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邹嘉仪:全国已签约落地PPP项目4156个。

中国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邹嘉仪7月24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表示,绿色发展需要财政政策发挥重要作用。绿色发展的难点既在于绿色,也在于发展,这往往会导致额外的成本。财政政策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税收等政策将污染造成的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另一方面,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补偿绿色发展的额外成本。

她说,财政部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出台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中国绿色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将成品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限制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引导绿色低碳出行;对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增加企业排污成本;对清洁能源实施税收减免,出台关税政策支持环保产品。2021年,财政部降低废物回收法等环保产品进口关税。

第二,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安排资金推进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大气污染减排减碳,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对节能环保政策实行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应用推广。

第三,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以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服务绿色发展,发起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聚焦长江经济带,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产业发展;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即PPP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据介绍,截至6月底,在污染防治和绿色低碳领域,全国已签约落地PPP项目4156个,投资额41万亿元,其中不少项目已经显现出生态环境效益。

第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对建立机制的地方进行奖励。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促进生态功能提升。

第五,加强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AIIB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合作;通过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平台,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等议题,加强交流和政策对话;推动南南务实合作,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邹嘉仪说,展望未来,绿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不到1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目标也不过3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时间更紧,困难更多,任务更重。”

她表示,财政部将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愿景为指导,完善财税政策体系,加强金融支持,促进绿色经济复苏和低碳发展。同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绿色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实现绿色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邹嘉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例,说明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碳定价,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发展低碳技术更重要。

她说,碳定价体系实际上是通过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来引导社会资源更多地投入清洁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只有通过新的技术突破,人类才能彻底退出化石能源,实现零排放。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推动技术进步,这是财富的真正来源。支持绿色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是财政和金融的共同责任。推动绿色复苏,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