷。次年,他进入北满女子中学。1918,升上联合女子大学科学基金,希望成为一名拯救生命的医生。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冰心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投身于时代潮流,被选为学生会文件,于是加入了北京市妇联宣传股。在爱国学生运动的鼓动下,她在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二十一听证会的感想》和第一部小说《两个家庭》。后者首次使用笔名“冰心”。因为工作直接涉及重大社会问题,很快就会产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的一声惊雷“震撼”了她写作。后来又写了《当你孤独无助又贫穷》、《投奔乡村》、《秋雨欲来风满楼》等“问题小说”,突出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和军阀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当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作为青年学生加入了著名的文学研究会。打着“为了生活”的旗号,她的创作源源不断地流出,出版了引起评论界关注的小说《超人》和诗歌《群星》《泉水》,引起了社会文坛的反响,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的“短诗”写作潮流。1923,冰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韦尔斯利女子大学奖学金。留学前后,她开始以《致一个小小的读者》为总标题发表一系列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石。二十出头的冰心已经在中国文坛小有名气。冰心在杰克逊总统去美国的游轮上认识了吴文藻。冰心在波士顿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所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社会学。通过相互通信,他们逐渐加深了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去康奈尔大学学习法语,在美丽的校园和安静的环境中,两人相爱了。65438年至0926年,冰心以文学硕士学位回国,而吴文藻则继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1929年6月5日,从学校回来的冰心和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林湖轩结婚,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结婚后,冰心继续创作。她的作品由衷地赞美了母爱、童心和自然,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她纯粹而意味深长的文笔也透露出一点讽刺。小说代表作有1931的《芬》和1933的《姑娘》,散文佳作有1931的《南归——母亲在天之灵》。1932年,北新书店出版了《冰心全集》三卷本(小说一卷,散文一卷,诗歌一卷),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全集。65438年到0936年,冰心和老公吴文藻去了一年欧美。他们广泛地访问了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作家伍尔夫进行了对话。他们一边喝下午茶,一边谈论文学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