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和努尔哈赤的较量,最后谁赢了?

通过史实我们知道,努尔哈赤先于袁崇焕而死,宁远之战是双方争斗的焦点。可以说,袁崇焕赢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后代赢了明朝。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为人豪爽,喜欢军事,有超强的军事天赋,尤其擅长边防。天启二年,升任兵部尚书。由于关外形势紧急,朝廷下令袁崇焕招兵买马。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的较量,从宁远之战开始白热化。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在严冬亲自率领大臣和武将前往宁远城,一路所向披靡。甚至在锦州、兴山、塔山等地,努尔哈赤向袁崇焕递交投降书,袁崇焕的回答却是“人在城,城亡人在”!于是双方展开激战,八旗兵蜂拥而至,明军炮兵也不甘示弱。努尔哈赤不断变换打法,但宁远城的铜墙铁壁始终无法攻克。

宁远之战之前,努尔哈赤总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这是他第一次失败!无论是努尔哈赤在这场战役中身负重伤的说法,还是他回到李朝后抑郁而死的说法,都证实了袁崇焕在军事上确实占优。

袁崇焕和努尔哈赤都是历史名人,尤其是后者建立的大清王朝影响了后世几百年。他们辉煌的履历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话题与其说是个人的较量,不如说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因为他们都代表着自己国家的利益。

明朝在万历年间开始衰落,张的变法就像一剂良药,但更像是一个老人的死。短暂的改革随着他的去世而结束,被长期压制的年轻皇帝和他曾经的盟友调转枪口,开始逐一清算他的罪行。力量对比失衡后,党争开始,严重损害了明朝的根基。

万历三大远征虽然都以表面胜利告终,但是消耗了国家大量的金钱和粮食,国内的各种矛盾也直接导致了国家边防的松懈和民富的枯竭。等到天启袁崇焕从政的时候,明朝已经摇摇欲坠,辽东局势岌岌可危。虽然他有“亡羊补牢”的心思,但王朝已病入膏肓,在老大眼里,人都崩溃了,落得个体无完肤。

如果说明朝和后金是两支足球队,一支是即将崛起的新锐豪门,一支是已经沉沦许久的老弱球队。万历年间,24岁的努尔哈赤开始带着这支队伍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明朝十多个辽东总兵都让他打,慢慢的星星之火最终变成了燎原之势。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指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满场奔跑的袁崇焕,累得只是在自己的半场徘徊,踢不出一个威胁球门的球。依靠上半场的一次凶狠发力,袁崇焕打出了拼死防守,在大门前一次次扑出对方凶狠的进球。

努尔哈赤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在明代和后金的史书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说法一:红衣大炮射死努尔哈赤。说法二:宁远战败,努尔哈赤抑郁愤怒而死。现在中国的寿命指数刚刚达到70岁。他率领13万大军攻打宁远城的时候已经68岁了。我们攻宁远的时候是正月1626,八月才挂。据许多史料记载,在八个月的时间里,他精力充沛地收拾蒙古哈尔卡,抽空会见蒙古科尔沁部代表。

最后我个人认为努尔哈赤的死是因为年老体弱,鞍马劳累过度。此外,一个一生未尝败绩的战场老兵,却给一个年轻的将军插上了翅膀,损害了他的声誉。不快乐是必然的,也是人之常情。从这个角度来说,袁崇焕当初的坚持,哪怕是踢倒、铲倒对方球队的精神内核,也是一种胜利!