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览会“智能海洋与信息增值服务论坛”。

孙晶晶

65438+10月15 ~18,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本届博览会以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务实精神,举办了多场多层次、多维度的海洋经济论坛,打造了一场全球海洋经济的智慧盛宴。

作为本次博览会的分论坛之一,“智能海洋与信息增值服务论坛”于6月65438+10月65438+6月在深圳成功举办。论坛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

为深化讨论,论坛设置了圆桌环节,五位特邀嘉宾就“如何提升海洋观测信息增值服务”、“如何促进海洋观测与知识信息对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的应用支撑”等话题进一步阐述观点,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嘉宾还与现场观众互动,积极分享观点和建议,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数据驱动和场景应用是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高效引擎。目前,各种涉海活动对智能获取海洋信息和增值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的联盟。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见方表示,当前,随着海洋经济新引擎的发展,海洋渔业、沿海产业、绿色航运、绿色发展和海洋资源高效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生态修复、海洋保险、环境监管等各种涉海活动,对海洋信息的智能获取和增值服务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和开发相关技术。两个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在线海洋遥感分析平台SatCO2为互联网用户提供20多颗卫星和60多个海洋参数的在线共享和分析服务,跨度为30年。成果已在2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海洋卫星遥感数据便捷高效利用的瓶颈,拓展了海洋遥感数据和科研成果的应用能力和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

目前,海洋遥感信息服务存在“供需两旺,但价值不高”的问题。

智慧海洋就是用知识服务海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海洋。智慧海洋大数据是核心信息设备研发的引擎,是智慧海洋的灵魂。

智慧海洋的核心之一是立体观测网络,立体观测网络是海洋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在智慧海洋建设中非常重要。在我看来,海洋遥感信息增值目前的困境是“供需两旺,价值不高”。瓶颈在哪里?体现在三个“不足”:一是遥感数据反演信息不准确;二是信息抽取知识不科学;第三,知识服务不智能。

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四个统筹,需求统筹、卫星统筹、软硬统筹、中长期统筹;要以企业为中心,建立政、企、产、学、研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机制。同时,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鉴于技术层面,要精准建设海洋时空参考网,从大陆时空参考控制网到海洋时空参考控制网和全球时空参考控制网,都要跟踪前沿,查漏补缺。积极发展两大卫星,一个是全时静止卫星,一个是全空间激光卫星。同时,要发展智能服务平台和人工智能遥感商业应用平台。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祥:

下一阶段,海洋遥感卫星图像处理软件将逐步从单机、集群向云服务发展。用户不需要购买电脑、数据、存储等设备和资源,只需要一个云平台账号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目前,海洋大数据的获取、共享、分析和应用还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兼容性差、落地困难等诸多问题。通过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融合,将海量遥感数据资源和大规模计算资源汇聚在云端。通过在线按需实时计算和智能计算,大幅降低遥感应用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推动大数据融合应用,畅通共享渠道,为用户提供遥感存储、计算、管理、使用一站式云服务。

航天宏图发布的PIE-Engine Studio遥感计算云服务,具备海洋执法监管、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行业海域动态监管等方面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未来,PIE-Engine Studio遥感计算云服务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洋遥感大数据服务能力,在提高数据获取、处理和服务的时效性,提高数据私密性和安全性,增强多源数据关联挖掘和知识服务,提高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何先强:

海洋生态遥感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在政府监管、渔业、企业、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陆地遥感应用相比,海洋生态遥感应用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探索。

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健康的生态环境。海洋生态遥感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在政府监管、渔业、企业、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从我国海洋遥感的产业化应用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缺乏对终端用户有用的产品;二是缺乏高精尖、高价值的产品;第三,用户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下一步需要创新数据的生产和应用模式,实现生产资料的丰富,扩大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参与规模,从而形成行业的新生态。其中,丰富生产资料的难点主要在于需要全面提升海洋、陆地和气象卫星的水体应用能力,而不同系列卫星在波段和性能上差异较大,陆地气象卫星高精度水体遥感应用瓶颈亟待突破。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的辐射传输模型。在这方面,我们前期有很好的基础,构建了领先的水辐射传输模型。其次,要解决陆地卫星和气象卫星高精度水应用产品的业务生产技术。同时,要克服现有卫星遥感只能探测表层的问题,发展激光遥感技术和遥感-数模融合应用技术,实现从表层探测到全剖面的反演。

此外,要构建海洋遥感产业生态,解决产业应用瓶颈,突破三大技术——基础遥感科学、新技术和应用模式,积极推进基础遥感科学和新技术的突破。基于互联网交互平台,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创新应用模式,开发面向互联网用户的海洋遥感在线产品生产和应用服务平台,打造深度的工商业应用场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

海洋卫星进入组网运行后,如何以海洋渔业遥感服务为切入点,对渔业环境和渔业信息进行提取、应用、开发和服务,不是一个研究所或中心能做的。要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渔业遥感信息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远洋捕捞可以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对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远洋渔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远洋渔业在渔船装备、捕捞设备等方面进步很快,但仍存在渔场信息缺乏、新渔场渔情不清、捕捞经验认识时间长、投入和局限性大、科学勘探和调查投入大、范围有限等问题。

要做好远洋渔业,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准确快速地找到渔场,其中远洋渔业遥感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联合一批科研院所、涉海高校和企业,积极探索解决海洋渔业遥感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渔业预报模型和在线服务能力。

多光谱、多因素、全天时、全球覆盖的遥感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如何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服务?如何突破精细化应用技术?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构建卫星遥感海洋渔业环境立体监测网络,加强业务能力;二是推广基于5S技术的渔船数据综合应用服务;三是云上大数据在线钓鱼服务系统的建设;四是加强高度集成的信息分析应用平台建设,提供大众化在线服务。

华为海洋全球销售部总裁许:

海底光缆承载着全球99%以上的国际数据传输,是全球互联网的“中枢神经”。海底电缆也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将海底光缆建设纳入战略考虑,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打造全球数据互联互通中心节点。

作为全球国际网络互联的“中枢神经”,海底光缆承载了全球99%以上的国际数据传输。2008年,华为海洋开始涉足深海跨洋通信。从12开始,华为海洋已经成为全球海缆行业公认的四大厂商之一。

从战略角度看,海底电缆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应仅仅是传统的贸易和物流中心,还需要被认为是具有更高战略意义的全球信息流枢纽。

作为国际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海底光缆的建设应依托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做到先行建设。海底光缆带来的大容量、低时延、高质量的国际通信网络资源,将有助于城市成为区域或全球数据互联互通的中心节点,吸引更多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国际顶级产业入驻,孵化全球国际创新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实现全球通信信息汇聚、形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唐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

“气泵”有很多未知的功能,值得研究。卫星遥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风作用于海洋表面,改变水体的运动和状态,产生一系列环境和生态效应。这个过程统称为“风泵”。环境变化和海面温度上升会引起台风的频率、强度甚至时间的变化,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也就是初级生产力。

南海上层水温相对较高,重要特征是分层。分层影响水体混合,营养物质下沉到下面,导致营养物质减少,所以浮游植物较少,初级生产力较低,渔业资源相对匮乏。但台风过后,水体混合,上升流加强,含有更多营养物质的冷水在下面上来。因此可以看出,台风过后水温较低的受影响水域,浮游植物生长更快,其浓度也会增加。

总的来说,“风泵”改变了营养盐的输送,促进了海洋生源要素的循环,带动了上层海洋和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进一步影响了渔业资源。“气泵”有很多未知的功能,值得研究。卫星遥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座教授戴:

海洋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海洋正面临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正在发生迅速而实质性的变化。观察、数据和科学认知是寻求可行方案的基础:没有科学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海洋对于地球就像水对于人类一样。目前,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局部人类活动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因此,海洋的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还相当粗糙。到目前为止,人类只探索了5%的海洋,95%的海洋没有被探索,这对海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海洋观测的基础上获得准确的数据,形成对海洋的科学认识,是寻求未来有效行动计划的基础。

浙大求是特聘教授陈颖:

海洋牧场建设需要有效的海洋技术。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工程技术问题在物理上可以归结为流场的调控。人工上升流通过调节流场,改变繁殖环境的生化参数,人工下降流减缓缺氧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海洋牧场生境建设技术。

在海洋牧场建设中,栖息地建设技术是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人工鱼礁技术不是建设海洋牧场的唯一选择。比如在深水、缺氧的情况下,人工鱼礁技术将无能为力。除了人工鱼礁,还有人工上升流和人工下流。流场调控是海洋牧场生境建设技术的核心。

海洋人工升/降流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结构简单、流场优化、高效的流动控制机制和原位供能技术。通过对流场的控制,人工上升流改变了养殖环境的生化参数,人工下流减缓了缺氧现象。

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在山东鳌山湾实施了基于人工上升流技术的营养盐提升项目,在山东马洋岛实施了基于人工下流的海洋牧场缺氧缓解示范项目,初步证明了人工上升流和人工下流技术的可行性。在未来的海洋牧场实践中,浙大将与国内同行一起,有效利用海洋技术,努力打造现代化的海洋牧场。

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

让更多的卫星数据上线,在互联网上移动,通过星地合作、多星组网提高数据采集率,通过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除了海洋卫星,在海洋应用中要充分利用其他卫星,发挥各种卫星的优势,在陆地应用中也要利用好海洋卫星数据。

灾害与环境监测痛点:采样时空间隔长,下午数据少;晴空万里,有效数据少,质量差强人意;对接和宣传不到位,服务跟不上。

在轨海洋一号C/D卫星、海洋二号B/C卫星、中法海洋卫星、高分三号卫星组成网络,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观测的特点,可高频、周期性、近实时获取全球多尺度、多要素信息。结合现场海洋监测手段,取得了以往现场监测手段无法替代的巨大成就,成为海洋、海岸带和南极业务化观测的主导手段。

海洋卫星在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很多领域的综合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努力,挖掘在轨海洋卫星潜力,做好集成应用,做好最后一公里支持,做好与地方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对接服务,积极推进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研制,加快建立高轨道沿海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